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题晓竹图)。宋代。张炎。淡色分山晓气浮。疏林犹剩叶,不多秋。林深仿佛昔曾游。频唤酒,渔屋岸西头。不拟此凝眸。朦胧清影里,过扁舟。行行应到白苹洲。烟水冷,传语旧沙鸥。
《小重山(题晓竹图)》是宋代张炎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淡色分山晓气浮。
浅淡的山峰分布,晨曦的气息漂浮。
疏林犹剩叶,不多秋。
稀疏的林木尚有残叶,秋意不甚浓。
林深仿佛昔曾游。
茂密的林木深处仿佛曾经游历。
频唤酒,渔屋岸西头。
频繁地唤酒,渔舍坐落在河岸的西头。
不拟此凝眸。
不愿凝视此景。
朦胧清影里,过扁舟。
在朦胧的清影中,小船驶过。
行行应到白苹洲。
逐行前行,应该到达白苹洲。
烟水冷,传语旧沙鸥。
烟雾弥漫的水面冷冷的,传递着旧时的沙鸥的语言。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山水景色。诗人以淡色的山峰和晨曦的气息来表现这个景象。林木稀疏,尚有残叶,虽然秋意不浓,但给人以深林曾经游历的感觉。诗人频繁地唤酒,渔舍坐落在河岸的西头,但他不愿凝视这一切,仿佛在他眼中只是朦胧而模糊的影像。最后,小船在朦胧的清影中行驶,将到达白苹洲,水面上弥漫着烟雾,冷冷的,传递着旧时的沙鸥的语言。
这首诗词意境清幽,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渔舍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旧时光的思念。诗中运用了淡雅的描写手法,以朦胧、清影、烟水等形容词词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山林之中,体验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的情怀。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苦雨。宋代。冯时行。噎鸠唤雨恼秋魂,唾手笺天恨少文。卷去行云宜有主,放行飞海恐成群。蒙蒙遮眼寻山远,点点送愁缘竹闻。神女工夫遽如许,可能匝地洗妖氛。
再寄满子权二首。宋代。王令。秋尽啼衰虫,君思云奈何。我愚得君思合少,居贤劳我心则多。非独辞源长,泻海为江河。平生未始有点缺,玉日拂拭金烧磨。寻常貙与狸,见一足已嗟。又况一地卧三虎,狗彘虽勇何敢过。扬州我何思,青山无一螺。什市不畜宝,米盐财如他。而吾三夫子,一身各丘轲。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文章日组纬,玉机飞金梭。谁有真珠绳,结作张麟罗。拔为当世祥,声为太庙歌。我愿参众民,手足摇婆娑。
惜分钗 落花。清代。周贻繁。芳心悄。香魂渺。玉颜秀靥风中老。意阑珊。恨无端。叶底金铃,树外朱幡。翻。翻。春将了。花方恼。搅人无奈林间鸟。莫须叹。不须看。欲待离魂,倩女重还。难。难。
相如入都过晤邗江旅寓。清代。马祜。昔年吟醉皖江楼,弹指俄惊十六秋。可奈相逢又相别,满天风雨过真州。
解送诸君藻鉴分,棘围明发喜开门。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
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
九月二日揭晓仆以朔旦始得閒复成二诗录奉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诸寮友 其一。元代。张翥。解送诸君藻鉴分,棘围明发喜开门。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
二月廿二日冒雨发天长断桥乱水经涉甚险。明代。陆深。软舆笼雨破春寒,烟水江淮路百盘。桥断正怜羸马度,云深疑有老龙蟠。行边白发和愁长,望里青山带湿看。为问阴晴成底事,鹪鹩终羡一枝安。
秋兴。金朝。张著。故园东望海西头,幽事长怀九月秋。竹几山明浑见画,槽床酒熟不知愁。霜寒粳稻肥黄蟹,水净芙蓉映白鸥。随分耕渔聊自,无端垂老向延州。
春日即事。宋代。姚勉。行野醒春困,看山立昼晴。鸠啼青樾破,鹭匝绿秧行。物到忘机乐,人因远俗清。觅诗无断句,敲板午茶声。
閒居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城郭秋阴袭苧袍,林园稀到长蓬蒿。蟏蛸傍树生罗网,野鹤临池惜羽毛。年长渐惊朋辈少,形枯真悔簿书劳。追欢未断清尊酒,左手犹堪擘蟹螯。
乐意。宋代。何梦桂。真乐攻心无奈何,自行自坐自讴歌。云收净天千无滓,月朗渊澄水不波。更把新诗勾野兴,时将浊酒发天和。傍人笑我荒唐甚,真乐攻心无奈何。
渔父引。金朝。李龏。渔伴归来语笑喧,尽携筒罩醉云根。自从城里鱼增税,船在江村不入门。
点绛唇(赠外孙猷)。宋代。仲并。秀出群儿,柳眉濯濯春庭院。不亲歌扇。弄笔勤书篆。翁已无能,老退惭E176面。欣同宴。坐来喜见。痛饮惊无算。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二西斋。宋代。梅尧臣。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