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溪山好卜居,浮岚飞瀑似匡庐。隔林觅句前村饮,醉倒狂吟画不如。
题画二十四首 其一。清代。沈梧。有此溪山好卜居,浮岚飞瀑似匡庐。隔林觅句前村饮,醉倒狂吟画不如。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
沈梧。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
送人游吴。唐代。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鸡完滩。宋代。阳枋。滩边奇石象鸡冠,上下舟人侧目看。但使此心存坦易,涉川履险亦非难。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明代。唐寅。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番成南阮贫。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清代。佚名。相予阴威,厥功浩浩。一岁之功,何以为报。府有珪币,我其敢私。肃肃孔怀,于以将之。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余得诗七首书呈教授。宋代。赵蕃。渊明抱羸疾,犹复归田园。安能为五斗,折腰若拳拳。箪瓢非可乐,不改乃称贤。夫子故不死,仰鑽高且坚。
酒舍偶饮戏为一绝。明代。欧必元。瓮头初熟味方匀,老瓦盘中美人唇。莫笑蚬肥堪佐酒,只愁正月蚬灰新。
桂松岩以子平星禽二术推人多验戏赠二绝。宋代。陆文圭。十二支辰配十干,此专主日论财君。岂无辞禄安贫者,说与先生仔细看。
感事。唐代。韦应物。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丁兰。宋代。林同。一灵长皎皎,如月不离天。要以纯诚感,非因刻像然。
入横坑深山迷途,夜宿茅庵题壁。清代。林占梅。摄屐踏怪石,振衣度危磴。水流花自开,引人欣入胜。逶迤欲穷源,忽觉岩穴暝。空山不见人,何处问行径。松杉大十围,行倦此聊凭。白云深复深,戛然一声磬。寻声来芳庵,叩门行者应。佛光映蒲团,老僧初出定。留我宿禅房,三生喜可證。更深山月高,清景惬幽兴。何当脱尘鞿,同参最上乘。
贺新郎。宋代。李曾伯。幸得闲中趣。问何为、倏逾桂岭,重来荆渚。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谩羞听、军中鼙鼓。马上弓刀成底事,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怅新来、鬓毛添白,衰容如许。三万貔貅齐贾勇,好为一清狐兔。看柳色、大堤如故。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边、得失都休语。来共看,雁儿舞。
新安道中。明代。李寄。连辔催行急,惊尘扑面迷。柳风寥驿路,涧石滑征蹄。山势群趋洛,关形独护西。伤心憔悴事,枯麦与遗黎。
送胡平一赴召六绝。宋代。曾丰。学校不兴名教衰,公其一力主张之。三千弟子还初籍,六一先生入后碑。
群玉亭。宋代。朱翌。泗宾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符离城东石更多,天划神刓相倚绿。当年来过玉局翁,拄杖敲门步幽麓。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翁家自有小仇池,壶中九华伴孤独。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是时官梅香正阑,亦有海期汗漫,云车屡下仙工曲。仙山缥缈虚无间,我欲凭之两黄鹄。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宋代。赵蕃。向夕相寻昔步迟,坐残初月见阴移。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
春日二首。宋代。朱松。一雷惊收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听鹤亭和韵 其三。明代。霍与瑕。石坛盘水夹幽亭,影落西山万仞青。杜甫不须妨酒债,陆生元自有茶经。春庭对月吟偏壮,夜漏斜河户未扃。我欲从君更移榻,蒲萄架下两忘形。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南北朝。庾信。楼船聊习战。白羽试撝军。山城对却月。岸阵抵平云。赤虵悬弩影。流星抱剑文。胡笳遥警夜。塞马暗嘶羣。客行明月峡。猿声不何闻。
陪王监簿宴广寒游次韵。宋代。林景熙。银桥颖驾海天长,丹粟离离照翠觞。影浸山河琼殿冷,舞深风露羽衣香。亦知广莫元无野,却笑温柔别有乡。手折一枝惊昨梦,素娥邻老授玄霜。
送春词。清代。胡缘。绿阴如幕草如烟,九十韶光弹指还。几处莺啼听不得,高楼烂醉夕阳天。水晶帘卷独吟诗,尚有残红恋故枝。风送榆钱时满地,阿谁教作买春资。
题真上人幽居图。元代。刘崧。岂有人知处,千峰拥翠岚。背林通药径,隔水见茆庵。说法鱼应听,栖禅鹤共参。经秋忘出户,落叶满岩龛。
辛丑冬曹能始过客孝若斋中因遍游吴兴诸山歌。明代。吴梦旸。君胡为兮乐吾土,临水登山吊今古。故鄣城外君回船,诗中不吊陈霸先。关中布衣呼不起,挂瓢堂中君独倚。悄然忧来不可辍,长谣短咏皆奇绝。冻云不收天雨雪,雪皎天青照颜色。其时值我不出关,今年相趁控鹤还。劝君入官官复闲,萧萧肃肃山水间。嗟嗟!古人骨已折,今人谁与友?心忆臧三梦吴九,不别茅维重携手。山水风流或在兹,一日遂为君所有。
女冠子。唐代。韦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解嘲谁计腹便便,自爱巾瓶结净缘。入世无心同叔宝,故人耽读有盈川。
烛奴寂寂东西屋,月子湾湾上下弦。憔悴天涯乌帽客,晚芦寒荻北来船。
萧闲堂读书用樊榭城西读书杂兴韵寄示立斋二弟 其一。清代。沈世良。解嘲谁计腹便便,自爱巾瓶结净缘。入世无心同叔宝,故人耽读有盈川。烛奴寂寂东西屋,月子湾湾上下弦。憔悴天涯乌帽客,晚芦寒荻北来船。
圣人一章章十句。明代。释函是。圣人无己,谁当宝几。万象体玄,圆鉴自尔。缘感普周,而恒处此。慎汝后昆,勿立规矩。
梅子黄时雨 题听雨图。清代。龚翔麟。烧笋园林,渐晴乍雨初,时候将息。试小卷帘旌,绿尘无力。三尺回纹藤枕,春来几与香云隔。淙淙急。忽到耳边,都是萧瑟。千点榴红齐坼。映湘妃竹槛,窗户纱碧。正逐妇鸠喧,引雏莺蕊。只恨梦轻惊易醒,背斜阳听梅檐滴。花狼藉。晚风带烟吹湿。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唐代。陈子昂。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君为幕中士,畴昔好言兵。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宁知玉门道,翻作陇西行。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
负暄。宋代。赵蕃。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侧听屋山鸡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慧聚杂题 灵山讲堂。宋代。李乘。佛度亿万众,山是说经所。今人说猊座,亦作潮音主。何必诸比丘,曾见五花雨。面壁无说人,家风自一祖。
赠朱师裕。元代。方回。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
计子布归程已过新安入畿县界。宋代。陆游。忆昔初登下峡船,一回望汝一凄然。梦魂南北略万里,人世短长无百年。强遣老怀终兀兀,忽闻归骑已翩翩。今朝屈指无穷喜,历尽江山近日边。
晋阳怀古 其十 怀赵忠简公。明代。何乔新。淮甸狼烟昏,銮舆欲南避。群公奉头窜,肯为宗社计。英英忠简公,谈笑却边骑。六飞一临江,将士争奋励。蕲王既北首,魏公亦南至。敌帅失色归,逆豫亦潜逝。王室再造功,当时谁与二。孽秦忽登庸,力主和戎议。遂令社稷臣,白首投荒裔。妖鳄鼓腥涛,海酋扬赤帜。遗表何琅琅,初心犹不替。公殁才百年,吴宫已芜秽。董泽有遗祠,岁时荐椒荔。骑箕倘来归,怊怅仍增欷。
步蟾宫·阳复乾纯阳*午。元代。苗善时。阳复乾纯阳*午。象帝先、是吾玄祖。一气氤氲降甘雨。始恍然、火浮黎土。无极极中诚密锢。玉龙蟠、幽囚金虎。主人轻鼓没弦琴,全不属
一枝春 剪春罗。清代。姚燮。叠绿翩黄,罥栏杆、二月晓风无力。天孙已嫁,水样软绡谁织。纤声逗玉,剩燕子、带红斜掠。摇日夕、金翠模糊,六扇画棂烟隔。难描此花姿格。只翁郎诗句,飘零堪忆。游丝袅上,似飏绣绒残碧。吴云半褶,几曾倩、美人刀尺。怜一搦、唾茜裙腰,逊伊颜色。
七言大言联句。唐代。颜真卿。高歌阆风步瀛洲, ——皎然燂鹏爚鲲餐未休。 ——颜真卿四方上下无外头, ——李崿一啜顿涸沧溟流。 ——张荐
又敬和寓舍。宋代。洪咨夔。借得庐仝屋数间,不为太窄不为宽。胸中鹏背三千里,膜外羊肠百八盘。薜荔水中摽本远,菖蒲石上见花难。粗茶粝饭随缘过,等作须弥芥子看。
书近事二首。宋代。刘克庄。石卫尉家先没入,黔娄生处亦诛求。客嘲未悟漫天戏,鬼瞰皆知偃月谋。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傍观莫枉为酸鼻,鹿死无魂岂有愁。
惠文伯居士请赞。宋代。释崇岳。无卓锥之地,有无伸之宝。元不用安排,拈来用恰好。没人情,佛亦扫。这般村僧,脱空到老。
喜余仲杨陪枢掾俞公芳催兵海道岁晚远归。元代。叶颙。羽檄催军岁晚归,海南消息定何如。腰边虽少封侯印,囊底应多荡寇书。越水闽山牵旧梦,蛮烟瘴雨袭轻车。短衣匹马男儿事,莫恋丘园月下锄。
次前韵谢同楼诸公。宋代。陈著。凝香画阁昼闻铃,唤我真心十倍醒。奋臂勇寻西学侣,囘头挹谢北山灵。京华是则薪炊桂,旅食何妨实剖萍。此去功名如到手,也须伏阙疏延龄。
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
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
万年欢。宋代。王安礼。雅出群芳。占春前信息,腊后风光。野岸邮亭,繁似万点轻霜。清浅溪流倒影,更黯淡、月色笼香。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多情对景易感,况淮天庾岭,迢递相望。愁听龙吟凄绝,画角悲凉。念昔因谁醉赏,向此际、空恼危肠。终须待结实,恁时佳味堪尝。
满江红。宋代。毛幵。泼火初收,秋千外、轻烟漠漠。春渐远、绿杨芳草,燕飞池阁。已著单衣寒食后,夜来还是东风恶。对空山、寂寂杜鹃啼,梨花落。伤别恨,闲情作。十载事,惊如昨。向花前月下,共谁行乐。飞盖低迷南苑路,湔裙怅望东城约。但老来、憔悴惜春心,年年觉。
端阳日与季平饮东山酒楼 其二。清代。丘逢甲。江上千帆打鼓声,人间毕竟慕忠名。劝君且尽尊中酒,看斗龙舟吊屈平。
采樵歌效竹枝体 其四。明代。顾璘。阿母朝饥待早糜,还家常怪得薪迟。快刀留惜不将用,空手攀枝那得施。
毛公坛福地。宋代。范成大。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山中笙鹤尚遗响,湖外人烟惊岁华。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朮。
从军行三首 其二。唐代。李约。栅壕三面斗,箭尽举烽频。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
彭泽。明代。解缙。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乱石江边出,孤山带日斜。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不见陶彭泽,湓城起暮鸦。
次韵伯皋真隐道院。宋代。韩淲。幽讨过真隐,同抱白云眠。夜呼醉道士,取琴咏琅然。松鸣檐外山,水落桥下渊。推窗挂星斗,清神浩无边。是中宜共如,此外凭谁传。孙登苏门啸,子猷剡溪船。古来贤达士,往往如春烟。浮名竟何益,毕世空林泉。纵观彼斗筲,畏涂竞争先。舆马能几时,鼎镬已在前。
金峨途中。宋代。郑清之。石路索纡水绕村,酒帘深处见柴门。横塘树密鸠携妇,老屋篱深犊有孙。麦莟菜花成绵绣,笋牙薤甲当鸡豚。竹舆莫作追程去,半似桃源欲细论。
和余时升周子美江雨有怀雨不绝诗韵各赋一首。宋代。郭印。檐前万点落珠玑,乳燕梁间嫩学飞。水汇百川人迹绝,苔封三径马蹄稀。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绵垣有衣。江上何偿表兴尽,却乘新涨棹舟归。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四。南北朝。庾信。凝真天地表,绝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朝中措(九月末水仙开)。宋代。王炎。蔷薇露染玉肌肤。欲试缕金衣。一种出尘态度,偏宜月伴风随。初疑邂逅,湘妃洛女,似是还非。只恐乘云轻举。翩在飞度瑶池。
送谭子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聚赏蜂初课,分携燕巳雏。泥惊落夏簟,花忆倒春壶。水路风旗进,晴船暑气无。五云赤日外,缥缈是皇都。
春日怀湖上。宋代。释宝昙。前日山茶冰雪中,东风得意试为容。桃花笑日面皮破,柳叶抹烟眉晕重。帘幕风前斜入燕,色香丛里闹团蜂。湖山一梦残灯火,西子当年熊正浓。
送医人归田嘉兴人为朱脩撰作。明代。曹义。都市悬壶雪满颠,宋清名誉远相传。归田此日承优诏,别浦乘春放画船。客路柳风飞紫燕,蓬窗花雨湿青毡。遥知旧业南湖上,药圃春晴霭术烟。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 其三。宋代。王安中。邻僧雨不出,粥饭听钟鱼。事与吾辈异,一身易赢馀。而我千指家,食此半编书。饥驱欲何之,投瓜望琼琚。侧闻州祷晴,早愿光景舒。祠官莫惮烦,沾湿秪台舆。
日出引。宋代。曹勋。云冥冥,风凄凄。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辟朱扉,款朝日。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玉楼春(宛丘行□□□□之园见梅对雪)。宋代。向子諲。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汉铙歌十八首 其八 上陵。明代。胡应麟。上陵一何崔嵬。宫殿若云屯,观者为徘徊。门有车马客,驾言上陵回。千乘万骑,宵行烈风雷。我欲遐征,憩望金银台。封泰山,禅梁父,登日观,观蓬莱。蓬莱东,见朝旭。芝草丛生,醴泉满谷。七十二家著编录。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宋代。戴复古。七尺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个中。
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宋代。徐铉。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峨眉县。宋代。范成大。穷乡未省识旌旄,鸡犬欢呼巷陌骚。村媪聚观行绩布,野翁迎拜跽然蒿。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臞高。珍重里儒来献颂,盛言千载此丘遭。
厄台。宋代。李廌。今古俱无忌惮情,厄台犹敢尚为名。裔孙不复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见愠仲由空肮脏,脍肝盗跖尚彭亨。圣人道大故难用,谁听弦歌兕虎声。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宋代。陈傅良。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休声出自士论众,遗爱见於民力穷。如君作吏岂择便,第勿谓难斯令终。嗟余欲归归示得,观政不在渔樵中。逢人每似卓傅传,此道万古君王同。
秋日。明代。蔡羽。偃息逾岁时,登高感摇落。车来不除棘,鸟鸣自巢阁。形迹不见妨,渔樵隐相托。顾念蓬何生,终俾石为错。虚心日无怒,物至自成乐。悬梯觅霞构,乘凉陟兰薄。宛转思公子,搏搏桂方灼。
忆秦娥。宋代。万俟咏。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周进士移居贺之。明代。王世贞。周郎江左旧名流,况逐乌衣诸从游。通籍已分金马地,移家全傍玉峰头。门前问字开三径,坐里看山傲五侯。最是后庭琼树好,一枝仍报郤家秋。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唐代。李咸用。秋山入望已无尘,况得闲游谢事频。问著尽能言祖祖,见时应不是真真。添瓶野水遮还急,伴塔幽花落又新。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答俞怡山。明代。朱朴。越客兰亭彦,南来自上虞。东岩细雨夜,相逢谈道腴。手抉天机锦,口吐明月珠。却爱诸童冠,春风在舞雩。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唐代。钱起。玄云低禁苑,飞雪满神州。虚白生台榭,寒光入冕旒。粉凝宫壁静,乳结洞门幽。细绕回风转,轻随落羽浮。怒涛堆砌石,新月孕帘钩。为报诗人道,丰年颂圣猷。
思归。宋代。黎廷瑞。目断飞云思黯然,独攜樽酒杏花前。清明寒食能多雨,白下长干又一年。万里风沙怜雁去,满村桑柘忆蚕眠。家书写就无归使,欲问江头上水船。
林季聪父母挽诗 其二。明代。张宁。霄汉频随凤侣飞,年来犹自密缝衣。青灯夜雨人何在,白发秋风子未归。魏阙恩荣鸾诰在,浔阳消息鲊书稀。惟馀一片陇冈石,千古清光照夕辉。
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元代。王逢。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
衡门书事二首 其二。元代。郯韶。门巷青苔积雨深,林花落尽一莺吟。高情不鼓《南薰》调,长日只闻流水音。涧底青丝牵弱荇,窗前碧色护来禽。莫嫌身外求名远,自是幽居惬素心。
寿许集贤可用。元代。张翥。圭塘谕德真寿星,斑衣戏舞满中庭。同年笑我雌为甲,上寿看君老复丁。壶有仙公新授药,厨留长史旧传经。他时若许相依住,愿割西山一半青。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五。宋代。张镃。南山好处刘家寺,门里松篁一径冲。自有禽声喜迎客,不须知事更鸣钟。
摘得新 其四。清代。毛奇龄。漏壶移。还将绣谱披。碧窗连锁下,响朝鸡。坐得画裙千百褶,夜何其。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 其一。明代。边贡。汴上相逢一载馀,五云回首送轺车。河梁别意真堪画,行李萧萧几卷书。
宿巢县地藏寺枕上偶成。宋代。虞俦。年来踪迹漫奔波,其奈功名有命何。书虎向人无好手,饭牛怜我有悲歌。丹心永夜灯前苦,白发明朝镜里多。却谢前村鸡唱好,呼儿起舞肯蹉跎。
过兴济即事。清代。卢道悦。归棹苦遭迍,客心急欲死。舟子看月晕,预知北风起。挂席自青县,俄顷达兴济。维时初荡平,薄海靖奸宄。载炮还京师,传言尽销毁。煌煌庙宇谟,偃武从此始。有司预捉船,纷扰河之涘。胥吏假官威,客船尽呵止。余方苦蹭蹬,欲言气先馁。舟人被拘留,长跪说原委。家世本农夫,勤劳服耒耜。屡遭水旱灾,辗转贫如洗。县官急催科,敲扑及骨髓。大儿鬻商船,得钱不称使。小儿方九龄,相挈日在水。性命寄一舟,此外无生理。再拜乞少宽,感恩当没齿。此辈铁作肝,善言空复尔。甲怒方鸱张,乙词故亹亹。反覆起波澜,如蜮复如鬼。既而得金钱,翻然笑相视。四海皆友朋,尔我旧乡里。百事吾周全,君从此逝矣。踊跃过别船,张皇示意旨。归来语家人,世事皆如此。
次韵酬傅钦之。宋代。刘攽。风力清和日景迟,看花未醉莫言归。殊方长恨故人少,白发那论春事非。
次韵子真会灵源庙池亭。宋代。黄庭坚。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都中留随州李判官。宋代。刘过。幸白东南好,西归未可忙。茶添橄榄味,酒借蛤蜊香。绝品宜春醉,新烹趁日长。倒囊烦厚载,归遣北人尝。
题智果寺。宋代。王之道。吕侯妙章句,珠玉走邻境。想当落笔时,豪迈不淹顷。智果古精舍,松篁转冈岭。幽人所盘礴,俗客作远屏。春云忽解剥,林日光炯炯。门迎有高僧,乌用赋渴井。开缄读数过,令我发深省。老来习懒放,万事废不整。犹怜閒中趣,日月颇增永。何当遂浮家,百口具舴艋。不见六一翁,梦寐在清颍。人生会如意,向晚果得请。
定儿。清代。吴保初。一夕狂飙碎玉芝,盈盈十五好年时。王侯邸第连云起,风烈何人识定儿。
和于沧岩明府东湖曲 其四。清代。朱霈。湖边娇女怯春波,欲浣春衣愁柰何。不唱《洗红》及《白纻》,年来学得《懊侬歌》。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深虑论。明代。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挽曾原伯大卿。宋代。孙应时。世岂无全德,今犹见古人。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宋代。陆游。我家释耒起,远自东封前,诗书守素业,蝉联二百年。长老日零落,念之心惕然。每恐後生辈,或为利欲迁。我少亦知学,蹭蹬及华颠;讼过岂不力,寿非金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