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耕云)

祝英台近(耕云)朗读

《祝英台近(耕云)》是宋代张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占宽闲,锄浩渺。
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
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
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通过描写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辛勤劳动的思考。诗中以耕田为主线,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营造,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赏析:
首句描绘了农民占据宽阔的耕地,用锄头在广袤的农田中辛勤劳作。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的水村,没有雾,没有烟,只有生气盎然的瑶草。这里有一片春天的阴凉,给人一种蒙茸的感觉,也让人感到梦魂落寞。

下一段描写了听到孤鸟的啸声,似乎在山林间回荡。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山林中种植了玉米,而美丽的仙子却匆匆离去,如缥缈的仙境般飞逝而过。接着,诗人描绘了鹤降落在芝田上,五彩斑斓的光芒微微照耀着。这里展示了一种唯美的画面,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笑他们隔着江水,对岸的人家,半江间细雨蒙蒙,空中吟唱,只有一犁清晨的田地。这里通过对江水、雨露和清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和平凡的生活。

整首诗以描绘田园景象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营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劳动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朗读
()

猜你喜欢

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

蒲团草席任流年,坐断三生石上缘。
空果空花非有相,闲风闲月本无禅。
山瓶水冷龙藏雨,石鼎茶香鹤避烟。

()

斜日照疏棂。朱霞天半晴。袅游丝、百种轻盈。似解怜人春昼永,故宛转,写深情。

心字篆香萦。茶烟午梦清。绕空阶、新雨苔生。闲倚阑干无一事,直坐到,月华明。

()

雨止石渐乾,木落野愈旷。长风驱云归,半天卷屏幛。

一径忽细纡,步窘骤难放。行行登高原,了了见古圹。

()
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
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
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
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
()

为问吴中贤半刺,牙绯新着主恩深。春风总是长依幰,暮夜都无可却金。

见赠虔刀时出匣,亲栽召树已成阴。莫疑门下诸生颂,强半酬知一片心。

()

曾忆为郎久,祠官秩更清。握兰趋建礼,起草直承明。

有梦寻东省,何人念长卿。王褒今待诏,因尔寄同声。

()
古称半刺已翱翔,□垒回旋舞袖长。
赖有治齐清净法,宏开寿哉海沂康。
()
不減冰轮满,微增玉漏长。
过云收薄润,重露湿清光。
历历素娥影,菲菲丹桂芳。
枯槎容客载,醉过羽人傍。
()

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

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

()

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徵章句促妖期。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

雨里下山蹋榆皮, ——颜真卿

莓苔石桥步难移。 ——皎然

()
故人喜自故乡来,便促归程转恼怀。
载雪拟过扬子渡,望云直指越王台。
几家乔木询无恙,诸老流风愧不才。
想及到时春酒熟,黄萱堂上寿觞开。
()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

但得心安身自安,吟诗莫作孟郊寒。长安纵到居非易,来日方长事大难。

求我童蒙聊复尔,归家松菊未凋残。愿君强起加餐饭,好放胸怀大海宽。

()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

天开琳阙粤山头,日射瑶题碧水流。欲向仙都觅黄鹤,直看双顶瑞光浮。

()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

瑟底朱门泪。感当年、魏妖李侠,柳飘棠坠。红雨关山鹃道狭,多少春魂沉醉。

只守烛、湘蛾无睡。瘦骨香桃腰半搦,绾蜚襳、密结琅玕佩。

()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
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

曹霸千秋尚有灵,当年龙种尽留形。最怜汉武穷兵日,独得西来锦膊青。

()

睽违赤舄已三年,伫听黄麻早晚宣。抗疏匡衡吾道重,明经张禹主恩偏。

衮龙近接星辰上,翰藻常题日月边。公等论思边鄙事,可容李广卧蓝田。

()

游必在清晨,山川几倍新。花风香一路,柳浪绿经旬。

犬吠独行客,僧应连叩人。隔林啼宛转,有鸟正怀春。

()
皎皎空中石,结茅俯青溪。
鱼游新月下,人在小桥西。
入室倾尊酒,逢春信马蹄。
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携。
()
泪泻娄江不断流,东仓今日是西州。
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
壮志未忘酬裤下,豪情常自卧床头。
崟崎历落成何事,赢得乡人笑不休。
()

上天有明月,来自沧海东,蛮潮夜捲冯夷宫。海门一线惊欲射,江面楼台耸千尺。

冰岸雪崖屹不动,水犀组练皆勍敌。越人善泅技已痒,明月光中吾得赏。

()
去似赏花移。
处处开尊亦不辞。
梨栗又空醅又尽,方知。
旧日骊驹劝客归。
()
归梦迢迢。
分明曾见,舞遍云韶。
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
觉来情绪无聊。
()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

尽说青楼碧玉家,舞风歌月斗铅华。
自从误识樱桃后,懒看阊门路畔花。

()

行年忽五十,顿觉毛发改。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

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每当快意事,退然思辱殆。

()

终日愁眉锁。最堪怜、胸中抑郁,有怀难写。遏住泪珠千百斗,不向人前倾洒。

血愈红、点点零星下。汉官仪,安在也。黄昏露滴鸳鸯瓦。

()

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
晴昼软风春草香,绿窗人困日初长。
双双燕子飞无力,低傍花阴一带凉。
()

欲入凤城游,西溪别惠休。色随花旋落,年共水争流。

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明朝逢旧侣,唯拟上歌楼。

()

闻讣心先折,开缄泪若倾。异乡离别恨,同气死生情。

哽咽悲何已,呻吟痛曷平。九京知有憾,弱子尚孩婴。

()

何时一斗凤鸣酒,满酌与君洗不平。男儿年少鬓如漆,日落胭脂坡上行。

()

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

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

()

杖藜不复渡星桥,一室如冰倍泬寥。有酒有诗思老友,无灯无月渡元宵。

()

陛下春秋盛,谦卑每责躬。得无劳圣虑,犹未定储宫。

付托关神器,乾坤在至公。早闻宣诏册,欢喜万方同。

()

北马又经山,传闻顷刻閒。
山将身坐断,家有梦飞还。
吞哭自怜甫,忍饥谁念颜。

()

笑剔银灯再赋诗,绿荷风起四边吹。湖心鸥鹭閒于我,镜里须眉老向谁。

一片夜痕浮树色,数重人影乱花枝。为欢自有平原约,何用劳劳更买丝。

()

布席陈□果,俨然东郭㕙。向来闻捣药,此日竟为神。

狡计怀三窟,清光借一轮。韩卢休侧目,长近月中人。

()

长相思,在秋节。复斗垂垂怨蜻蛚。锦纹砧,素丝镊。

梦苦见参星,关深落榆叶。欲识夫婿寒,花阶映微雪。

()

夜半朔风遒,滩声急去舟。推篷云月里,髣髴看衢州。

()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

不堕诗心可以群,诸贤累代著殊勋。野人未肯矜村语,微力何堪运大斤。

隔网同分元亮井,挥旌重整赣家军。相期携手春三月,山谷风烟带雨耘。

()
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
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

着人春气浓于酒,老眼倦看深浅红。
只有睡魔降未得,铜瓶鱼眼沸松风。

()
山色泛秋光。
点点东篱菊又黄。
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
一事无成两鬓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