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耕云)。宋代。张炎。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祝英台近(耕云)》是宋代张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占宽闲,锄浩渺。
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
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
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通过描写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辛勤劳动的思考。诗中以耕田为主线,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营造,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赏析:
首句描绘了农民占据宽阔的耕地,用锄头在广袤的农田中辛勤劳作。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的水村,没有雾,没有烟,只有生气盎然的瑶草。这里有一片春天的阴凉,给人一种蒙茸的感觉,也让人感到梦魂落寞。
下一段描写了听到孤鸟的啸声,似乎在山林间回荡。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山林中种植了玉米,而美丽的仙子却匆匆离去,如缥缈的仙境般飞逝而过。接着,诗人描绘了鹤降落在芝田上,五彩斑斓的光芒微微照耀着。这里展示了一种唯美的画面,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笑他们隔着江水,对岸的人家,半江间细雨蒙蒙,空中吟唱,只有一犁清晨的田地。这里通过对江水、雨露和清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和平凡的生活。
整首诗以描绘田园景象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营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劳动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酒。唐代。李峤。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赠才师用素轩沐公韵。明代。郭登。蒲团草席任流年,坐断三生石上缘。空果空花非有相,闲风闲月本无禅。山瓶水冷龙藏雨,石鼎茶香鹤避烟。闻说声尘悉清净,不将双耳听鸣泉。
唐多令 即事。清代。庄棫。斜日照疏棂。朱霞天半晴。袅游丝、百种轻盈。似解怜人春昼永,故宛转,写深情。心字篆香萦。茶烟午梦清。绕空阶、新雨苔生。闲倚阑干无一事,直坐到,月华明。
野步。清代。严锦。雨止石渐乾,木落野愈旷。长风驱云归,半天卷屏幛。一径忽细纡,步窘骤难放。行行登高原,了了见古圹。断碑无岁年,何时此卜葬。惯听樵斧声,久绝麦饭饷。呼起冥漠君,告尔勿凄怆。方今楚氛恶,驱人入烟瘴。骸骨万里抛,妻子终岁望。尔生当盛平,不见乱离状。死获黄土埋,长眠幸无恙。巍巍南面王,此乐亦不让。我诗非谀墓,聊代鲍家唱。归途闻怪啼,一鸮立树上。
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宋代。杨公远。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菊有陶潜逸,兰无屈子悲。娱情琴上操,遣兴局间棋。对客频倾酒,临流剩赋诗。要将閒度日,只恐道关时。触目多幽致,留题总色丝。细吟增敬羡,貂续匪佳辞。
寄赠同守王公为族孙泰亨请也。明代。王世贞。为问吴中贤半刺,牙绯新着主恩深。春风总是长依幰,暮夜都无可却金。见赠虔刀时出匣,亲栽召树已成阴。莫疑门下诸生颂,强半酬知一片心。
寄范于公祠部兼讯王百谷。明代。欧大任。曾忆为郎久,祠官秩更清。握兰趋建礼,起草直承明。有梦寻东省,何人念长卿。王褒今待诏,因尔寄同声。
寿王通判五首。宋代。吴势卿。古称半刺已翱翔,□垒回旋舞袖长。赖有治齐清净法,宏开寿哉海沂康。
八月十六日夜月。宋代。刘敞。不減冰轮满,微增玉漏长。过云收薄润,重露湿清光。历历素娥影,菲菲丹桂芳。枯槎容客载,醉过羽人傍。
金明池 茉莉。清代。顾贞观。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织女缟妆来下矣,伴萼绿无言,残更小憩。书便面、曾烦转乞,贮犀合、向承分寄。甚仙姿、匹得卿卿,有玉茗同心,红栀并蒂。趁今夜差凉,满襟风露,安稳碧纱橱睡。
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唐代。孙鲂。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徵章句促妖期。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七言滑语联句。唐代。颜真卿。雨里下山蹋榆皮, ——颜真卿莓苔石桥步难移。 ——皎然芜荑酱醋吃煮葵, ——刘全白缝靴蜡线油涂锥。 ——李崿急逢龙背须且骑。 ——李益
送乡友王俊杰南归(四首)。明代。叶砥。故人喜自故乡来,便促归程转恼怀。载雪拟过扬子渡,望云直指越王台。几家乔木询无恙,诸老流风愧不才。想及到时春酒熟,黄萱堂上寿觞开。
雨花台。宋代。张汤。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次韵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清代。林朝崧。但得心安身自安,吟诗莫作孟郊寒。长安纵到居非易,来日方长事大难。求我童蒙聊复尔,归家松菊未凋残。愿君强起加餐饭,好放胸怀大海宽。
和寄天选长官。宋代。苏轼。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星岩二十景 其五 金阙朝阳。明代。郭棐。天开琳阙粤山头,日射瑶题碧水流。欲向仙都觅黄鹤,直看双顶瑞光浮。
送按突起魏经历。宋代。王义山。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怕闻驄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貂裘换酒 其三。清代。姚燮。瑟底朱门泪。感当年、魏妖李侠,柳飘棠坠。红雨关山鹃道狭,多少春魂沉醉。只守烛、湘蛾无睡。瘦骨香桃腰半搦,绾蜚襳、密结琅玕佩。团扇白,画杨妹。霞疏侍宴珠釭翠。闪猩毡、昭阳檀拨,华清凉襚。夜气初昏天冻碧,一霎云松风脆。要荡得、晴空都媚。曼鬋纤裙蝴蝶影,贴梨花、细咂黄心碎。蒸麝髓,玉屏背。
题扇二十四首。宋代。曹勋。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画马题 其四。明代。张穆。曹霸千秋尚有灵,当年龙种尽留形。最怜汉武穷兵日,独得西来锦膊青。
奉寄瑶泉申学士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睽违赤舄已三年,伫听黄麻早晚宣。抗疏匡衡吾道重,明经张禹主恩偏。衮龙近接星辰上,翰藻常题日月边。公等论思边鄙事,可容李广卧蓝田。
山前春步。明代。李寄。游必在清晨,山川几倍新。花风香一路,柳浪绿经旬。犬吠独行客,僧应连叩人。隔林啼宛转,有鸟正怀春。
初到石湖。明代。李贽。皎皎空中石,结茅俯青溪。鱼游新月下,人在小桥西。入室倾尊酒,逢春信马蹄。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携。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明代。何允泓。泪泻娄江不断流,东仓今日是西州。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壮志未忘酬裤下,豪情常自卧床头。崟崎历落成何事,赢得乡人笑不休。¤
明月行寄傅嘉父。元代。吴莱。上天有明月,来自沧海东,蛮潮夜捲冯夷宫。海门一线惊欲射,江面楼台耸千尺。冰岸雪崖屹不动,水犀组练皆勍敌。越人善泅技已痒,明月光中吾得赏。飞来白鹤晋清角,跳出长鱼汉疏网。北风吹起芦花秋,笑抚钱王铁箭头。襆衣枕斧此何处,乌鹊无枝空绕树。
南乡子(即席纪游)。宋代。刘辰翁。去似赏花移。处处开尊亦不辞。梨栗又空醅又尽,方知。旧日骊驹劝客归。归路月相随。儿子门生个个迟。坐久不知无可待,堪疑。向道儿痴直是痴。
前调(为丁明仲纪梦)。宋代。杨冠卿。归梦迢迢。分明曾见,舞遍云韶。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觉来情绪无聊。正戌角、声翻丽谯。楚塞山长,巫阳人远,斗帐香消。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宋代。辛弃疾。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赠歌者。明代。王伯稠。尽说青楼碧玉家,舞风歌月斗铅华。自从误识樱桃后,懒看阊门路畔花。
归怀。明代。王守仁。行年忽五十,顿觉毛发改。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每当快意事,退然思辱殆。倾否作圣功,物睹岂不快?奈何桑梓怀,衰白倚门待。
金缕曲 怀旧。魏晋。高燮。终日愁眉锁。最堪怜、胸中抑郁,有怀难写。遏住泪珠千百斗,不向人前倾洒。血愈红、点点零星下。汉官仪,安在也。黄昏露滴鸳鸯瓦。入秋来、风雨凄其,更阑灯灺。纵有匣中三尺剑,争奈蹉跎未把。好神州、惊心胡马。芳草残魂思故国,建共和、威德声华夏。梦回时,叹全假。
台山杂咏五首 其四。金朝。元好问。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与碧溪上人别。唐代。李远。欲入凤城游,西溪别惠休。色随花旋落,年共水争流。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明朝逢旧侣,唯拟上歌楼。
闻舍弟昌复讣 其一。明代。李昌祺。闻讣心先折,开缄泪若倾。异乡离别恨,同气死生情。哽咽悲何已,呻吟痛曷平。九京知有憾,弱子尚孩婴。
调李长源。元代。杨弘道。何时一斗凤鸣酒,满酌与君洗不平。男儿年少鬓如漆,日落胭脂坡上行。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宋代。释德洪。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癸亥榕溪灯夕谣 其十二。明代。张萱。杖藜不复渡星桥,一室如冰倍泬寥。有酒有诗思老友,无灯无月渡元宵。
有感六首 其五。宋代。严羽。陛下春秋盛,谦卑每责躬。得无劳圣虑,犹未定储宫。付托关神器,乾坤在至公。早闻宣诏册,欢喜万方同。
还家得惊报复回避所。宋代。陈著。北马又经山,传闻顷刻閒。山将身坐断,家有梦飞还。吞哭自怜甫,忍饥谁念颜。真成伤箭鸟,翼翼怕虚弯。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 其二。明代。何巩道。笑剔银灯再赋诗,绿荷风起四边吹。湖心鸥鹭閒于我,镜里须眉老向谁。一片夜痕浮树色,数重人影乱花枝。为欢自有平原约,何用劳劳更买丝。
戏题并序。明代。纪坤。布席陈□果,俨然东郭㕙。向来闻捣药,此日竟为神。狡计怀三窟,清光借一轮。韩卢休侧目,长近月中人。
长相思 其二。清代。毛奇龄。长相思,在秋节。复斗垂垂怨蜻蛚。锦纹砧,素丝镊。梦苦见参星,关深落榆叶。欲识夫婿寒,花阶映微雪。
明妃曲。宋代。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次韵剑川兄江右诗社即立先寄诸君子。清代。陈忠平。不堕诗心可以群,诸贤累代著殊勋。野人未肯矜村语,微力何堪运大斤。隔网同分元亮井,挥旌重整赣家军。相期携手春三月,山谷风烟带雨耘。
卜算子 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清代。易顺鼎。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杂曲歌辞 其五。唐代。高适。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春日即事四绝。宋代。王炎。着人春气浓于酒,老眼倦看深浅红。只有睡魔降未得,铜瓶鱼眼沸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