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对雪醒坐上云麓先生)

燕归梁(对雪醒坐上云麓先生)朗读
一片游尘拂镜湾
素影护梅残
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
听溪声、泻冰泉。

《燕归梁(对雪醒坐上云麓先生)》是宋代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游尘拂镜湾。
素影护梅残。
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
听溪声、泻冰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景象。诗人描写了一个游尘扬起的景象,镜湾中的飞扬尘土象征着行人归来的燕子,而素影则是指燕子在梅花上的倩影。行人默默无语地观赏着春山,背向东风,面对着两个苍老的面庞(指山和梅花),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消沉。诗人希望自己的梦境能够飞到梨花的外面,但现实却是孤寂的馆舍已经关闭,五更时分的寒冷使人感到凄凉。诗人问谁会怜悯他在这消渴的老文园中的孤独和渴望。最后,诗人倾听着溪水的声音,感受着泻出的冰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通过描绘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等景象,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归家的行人和春山的默默观赏的无语感叹。背向东风、面对苍颜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诗人希望自己的梦境超越现实的限制,但却面对着孤寂的馆舍和寒冷的夜晚,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渴望的失望。最后,诗人倾听着溪水的声音,这或许是一种寻找内心宁静和满足的方式。

整首诗词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归家行人和春山的思念,以及对现实限制和内心渴望的矛盾心境。这首诗词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意境凄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吴文英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朗读
()

猜你喜欢

未得凌云价,何惭所买真。自知桃李世,有爱岁寒人。

瑟瑟初离涧,青青未识尘。宁同买花者,贵逐片时春。

()

比似寻芳娇困。不是弓弯拍衮。无物倚春慵,三寸袜痕新紧。羞褪。羞褪。匆匆心情未稳。褪履

()

近得家园信,羁人易怆情。四郊多垒战,三月废农耕。

婚嫁谋多拙,渔樵计未成。谁怜炊桂者,犹自滞秦京。

()

化俗推慈范,宜家著令猷。行齐淑女伴,才比丈夫流。

白日开新兆,苍梧从故丘。曾闻入朝语,悟主在无求。

()
提来电掣风千里,放下云沉月五更。
举似坐中三百众,定从何处有风生。
()

桂阙翘贤日,兰宫列署开。五方偕计吏,三试擢英才。

画烛通宵映,金钲动地回。千林输郢匠,万马会燕台。

()

昔与田叔别,乃自汉东都。英髦值嘉运,睎翼荷天衢。

轩缨无荣恋,竹帛有良图。玄疲子云草,书削路生蒲。

()

赤城黄海天下奇,我昔探奇入云海。天台山高一万丈,结雾蒙云住仙宰。

奔车覆舟何不闲,数载岂复窥青山。丈夫事业百无就,筋力苦瘁登临间。

()

高秋一片月,客岁共长安。雨后金茎影,尊前白露寒。

风波惊别易,霄汉托交难。今夕芙蓉锷,分明枕上看。

()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楼上诛姬笑,门前问客稀。
()

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闲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

()

青云谁羡猛飞翰,解组归来分屈蟠。唯以道腴从已味,肯将心法逐人安。

林迷晓嶂云千叠,舟漾春塘水半竿。退隐州闾名愈重,坐令鄙薄化敦宽。

()

洞门灵气合玄黄,洞里仙人白罽裳。见说金钟飞去远,不应鸡犬不腾骧。

()

畏听山猿报客,愁看海鹤传书。可幸知交渐少,音尘不到幽庐。

()

门径久荒芜,谋身计画无。酣歌声正远,清睡兴尤孤。

简朴衣冠野,疏狂语笑粗。山游方自乐,世誉不须沽。

()

芹老香寒泮水流,生平琴剑两悠悠。读书不辨黄金印,作记空登白玉楼。

吟骨已随霜月冷,诗魂长伴莫云秋。悦斋文墨传家业,分付孙郎地下脩。

()

贫病谢人谋,形容览镜羞。
要随耕钓往,聊为斗升留。
子术诚探妙,吾门恐暗投。

()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

五马风行治蜀年,欢声驰颂使君贤。重飞八咏双溪上,旧事三闾七泽前。

画鹢高秋停雾雨,苍龙遥夜揭奎躔。明光上考亲题后,烂漫黄金汉阙悬。

()

一双角子影娉婷,问取年华近算丁。种得瓠花添鬓福,愿花常好鬓常青。

()
汾阳賸建扶危功,清议那有鱼军容。
倖人恃宠自矜伐,似可唾去极力攻。
今也束带比肩立,绝口不问如盲聋。
水衡有钱谁敢费,设席授几为尔供。
()
客亭残照里,歌阕独南行。
芳草无断色,离人多别情。
远途方不极,长笛更飞声。
莫动乡关念,徒令白发生。
()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

朔雪馀千里,东风遍九州。关河中土异,灯火上元愁。

绿蚁尝新酿,青貂恋故裘。紫姑无用卜,世事正悠悠。

()

乘杯事将远,捧袂忽无聊。南楚长沙狭,西浮郢路遥。

离庭花已散,别戍马新骄。明日分千里,相思非一条。

()

秋色几丛花。秋灯一幕纱。有庭阶、玉树兰芽。课到等身书卷熟,又窗外、月钩斜。

咏絮本名家。瞻云合拜它。记丸熊、画荻非誇。后日泷罔阡表里,愁令德、掩才华。

()

远草情钟,孤花韵胜。一楼耸翠生秋暝。十年二十四桥春,转头明月箫声冷。
赋药才高,题琼语俊。蒸香压酒芙蓉顶。景留人去怕思量,桂窗风露秋眠醒。

()

绰约萦空际,缤纷落座隅。韶华长不老,何处觅仙都。

()
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
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
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
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买地还须共一都,已留墨妙付官奴。主人正似天随子,家住烟波万顷湖。

()

结交未三载,一别今十年。相见讵云疏,相思长自怜。

()
黄葵贵丽不夭饶,一朵新晴松下高。
还似迩英临黼座,曈昽晓日照天袍。
()

雪后清寒砚已凉,地炉火冷拨疏星。
夜深何物闲相伴,惟有纱笼一点灯。

()

春思秋怨总相同,一寸柔肠百断中。春草萋萋秋不见,教人长愧落花风。

()

青霞抱琳馆,萝阴络深径。龟游烟沼煖,鹤立天坛净。

微香拂幽洞,欲觅风不定。云房并县帘,昼日锁虚静。

()
去年殿上侍天颜,亲见龙墀拜敕还。
瓜地我归耘旧圃,杏林君去主荒坛。
春光已过三分二,寒食都无数日间。
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
()
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玉。
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
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
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
()

绿柳桥边簇锦鞍,红纱影里照烟鬟。归来书几高烧烛,浑似江乡一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