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苏镜潭。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赠李植公行乐图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桥西新水縠文生,洞府神仙境最清。一炷名香烟未散,梧桐深有下棋声。
寄余姚滑伯仁先生。元代。丁鹤年。独木桥边薜荔门,全家移住水云村。猿声专夜丹山静,蜃气横秋碧海昏。诗卷自书新甲子,药壶别贮小乾坤。陶渔耕稼遗风在,差胜桃源长子孙。
诗酒仙 其二。宋代。徐积。閒云淡月为诗态,春日春风是酒容。玉女争求新乐府,金童时献碧瑶钟。
西江月 感怀。清代。徐灿。又是春光将尽,东风愁煞梨花。春魂不化蝶回家。绕遍玉阑干下。燕子呢喃未了,一庭蕉雨交加。凄声细雨奈何它。记得前春曾怕。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 其八。唐代。朱长文。银潢倒泻入沧溟,身近鱼龙夜不惊。鸣橹空飞孤雁过,渔灯照浦一星明。
欧阳希古读书楼。元代。尹廷高。道上红尘利欲乡,天风吹下韵琅琅。阑干四面秋声起,一晕青灯夜正长。
题金山寺石堂。唐代。李群玉。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去年多雪苦寒,梅花遂晚,元夕犹未盛开。宋代。范成大。隔年寒力冻芳尘,勒住东风寂莫滨。只管苦吟三尺雪,那知迟把一枝春。灯烘画阁香犹冷,汤暖铜瓶玉尚皴。花定有情堪索笑,自怜无术唤真真。
永遇乐 再用稼轩《投老空山》韵自遣。宋代。单人耘。吟梦犹酣,秋窗乍曙,有人惋叹。轗轲平生,优游岁月,述作霜红晚。师心踵迹,非同年少,一脉薪传未断。睽违处、湖波难静,几度烟笼虹散。风尘扰扰,一技无成,负却伊人慧眼。破釜鸣雷,沉舟奋楫,摅墨惭青简。任情恣性,不求闻达,天道何能酬懒。殷勤谢,詹言警语,送明驱暗。
读阮嗣宗传见其醉六十日免求昏之言与醒忘作。宋代。赵蕃。作阮嗣宗诗善观阮嗣宗,醒醉俱托狂。广武叹已绝,苏门啸何长。昏既以醉免,辞宁不终忘。又疑杀青上,阙文今或亡。不然竹林游,何独弃山王。
题云深处。元代。贝琼。朝看云出暮云归,翁住云深已息机。海上仙人教种药,山中玉女未收衣。须知倏忽神龙变,已作絪缊野马飞。我亦无心共来往,五城宫阙梦魂稀。
詶王生留别。元代。廖大圭。相对谭玄久,依依别古皇。夕阳幽寺好,人事蚤春忙。门掩香仍在,山空草自长。兴来云榻近,杖履更何方。
柳营曲·叹世。元代。马谦斋。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点绛唇。宋代。张抡。春入山家,杖藜独步登岩岫。野花争秀。弄蕊香盈袖。对景开怀,莫遣双眉皱。春难久。乱红飞后。留得韶光否。
九峰十景 其五 焦山夜雨。明代。林光。点点抱阳峰,顾恋如子母。欲知无言妙,更问山中叟。
潍阳闲居二首 其二。明代。谢肃。堂前绿柳堂后槐,九夏轩窗清荫佳。饮酒哦诗不解事,恬然飞爽游无怀。
五老峰。宋代。孔武仲。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劫中。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五用出郊韵三首。宋代。吴潜。看他南亩十分收,归去来兮事尚悠。梦里便寻青栎社,生来几过白苹洲。向前七袠无多岁,更后三朝即半秋。如电如阴如幻境,还知生熟路头不。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宋代。项安世。蜀士如何苦摈夔,盛山庞子最能诗。天门万里凭谁叫,衡鉴当今四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