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衷心。五代。欧阳炯。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这首词写春怨,写深深之恋,颇有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韵味。李诗写别后相思,希望友人传书递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此词则写虽有青鸟传信,却仍不能相晤之苦。
作者表现这种缠绵悱恻之情,出以含蓄之笔,构思跳跃性较大,是其特征。清郑文焯评说:“飘忽而来,毫端神妙,不可思议!”
上片开头四句,双管齐下,花人并写,分不出哪是鲜花,哪是人面,“争笑东风”四字,将“花”写活,将人写艳。“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二句,点出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春景浓郁的环境,为下片张目。“三五夜”三句是写女主人公独守深闺,见月圆而生恨。
下片情感全由上片“恨”字生发。“情未已”三句写与情人两地相思,情不能达,终日红泪沾衣,此其一恨;“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是怨人不如燕那样享受自由与幸福的爱情生活,此其二恨;“春欲暮”三句写韶光即逝,红颜难保,白白送走了好天良夜,此其三恨。全词以景语作结,把时光的流逝写得具体生动,强化了相思之情,感人肺腑,也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吴庚舜教授认为,上片应是写词人眼中、心中的女子,下片则是写词人自己的“偏有恨”和热望获得幸福生活之情。词中“满衣犹自染檀红”一句是睹物伤怀,回忆往事。唐五代妇女涂口唇喜用檀。汤显祖评此词专论檀红说:“画家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浅赭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惯喜用此。”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欧阳炯。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游花山。明代。潘希曾。花山秀滁阳,不在琅琊下。空谷封白云,自昔游者寡。东风三月时,牡丹映山赭。我来属春去,残枝绿潇洒。品色验根荄,采之忽盈把。慇勤愧良朋,行厨劝杯斝。一笑各尽欢,顾景不能舍。归舆倚微醺,落日净原野。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心镜明,鉴无碍,十方刹土无边背。打破镜来相见伊,祗这圆光会不会。
咏怀。南北朝。庾信。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邳州。元代。陈秀民。青山一发见邳州,落日云迷故国愁。父老空传黄石在,仙人已伴赤松游。乾坤不信无清气,河水胡为尚浊流。野树昏鸦栖未定,数声哀角起高楼。
山居。宋代。陈宓。山深尘事绝,物静壮心降。蚁度轻移履,蜂迷为穴窗。霜晖疑皓月,风月类翻江。有客来何处,应寻居士庞。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宋代。王之道。江表归来得自由,旧乡能复到温柔。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报除骄冠还强汉,会有忠良告远猷。
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寄秘阁侍郎。宋代。李昉。烟光澹澹思悠悠,朝退还家懒出游。静坐最怜红日永,新晴更助小园幽。砌苔点点青钱小。窗竹森森绿玉稠。宾友不来春又晚,眼看辜负一年休。
赠万年胡主簿。宋代。释怀古。廉可继悬鱼,官清术有馀。民田侵废苑,公署似间居。草长通囹圄,花飞落簿书。见君松操直,经考只如初。
玉萱诗 其二。明代。张吉。儿在天东忆此花,非金非玉净无瑕。曾孙几辈头如雪,袖拂寒香日未斜。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白沙翠竹长干寺,绿水朱楼白下城。燕子飞来春又晚,去年曾此看清明。
论诗三首 其二。金朝。元好问。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溟。
和弹筝人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萧绎。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