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宋代。释印肃。当无断灭心,休将闻见寻。一念无思体,圆通妙智音。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无断灭心,休将闻见寻。
一念无思体,圆通妙智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修行的境界,主张舍弃执著和分别心,超越对外界的感知和寻求。只有当我们抛开杂念,进入无思无念的境界时,我们才能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种境界被形容为圆通和妙智之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了修行者应该超越对外界事物的执著和追求,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诗中的"无断"和"无灭"指的是舍弃对感知和寻求的执着,不再追随感官的引导和欲望的驱使。"一念无思体"表达了超越思维和杂念的境界,进入无念无想的状态。"圆通妙智音"描述了这种境界的特质,圆通意味着心境的圆满和无碍,妙智则代表了内心的智慧和洞察力。这首诗词以简洁、深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内涵,引导读者思考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和内心的自在。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六 玉兰花。明代。王世贞。结绮张星曲未阑,开帘一笑万花看。霓裳夜色团瑶殿,露掌清辉散玉盘。自是蓝田通别种,不同湘浦怨春寒。扬州观里空如雪,争似侬家几树残。
弘慈寺别沈元戎。明代。苏澹。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金朝。元好问。粉澹梨花瘦,香寒桂叶颦。画帘双燕旧家春。曾是玉箫声里断肠人。澹澹催诗雨,迟迟入梦云。武陵流水隔红尘。只怕翠鸾消息未全真。
芙蓉著花已烂熳,浊酒弹琴聊少停。数声别鹄隔江渚,一醉秋天空玉瓶。
况当宾客欲行迈,忍使风雨即飘零。攀条掇英重惆怅,但愿花开长不醒。
八月廿三日芙蓉花下留南宫岳山人饮明日岳山人过玉山南宫老矣不知复几聚首观花听琴情不能堪因赋长句并简玉山。元代。倪瓒。芙蓉著花已烂熳,浊酒弹琴聊少停。数声别鹄隔江渚,一醉秋天空玉瓶。况当宾客欲行迈,忍使风雨即飘零。攀条掇英重惆怅,但愿花开长不醒。
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 其二。明代。王叔承。龙关波浪接天浮,忆昨江帆过石头。上国云霞高庙晚,乱山松柏孝陵秋。几朝大政从新主,百战奇功失故侯。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
题墨菊。明代。金幼孜。自是芳姿不涴尘,晓妆如洗露华新。玉英粲粲黄金色,斜倚东篱日又曛。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宋代。辛弃疾。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旱後郴寇又作。宋代。杨万里。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後更用文章为。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糴不。
游洞霄宫。宋代。韩松。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夜投羽士宫,道话留三更。凌晨访幽洞,岩穴何峥嵘。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旧闻九锁峰,忽此眼界明。跻攀不可上,势与龙虎争。凭栏试抚掌,碧甃波纹生。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题诗来贤岩,岁晚当再行。
菩萨蛮四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才倾一盏黄花酒,泪痕已满双罗袖。怊怅画栏边,今番月又圆。花阴凉露下,依旧欢音假。绣被已装绵,孤眠只是寒。
合江舟中作。宋代。晁公溯。云气昏江树,春流没钓矶。如何连夜涨,似欲送人归。乱石水声急,片帆风力微。舟师且停橹,鸥鹭畏人飞。
日本杂事诗 其六。清代。黄遵宪。剑光重拂镜新磨,六百年来返太阿。方戴上枝归一日,纷纷民又唱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