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宋代。吴泳。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换却幽人读书眼。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茵软。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泳。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
换却幽人读书眼。
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茵软。
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
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译文:
翠绿柔软的芳草嫩芽,初春微风吹拂庭院。
幽居的人眼中映入新的景象。
淡淡的鹅黄色袅袅飘动,玉色的发髻散落下来,黄鹂还未开始啭鸣,绿色的池水波纹还浅。
王孙才子离别后,长时间怀念着芳华的时光,青草郁郁葱葱如绣般柔软。
海棠和桃花纷纷洒落如雨,染红了湿润的青衫,春心荡漾,不由自主地忽略了飞舞花朵的一半。
等待着端起酒杯,登上高堂,劝慰东皇,同时珍爱并保护这美好的春天,让它借给我们温暖。
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惜春和李元膺)》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怀念之情。诗中以翠柔、香嫩、乍春风、幽人读书眼等形象描绘了初春时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描写绿皱池波尚浅、玉破梢头等细节,突出了春天初现的娇嫩和温柔。
诗的中间部分,描述了离别后的思念和怀念之情。王孙才子离别已久,怀念昔日的芳华时光,对青草郁郁葱葱的景象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殷切期望和希望能够保留春天的美好。诗人希望能够举起酒杯,登上高堂,向东皇劝慰,同时珍爱并保护这美好的春天,使其能够为人们带来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怀念之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爱春天,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寓意着对人生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吴泳。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辛簿赵尉夜语新亭二首。宋代。钱时。纷纷门外走红尘,底是人间快活人。未判两仪先太极,直须端的自家身。
晚入汴水。唐代。崔颢。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灵寿同年兄再以杞屑分惠复成小诗以代善谑。宋代。曾肇。场屋十年长,铃斋一笑欢。微言师水薤,交分托金兰。腹饱仙人杖,心存姹女丹。他时玉京路,同缀侍宸官。
答高正甫郡伯。明代。卢龙云。离筵冬尽忆分岐,晚出翻惭早退时。清尚已耽香社隐,微名初附白云司。莺花自美閒居赋,猿鹤偏教俗状窥。似尔著书深岁月,何人不慕子云奇。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雪拭晚晴,水受秋清。天空四壁,月冷三更。湛存而独立,定应而周行。二仪之道成且平,万像之印虚不盈。鸥鸟情閒机事外,夕阳沙上未寒盟。
岁末初雪为水波示范作。宋代。江南雨。一夜琼花覆绿畴,旧时风景怅然收。儿童不解阿爷事,摇动霜枝笑白头。
送王适徐州赴举。宋代。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唐代。任希古。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秋思十首 其二。宋代。李纲。夜永秋气凉,泠然入窗牖。照眼一编书,开怀一壶酒。念身幸无恨,齿发犹未朽。富贵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窗前种小梅树今年未著花但春来绿阴乱眼每过。宋代。郑刚中。水边移得竹边栽,树小条新花未开。绿叶参差须细看,尚疑低处有青梅。
述梦诗四十韵。唐代。李德裕。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重价连悬璧,英词淬宝刀。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赤豹欣来献,彤弓喜暂櫜。非烟含瑞气,驯雉洁霜毛。静室便幽独,虚楼散郁陶。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画壁看飞鹤,仙图见巨鳌。倚檐阴药树,落格蔓蒲桃。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恩光惟觉重,携挈未为劳。夕阅梨园骑,宵闻禁仗獒。扇回交彩翟,雕起飏银绦。辔待袁丝揽,书期蜀客操。尽规常謇謇,退食尚忉忉。龟顾垂金钮,鸾飞曳锦袍。御沟杨柳弱,天厩骕骦豪。屡换青春直,闲随上苑遨。烟低行殿竹,风拆绕墙桃。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每怀仙驾远,更望茂陵号。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泉鱼惊彩妓,溪鸟避干旄。感旧心犹绝,思归首更搔。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岚气朝生栋,城阴夜入濠。望烟归海峤,送雁渡江皋。宛马嘶寒枥,吴钩在锦弢.未能追狡兔,空觉长黄蒿。水国逾千里,风帆过万艘。阅川终古恨,惟见暮滔滔。
水龙吟 写怀。明代。叶绍袁。寂寥苹渚蘅皋,道书读罢香销篆。松声入坐,药栏红亚,美人蕉钏。极目平芜,天高水远,莲歌游遍。且藤壶汲煮,青衣小袖,点取凤团香片。自把秋棠手洗,粉墙西、翠梳新钿。开帘风动,画屏琴石,轻阴满扇。挹酒盈尊,摘花侵暝,夜凉迎面。更堪娱、又有椒篇,絮句丽词常见。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宋代。谢景温。耶溪欲尽山转青,中有三寺山为屏。秦峰表里植苍翠,仰视万木相峥嵘。雪霜洗尽尘土迹,龙蛇蛰处烟氛生。我携宾友事登览,穿径已觉毛骨轻。穷幽陟险兴不尽,岩房留宿神逾清。寒随阴谷一夜来,酒力半酣如不胜。狂歌出门步竹迳,正见溪桥双月明。幽泉乱出石窦响,松风远送哀猿声。凌晨后岭纵俯仰,长林翠阜何纵横。献之旧地不可辨,悬崖欲断石作坑。五云散尽遗迹灭,老僧至今传此名。凭高览古复太息,翻嗟万事多废兴。丈夫出处固未测,我於山水心难萦。区区世路虽可厌,脱身向此诚独醒。岂知乘兴事兹乐,赏心不系穷与亨。昔人避世非获已,我今安学禽鸟情。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物·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唐代。李绅。罢分符竹作闲官,舟冻肥河拟棹难。食蘗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夜灯空应渔家火,朝食还依雁宿滩。西奏血诚遥稽首,乞容归病老江干。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陈力不任趋北阙,有家无处寄东山。疲骖岂念前程税,倦鸟安能待暮还。珍重八公山下叟,不劳重泪更追攀。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唐代。陆龟蒙。昔人谢塸埞,徒为妍词饰。岂如珪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和梅谦叔丁山吃字。宋代。郭祥正。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迤逦造林泉,尘坌为披拂。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间出。深门窥泬漻,拱木递萧瑟。丹青与老碑,遗事知彷佛。僣迹已榛芜,新游论胶漆。主人才何如,骥足千里逸。梅君南昌后,襟韵犹凄溧。刘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诘。顾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谤言来戈矛,自量几不密。终甘首阳饿,岂效操瓢乞。
蝶恋花。五代。李夫人。急鼓疏钟声报晓。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环佩珊珊香袅袅。尘埃不到如蓬岛。何用珠玑相映照。韵胜形清,自有天然好。莫向尊前辞醉倒。松枝鹤骨偏宜老。
木芙蓉菊花盛开。宋代。张耒。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绝句五首。宋代。梅尧臣。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榲烟雨图。已去杨州百余里,回头还隔几重湖。
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立春前一日寿汪幕阜五十初度公始生之日为不佞乡举之年触景书怀欣慨交集。明代。王应斗。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游清凉寺次藻庵韵。明代。陈铎。夕阳峰顶一攀跻,万里川原望不迷。帆影远来江树外,山形多在石城西。苔荒辇路人稀到,花近禅房鸟乱啼。直到翠微亭子上,漫吟重续旧时题。
杂感。宋代。陆游。道进身垂老,方灵病已侵。知难逃死籍,犹得遂归心。星斗开孤剑,尘埃拂素琴。妄庸常衮衮,谁与论幽深!
延陵吊古。明代。饶与龄。列国推贤闻季札,勾吴事业竟黍离。清风自是凌松桧,遂志宁甘嗜蕨薇。大息光僚终酿乱,苛求胡左过阐微。悠悠千载人何在,枯木寒鸦日几西。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二 二月梅。明代。王夫之。□馡怕被素玚欺,青豆傍看玉蕊垂。听彻莺喉邀蝶舞,风流何必少年时。
移司道中四绝。宋代。郑刚中。随车千骑铁成围,诸将前驱辨鼓旗。不似东阳村舍畔,荒鞋踏雨看山时。
春日从叔招游上方。明代。皇甫汸。共倦风尘役,俱怀山水游。郊容争媚日,湖景独澄秋。细草横塘路,轻帆茂苑舟。松深遥辨寺,花密屡经丘。禅定闻春鸟,机忘见瞑鸥。省腰知病起,延步惜芳留。信有林中逸,何须物外求。多惭小阮醉,犹得预清流。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调笑令。宋代。秦观。眷恋。西湖岸。湖面楼台侵云汉。阿溪本是飞琼伴。风月朱扉斜掩。谢郎巧思诗裁翦。能动芳怀幽怨。
浪淘沙 刘公子家园秋日海棠。金朝。元好问。何处挽春还。华屋金盘。一枝红雪入惊看。总为西园风露早,特地高闲。寂寞曲阑干。高髻云鬟。绿罗衫子瘦来宽。好个沈香亭畔月,只在秋
圣观号天长,星冠云服。养成金玉体,真无朽。信知大道自然,无中明有。世华心不恋,游玉屋。外贫保命,隐真居陋。亘初无相貌,胜丰厚。桑田海变,这个无形坚久。暗祝吾皇德,齐天寿。
感皇恩·圣观号天长。宋代。刘处玄。圣观号天长,星冠云服。养成金玉体,真无朽。信知大道自然,无中明有。世华心不恋,游玉屋。外贫保命,隐真居陋。亘初无相貌,胜丰厚。桑田海变,这个无形坚久。暗祝吾皇德,齐天寿。
送蒋朴之维阳。宋代。潘希白。 隋家天子爱扬州,四十离宫取次游。荆棘久迷秦陇路,柳丝空拂汴河流。君才清似庾开府,世事难于孙仲谋。莫为青衫维骑马,却将风景付閒愁。
草舍。宋代。张耒。草舍芦藩百事贫,有时遇酒暂曛曛。天边日落未归客,江上春寒多思人。寄远相思时有梦,感时长啸不无神。东风又欲催桃李,搔首花前独岸巾。
平陵老将。唐代。韦庄。白羽金仆姑,腰悬双辘轳。前年葱岭北,独战云中胡。匹马塞垣老,一身如鸟孤。归来辞第宅,却占平陵居。
偈颂八十七首。宋代。释慧开。归来一月余日,内外人事已毕。恣意饱饭噇眠,说甚金圈栗棘。分明告报诸禅,直下便须委悉。更若拟议踌躇,照顾脑门霹雳。
渔家傲·特为梅花来渭水。宋代。吕胜己。特为梅花来渭水。有人折得横梢至。粉毖香悭春意未。多应是。江南信息争先寄。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驱使风光佳句里。□满纸。却将旧日诗词比。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提葫芦。宋代。文同。花开已堪镜,半绿卷如杯。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春日睡起。明代。张泰。春眠仍值酒初酣,奈可梁间燕二三。好梦断来何处续,落花风雨满江南。
寄山中人。唐代。温庭筠。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初萤。宋代。王洋。腐草渐时泽,翩然变化功。分光衣作炫,乘暗力排空。自表因存照,虽多不暖风。偶缘膏火尽,得到兀窗中。
浣溪沙(竹洲七夕)。宋代。吴儆。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荷花犹有晚来香。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
秋风三首。宋代。张耒。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贺新郎(寿李端明)。宋代。程必。袖手云溪畔。看人间、纷纷饥乌腐鼠,触蛮交战。便得金鱼垂玉带,多少雌黄点勘。算此语、必非河汉。直自弹冠班八座,更青春、数到期颐算。一段玉,无纤玷。 公难学处尤堪羡。全似□、泠泠秋水,体清形健。衮处从来高一著,那肯随人脚转。要须是、常见乾坤清晏。天意未教公猛去,要都俞、了却从公便。歌寿斝,朱帘卷。
赠陈道源参军。明代。徐熥。冷曹堪傲性,大雅见遗音。衙只听莺放,山多信马寻。一官同鲍照,五字比陈琳。俸薄难供客,时捐卖赋金。
登西林。元代。惟则。沈郁难自居,偶思散遐嘱。主丈登西林,断崖倚修竹。崖上丛花开,飞禽自相逐。崖下清川流,水光泛嘉木。四月风雨多,平野一时绿。长啸白日低,烟云起空谷。俯视万化间,劳生亦何足。
挽孙少卿四首。明代。陈淳。圣主更新大化年,趋朝正预拔茅连。青华上厕郎星列,近密光陪卿月联。垂蹑从班提从橐,遽萌归兴乞归田。至今士论追怀处,第诵南山景行篇。
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 其二 淹留见俗情。宋代。程俱。扶病来城郭,栖迟又几年。炎凉惊节变,荣悴与时迁。掉臂人趋市,骈头蚁慕膻。回观衰冷地,古灶不生烟。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秋声赋。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