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渔父词)

西江月(渔父词)朗读

《西江月(渔父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丈悬崖削翠,
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
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
闲管兴亡则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辛弃疾眼中的西江美景以及渔父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并以渔父的形象来反映人生的态度和处世之道。诗词中融入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兴亡的忧虑,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赏析:
1. 诗词的开头描绘了高耸的悬崖和青翠的山峦,以及夕阳下的金色江水,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辽阔。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2. 诗词中提到的白鸥来往无心,选取了合适的风浪来抵御,表现了渔父在艰难环境中的勇敢和坚韧。这也可以视为作者对渔父的赞美,将其视为人生中应有的态度,即面对困难和逆境时,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勇敢面对。

3. 诗词中提到的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描绘了渔父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这一描写展示了渔父对生活中物质享受的感激和珍惜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4. 诗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兴亡的忧虑。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这表明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担忧,认识到兴衰更迭的无常性。这种思考突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关注。

总的来说,《西江月(渔父词)》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通过渔父形象抒发了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思考,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兴衰的思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政好行时莫嬾行,犹寒未热雨初晴。
江西休问何时到,已离南屏第一程。
()

褊地难层土,因厓遂削成。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

()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
烟中修竹列千竿,空里疎花未可扳。
唤醒罗浮山下梦,江南还有广南山。
()
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
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
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
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
()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萧索。
远水明石渠,疏雨散林薄。
唧唧栖鸟喧,澹澹油云幕。

()
惊湍绝壁穷天险,山水如斯世莫知。
林邑峰峦瘴江水,发挥须待柳州诗。
()

寻常念朋友,况复是宗人。
久别弹琴少,相思掷卦频。
旅游湘水远,家寄华山贫。

()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

蓝舆轻驶势如飞,百里秋原树影微。云外木兰何处是,却将晚雨送人归。

()

阴霾黯黯散银河,月魄朦胧雨渐过。显晦世间都一盼,繇来天上暮云多。

()

留都十月九塘报,程生拍手向东笑。三百斤石一手提,自典冬衣买乌号。

玄霜十月道途难,雪花如石打马鞍。敝衣三尺不掩体,尚说淮南飞不寒。

()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
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
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
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

海上莲花国,初从太守招。

衣传方石偈,舟泊丈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