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尹先之索净圆子词)。宋代。赵师侠。元夜景忧殊。万斛金莲照九衢。鎚拍豉汤都卖得,争如。甘露杯中万颗珠。应是著工夫。脑麝浓薰费小厨。不比七夕黄蜡做,知无。要底圆儿糖上浮。
《南乡子(尹先之索净圆子词)》是宋代赵师侠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夜景忧殊。
万斛金莲照九衢。
鎚拍豉汤都卖得,争如。
甘露杯中万颗珠。
应是著工夫。
脑麝浓薰费小厨。
不比七夕黄蜡做,知无。
要底圆儿糖上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元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短暂美好瞬间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元夜的繁华和热闹,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疑虑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元夜景忧殊”,表达了作者对元夜的热闹景象以及其中的热闹和喧嚣所带来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中出现了“万斛金莲照九衢”,形象地描述了元夜的繁华景象。金莲是一种花朵,这里用来比喻元夜的灯火璀璨,照亮了街道的繁忙。
接下来的几句“鎚拍豉汤都卖得,争如。甘露杯中万颗珠。应是著工夫。脑麝浓薰费小厨。”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思考。作者认为,虽然一些珍贵的食物和饮品可以卖得很贵,但与之相比,甜美的甘露之饮所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享受。这里的“甘露杯中万颗珠”是用来比喻甘露之饮的美味和珍贵。
诗的末尾提到了七夕黄蜡做的圆儿糖,与前文中的珍贵之物形成对比。作者认为,这种简单的糖果比起昂贵的物品更有价值,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最后一句“要底圆儿糖上浮”,表明圆儿糖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成本,而在于它所代表的纯真和情感。
整首诗以描绘元夜的繁华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元夜的喧嚣和繁忙,以及作者内心的深思。
...
赵师侠。
万竹亭。元代。范梈。谁能买山种万竹,残年请老住巴蜀。结亭更在竹中间,四面云溪写山麓。风敲最觉夜眠清,雨洗胜延秋望绿。日吟不限三千字,日饮定须过百斛。陇西仙翁持斧客,散马凉城行新菊。为言令弟隐沧江,如此风流天下独。乃家正在蚕茨野,束束琅玕绕茅屋。方知白眼待时人,箕踞科头自为俗。是邦子云剧博雅,闭门草玄食汉禄。多缘未识此君心,往事微瑕伤白玉。使君自是廊庙具,方驾前修讵为辱。平生抱负劲直节,日暮天寒照空谷。始我瞻望望不及,终我叹嗟嗟不足。乞官傥或从西游,向子亭边祝黄鹄。
满江红九首 其三。清代。李慈铭。晓枕啼莺,刚梦到、谢家庭院。听帘低,歌尘一缕,钿箫低唤。铃索语通香篆细,秋千影隔东风软。正缃桃、花底教鹦哥,春愁浅。萧郎鬓,年年换,真珠字,题都遍。恁新词琢就,相思难遣。怀里绿筠重泪叠,奁中红豆团圞忏。又鲤鱼、风信到江南,传笺惯。
閒题。金朝。边元鼎。十年一梦到灰心,归鬓吴霜渐欲侵。物外少逢稀有鸟,冶中仍作不祥金。閒云阁雨终何事,枯木因风亦自吟。却叹渊明非达道,无弦犹是未忘琴。
钟陵野步。唐代。曹松。冈扉聊自启,信步出波边。野火风吹阔,春冰鹤啄穿。渚樯齐驿树,山鸟入公田。未创孤云势,空思白阁年。
纸衾。元代。王冕。楮衾能洁白,孤卧得平安。作客心如水,缠身雪作团。吴绫烂花草,蜀锦动螭鸾。未必清如此,那堪慰考盘。
少年游。宋代。张耒。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闻鹃。明代。方孝孺。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
李审言室赵孺人诗。清代。郑孝胥。黔娄未为穷,固穷在其妻。贫贱有难言,言之伤肝脾。为子事丘嫂,为子奉阿㜷。子有析居叔,迎养抚其儿。子有未嫁妹,教诲迨于归。子独厉节操,家法众所仪。子独治诗书,名声人所师。子居秦南仓,一乡谁与齐?子冠兴化学,一县谁能希?方子初应试,宵中缀敝绨。及子出适馆,客中寄新衣。子穷而好施,贷钱与子挥。子贫而善病,质田为子医。命贵且问相,戏言子岂嗤。夜冷不甘寝,知言子诚痴。子疾身欲代,子愁颜愈嬉。彼实一好妇,食贫色以衰。彼实一健妇,持门体以羸。忍涕行不顾,归来子何为?妄意晚相报,迂哉子奚追?幸子有文字,自书自伤怀。文字身后名,生前事事乖。岂若不识字,白头伴荆钗。彼嫠不恤纬,又兴宗周哀。何如歠糟糠?何如炊扊扅?
入三里同吴州守王县尹观凤化城二首 其一。明代。霍与瑕。山为楼阁石为台,驱马登临首重回。野水横舟从客渡,好风吹雨过溪来。千年洞在人空老,几日春归花自开。感慨有馀新月上,一尊喜得两公陪。
眼儿媚 即事。五代。袁思古。天寒默默倚修篁。清露湿罗裳。玉颜憔悴,伶俜顾影,暗自神伤。忆君千里难同梦,永夜独彷徨。寄书和泪,了无他语,快整归装。
沈参军。明代。徐渭。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伏阙两上书,裸裳三弄鼓。万乘急宵衣,当廷策强虏。借剑师傅惊,骂座丞相怒。遗帼辱帅臣,筹边著词赋。截身东市头,名成死谁顾。
定西番。五代。孙光宪。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去年三月禊饮池上岁月易得忽复暮春因再宴僚属作。宋代。宋庠。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欢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蹠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
遣兴 其三。宋代。蔡戡。江海倦游客,乾坤老病身。傥来皆外物,自在作閒人。睡足从吾懒,欢来任我真。治生且耕凿,无愧葛天民。
烦吴伯子治墓堂。明代。徐渭。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买石百尺馀,托子安墓卓。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
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阗。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秋霁(西湖十咏·平湖秋月)。宋代。陈允平。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阗。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鹊桥仙。宋代。欧阳修。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念奴娇 其一 午日旅思。清代。尤侗。葵花艾叶,依然是、前度端阳家数。菰米兰桡问甚处,吊望楚天云树。乳燕初飞,流莺三弄,几阵黄梅雨。飘零湖海,何堪萧寺孤注。遥念寂寞纱窗,菖蒲剪了,黯停杯无语。别恨离愁添几许,鬼病恹恹情绪。整日沉眠,梦魂无赖,不到长洲路。除非借取,画船竞渡归去。
续怀人诗 其十三。清代。黄遵宪。绕朝赠策送君归,魏绛和戎众共疑。骂我倭奴兼汉贼,函关难闭一丸泥。
宴郑伯玙宅。唐代。张谓。正月风光好,逢君上客稀。晓风催鸟啭,春雪带花飞。堂上吹金管,庭前试舞衣。俸钱供酒债,行子未须归。
送黄伯厚入广。宋代。郑清之。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如何南中泉,乃独以贪名。水号黑与弱,淖汩称浊泾。彼皆有其实,所以得此声。山川日秀发,九疑罗翠屏。扶舆产清淑,丹砂银石英。有泉出其间,泠然堪濯缨。政坐贪夫累,土炭涴玉冰。桓以{魅未换隹}故,至今人羞称。柳子愚其溪,百世相因仍。有如此白水,好贪岂其情。我欲招夷齐,稷之南山汀。一洗万古贪,诵雪归东溟。夫君素洁已,赠以贪泉铭。
和白雪老禅二偈。宋代。郑清之。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还师拍板钳锤后,更唱谁家别调歌。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唐代。钱起。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南北朝。阴铿。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潮。风烟望似接。川路恨成遥。落花轻未下。飞丝断易飘。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
钱德成山水窟。宋代。洪咨夔。亦有黄金埒,非无瑞锦窠。养蒙知趣早,观复用功多。嘉客贲场谷,硕人槃涧阿。时平风日好,花竹几行窝。
使都梁次韵。宋代。真德秀。第一山前路半芜,凭栏小立捻吟须。云横紫塞无来雁,冰断黄流不渡狐。此日都梁聊共醉,向来夷甫可长吁。淮山那管人间事,依旧青青出画图。
过临平二首。宋代。杨万里。人家点缀荻花林,水绕阶除雪湿衿。最是疏篱与修竹,脚根半入小河深。
同官登敕局小楼观雪。宋代。楼钥。去年岁丰登,雨暘应时须。所欠惟一雪,祈禳遍精庐。晚亦粗飘瞥,六花舞空虚。云气不待族,风伯随驱除。浅春寒尚深,忽见云糢糊。撒盐压衡茅,晨兴粟生肤。随班上原庙,恍若登蓬壶。岧嶢宫殿深,朱扉黄金铺。百神卫灵居,半天散琼琚。又疑守护严,宝网络明珠。参差鵷鹭行,簪笏皆沾濡。退归冷局中,窗间竹扶疎。为思此绝景,往往终年无。不应惮凌寒,闭门守红炉。为君登危楼,深杯泛驼酥。崔嵬瞻吴山,莽苍望西湖。琼枝宿饥鹰,玉街走韩卢。酒兴万里远,容我歌且呼。坐欲斲五言,所媿李与苏。君与工属联,灞桥去骑驴。
大观祀社稷九首。清代。佚名。尊疊芬香,威备肃雍。灵心嘉止,洋洋交通。神归降禧,年斯屡岂。仓箱千万,慰予三农。
定心泉。明代。何吾驺。快哉定心泉,一饮清彻骨。至人以此洗,胸中无一物。隐之云贪泉,夷齐终不易。假使盗蹠来,饮此将安适。我心如琉璃,与水澄一碧。若向泉觅定,定泉何处觅。
後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齐天乐·後堂芳树阴阴见。宋代。杨无咎。後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送李元让赴行台治书侍御史。元代。赵孟頫。郎署联班仅一秋,旦同趍省莫同休。岂惟官事奔忙共,自觉吾侪气味投。骢马只今登宪府,白鸥何日傍沧洲。别离不似今朝恶,南望令人生白头。
初秋写山水寄林澹生道尊 其一。明代。张萱。萧萧秋色满孱颜,万斛烟光点染间。遥想真人在天际,应留玄赏问溪山。
贺郡守生辰二首 其一。宋代。王庭圭。月丽重离日正明,星精磅礴应时生。诗成五字今无敌,赋压三都世有声。殿阁微凉风乍起,门庭当昼雀争鸣。拟将间气为公寿,编入中兴颂太平。
短歌行。明代。丘浚。一日生,一日落。明日不如今,今日不如昨。短歌行,声苦恶。人生行乐须及时,腰缠何必扬州鹤。
挽陈本斋尚书 其三。宋代。牟巘。有意超尘俗,无心爱夕晖。劝餐惟屡却,持璧竟全归。得正复奚憾,偷生良所非。传家孙子盛,端不坠前徽。
和人松江。宋代。李洪。来往吴松二十春,五湖烟月旧知津。高秋枫落哦佳句,斜日江边脍细鳞。谁解扁舟载西子,独怜茶灶老诗人。自惭遮日长安道,深愧渔蓑浪漫身。
蔬帘淡月 和黄伯成吴兴道中韵。元代。邵亨贞。苍烟古木。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华屋。柰景物因人反覆。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中兴乐。五代。毛文锡。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阴。
徐孺亭马上口号。唐代。权德舆。湖上荒亭临水开,龟文篆字积莓苔。曲江北海今何处,尽逐东流去不回。
答吴献臣大尹 其四。明代。祁顺。云霄未竟忠勤志,江海空怜濩落身。便欲乘风问真宰,赐环何日起孤臣。
行见月。唐代。王建。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箧中有帛仓有粟,岂向天涯走碌碌。家人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因客谈湖中大珠作。宋代。晁说之。既无武备擒戎虏,又乏文章骋国才。甓社湖中有明月,可怜不肯入君怀。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宋代。魏了翁。京邑殿留司留相,东山无以我公归。德人用舍关天运,世上巫感妄见机。
酬李达可。宋代。周弼。归心终自遂,何必恋虚声。转觉青衫恶,谁怜白发生。扫花山石瘦,洗药野泉清。应有忘机者,时来伴我行。
四言诗·祭母文。近现代。毛泽东。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擘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辉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宋代。黄庭坚。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读书。宋代。曾几。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
谕剿义和团感赋。清代。黄遵宪。是民是贼论纷歧,铸鼎图奸始共知。黄带亦编流寇传,绣衣重睹汉官仪。自天下降愚黔首,为帝驱除比赤眉。伏剑直臣犹未瞑,料应喜见中兴时。
宫中词二十一首。元代。张昱。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车声辘辘马萧萧,山色何如换六朝。要识相传风俗在,居人道得语音娇。
题雪篷。明代。张泰。寒波渺渺带银沙,醉里人乘白玉槎。一色缀珠三万树,江天何处认梅花。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善贤长安令三人皆黑)。唐代。刘行敏。叔慎骑乌马,僧伽把漆弓。唤取长安令,共猎北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