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风泉峡观泉)

满江红(风泉峡观泉)朗读
云壑飞泉,蒲根下、悬流陆续
堪爱处、石池湛湛一方寒玉
暑际直当磐石坐渴来自引悬瓢掬
听冷冷、清响泻琮琤,胜丝竹。
寒照胆,消炎燠。
清彻骨,无尘俗。
笑幽人忻玩滞留空谷
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
唤仙人、伴我酌琼瑶,餐秋菊。

《满江红(风泉峡观泉)》是一首宋代刘子寰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风泉峡观泉)

云壑飞泉,蒲根下、悬流陆续。
在蒲根下面,有一股股飞流不断地涌出。
堪爱处、石池湛湛,一方寒玉。
这些泉水汇聚在一个石池中,清澈明亮,像一块冰冷的玉石。
暑际直当磐石坐,渴来自引悬瓢掬。
夏日里,我坐在石头上,饥渴时用瓢舀起清泉喝。
听冷冷、清响泻琮琤,胜丝竹。
听着清脆悦耳的水声,如同美妙的琴音,胜过了丝竹乐声。
寒照胆,消炎燠。
清凉的光照耀着人的胆气,消除了炎热的燥热。
清彻骨,无尘俗。
泉水清澈透骨,没有丝毫尘世的烦俗。
笑幽人忻玩,滞留空谷。
我高兴地看着这些幽静的泉水,停留在空谷之中。
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
我静静地坐着,看着松鼠喝水,不打扰山中的鸟儿洗澡。
唤仙人、伴我酌琼瑶,餐秋菊。
我呼唤仙人,与我一起品饮美酒,用秋菊作为餐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风泉峡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清凉、幽静之美的赞美。通过描述飞流不断的泉水、清澈明亮的石池,以及清冷的光线,诗中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纯净和无尘俗的氛围。作者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泉水带来的清凉和宁静,使身心得到滋养和平静。

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给人以宁静、舒适和美好的感受。作者通过观赏泉水、听水声、感受光线,创造了一种与自然共鸣的境界。诗中的山禽、松鼠等动物形象,更加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风格,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痴迷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凉、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读者通过诗中的描写,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领略到作者在自然中追求心灵遥远的山谷中,泉水从云雾弥漫的峡谷中飞泻而下,汇聚成一片湍急的溪流。在蒲根下面,泉水奔流不息,惹人喜爱。石池清澈见底,宛如一块冰冷的玉石。夏日里,当我坐在磐石上时,泉水能满足我口渴的需要。这些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美妙的琴音,胜过了丝竹乐声。泉水的清凉照亮了我的胆气,消除了炎热的酷暑。泉水清澈透彻,使人心灵澄明,摒弃尘俗的烦扰。我欣赏着这些幽静的泉水,停留在空谷中。静坐时,我看着松鼠喝水,不打扰山中的鸟儿洗澡。我呼唤仙人,与其共饮琼浆美酒,用秋菊作为佳肴。

这首诗词以描绘风泉峡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清凉、幽静之美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泉水和自然景物的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纯净和无尘俗的氛围。作者坐在石头上,感受着泉水的清凉和宁静,使身心得到滋养和平静。诗中山禽、松鼠等动物形象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描写风格著称,展示了宋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痴迷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凉、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美丽和宁静的自然境界。读者通过诗中的描写,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领略到作者在自然中追求心灵安宁和舒适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寰

[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圻父,号篁栗翁,上饶人,居麻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早登朱熹之门。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平生乐于山林,淡泊自守。能诗文,与同邑刘潜夫齐名。克庄尝叙其诗集,行于世。...

刘子寰朗读
()

猜你喜欢

汉家本自惜天骄,饮马年来到渭桥。五夜将星明玉帐,七陵王气上丹霄。

军中选士皆穿札,幕府谋臣尽赐貂。扈阁儒生惭献赋,燕然终拟勒岧峣。

()
世间可笑走踆踆,误认虚空作汝身。
已觅余名润枯骨,更谋厚积遗何人?风旛毕竟非心境,瓦砾何妨是道真。
新藕出泥瓜上市,为君一醉堕纱巾。
()

昭法死空山,其志诚皎洁。毕生绝交游,仅得全名节。

世士不能穷,无论蓄内热。小人偶作缘,宛转缁已涅。

()

卧读群言起欲行,壮夫为不负平生。上书略数三千牍,掉鞅何烦七十城。

筑室曾同老农计,寄诗犹见故人情。病躯懒厌金门步,长愧彤廷午漏声。

()

旧游浑似梦,佳处每难忘。地僻溪山秀,春深草木香。

世途方梗棘,老景自凄凉。衲子那知此,闲中气味长。

()

()

玉露凉生昨夜秋,芙蓉香老柳枝愁。故园归思知多少,卧听残更转戍楼。

()

可教游子不关心,白发高堂日已深。忧对宜男虽可忘,情同乌鸟若为禁。

诗书养志勤三省,甘旨承颜抵万金。执答春晖怜寸草,孟郊诗句不堪吟。

()

胸有灵丹熟九还,刀圭能驻世人颜。盘开苜蓿先生馔,书对神光学士山。

席上令行椰酒急,袖中香散桂枝攀。英才满座沾时雨,莫信昌黎道鳄顽。

()
结绮高宜眺海涯,上凌丹汉拂云霞。
一千朱翠同居此,争奈恩多属丽华。
()
不居南北与东西,万法无生何所疑。
岩树庭莎标妙相,猿啼鹊噪应真机。
()

五石羊亭列祖筵,神君原是玉堂仙。飞花满县都无税,别去何妨选大钱。

()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竹密暑不到,窗虚风自来。

山昏飞鹤下,磬断定僧回。拂拭残碑看,年深厚绿苔。

()

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

()

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
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

()

吹角千群寂不喧,传呼屋瓦尽皆翻。不观灞上同儿戏,安识条侯将令尊。

气肃金天开组练,烟销铜柱定乾坤。东南半壁浑无恙,锁钥还应问北门。

()

野人独钓烟波外,眼中不识乾坤大。岁晏扁舟入海云,舟中有客名痴卖。

相逢赠我袖中诗,品题八咏穷幽奇。恍惚怡山与神契,欲去未去心先驰。

()

风飘飘,雨潇潇,
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

()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
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
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
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
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
()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

水滨故事堪搜索,宓妃枕也湘妃瑟。茫茫真伪苦难分,游子相猜非一日。

兰芎山下草露零,孝女高风谁复觅。双旌冉冉导双溪,芳醑雅歌相继出。

()

五谷之中有淫液,尧舜未尝得涓滴。
刚柔张驰理或容,两间缘此生仪狄。
初如滥觞出眠山,中作江汉横人间。

()

乡落也陶然,篱花古岸边。田翁扪虱坐,溪女带竿眠。

小港芦租户,低仓米税船。河刀与生酒,兴剧不论钱。

()

步出长干第几桥,天开净界息烦嚣。总宜河朔为高会,兼喜濠梁得见招。

白雪惊飞来伏日,乌衣群聚忆先朝。不缘意气归词社,褦襶何当折简邀。

()
挽船逆牵九牛尾,寸步关梁论万里。
淮山终日只对面,与船低昂如角抵。
水工爬涉未曾去,远者盈寻近盈咫。
长堤夜射千丈潭,疾雷不及先掩耳。
()
禁省繁华地,含芳自一时。
雪英开复落,红药植还移。
静想分今昔,频吟叹盛衰。
多情共如此,争免鬓成丝。
()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

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
倦游城阙祗疏慵,偏爱君家好事风。
后院按歌声不歇,雕章得句曲方终。
欢来趋向诸缘息,醉里情怀万虑空。
谁道广文官独冷,未曾虚度一春中。
()

松栝淩寒,挂钟阜、玉龙千尺。记那日、永嘉南渡,蒋陵萧瑟。

群帝翱翔骑白凤,江山缟素觚棱碧。躧麻鞋、血泪洒冰天,新亭客。

()

古木寒鸦噪夕阳,六朝遗恨草茫茫。水如香篆船如叶,咫尺西陵不见郎。

()
仙篆元非世俗书,笔端会把鬼神驱。
当年笔迹今何在,洞客争传笔叶符。
()

高挂疏林外,频摇花信风。小槽珠溜滴,色胜杏花红。

()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

凤衔花,鸾舞月。谁使乌菱莹彻。才到晓霞时节,里面藏娇怯。

颊晕霜花眉两叶。恰与个侬无别。侬只让他他让妾,他却无言说。

()
衰思怯登楼。
百感中来不自由。
天意时情谁解得,悠悠。
一片黄云画角秋。
()

机中刺绣所。
窗下朝妆处。
未忆神已伤。

()
一帘疏雨。
道是无情还有思。
坐久魂销。
风动珠唇点点娇。
()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红霞一抹雾千重,石骨如斑翠点浓。何事丹砂炊不转,诸仙长爇灶门峰。

()

董相还家绿满园,何如白首向王门。下帷自草春秋传,入室时窥道德言。

战胜西湖鸦作鬓,寿称北海蚁盈尊。青牛紫气从来盛,况复翩翩李耳孙。

()

荒郊寂寂雨初晴,燕语莺啼野水清。日暮落花春已去,东风依旧尉陀城。

()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

夏苗田。运将徂。军国异容。文武殊。乃命群吏。撰车徒。

辨其号名。赞契书。王军启八门。行同上帝居。时路建大麾。云旗翳紫虚。

()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

鹿场何者栖,虎溪未为僻。松根煮茗时,山斋待幽客。

()

狼藉东风遽已衰,迢迢虚作隔年期。莺藏新绿仍高树,蝶恋馀香尚故枝。

痛惜漫劳将尽后,护持好及未残时。美人颜色还如此,二八娇饶自不知。

()

绝代红颜众所降,休将春色怨秋江。若耶溪里分明见,一入吴宫自少双。

()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

高树带秋色,扁舟移晚凉。兰桡经过处,细细白蘋香。

()

郭外人烟好,行行过北阡。
迎船分社肉,汲井种春田。
绿树前村路,黄梅细雨天。

()

画山难画云,绘水难绘声。我从云中下,忽见略彴横。

石怒闯然立,水激无时平。千折万折逆,七曲八曲并。

()

霞蒸春暖丹初熟,许我刀圭未暇寻。只在鸳鸯湖上住,杏花种得满园林。

()
庭前梧叶西风起,三峡秋光净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觐,灵鼍击鼓冯夷喜。
七闽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要知旷代乃一见,凤巢阿闾麟游畦。
()
平生蒋诩径,家傍扬云宅。
木老夏敷阴,泉疏春动脉。
索居每怀弟,斗食身久客。
况乃蒲柳姿,茂悦非松柏。
()

避谤多时不到山,忽惊身在洞天间。北归更觉君恩重,得遂清游一解颜。

()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

野烧平原别有天,腾阳遥望亦凄然。山当睥睨迎征盖,路绕荒芜起暮烟。

几队材官仍戏马,数家禾黍更连阡。朔风多少离人思,总为边陲旅梦牵。

()

推毂遥闻六乘传,宵衣旰食彻宫县。文昌祲入中黄暗,左角光摇太白连。

曾国未横曹刿剑,秦庭谁赠绕朝鞭。涉川莫忘衣袽戒,巢幕曾经曲突然。

()

永维祖武,潜庆灵长。龙图革命,凤历归昌。功移上墋,德耀中阳。

清庙肃肃,猛虡煌煌。曲高大夏,声和盛唐。牲牷荡涤,萧合馨香。

()
去岁饥荒特异常,那知今日便丰穰。
田畴雨足经时润,院宇风生着处凉。
老去我方辞五斗,秋来谁解积千仓。
从今闾里无艰食,会见家家酒熟香。
()

五绒未竟小花枝,欹坐无言若有思。风暖日长人自困,也应如我拨书时。

()

鸿书忽自豫章天,读罢捻须一莞然。续汉中郎空见许,过秦新论有谁传。

君怜竹素将来日,我在雌黄未定年。何似扫除千古障,争名空室坐逃禅。

()
清淮浊酒忆同舟,回首风烟又感秋。
一朵行云倾下蔡,半帆残月按《凉州》。
吐茵丞相何曾恼,剪袖佳人不解愁。
红烛半销芸榻曙,梦回行露湿箜篌。
()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

有客回乡赋白驹,怕将薏苡混珍珠。道园稿本君家刻,只载车前百部书。

()

青春速天机。
素秋驰白日。
美人归重泉。

()

生长江湖寄一蓑,扁舟随日钓烟波。得鱼博得瓶中米,明月津头又放歌。

()
道士门前春日温,千重碧草睡鹅群。
山风忽送桃花雨,湿遍床头白练裙。
()

卜得幽居傍翠屏,涧泉偏爱枕边听。晓来岚气冲帘入,湿透床头相鹤经。

()
祖师门下,尺水丈波。
若也觑得破,轮王髻中珠分文不直。
若觑不破,迦叶粪扫衣价重娑婆。
千个万个伎死禅和,临济德山将奈何。
()

纤月穿帘深院静。萧瑟疏桐,搅碎瑶阶影。不禁晚风吹梦醒。

枕痕红晕钗重整。

()

长夜闭荒城,更深恨转盈。星济数道赤,月出半山明。

不闻村犬吠,空听虎狼声。愁卧眠虽着,时时梦里惊。

()
芍药抽红锐,荼醾缒绿长。
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
两两尧_长新绿。
揖鳌峰、连雁峤,_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
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