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唐代。王质。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山暮紫,峰如笋。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诗词:《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朝代:宋代
作者:王质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中文译文: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给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山暮紫,峰如竹笋。
江寒碧,沙如粉。
望塞鸿飞渺渺,水远天长。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觅疏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王质的作品,表达了作者身处幕府的诸公郊外聚会,尽管有病却依然不愿离去的情景。
诗的开头描述了方丈维摩(指佛寺中的高僧)蒙着被子,都没有起床,表示这些幕府的诸公因病而无精打采。随后描绘了他们穿着锦绣的衣裳,戴着宝石镶嵌的帽子,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形容他们的奢华和排场。
接下来,诗人写到十月的小春时节,说明了这个时候正值适合游玩的好时光,然而这些幕府的诸公却输给了其他人,暗示他们在身体上的虚弱和无能。
诗中问到有谁愿意穿着短衣,骑着马匹射箭到南山,暗示着这种豪迈和勇气的行为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人愿意承担。
在描写自然景色的部分,作者通过山峰的紫色和江水的寒冷碧绿来烘托出秋天的景色。同时,作者以鸿雁飞翔和水流的遥远来表达诗人的心境,鸿雁飞往边塞,水流长远无边际,暗示了幕府的诸公在政治上的失意和远离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喝酒醉倒后,被风吹醒的情景,意味着现实的残酷将他从梦中惊醒。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觅疏影,表达了诗人在清醒时寻找虚幻的事物,试图逃避现实的苦闷。
整首诗词通过对幕府诸公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透露出对豪华享乐生活的矛盾态度,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人们追求真实的渴望。整体氛围较为忧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王质。王质(769年—836年),字华卿,太原祁人,王潜第五子。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闻屠田叔转运擢守辰州寄赠。明代。徐熥。新驾朱轮驿路赊,甘棠初种郡庭花。三苗纳款沅陵地,五马行春楚水涯。酉室名山探绿字,辰溪深洞觅丹砂。桃川正属提封内,试问秦人尚几家。
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角招。宋代。姜夔。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江南弄四首 其一 赵瑟曲。南北朝。沈约。邯郸奇弄出文梓。萦弦急调切流徵。玄鹤徘徊白云起。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虞美人 答索扇。清代。邹祗谟。玉奴立向风前倦。自把新团扇。上图蛱蝶下鸳鸯。但愿从今怀袖镇双双。宵来莫把流萤扑。长罗纨轻薄。权教收拾避秦篝。不道许多冷暖到红楼。
薄命妾。唐代。卢汝弼。君恩已断尽成空,追想娇欢恨莫穷。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闲凭玉栏思旧事,几回春暮泣残红。
寄临清方符处士因问讯犹子元焕茂才元焕善书工新声 其一。明代。王世贞。春风锦缆三千舶,夜月朱薨十万家。侠客新传方处士,彩毫题遍石榴花。
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宋代。孙应时。清诗吟赏慰花神,唤起风情寂寞滨。正是参军旧题处,须公还作一家春。
过邝无傲新斋雨宿 其一。明代。张穆。五载一以过,衡门经数迁。百年耽水石,五亩足云烟。乱去知交重,秋还岁月偏。劳生何以托,修證有前贤。
寄程沧洲。宋代。赵汝腾。山间藜杖看初春,忽报沧洲除命新。今日昌黎司宪部,几年陆贽任词臣。扶持世道岂无策,宗主时贤今有人。老懒贵游书尽绝,一诗隃寄霅江滨。
延福可老真赞。宋代。林之奇。 浑沌凿开无限事,逍遥游后更何疑。饶伊齐得鹏并鷃,不似当年作蝶诗。
木兰花令 咏六月玉兰。清代。吴绮。芰翻风,梅送雨。几朵琼花惊带暑。沾晏粉,借荀香。汗落九英原是露。夏将徂,春向住。玉杯擎向瑶台处。云母幛,雪儿歌。不数王家珠几树。
和昭德孙燕子韵。宋代。何梦桂。说著兴亡事不同,且斟玄玉驻颜红。云轩梦断宫花逝,采缕盟寒墓草丰。处处社时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风。人间不是无栖处,要认当年旧媪翁。
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宋代。朱翌。促驾难求马一寻,行缠快走任山深。上方首入文公谒,小语能披逸少襟。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传心。更烦细看门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吴门。明代。张泰。万井烟花绕故都,阖闾宫苑自荒芜。江魂吼浪空雠越,山黛颦秋已破吴。台下草深无过鹿,城头月落有啼乌。英雄老去年华在,海日曈曈水满湖。
临终作。宋代。袁陟。青霭千峰暝,悲风万古呼。其谁挂宝剑,应有奠生刍。皎月东方陨,长松半壑枯。山泉吾所爱,声到夜台无。
梦中作。宋代。陆游。世事何由可控抟?故山归卧有余欢。涧泉见底药根瘦,石室生云丹灶寒。人远忽闻清啸起,山开频得异书看。一朝出赴安期约,万里烟霄驾紫鸾。
介休三首 其一 绵山。明代。韩邦奇。绵山夕照墨云驰,疑似当年纵火时。抱玉卞和双刖足,古今不独介之推。
送道士张唯深。宋代。周必大。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北上答诸亲友相送。明代。欧大任。曙催河斗转阑干,垂老怜予把别难。鹢首舟烦诸子送,竹皮冠笑故人弹。出门天地涛声壮,凭轼关山雪片寒。醉后强抛沧海去,曲尘终恋钓鱼竿。
朱陵洞。清代。芮复传。朱陵洞口下飞流,百尺珠帘挂未收。仙女晏归深夜卷,碧萝为带月为钩。
桃庄行。明代。史鉴。桃庄西头多古墓,下冇死人常不寤。墓前松柏尽为薪,墓下牛羊时满路。牛羊下上牧竖歌,古碑无字空峨峨。棺中白骨萦烂草,殉瑶知入豪门多。豪门豪门心未巳,犹课僮奴日侵毁。辇石取泥无厌时,古墓为田新墓起。劝君为墓当益固,愿君莫学桃庄墓。
夜兴。宋代。李流谦。疲筋弱骨畏歊蒸,颇欲清言濯肺膺。风乱飞萤光细碎,露团幽篠醉懵腾。只应爱月痴犹在,更觉憎蚊忿未懲。竹屋纸窗风雨夜,几时书册近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