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宋代。程垓。溪光曲曲村,花影重重树。风物小桃源,春事还如许。情知送客来,又作寻芳去。可惜一春诗,总为闲愁赋。
诗词:《生查子》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溪光曲曲村,
花影重重树。
风物小桃源,
春事还如许。
情知送客来,
又作寻芳去。
可惜一春诗,
总为闲愁赋。
中文译文:
溪水波光弯弯地流过村庄,
花影在重重叠叠的树木上摇曳。
这里的风景宛如一处小桃源,
春天的景色依然美好如初。
我知道送客人来的情愫,
又会去寻找美好的花香。
可惜,这一春天的诗篇,
总是被无聊的忧愁所填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溪水弯弯地流过村庄,花影在茂密的树木上重叠。整个风景如同一处小桃源,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春天的景色依然美好如初,仿佛时间停滞,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然而,诗人意识到客人的来访会终结这份宁静,自己也会再次踏上寻找美好的花香之旅。诗人对于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有所感慨,他认为可惜的是,他所写的一春诗篇总是被无聊的忧愁填满。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于生活中琐碎忧愁的厌倦。诗中的溪水、花影、小桃源等形象都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心理冲突。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横浦渔舟。明代。邓伯凯。绿水周遭岛屿孤,扁舟云集晓相呼。潮头起抹才收网,雨脚离山又晒罛。纳税经年粮颇足,得钱竟日酒频沽。今承优诏归来晚,蓑笠何妨作钓徒。
舟宿莫城。宋代。孙应时。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 其三 得风字。明代。何吾驺。亦知一夕百年同,暝夜何从简女红。为语穿针诸姊妹,楼前容易五更风。
别孙信道。宋代。陈与义。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微。如君那可别,老泪欲霑衣。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贫则身常披楼褐,教化众生求解脱。众生愈把采纵缠,见我如斯嗔咄咄。
秋夜言怀(二首)。明代。杨基。鲜鲜篱边菊,摵庭下蕙。蕙气日已销,黄花自妍丽。复恐清商激,幽芳亦凋瘁。褰衣步广除,露白月在地。鹊飞林影空,虫语墙阴细。昔贤悲丝染,往圣叹川逝。少壮不我留,临风发长喟。雅志谅难酬,蹉跎老将至。¤
登吴山同郭耕梅。清代。宁熙朝。吴山第一峰头立,倒卷天风却上吹。左界江潮惊万瓦,西横湖翠扑双眉。何年鹤化丁仙骨,终古鹃啼伍相祠。城郭不须怀旧咏,白云散尽万松枝。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明代。王立道。回沿月明中,溪花夹长镜。相逢溪上翁,掉头不言姓。
千仞龙门昼不启,论诗对酒眼逾青。新持汉节虚莲社,喜奉潘舆入鲤庭。
称庆金茎浮瑞露,延年玉札秘仙经。白云谣后人难和,何日逢君得再听。
送别同社太史汤嘉宾奉使册封便道省祝两尊人寿。明代。邓云霄。千仞龙门昼不启,论诗对酒眼逾青。新持汉节虚莲社,喜奉潘舆入鲤庭。称庆金茎浮瑞露,延年玉札秘仙经。白云谣后人难和,何日逢君得再听。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宋代。洪咨夔。绿阴幕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复陈公懋。明代。罗伦。年年九日登高处,野老悲歌可奈何。篱落秋香簪后少,关河春草望中多。浮云万里天悭雨,明月千川水漫波。闲得百年怀抱在,白头林下看蹉跎。
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韦承庆。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陈元方候袁公。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仁宗皇帝浓风二字御书赞。宋代。岳珂。维圣肆笔根于天,神踪合作皆自然。劲腴华实无以偏,春秋虽富力已全。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宋代。李弥逊。兰玉无偏爱,衾绸不忍欺。甘辛同逆旋。生死独先知。马鬣苔封合,鱼矶宝帐遗。酸风入松槚,空作暮山悲。
晤冠公寄呈其尊人。明代。释函可。十年前话大江浔,手把绨袍泪渍襟。自别以来知罪重,相思无柰感恩深。藏身苍翠人三代,绕膝斓斑玉一林。百尺长枝移远碛,梦中应见伴僧吟。
和曾吉父以诗谢郑顾道送酒二首。宋代。王洋。南浦红蕖色欲然,北山僧枕梦无边。醉乡境界无南北,不用移封向酒泉。
清平乐。宋代。晁端礼。娇羞未惯。长是低花面。笑里爱将红袖掩。遮却双双笑靥。早来帘下逢伊。怪生频整衫儿。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饮酒三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送阁学袁尚书帅蜀分得云字韵。明代。沈继祖。秋郊时出祖,秋尽不余分。西湖贮秋色,护日浮轻云。煌煌元戎乘,行旃驻河濆。璧水官僚多,飞盖凝祥氛。坐间皆诗流,觞咏更纷纭。司成风骚将,诗坛推冠军。分韵召众作,号令听鼓鼖。古诗重送别,今当超前闻。伟哉益州牧,学奥穷曲坟。知略辏上前,一洗凡马群。久着侍臣冠,献纳趋朝昕。全蜀谋帅重,临遣上意勤。惟先抚摩术,可策恢复勋。大讎竟未复,以周事夷獯。蜀民贫已甚,苛取犹丝棼。公施活国手,如拯溺救焚。未省锦城乐,侈靡徒纷纷。行看清献归,以道佐吾君。百壶致饮饯,宁复惜醉醺。蜀都虽可赋,于公何足云。诸葛有盛心,独得之河汾。赠言吾岂敢,此意渺无垠。抑使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绝句。宋代。陈师道。云海冥冥日向西,春风欲动意犹微。无端一棹归舟疾,惊起鸳鸯相背飞。
寄题明州太守钱君倚众乐亭。宋代。郑獬。使君何所乐,乐在南湖滨。有亭若孤鲸,覆以青玉鳞。四面拥荷花,花气摇红云。使君来游携芳樽,两边佳客坐翠裀。鄞江鲜鱼甲如银,玉盘千里紫丝莼。金壶行酒双美人,小履轻裙不动尘。壮年行乐须及辰,高谈大笑留青春。游人来看使君游,芙蓉为楫木兰舟。横萧短笛悲晚景,画帘绣幕翻中流。贪欢寻胜意不尽,相招却渡白苹洲。日落使君扶醉归,游人散后水烟霏。紫鳞跳复戏,白鸟落还飞。岂独乐斯民,鱼鸟亦忘机。使君今作螭头臣,游人依旧岁时新。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宋代。吴潜。枝上蝶纷蜂闹。几树杏花残了。幽鸟亦多情,片片衔归芳草。休扫。休扫。管甚落英还好。
寄剡中友人。唐代。马戴。故人今在剡,秋草意如何。岭暮云霞杂,潮回岛屿多。沃洲僧几访,天姥客谁过。岁晚偏相忆,风生隔楚波。
春水一首次张叔勉韵。明代。童轩。湖北湖南燕尾分,半篙才动绿如芸。薇花沟小依桥见,桃叶歌长隔岸闻。细草断冰鸥外浦,斜阳晴笛鸟边云。晚来几阵知时雨,洒碎玻璃万顷纹。
金刚随机无尽颂·叹仰流通。宋代。释印肃。释梵龙天众,憍己加敬重。悟佛了无生,悟与含灵共。
夜坐呈外舅。宋代。王柏。伤春心事正无聊,短发萧萧任意搔。旋买茶芽清睡思,不须酒力助诗豪。生涯狭处饭多味,世路险时才忌高。我为独醒愁不奈,羡君万事赴陶陶。
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枚因垒之庭下。宋代。叶梦得。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屿幽。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
游虎丘再用韵。宋代。虞俦。虎丘欲到几年华,灵运何妨不在家。风艇也遭新壩阨,芒鞋可惮去途赊。禅心默会点头石,幻化应羞解语花。忆昔吴王旧池馆,一堪行乐一堪嗟。
湘中。宋代。戴复古。一棹无情度碧湘,行行不脱水云乡。旗亭少饮村醪薄,田舍新炊晚稻香。箫鼓远来朝岳去,包笼争出趁虚忙。涂人有愧黄居士,十载看经不下堂。
呈公择二首。宋代。赵蕃。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赋战旗得营字。元代。刘崧。疾风吹大旗,西出洛阳城。鸢鸟并飞动,熊虎歘纵横。披拂中军帐,飘扬列骑营。万人回首处,太白独分明。
沙头玩月。宋代。丘葵。万片鱼鳞淡欲收,横空不碍素光流。山河寂寂千年事,风露娟娟五月秋。且作希夷间枕石,惜无李白共登舟。细看白兔何曾夜,应使深山魍魉愁。
述怀。宋代。何宏中。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姓名不到中兴历,付与皇天后土知。
偈颂十六首。宋代。释如净。是不是是江光铺练,非不是非花岳叠锦。举竟合成什麽边事,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南溪晚归。明代。高启。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近现代。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贽见虚谷方使君。元代。尹廷高。斩佞当年著直声,于今翰墨哭单行。典型尚见灵光古,德政常留钓濑清。瓜熟东门遗世味,菊香晚节寿耆英。愿公长作斯文主,只把湖山当□泓。
清平乐·孤花片叶。清代。纳兰性德。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四老吟和周贵谔四首 其二 老僧。明代。邓云霄。庞眉耳到颐,剃发雪霏霏。面壁不知岁,栽松大几围。谈空三世事,传法六朝衣。振锡南天遍,西方只履归。
送舒教谕赴海阳 其一。明代。顾璘。憔悴行吟地,逢君意洒然。同歌湘水曲,何啻竹林边。待月收银烛,鸣箫转画船。莫言春色尽,长觉野情偏。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明代。钱谦贞。挥戈无力驻残冬,有客孤吟百事慵。砚水破坚余滴沥,笔花开冻任蓬茸。文心老愧残江锦,诗律人多好叶龙。卒岁优游差自遣,腊醅缸面渐溶溶。¤
夜过杨州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祗今何许问迷楼,更有垂杨记御沟。除却琼花与红药,杨州不是古杨州。
江山道中杂诗 其二。清代。托浑布。蘸波嫩柳绿堪怜,舞向东风态更妍。眼底桃花逐流水,不知春思在鸥边。
新秋杂题六首。食。唐代。陆龟蒙。日午空斋带睡痕,水蔬山药荐盘飧。林乌信我无机事,长到而今下石盆。
亭上。明代。李舜臣。高亭独坐怯馀寒,渐已晴晖转画阑。杨柳总归湖外色,梅花宛似雪中看。疏池种竹随春事,散帙挥毫亦暂欢。回首故人微禄在,惟应拙薄自江干。
龟峰。明代。王渐逵。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庾信。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宋代。苏轼。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玙。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罢亚百顷稻,雍容十年储。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会当相従去,芒鞋老菑畲。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冰盘荐文鲔,(鲔,鮥也。戎、泸常有。)玉斝倾浮蛆。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知我少诙谐,教我时卷舒。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升沉一何速,喜怒纷众狙。作诗谢二子,我师宁与蘧。
灵岩寺。唐代。赵嘏。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膠山寺。宋代。苏绅。驱马款禅扉,松风冷拂衣。红尘不到处,青嶂此忘归。鸟望生台下,云侵讲座飞,楞伽味真趣,转觉俗缘稀。
扬州女儿行 其一。清代。屈大均。扬州女儿雪花命,飘至炎天花不病。禺阳云气画为衣,珠海波光悬作镜。嫁得风流号璧人,关关绣颈日交亲。白发爷娘凭养老,生儿那得有金银。为妻不若为姬妾,抛掷红颜轻似叶。叶如桃叶有人争,王郎自解亲持楫。世上如无渔色人,阿翁岂免空箱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