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朗读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
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
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
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
莫畏莲舟重。

中文译文:
你的家住在何处,
我住在横塘。
停下船来暂时借问,
或许是同乡。

我家靠近九江水,
来去九江之间。
虽同是长干人,
我从小却不相识。

下游渚处风浪多,
莲舟逐渐稀少。
但你怎能不等我,
独自逆潮归去。

三江潮水急流滚滚,
五湖波浪翻腾涌动。
从古以来,花就娇柔,
你不必畏惧莲舟的沉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长干曲的形式来叙述一段相思之情。诗中的“君”和“妾”可能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他们彼此相思却身处不同的地方。诗人对这段相思之情的表达异常细腻而感人。

诗人首先描述了他们分别所在的地方,通过停船询问的方式,试图了解对方来自何处,希望能找到彼此的相似之处。然而他们虽然是同乡,却从小不相识,彼此陌生而遥远。在下游的渚处,风浪愈发猛烈,莲舟的出现越来越少,诗人感叹着他们无法相聚,只能一个人逆流返回。

最后两句表达了相思之情中的坚持与坚强,诗人说三江潮水急流涌动,五湖波浪翻腾,但这并不能阻挡他们之间的思念。诗中的花儿虽然柔弱轻盈,莲舟却并不需要害怕沉重,他们会坚定地等待彼此,直到再次相聚。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相思之情中的坚韧和执着。诗人用长干曲的形式,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使得诗情更加抒发深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崔颢朗读
()

猜你喜欢

老仙指甲坚如铁,夜画枯杉出宫阙。
翠深红远十二楼,犹理霓裳舞回雪。
山椒覆亭小於笠,石脚插船轻仙叶。
桃花几度春酣酣,弱水何日通舟楫。
()

彩丝云已近,鼍鼓寂无喧。世讲能过酒,怀人兼在门。

雨销烦暑瘴,灯乱去留魂。谁遣淳于醉,离情未许论。

()

白下矶头绿树肥,宜春台上白衣归。山童把得琵琶在,惆怅开元旧谱稀。

()

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

()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

怀恩马柳志何卑,挟恨东堂德愈衰。
犹有豫章苏武节,不惭京口协谋时。

()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
凌波庭院藕香残。
银烛夜生寒。
两点眉尖新恨,别来谁画遥山。
南楼皓月,一般瘦影,两处凭阑。
()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

悠悠青天高,不知生所终。巫咸巳上天,欲诉将奚从。

但见大壑间,日暮生清风。惊鱼跳渌水,秋蛩吟兰丛。

()

半生独受春风残,万感相随秋夜长。隐几无眠听落叶,松梢摇雨溅山房。

()
生世诗作癖,颇坐艰局病。
当前成风手,每来难塞请。
后身羽凿齿,名俪乃公盛。
新诗再出奇,后出尤雅正。
()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
()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
西效有宛枕溪居,特为孤芳小结庐。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悠然三径馀。
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
()
斜雨逆风昏旧字,是中能有几人知。
未言温室栽何木,先向忠州教竹枝。
()

霜雪东南静不尘,楚天寥落在清晨。两城日下洞庭水,孤渡时归汉口人。

异境岂因黄鹤得,旅游何意白髭新。连年无事江潭上,芳草萋萋今又春。

()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友相与至,竞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

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

清晨对镜冶容色,意欲取郎千万金。

()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