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清代。佚名。御征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诗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中文译文:
皇宫御征车驾出境郊,欢歌催舞迎接君王。云门上有神秘御旨,雷鼓声回应天地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唐代皇帝出宫到郊外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景。皇帝乘坐御征车驾离开宫殿,前往郊外甸地,欢歌催舞的群众在前方迎接。在云门上,神秘的御旨被传达下来,皇帝的赏赐将会降临。雷鼓的声音回响在天地之间,表达了人与天地相通、神圣庄严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代郊庙祭祀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皇帝御驾亲征的盛况,展示了皇权的威严和庄严。欢歌催舞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皇帝的热烈迎接和祝福。云门上的御旨传达了皇帝的诏令,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雷鼓的声音与天地相应,象征着天地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皇帝的神圣地位。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盛况,展现了唐代皇权的威严和庄严,以及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它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祝福,体现了古代社会尊崇皇权的传统价值观。同时,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庄重而庄严的氛围,体验到皇权的无上荣耀。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闻筝歌。唐代。殷尧藩。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春尽见花三首 其二。南北朝。王寂。杏梢如怯晓寒轻,相对无言却有情。忆得上都春睡足,隔墙时听卖花声。
同徐文明六客集竹里馆时余太学为主人。明代。胡应麟。屈指春光半,寻芳兴未穷。竹溪偕六逸,花墅挟双童。剧饮妨归骑,清歌落断鸿。遥看燕市月,冉冉入帘栊。
赠林桂高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知入庐山翠几重,归除怀玉不匆匆。绝怜梅野双雏凤,长记闽中一秃翁。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宋代。陆文圭。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半折露盘空。
次韵性之送其伯氏西上。宋代。释德洪。乃翁纯孝曾种玉,一双秀干森如束。忆昨同舟游邺都,鬓须尚带庐山绿。只今追想如梦魂,更堪哦子阳关曲。霜蹄暂蹶堪一笑,连璧终当照金屋。且醉山中浩荡春,锦绣谁同赏云谷。
彦博为偷儿妄意作诗见贻次韵奉呈。宋代。李流谦。士穷百不谐,所向辄墙壁。堂堂百代师,往往遭削迹。闾阎侮出胯,逆旅或争席。虽然炯炯心,未易屈此膝。闭门师唐虞,清风入吾堂。各古阅顷暂,八荒在几榻。从教厌藜苋,笔端有冰雪。出处云行天,得丧驹过隙。元龙吾畏友,万卷破丘索。抱耒耕莽苍,天民所先觉。平生湖海气,脊梁硬如铁。方其抵掌时,南山虎可缚。向来三年淹,聊以六月息。自予得此士,不作肝胆隔。隐然当一面,坚垒雄屹屹。偷儿妄窥瞰,不用苦笞掠。与之法生甑,定自惊失色。不知破衣中,照人一尺玉。开门恭执贽,政恐子不欲。因成一笑粲,莫放百忧集。子敬爱毡青,何如我酒绿。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鵩鸟赋。两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