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俱胝老子指头禅,三十年来用不残。信有道人方外术,了无俗物眼前看。所得甚简,施设弥宽,大千刹海饮毛端。鳞龙无限落谁手,珍重任公把钓竿。师复竖起一指云,看。
《颂古一百则》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虔诚的道士,以及他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和智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颂扬古代的一百个例子,
朝代已逝,作者是释正觉。
老子所传掌握指头禅,
三十年来心无玷污。
相信真道离世尘嚣,
视俗物如无物一样。
所得微寡,施舍广博,
在无边的世界寻觅真理。
鳞龙无限,谁能获得?
珍重地托付给擎天柱。
师傅再次举起指云,
俯瞰众生,心领神会。
诗意和赏析:
《颂古一百则》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圣贤的赞颂,同时也展现了道家思想的某些特点。
首先,诗中提到了老子所传掌握的指头禅。指头禅是一种禅修方法,通过集中注意力于指尖,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暗示着作者对于修行和内在平静的追求,以及对道家智慧的崇敬。
其次,作者以三十年来心无玷污的态度,表达了对于清心寡欲的追求。他相信道家的思想可以使人超越尘嚣世俗,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这种心态使他能够超脱世俗的束缚,以一种宽广的视野看待世界。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所得的东西微寡,但他的施舍却是广博的。这显示了作者的慷慨和无私,他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对真理的理解和智慧,毫不保留地回馈给世界。
诗的最后,作者谈到了鳞龙无限,谁能获得的问题。这是对人们对权力、财富和名利的追逐的思考。作者将鳞龙比喻为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性,而谁能够获得鳞龙的掌握,则需要特别珍重,并将其托付给真正有智慧和懂得把握的人。
最后,诗中师傅再次举起指云的场景,象征着智者再次指引众生,教导他们超越世俗的束缚,以更高的境界看待人生。这种心领神会的体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追寻内在的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虔诚追求道家智慧的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崇敬和对道家思想的赞美。诗中展现出的清心寡欲、超脱尘俗、慷慨无私和指引众生的智慧,给人们带来了对于追求内心平静和探寻真理的启示。
春雪。宋代。梅尧臣。腊前望盈尺,奸缩不应乞。万物及向荣,而反事凝凓。与雨暗争能,不念伤彼茁。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随风势更巧,著树媚且密。谁将背时弃,乃欲逞果必。摧花自作花,旋积旋已失。上天施命令,冬春不相匹。生物与死物,其道安可壹。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
咏史十首 其七 木兰。清代。杨浣芬。巾帼全忠孝,辞亲跨锦鞯。功成归绣阁,奇事至今传。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宋代。胡寅。几年踪迹远中台,梦想传柑宴斚开。懒拥牙旗穿市去,纵看玉李堕天来。从教独照青藜炬,莫使轻吹画角梅。也有江风浮彩巘,坐令形势卷东莱。
寒夜和敬所韵。明代。杨继盛。乾坤一草阁,宇宙半胸襟。宿雨千年泪,明霞万古心。疏灯暗客梦,佳兴带愁吟。肌骨浑如铁,寒威任尔侵。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 其二。明代。乌斯道。封豕封狐在眼中,此时端合见英雄。扶持短世非无术,贾勇长才独有公。出看旌旗人似雨,不鸣刁斗月当空。秋风曾洒滂沱泪,血溅中原满地红。
念奴娇 其四 癸丑正月梓女楷儿相继病殇赋此悼之。清代。俞士彪。问天何意,竟珠沉玉碎,未消弥月。料是琼宫重谪下,做弄这番悲切。绣褓萦尘,金钱委地,庭下芝兰折。夜台迢递,可怜谁与提挈。犹忆病卧床头,娇啼宛转,似未甘长别。死死生生儿女债,青鬓渐生华发。玉树长埋,灵香不验,寸寸肠如割。高台欲上,寒猿又复啼血。
夏诗。南北朝。徐勉。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游惠山。明代。陈琏。泛舟过梁溪,芙蓉水初冷。折芳渡瑶涧,访竹缘修畛。飘然陟崇冈,远目时一骋。川原入遐瞩,一一意先领。虚壑度松声,阴崖落云影。秋草荒历山,露叶垂舜井。湛陆宅久墟,榛翳道全梗。访古情弥切,怀贤意方永。下寻漪澜堂,因访招提境。扫地焚名香,汲泉试新茗。顿觉心源清,岂惟棼务屏。重期望太湖,飞步登绝顶。
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宋代。陈杰。梦事曾陈一瓣香,清愁两地鬓眉苍。少陵空复诗劘垒,王湛聊须易在床。古有忘言行畏垒,今无书法可柴桑,提君四印各安稳,正使同群不乱行。
送颙上人游临安。明代。胡应麟。一肩瓢笠自飘然,遥向西湖觅梵天。坛上万僧昭庆刹,寺中千佛净慈筵。传灯共挟西来侣,绽衲重寻北去缘。便欲辞家同出世,秪今摩诘病沉绵。
美人叹。明代。欧大任。妾家长安陌,深闺畏人识。耻同宋家东,羞过李城北。照日爱同心,迎风思比翼。琴瑟向户弹,机杼当窗织。织成锦字正怀春,弹罢金垆待薰夕。不分朝霞洛浦中,岂随暮雨巫山侧。对镜时矜绝代容,临池自爱倾城色。倾城绝代人罕知,三五二八怜芳姿。幽兰颇诵美人赋,彤管闲吟静女诗。正当二月繁花日,已见三星在户时。匏瓜织女几回看,世无蹇脩良独难。皎皎轻烟停水际,娟娟明月出云端。纵然台上逢萧史,愿向山中待伯鸾。讵惜盛年鸳偶少,自怜中夜凤楼寒。
赠吴少卿入山。宋代。释净端。友人相访入柴关,云水宽闲溪涧寒。莫道山家无可待,老松修竹任君看。
尘。宋代。李溥。九衢踪迹望微茫,东海行闻久不扬。偏集贫居生范甑,每随清趣积虞床。暝连花市轻烟绿,秋结沙场落日黄。更忆淩波微月下,寒侵罗袜暗飘香。
倦翮回乡招游陶山白云岭。明代。李达。词客哀时辍苦吟,仙翁重此扫荒林。水冲溪石峥嵘小,人弄岭云怡悦深。白首不甘为客处,青春又及结庐心。他年许我通来往,却恐山居要万金。
行香子 次韵元春兄。宋代。陈著。吾辈么么。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
秋雨。清代。陈权巽。西风急天汉,挟雨到帘栊。诗意满梧叶,秋声老草虫。有人伤酒醒,无计破愁工。揽起纱幮碧,呼僮护林丛。
夹浦桥感旧寄谢在杭。明代。徐熥。夹浦桥西芳草新,当时此地共迷津。年来买遍松陵棹,犹是江边失路人。
补遗 南歌子。清代。严绳孙。积润初消砌,轻阴尚覆城。蔷薇花外度流莺。却道年来、浑是不关情。青镜人如昨,朱弦手尽生。断肠天气旧池亭。梦里红香、清露泣三更。
用畿字韵谢汪处谦先生新诗之辱 其二。明代。唐桂芳。泰华山高滴翠肥,观光犹记上京畿。百王制作于今盛,万国来朝自古稀。人品合陪青琐闼,官阶已制芰荷衣。侯芭惭愧登门早,事业无成鹢退飞。
题于公花园。唐代。薛能。含桃庄主后园深,繁实初成静扫阴。若使明年花可待,应须恼破事花心。
墨梅三绝。宋代。张于文。年端唤醒玉梅魂,满袖春风不见痕。未许卷帘新月上,却教烟雨恼黄昏。
缘识。宋代。宋太宗。手谈胜负观其智,敛迹藏锋不自制。傲慢因从贪上亏,侵他理路无深计。何龌龊,何凝滞,率尔图谋太容易。恃嶮揄扬似等闲,更翻劫子速求毙。欺他不见心先喜,秪对前人失局势。已死更填随手下,童蒙拙格一般艺。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 心足寮。宋代。张镃。闻道华胥国,依稀似醉乡。近来参得透,睡稳不因床。
赠江南僧。唐代。方干。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祈嘉夜闻人呼语。清代。佚名。祈孔宾。祈孔宾。隐去来。隐去来。修饰人间。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毛铢。所丧如山崖。
桐江夜行。明代。顾璘。画舫悬灯一水遥,炉烟相伴坐良宵。江云掠幔寒仍重,山月垂波静不遥。岂有风猷宣列郡,漫输心膂答清朝。严陵滩上垂钦石,犹见残星动紫霄。
游雁荡山八首·赠东庵约公。宋代。徐照。白发白髭须,僧年八十余。已成重阁在,别置一庵居。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小师南北去,近日各无书。
山庵睡起。宋代。吴晦之。策蹇寻幽过草堂,困来欹枕卧禅床。鸟啼花落春风里,睡起不知春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