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朗读

行路难

湘东行人长叹息,
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
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
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
不能生彼升天翼。

中文译文:

行路难

在湘东行走的人长叹息,
十年离家归未能完成。
破旧的衣服,瘦弱的马,艰难行进,
仆人又饥又寒,力量不足。

你难道没看到枕头旁的黄金已经用尽,
勇士们脸色失色。
千丝万缕的云才能在龙蟠泥中产生,
他们无法诞生翱翔天空的翼。

诗意和赏析:

《行路难》这首唐代张籍的诗词,通过描述一个湘东行人经历了十年离家归未得的艰辛旅途和不堪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士人理想的思考。

诗中的行人面对荒凉的道路、衰弱的马匹和仆人,表明他们的苦难行程和生活条件之艰辛。同时,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则暗示了社会背离了人们理想中的公正和荣耀之风景。最后,通过描述龙在泥中难以展翅升腾的形象,张籍表达了人们高飞理想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冲突。

整首诗通过对行人艰辛旅途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尚理想的渴望,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体的思考,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探究和反省,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
()

解洗余酲晨半酉,星星仙吹起云门。
耳根无厌听佳木,会尽山中寂静源。

()

东楼巢覆向西楼,掠水含泥并出头。稍喜天低风雨里,雕梁栖稳有同俦。

()
萸房初荐,橙子新槎。
菊松图下捧金荷。
看翁将息,後生似、去年些。
更眼前、稚子又多。
()

江田百顷春风种,山果千株夜雨涵。

()

冻浦岂堪别,戒舟先有期。沙鸿迎客过,园竹待君窥。

雪暗梅梁石,江深孝女祠。北来如奏赋,须及射熊时。

()

平原公子午桥庄,草木当年雨露香。桂树不嫌招隐士,桃花应喜识渔郎。

锦茵醉酒冬宵暖,冰槛垂纶夜月凉。我亦欲拈横玉去,为君三弄踞胡床。

()

秋水浮来画舫新,南归仍喜度天津。未从江左誇王导,如向朝端见李绅。

黄菊又逢燕地晚,青山偏爱秣陵春。陛辞却枉重瞳顾,应识青宫旧学人。

()
驱车出东门,怅望东门道。
折兰赠所思,所赠非所好。
岂无千丈红,相媚一饷好。
终然失所性,不肯寘怀抱。
()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

流水高山一曲琴,松涛竹籁和清音。都从静里参谐趣,谁识仙翁太古心。

()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

甃澌冱晓,篙水涨漪,孤山渐卷云簇。又见岸容舒腊,菱花照新沐。横斜树,香未北。倩点缀、数梢疏玉。断肠处,日影轻消,休怨霜竹。

帘上涌金楼,酒滟酥融,金缕试春曲,最好半残鳷鹊,登临快心目。瑶台梦,春未足。更看取、洒窗填屋。灞桥外,柳下吟鞭,归趁游烛。

()

五更开户望,孤月照禅真。脚踏生台影,灯摇绕佛身。

风停花入定,雁过水无尘。不到空潭曲,难论旷世因。

()

使车遥度古梁州,行色俄惊及早秋。浅水黄茅山外路,斜阳红树驿边楼。

牛羊出没居民少,豺虎纵横过客愁。回首故乡何处是,清霜一夜上人头。

()

斗鸡台下秋风里,白白黄黄无数花。日暮城南城北道,半随榛棘上樵车。

()

集曲名题秋怨

()

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
苟得金为用,何惜木微曲。
幸得主人随,不恤汗行犊。

()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岭梅乍暖残妆恨,

沙鸟初晴小队闲。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

丈夫怀远志,儿女苦参商。过海防风浪,何当归故乡。

()

平皋望不极,云树远依依。
及向扁舟泊,还寻下濑归。
青山连石埭,春水入柴扉。

()
芦梢林叶雨萧萧,独卧孤舟听楚谣。
生计飘然一搔首,西风沙上趁归潮。
()
雪里晓寒浓,已见蜡梅初折。
应是月娥仙挂,与娇魂香魄。
玉人挨鬓一枝斜,不忍更多摘。
酒面暗沉疏影,照鹅儿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