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宫中调笑。唐代。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译文:
胡马,胡马,远放在燕支山下。
咆哮着沙和雪,独自嘶鸣,东望西望迷了路。
迷了路,迷了路,边草无穷,日已暮。
河汉,河汉,黎明挂在漫长的秋城上。
忧伤的人起身望相思,江南与塞北的别离。
别离,别离,虽然河汉同在一条路上却已绝迹。
诗意:该诗以描述胡马的状况为主线,通过描绘远离故乡的胡马在燕支山下放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离散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胡马象征着与唐代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迷失在边塞之中,思念着故乡,通过此情节,诗人揭示了战乱年代的困扰和痛苦,表达了对于彼此间隔离的悲哀之情。
赏析:该诗以胡马与离别为主题,以边疆塞外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胡马迷失彷徨的情境。通过胡马的形象,诗人将离散的思绪与困顿的命运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离散和别离的深刻感慨。诗中的反复描写和诗言诗意的呼唤,更加强烈地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痛楚。整首诗节奏流畅,押韵稳定,表达力量强烈,既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的关切,又表达出了他对于家国团圆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直中书省诗。南北朝。谢朓。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册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题管夫人长明庵图。元代。妙湛。双树阴阴落翠岩,一灯千古破幽关。也知诸法皆如幻,甘老烟霞水石间。
寿胡兴元三首。宋代。吴泳。几代贞元会,还生忠简孙。清风拔薤本,爱日护葵根。疋马驰周道,分公翰蜀门。保安桥上路,手涤瘴云昏。
杂兴。元代。王冕。萧萧白发满乌巾,不会趋时任客嗔。种菜每令除宿草,煮茶常自拾枯薪。屋头流水溅溅响,溪上闲花树树春。寄语儒林赵诗伯,好收风月作比邻。
茅花岭。明代。潘希曾。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心月。宗门中令嗣,合眼坐禅处。平地打毬子,急须著眼觑。两挑挑得上,三筑筑不住。筑得住依前,辊向毬门去。
同莫子章方舟下龟溪。宋代。袁说友。一舸相从下碧澜,城南百里话更残。绝知未减在家好,政自不愁行路难。舒望最堪诗眼纵,忘形只觉酒肠宽。归来颇讶山头黑,果是西风一夜寒。
挽李寺丞。宋代。吴泳。世人谈利析锱铢,汲义如君此道孤。无地起楼怜寇老,有园和契遗尧夫。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自昔祖风高挂剑,愧无佳语润黄垆。
题耕云图。元代。金涓。乱石吹云出晓溪,又随流水到春畦。无心梦到商林去,自在山中足一犁。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宋代。苏辙。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多病未须寻药录,従今学取衲僧闲。
全州南城。宋代。冯岵。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凌落渡江骑马去,空蒙瘴雾漫绨袍,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雨飞山路水如注,石齿荦确森戈刀。马蹄转偶不得过,有力如虎空皮毛。地穷路尽处,横绝青山高。褰衣扶杖蹑天险,十步九顾愁猿猱。长沙顿伏几百折,背膂菌蠢盘鲸鳌。马瘦人力倦,野阔风怒号。薄暮投宿驱湿厉,析薪爨鼎烧村醪。一杯酸涩不可嚥,平原督邮羞儿曹。我行湖湘历八郡,政欲阅实宁辞劳。才疏病懒事多废,南山何日接蓬蒿。清风明月共三友,山猿野鹤来二豪。一江春水澄葡萄,芦花万顷眠渔舠。
止斋曲廊初成。宋代。陈傅良。但酒胜如水,但花胜如草。小廊曲通幽,竹椽亦良好。止斋十数间,足以便衰老。檐低远风露,地窄易汛扫。浅溪浮薄觞,短屏糊旧稿。著书仅玄易,过客多韦缟。於中榜退思,谁其谅深抱。吾思亦已晚,吾退盍更早。怀哉彭泽令,仰止商山皓。维渊有潜龙,维岳有藏宝。煌煌暮春堂,三字落穹昊。昭回际南极,镇抚及东岛。胡然乃在斯,夙夜惧不保。鬼神无世情,呵护必有道。
和李中甫知录采兰。宋代。释宝昙。翳翳林莽,孰艺其兰。东风人群,俯仰棘间。薜荔既艾,辛夷未繁。寂寥前修。嘘唏孔颜。藕尔芳芷,医余国膻。我怀斯人,碧梧紫檀。荏苒岁月,纷兮白颠。十步闻芗,五步不悭。佩帏幽幽,骐骥在闲。未春叩户,苜蓿满盘。
滴滴金。宋代。杨无咎。相逢未尽论心素。早容易、背人去。忆得歌翻断肠句。更惺惺言语。萋萋芳草迷南浦。正风吹、打船雨。静听愁声夜无眠,到水村何处。
长安道。明代。张时彻。曙动开长乐,莺鸣绕建章。龙媒驰道出,凤吹彩旌扬。绣陌生朱雾,铜沟映绿杨。渭桥春水涨,日日泛鸳鸯。
傍水闲行。唐代。裴度。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答许太史惟桢见寄。明代。欧大任。秋风开径已萧骚,词苑书来雁影高。健在我惟凋鬓发,雄飞君尚念蓬蒿。缑山笙驻千峰鹤,汝海窗临八月涛。他日夷门忆公子,停车不羡信陵豪。
送张观海分教偃城十韵。明代。杨继盛。相知每恨未相识,闻说远游情更亲。晓日初分温室树,文风先度偃城闉。稀微残月明霜剑,密羃孤烟逐晚尘。野鸟迥随征旆没,客袍犹带曙光新。东观海气冲晴汉,南望嵩云接紫宸。避俗秪应求吏隐,此行原不为家贫。河阳桃李蓓蕾合,洛渚鱼龙变化均。毡榻谩劳悲冷局,清朝亦自重儒臣。心旌摇落悬双泪,守拙支离愧一身。君爱寒官侬爱死,古来天地几痴人。
观澜为曾峻术赋。明代。罗钦顺。门前屋后双龙水,岸岸青苔送急流。应恨早年无眼力,颇于中道识源头。高人会肯传琴谱,稚子何须理钓钩。便把脚跟牢劄定,芳名从此合多收。
送崔詹事论之上都(崔尝典吴兴)。唐代。皎然。金虎城池在,铜龙剑珮新。重看前浦柳,犹忆旧洲蘋.远思秦云暮,归心腊月春。青园昔游处,惆怅别离人。
汉铙歌十八曲 其七 巫山高。明代。王世贞。巫山高,一何高。湘水深,一何深。上有猱,木森森。峰冠天,易旸阴。流清梦,托君音。含思弄态若不任。翠旗金支玳瑁簪。疑明乍晦迥何寻。寓目岑岑荡精淫。迫欲近之殆惊猜。将远离之复徘徊。安能为期旦暮来。巫山高,高以峻。湘水深,深以大。愿君王,志意正。澹愉穆,绌非境。后天不凋三光并。
除夜吟。宋代。曹勋。鼕鼕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寒风奰屃顽无声,野色埋光暗尘土。梅花随腊散胡笳,胡笳晓色明春圃。春风直莫媚新声,声断梅花还作主。
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明代。邵经邦。南极老人君莫攀,东皇木公畴与班。谁人貌得果下叟,青瞳白发酡朱颜。鸿胪大人思邈裔,庞基先白孙敖世。金殿连姻钟鼎家,玉房通藉椒兰第。凤毛麟角斗芳菲,琼枝玉树相交辉。燕山灵椿窦氏老,函谷青牛柱下归。五千道德闲胸臆,七十寻常皆自得。长生久视固有常,善言知足无瑕贼。豪华岂足为翁多,盖公清净师参何。皇之无他玄与默,会见千世万世人颂青牛歌。
记仙女三绝。宋代。董嗣杲。松影侵坛琳观静,桃花流水石桥寒。东风吹过双蝴蝶,人倚危楼第几阑。
陌上花·和花宜馆题圆圆小像。清代。吴昌绶。功成唾手,侯王那比,倾城难再。千骑迎来,依旧十分华彩。婵娟身系兴亡局,一霎笑颦双黛。恁悤悤、又见昆明劫火,剩妆楼在。记当年,有春风图画,珠佩江皋初解。转眼黄紽,勘破华鬘色界。分明高鸟,良弓志绝,胜冤禽填海。展生绡、还诵吴郎旧曲,泪珠同洒。
失子。金朝。王若虚。妍妍掌中儿,舍我一何遽。其来谁使之,而复奄然去。平生三举子,随灭如朝露。顾我能无悲,其如天有数。自从学道来,众苦颇易度。有后固所期,诚无亦何惧。人生得清安,政以累轻故。婚娶眼前劳,记遗身后虑。百年曾几何,为此雏稚误。顾语长号妻,此理亦应谕。
吴姬曲 其二。元代。王冕。吴姬来,香花未动游尘开。勾玉迟迟锦云重,百花掩媚春徘徊王孙公子金无限,为君一笑成飞埃。
和仲信留别韵。宋代。李洪。岁首相逢四序迁,风饕雪虐忽凋年。少而慕蔺心何壮,老矣依刘谁复怜。邂逅难陪十日饮,分携却上五湖船。雪梅可折还相送,目断离云思黯然。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宋代。赵肃远。翠苹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城南杂咏二十首·兰涧。宋代。张栻。艺兰北涧侧,涧曲风纡余。原言植根固,芬芳长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