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宋代。程垓。惨惨霜林冬欲尽。又是溪梅寒弄影。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灯垂炉。点滴芭蕉和雨听。约个归期犹未定。一夜梦魂终不稳。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无人问。说与画楼应不信。
《天仙子》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惨惨霜林冬欲尽,
又是溪梅寒弄影。
矮窗曲屋夜烧香,
人已静,灯垂炉。
点滴芭蕉和雨听,
约个归期犹未定。
一夜梦魂终不稳,
知他勾得许多情,
真个闷,无人问。
说与画楼应不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即将结束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之情。诗人观察着寒冷的林中景色,溪水旁的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生姿。在一个低矮的窗户和弯曲的屋檐下,夜晚烧着香炉,人已入眠,灯光低垂在火炉上。诗人倾听着雨滴打在芭蕉上的声音。他希望与某人约定归期,但归期尚未确定。整夜他的梦魂不安稳,知道自己执着于许多情感,感到非常压抑,而没有人来询问他的心事。他说出这些心情,对方或许不会相信。
赏析:
《天仙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天即将过去的景象,通过寒冷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困扰。诗中的冷冽景色、烧香的夜晚和梦魂的不安都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苦闷。诗人渴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但无人理解或关注他的心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他感叹自己所经历的情感世界在他人眼中或许是不可信的。
整首诗以冷冽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寂寞感为主题,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冬季的凄凉和诗人的孤独。这首诗词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程垓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清平乐。宋代。晏几道。双纹彩袖。笑捧金船酒。娇妙如花轻似柳。勤客千春长寿。艳歌更倚疏弦。有情须醉尊前。恰是可怜时候,玉娇今夜初圆。
述哀 其六。清代。郑孝胥。兄亡非缘疫,其故独何欤?畏疾而凭河,哀哉岂此愚。寄书且视妹,所言固不虚。书辞靡瞀乱,巷陌多绕纡。河之水悠悠,城东得遗躯。终时作何状,割爱从鼋鱼。为弟诚无状,不能掺其祛。两兄挈一侄,何许相睢盱。知死不可让,以次当及余。
次韵酬子文师。宋代。释智圆。门静孤云去复还,讲馀他虑绝相关。遗名懒住城中寺,招隐曾居海畔山。卧疾雪房苔色老,行禅秋径树阴闲。玄机共了心无事,相见宁愁鬓渐斑。
寒食遣兴。宋代。薛季宣。介子龙蛇亦大灵,禁烟犹复雨零零。时风未办作寒食,春事无过醉醁醽。取士语乾三礼穴,延宾为屈五经瓶。明年此日家山路,沧漠从君看水萍。
哭王处士翃 其六。清代。朱彝尊。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
醉桃源(大石)。宋代。周邦彦。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木犀五首·清。宋代。张明中。冶蕊倡花浪说馨,艳姚妖魏眩双明。黄金四出薰兰麝,个是花中第一清。
墨君阁。明代。张弼。海外苏长帽,归来写墨君。清风扫寰宇,高节抗浮云。寂寂鸢争腐,翩翩凤作群。消沉伤往事,扶植在斯文。杰阁从今建,遗踪冀后闻。我持东海杓,聊洗旧尘氛。
寄周吉卿。元代。仇远。閒居偏爱十日菊,归计何资三月粮。肉食不烦忧菜色,田家粳稻已炊香。
高氏新构大行书院。元代。吴当。嵯峨大行东,陵麓正延广。池河发芳滋,耕凿乐膏壤。之子慎素履,义路思独往。黉宫宅幽贞,神宇肃弘敞。空翠在庭户,嘉木日以长。荐豆不违矩,奠席歘来享。童冠列春服,歌弦发清响。古学贵得师,景行属高仰。车马远可致,山水良足赏。焉得挂朝衣,为尔息尘鞅。
酬赵山中。宋代。释居简。壶公云雨上,秀整压全吴。白眼嫌人俗,玄裳笑鹤癯。对吟酬蟋蟀,独酌泛茱萸。待赋归来后,商量觅镜湖。
吴元年丁未元日即席和韵。明代。陈谟。金幡微动綵云偏,寿祝南山与百川。律转东风遍南服,天开大统建元年。舜峰渺渺貂蝉外,淮水悠悠魏阙边。早晚蒲车催入觐,衰迟那得共辉联。
江城子 湖楼。清代。华长发。沙明水净橹声柔。白蘋洲。片帆收。就取湖头好景、报交游。堤带城襟明镜裹,当日事,付东流。柳丝偏绾一航留。漫凝眸。恨无休。也似旧时王粲、强登楼。云做奇峰天半峙,遮不断,许多愁。
南云行。清代。阮元。仰看云在天,未辨行迟速。今日穿云跨岭行,岂知疾过奔马足。平地风气清,吹云天上行。今日披云动凉气,始知风在云中生。山不见路惟见云,桃花梨花近不分。北云压山乌欲雨,南云映日红氤氲。下山直自云中落,云中之人轻似鹤。翩然可是隔仙凡,怅望山头挂云脚。我闻仙人乘云兼御风,仙家幻术安能通。不如安坐南云下,笑指此云称老翁。
秋感。宋代。朱昂。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古意蒿上为徐子宜侍郎赋。宋代。刘过。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吒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元代。方回。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虹县旧题二首 其二。宋代。米芾。碧榆绿柳旧游中,华发苍颜未退翁。天使残年司笔砚,圣知小学是家风。长安又到人徒老,吾道何时定复东。题柱扁舟真老矣,竟无事业奏肤公。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三 开化寺。宋代。韦骧。架巘及依崖,轩窗次第开。等为方外客,于此更清怀。
元夕兴隆寺观灯。明代。薛蕙。灯火金仙阁,丹青绣佛筵。丛林开宝树,大地出红莲。梵镜含明月,天香杂彩烟。诸公共随喜,吾醉欲逃禅。
庐江山水清,从昔挺英杰。周陶暨包马,先后奋功烈。
方君服诗书,夙志希往哲。发轫自成均,簪缨俨朝列。
奉送参政方相公南归并托致意两司相公诚有私渎伏惟高明不以区区私家而废公法是见爱甚厚不敢忘大德也。明代。杨士奇。庐江山水清,从昔挺英杰。周陶暨包马,先后奋功烈。方君服诗书,夙志希往哲。发轫自成均,簪缨俨朝列。丛脞冬官务,旦暮劳
倪同知加冠服致仕。明代。王鏊。行春露冕未须奇,章服还加去郡时。汉吏不求名赫赫,闽山犹怪去迟迟。十年佐政心如水,七县生灵口似碑。我欲留君犹未得,江边父老亦奚为。
碧牡丹。宋代。程垓。睡起情无著。晓雨尽,春寒弱。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为谁开,为谁落。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
春日二首。宋代。刘克庄。睡起无人小院空,南华一卷磬声中。鼻端老去齐香臭,分别柑花是晚风。
拥翠轩。唐代。王翰。梁园先生夷山曲,斸地开轩种脩竹。千竿森立隔尘嚣,十里苍云净炎燠。弹琴焚香意不俗,满卷佳章咏淇澳。有时曳杖冠峨峨,披拂幽丛逸兴多。樽罍每置清阴里,日待嵇阮来经过。高挂幽轩一凭几,绕屋娟娟翠如洗。莫遣家僮扫落花,恐损庭前青凤尾。
羽觞飞上苑。宋代。董嗣杲。日色荡晓香尘起,上苑春融锦屏里。蕙枝小叶攒石台,桃英乱糁浮池水。鳞波皱云展翠绡,羽幰逐风飒珠履。骝飞步褭蹀躞高,杯行声度提壶美。提壶朝暮啼芳阴,啼尽东君脉脉心。螭球流影晚阳浅,兽匜喷香淑景深。灵鼍鼓曲肯停调,绿蚁漾艳争欢斟。醉情得向芳辰畅,香车回碾银蟾沈。
十五删。明代。欧必元。怪底春情漫自閒,枝头黄鸟日间关。堪疑逐兔衔金碗,那见啼猿赠玉环。开罢河阳春县树,气分长乐早朝班。无心最是题红叶,一入宫门遂不还。
读元结文。宋代。释智圆。复古还淳元结文,可怜杨浚独知君。当时自号为聱叟,立事垂言信不群。
寄日新。宋代。周孚。楚水茫茫觌面难,燕鸿冉冉寄书还。自知荒泽谁为雨,却怪孤云未出山。
永遇乐。宋代。晁端礼。雪霁千岩,春回万壑,和气如许。今古稽山,风流人物,真是生申处。儿童竹马,欢迎夹道,争为使君歌舞。道当年、蓬莱朵秀,又来作蓬莱主。一编勋业,家传几世,自是赤松仙侣。青琐黄堂,等闲游戏,又问乘槎路。银河耿耿,使星今夜,应与老人星聚。要知他、秋羹消息,早梅初吐。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三。宋代。朱熹。夜宿林冈月满川,归期屈指正茫然。也知地脉无赢缩,只把阴晴更问天。
雨后醉归,香山道中憩野人家。清代。林占梅。笋舆乘雨出郊扃,野叟迎人请暂停。羡煞平畴无个事,鸦锄放处麦青青。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宋代。张嵲。远投僧舍青烟畔,夹路松音钟磬幽。试倚危轩望乡邑,三巴日暮远峰稠。
忆母。明代。殷奎。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阮郎归。元代。邵亨贞。茂陵多病不胜秋。多情还倚楼。隔江何处泊离舟。有人歌远游。清兴在,此生浮。老来长是愁。西风吹梦白萍洲。旧鸥今在不。
赠笔工柳之庠。宋代。王之道。我昔丞历阳,好笔得柳生。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生售数毛颖,一一简择精。作字可人意,为我供笔耕。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尔贫技不售,我因功无成。布衫负篛笠,羸然过柴荆。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
故山。明代。王守仁。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寓叶锦衣沁园偶成四首 其四。明代。何巩道。为爱南窗槛可凭,石楼吟断一须冰。烟迷阁道山三面,水照帘波月两层。绣被雪痕翻冷塔,碧纱花蕊落寒灯。疏钟不醒人间梦,去问西湖寺里僧。
晋·郭璞脱襦。唐代。孙元晏。吟坐因思郭景纯,每言穷达似通神。到头分命难移改,解脱青襦与别人。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天寒人寒,滴水滴冻。赤脚走冰棱,力负千钧重。堪笑霜趺拥叶人,漆桶漆桶。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唐代。李翱。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绿竹阁。宋代。李弥逊。草木尽改色,孤标绿正繁。泄云扶劲节,欹石护盘根。静者宜投迹,高人时避喧。岁寒松柏共,何必在梁园。
此君亭。宋代。方岳。此君雅有冰雪操,阿堵难为金石交。亭上月明晚色净,江头潮落秋声高。举杯相属非俗物,着我於中亦世豪。对之清坐欲忘日,凛有直气如吾曹。
酬袭美见寄海蟹。唐代。陆龟蒙。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地黄。宋代。苏轼。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融为寒食饧,?燕作瑞露珍。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送董尚矩庶子颁诏朝鲜。明代。丘浚。天王出震纪新元,又值高皇建极年。诏使远从天上下,纶音遥向海东宣。四方专对诗三百,两月经行路五千。好为天朝全大体,篇章珍重莫轻传。
咏桂四首 其一。宋代。朱淑真。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君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衡州三首。宋代。陶弼。秀邑八百里,古今题画难。望高三楚近,影转七州寒。北拆知蛮尽,南低见斗宽。路尽祝融寺,江倾儿率滩。
拜婺源文公祠。明代。李奎。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祠枕星源青嶂合,亭临虹井彩云横。乘骢远谒逢秋祀,瞻拜偏兴景仰情。
忆钓舟。唐代。吴融。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代书寄陈章屯田。宋代。邵雍。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勤。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一。明代。黄公辅。黄鹂二月转疏帘,桐华辉辉映石楠。邺架芸翻车满五,梁园春暖径函三。和风皎月人相似,鲍逸庾新韵孰参。赖有江河王百谷,蛩鸣也得佐玄谈。
送容甫归里。清代。黄景仁。经年梗泛判游踪,一笑惊从意外逢。甫见投诗辞柳恽,反因堕甑识林宗。栖依共作梁间燕,磥砢孤生涧底松。毕竟因人非了事,谁将云海荡君胸。羡君乐事故园新,问字谈经大有人。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疗饥字少怜予陋,劝学言温鉴尔真。自忖不材终放弃,江潭瓠落客吟身。聚本无端别可惊,寄书寄剑是生平。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五城。酒尽云山俱黯黯,夜深心烛共明明。前途鸥鸟如相讯,为道忘机是旧盟。
送董左丞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帝眷东南用正人,角巾归第请何频。相公久矣倦台鼎,故国依然倚世臣。霖雨合归天上作,忠言须造榻前陈。丈夫出处非徒尔,四海安危寄一身。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一。清代。方朝。鸡鸣发征夫,驱马万壑黑。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烽回溪流转,林密寒光逼。空山鸟吟悲,百里无人迹。安知丛莽中,不有猛兽匿。惊风吹客衣,伫立增太息。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唐代。李频。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感兴 其一。明代。袁宏道。白日不可晚,黄金不可为。夙心探玄理,幽与白云期。众芳经春歇,秋草过时萎。富贵非所欲,经丘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