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宋代。方千里。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三部乐》是宋代作家方千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卷窗明,听杜宇乍啼,漏声初绝。
帘子卷起,窗户明亮,听到杜宇初次啼鸣,漏水声也逐渐停歇。
乱云收尽,天际□留残月。
乌云散尽,天际只剩下一轮残月。
奈相送、行客将归,怅去程渐促,霁色催发。
只可惜要送别,旅行者将要归去,离别之行逐渐近,清晨的颜色催促着离别。
断魂别浦,自上孤舟如叶。
离断的魂灵在别离的岸边,自己登上了独自漂浮的小船,如同一片飘零的树叶。
悠悠音信易隔。纵怨怀恨语,到见时难说。
音信之间隔阂遥远。即使怨恨和思念充斥心间,当真正相见时,却无法说出口。
堪嗟水流急景,霜飞华发。
可惜流水急速流逝的景象,霜飞华发。
想家山、路穷望睫。空倚仗、魂亲梦切。
思念家乡的山川,路途已近尽头,眺望遥远的眼睛。空虚地倚靠着,魂魄如同亲人一般亲切地在梦中。
不似嫩朵,犹能替、离绪千结。
虽然不像嫩花一样娇嫩,但仍能代替离愁思绪中的千重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帘卷窗明、乱云收尽、天际残月等,以营造出情感的氛围。同时,作者还通过描绘行旅之途、思乡之情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表达了对离别和相思之苦的感叹。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方千里。[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中秋玩月二首 其二。明代。林弼。风雨良宵大半妨,清秋此日对团光。百年几度见明月,千里相思在异乡。按曲双鸾回素羽,掠舟孤鹤振玄裳。乾坤光霁今还兆,好献瑶池万寿觞。
送李天英下第。元代。赵秉文。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明代。安希范。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饮过七椀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小游仙七首 其二。宋代。周密。紫雾彤云滃九关,玉庭侵晓引仙班。东皇奏罢回寅疏,放散春光下世间。
环翠阁。宋代。刘克庄。大陆题诗小陆和,宝鞍画戟传呼过。两片顽碑未百年,已有牧儿来打破。
癸未生朝躔父公父以酒肴而华其陋赋一绝。宋代。陈藻。家贫何敢知生朝,多谢开尊慰寂寥。要迹一杯辞不受,便埯拙句作琼瑶。
徐仲车食於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宋代。秦观。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太守前己闻,粟帛俄见赐。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道丧贤哲穷,闻之为流涕。人心如其面,难以一律揆。所望在次公,督邮何足议。
赠许居士。宋代。释智愚。山仪不里庞公帽,軃袖深藏传老槌。敲磕诸方应未已,眼头乖角少人知。
大水歌。清代。戴梓。沧桑之变历千年,不料沧桑变眼前。前日我来行大陆,今日我来行大川。大川茫茫四无际,风涛奔怒浮青天。涛欲下,风欲上,风涛相争不相让。独将刳木两难殉,微躯已过松头浪。此地不习水,忽然逢水灾。橹棹尚不辨,樯帆何处来。编门结枥驱龙雷,托寄性命诚难哉。茅茨倾塌随流转,虫鸟乱飞投人怀。嗟余见短不见远,五岳安平谁道险。柳梢系釜有人居,马腹冲波渡清浅。
题美人琴阮图。元代。郯韶。金谷花飞春半时,花间莺语太迟迟。美人心事浑无赖,忍把柔情摘阮丝。
赠友之闽。宋代。赵良坡。世人作离别,惟别酒一觞。今我与君别,稍稍鄙玕琅。闽海古名地,幕职不可量。圣明广延揽,计日下褒章。愿将此言赠,用以代琼浆。
和光洞。宋代。方信孺。和光深洞隐昌期,门锁烟萝不可窥。欲问榴花好消息,只今难问旧题诗。
朝中措(以海错为唐守寿)。宋代。管鉴。暖风帘幕卷春阴。歌吹画堂深。云袖纤纤捧玉,霞觞滟滟浮金。佳辰恨我,空传善颂,阻缀朋簪。莫笑海滨乡味,尊前会有知音。
九效·天运。宋代。葛立方。阴阳寒暑兮运无积,天之成岁兮顾岂一日。羲和敲日兮声作玻璃,桂魄迎宵兮忽挂之。流沙兮扬土,檐涔涔兮又夜雨。严霜苦寒兮万木不花,叶底兮俄茁其芽。星鸟星火兮四时有令,惨命阊阖兮斟酌斗柄。三百六旬兮岁功始成,细人蠢蠢兮又岂和夫天运。
冬日逢冯法曹话怀。唐代。冷朝阳。分襟二年内,多少事相干。礼乐风全变,尘埃路渐难。秋林新叶落,霜月满庭寒。虽喜逢知己,他乡岁又阑。
寄张子平。宋代。刘子翚。老矣张平子,飘零客此州。清樽如有伴,白发不知愁。雨燕捎帘入,风花拥槛浮。梦中家在否,归兴莫悠悠。
寄槐庭。宋代。丘葵。吾道付沧浪,衰年尚异乡。畏人江草合,怀旧暮云长。老我已无用,如君终未忘。天寒无过雁,夜夜独鸣蛩。
客有教予谨言者,口占谢之。清代。方文。野老生来不媚人,况逢世变益嶙峋。诗中愤懑妻常戒,酒后颠狂客每嗔。自分余年随运尽,却无奇祸赖家贫。从今卜筑深山里,朝夕渔樵一任真。
柳。唐代。韩溉。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山居十三首。宋代。蔡格。观云听雨逐番新,清书绿荫更可人。满眼个别无限趣,当窗憩久乐天真。
送丁鹗下第客游。宋代。赵湘。尊前泣复歌,清泪酒相和。别岸春风静,孤舟夜雨多。鸟鸣烟草露,花逐夕阳波。我亦无憀者,东西欲奈何。
绛州郑尚书。唐代。黄滔。旌旗日日展东风,云稼连山雪刃空。剖竹已知垂凤食,摘珠何必到龙宫。谏垣虚位期飞步,翰苑含毫待纪公。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
游王寿山。宋代。蔡蒙古。王寿山头石径斜,不知何处有仙家。烟霞踏遍芒鞋破,一路春鸠啼落花。
寄彭修撰李吉士二同年。明代。李昌祺。千里迢迢隔两都,雁归不寄半行书。只缘久别交情薄,自是长贫行辈疏。细雨落花朝退后,游丝飞絮燕来初。故人寂寞芸窗里,迟尔封缄慰索居。
春游。宋代。陆游。右军不复见清真,赏会犹须我辈人。幽梦断时鸡唱晓,短章成处鸟呼春。出山茶笋村墟闹,上市蓴鲈七筋新。速觅一壶随处醉,风吹红紫半成麈。
金华山杂咏八首 其一 朝真洞。明代。胡应麟。徙倚明霞上百盘,石门天际敞高寒。峰头生读黄庭罢,遍礼群仙白玉坛。
菩萨蛮十五首 其十二。清代。项鸿祚。如今不合江南住,江南处处多烟雨。烟雨晚霏霏,冶游人未归。犀株防胆怯,玉箸揉蓝浥。愁似暗潮生,自生还自平。
寿王尚书二首 其二。宋代。项安世。去年曾赋泰山高,祇识君侯一味豪。稍稍近能窥雾豹,堂堂元不挂秋毫。直将空洞容君辈,从使参军似马曹。此世此途荆棘久,借公馀勇为除薅。
用谢艮斋韵题欧阳长老墨梅。宋代。袁说友。误墨虽藏白,飞埃欲敛昏。谁将草玄手,着意写前村。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土宿颔下长髭须,净饭宫中生悉达。西在此土绝知音,千古万古阿刺刺。
次韵酬文访并呈同社。清代。谢汝铨。甲子流年过等头,天教吾老益多愁。也知有偶应无独,何意同时却异忧。鲁史窃思宣圣笔,野人难就使君舟。龙钟不合云台画,大泽羊裘志可酬。
二月望日。宋代。杨万里。海棠著意唤诗愁,桃李才开又落休。小雨轻风春一半,去年今日在严州。
腊尽仅得微雪。宋代。项安世。穷冬一雪系农心,吁佛祈仙望已深。逾月亢晴生暑瘴,连朝霏雾作春阴。夜窗且喜风兼雨,晓瓦才看粉共银。可是江妃悭笑粲,都能无意管呻吟。
赠披云峰岳长老。宋代。曹汝弼。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前山有灵药,时策杖藜寻。
贺圣朝影 柬李蒲汀约饮碧山楼。明代。夏言。东邻学士正青春。脱风尘。碧山终日坐朝昏。足闲身。秋风吹散西山雨,月华新。葡萄架底醉醺醺。共何人。
忽蒙秀实内黄贤尉寄书期许稠至有经世之语辄。宋代。晁说之。岁宴慕群侣,鱼鸟各知息。故人音书来,怜我此时忆。忠言开靡靡,岂但问寝食。我有山耕愿,久矣君已得。中道忽献书,明时思自立。一官虽漫与,颇知民苦疾。豺狼不当路,雨露发天秩。植杖听班诏,去暴看甲乙。闾阎心欲速,廊庙虑匪棘。恨不死褚渊,叹嗟起安石。固云小人鄙,未易君子识。悠悠定谁堪,世事儿女剧。君才雄且锐,欲振排云翮。但恨张公子,蹶蹶难与适。功名良可图,燕然铭谩勒。
示书生。宋代。罗从彦。知行蹊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此道悟来随寓见,一毫物欲敢相关。
以吴门药酒一罂饷张瑕瑀。清代。胡承珙。虚从海客话瀛州,药物蛮方未易求。多病敢誇医国手,无功合拜醉乡侯。尝新紫蟹来何莫,耐久黄花尚似秋。安得凤凰台下路,为君千丈筑糟邱。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宋代。黄裳。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春复秋。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双柱擎天。宋代。韩信同。白鹤岧岖枕江曲,接岫连峰衍林麓。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翟亭亭多乔木。双撑石柱峙东南,势力擎天名不俗。钟英特产栋梁材,不随簪缨美如玉。左接蓬莱右洞天,峰前水带萦九曲。依然纪出武陵源,拟就峰傍新卜築。鹤归错认华表存,应笑世人枉追逐。
西湖。金朝。任诟。西湖环武林,澄澄大圆镜。仰看湖上寺,即是镜中影。湖光与天色,一碧千万顷。堤径截烟来,楼台自昏暝。
抱儿行。明代。卢若腾。健卒径入民家住,鸡犬不存谁敢怒。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妪具酒食为卒谢,食罢咆哮更索赂;倘惜数金赎儿身,儿身难将铜铁锢。此语传闻遍诸村,家家相戒谨晨昏;骨肉难甘生别离,莫遣幼儿乱出门。
丁灵二首 其一。宋代。耶律铸。长驱席卷尽连营,震詟禺强撼北冥。虎豹骑从云骑队,又随横野过丁灵。
忆平泉杂咏。忆新藤。唐代。李德裕。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春寒。清代。袁枚。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残雪有余色,百花无竞心。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倾耳碧溪畔,黄鹂迟好音。
赠蓝元一道人。宋代。李流谦。我闻方外士,见面照人明。笔幻岁寒友,琴弹太古声。侯门知遇重,真馆笑谈清。茗碗聊相对,清风两腋生。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自从认得曹溪路,鸟道征空步坦途。攫雾拿云风亦怕,降摩事毕念苏卢。
夏秀才江居五题·醉经庵。宋代。文同。垂茅缉为庵,有类穹庐形。之人伏其中,日醉乎群经。世俗安尔知,但谓长不醒。寄此语二豪,渠非彼刘伶。
京师阻雨二首。宋代。张耒。深泥漫漫污后土,长安闭门三日雨。顽云不动风伯愁,飞电更相雷师怒。阳乌力弱不自持,天漏已宽无石补。麦蛾禾耳不足忧,当念为鱼救无禹。
时当末伏暑气愈隆老者殊不能堪而旧业荒残清。宋代。释文珦。踽踽复睘睘,谁知远客情。衰龄余六甲,酷暑畏三庚。旧业今何有,秋衣亦未成。东邻弄羌管,休作断肠声。
梦中赋秋望。宋代。王铚。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与白省吾游宴姚蛟峰大尹园林。明代。郑廷鹄。名园通远郭,三径有遗踪。醉日花容媚,随风竹影重。清歌回独鸟,香袖趁馀蜂。舞罢酣春阁,悠然对喜峰。
水口行舟二首。宋代。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唐代。蒯希逸。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恩感风雷宜变化,诗裁锦绣借光辉。谁知散质多荣忝,鸳鹭清尘接布衣。
云上人持钵求颂。宋代。释正觉。雪林风雪暮纤纤,滴沥寒声晓断檐。一点丐心盟杖屦,十分化事入鎚钳。霁光如拭月无碍,华锦落机春不嫌。百亿分身遍尘刹,见闻萧洒孰相黏。
过雁门。宋代。刘锡。扰攘风尘客,摇鞭过汉关。白沙春水渡,红树夕阳山。途短轻装减,天长羸马间。孤村烟几缕,遥杂暮云间。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唐代。白居易。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
幽居。宋代。郑侠。萧条深巷寄门墙,城郭村居事异常。石展地衣三药径,锦围天柱十花墙。幽禽隔枝钩胶语,异草摇风合和香。不觉冬归与春到,但知无事日偏长。
人日。宋代。方岳。柳思花情晓夜春,空山烟山亦精神。閒中富贵阳和月,静处乾坤自在身。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经上七日为人。一蓑耕绿山南北,有赋何烦问大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