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朗读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在洞庭湖畔,千年不变的明月照耀着,湘江的秋天已经过去了一整天。

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
凉凉的夜晚将接近三五点钟,正是玩赏月亮的时刻。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
我站在梧桐树的影子下,身处桂花的芬芳之中。

疑是玉为州。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
这里仿佛是一个玉制的城池。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圆镜,空旷而浩瀚。

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
靠近谯城,望着岳麓山,有一座宏伟的楼阁。

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
不妨举起酒杯,一起笑着畅游。

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
人已经白发苍苍,月亮只是一个圆圆的素色光盘,一对老蟾蜍也感到害羞。

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回首远处的海天广阔,我的心与水一起向东流去。

这首诗词描述了长沙中秋时节赏月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上的古老月亮、夜晚的凉爽和花香,以及城市的景观和楼阁,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心灵的自由畅游,展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浪漫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桑柘林中正雨肥,谁家醉社板桥西。
风烟只著垂杨柳,莫遣梨花湿燕泥。

()

篆香烟袅鸭炉温,伏枕黄昏深闭门。归去王孙应有怨,思来公子又何言。

差池燕羽空中影,解脱虫丝吐后痕。莫读兰成枯树赋,江潭凄怆那堪论。

()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念子经时卧,嗟予一味贫。

稍闻疏药饵,遐想整衣巾。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

石楼高压踞仙坛,万叠洪涛起大观。山峻岂无虎兕吼,峡斗似有蛟龙蟠。

孤帆带雨愁云湿,爽气冒日精光寒。乘风破浪有何事,顾我且下任公竿。

()

城郭春初丽,笙歌夜未央。去年今夕酒,谁与共飞觞。

()
我家湖上面九华,无钱买山山见赊。
待栽北牖一坡竹,追配东门千载瓜。
()

千章木护一孤亭,塔院憨师别有名。不早解衣恣偃蹇,暂时凝睇亦凄清。

龛云断续晴含雨,磴竹萧疏自发声。线底明珠归慧业,出山饶有道人情。

()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
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
()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沈。
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

一代人龙起海东,顿令千载仰高风。祇今南宋遗编在,犹述当年补衮功。

白简绣裳明旭日,雁声秋色满晴空。亦知地胜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

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数星连斗出,万里断云飞。

霜下磬声在,月高坛影微。立听师语了,左肘系符归。

()

肮脏从来不易俦,低徊身世亦悠悠。离群断雁虽难偶,得两明珠岂待求。

强挹馀尘时琢句,问寻陈迹自经丘。清时醉尉知何在,似是人多识故侯。

()
海哥风措。
被渔人、下网打住。
将在帝城中,每日教言语。
甚时节、放我归去。
()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魏相十思常自切,

曹溪一句几生知。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

()

  家在炎州往朔方, ——疾(失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