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宋代。释印肃。问此庵,有谁直下肯承当。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网妙严庄。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颂赞石头和尚的草庵歌,问这座庵,有谁愿意接过主持的责任。不需要优秀的材料和高超的工匠,庄严而奇妙的皇家网的重重围绕。
诗意:
这首诗词赞美了石头和尚修建的简陋的草庵。作者询问庵内是否有人愿意接过主持的责任,暗示他自己可能要离开这里。他提到,修建草庵并不需要优秀的材料和高超的工匠,因为庵内的修行重在庄严和奇妙的皇家网所代表的宗教信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石头和尚草庵的赞美与思考。首先,诗人询问庵内是否有人愿意接过主持的责任,反映出他对离开的忧虑和对接班人的期望。接着,诗人用"不假良材并巧匠"的表达方式,强调修建草庵并不需要华丽的建筑材料和熟练的工匠,这暗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修炼和信仰的坚守,而不是外在的装饰和物质的浪费。最后,诗人以"重重帝网妙严庄"的描述,描绘了庵内庄严而奇妙的皇家网所代表的宗教信仰,强调了庵内修行的真谛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描述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庵内修行精神的赞美和对修行者的期望。通过对草庵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修行的真正内涵在于内心的修炼和对宗教信仰的坚守,而不是外在的装饰和物质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清净、朴素的感觉,展示了佛教修行的理念和思想。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唐代。戴叔伦。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裴如晦赴河阳幕。宋代。梅尧臣。嚎风一夜动,作雪欲愁客。客莫苦嗟行,农望明年麦。方来笑语同,又是关河隔。主人贤且智,不待子所画。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宋代。朱敦儒。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出京承陈户部德基饯别。明代。陈克侯。落落穷秋酒市空,河梁犹得一尊同。悲歌今夕仍寒水,琴奏何人自土风。拟遂变形终牧豕,岂因垂翅后冥鸿。江湖日远浮云渺,可得凭高望汉宫。
金粟影以荷净纳凉时分韵得凉字。元代。顾瑛。翠沼新秋浴夜光,画阑古树发天香。西风阵阵廉纤雨,荷叶荷花不奈凉。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 其六。元代。许有壬。披披青罗扇,敷阴圭塘阿。夏窗云影薄,秋枕雨声多。翰墨聊复尔,风霜其若何。休教近湖石,掩映美人歌。
思故庐。宋代。陆游。平生一束书,不为屋庐计。微官寄邮传,俯仰阅半世。草堂白云边,日夜长松桂。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宦游有何好,海角愁瘴疠。拂衣便可耳,勿使老春荠。
郊外。宋代。文同。城市压压土,高原聊振衣。晚云多浅碧,秋树半深绯。江气杂轻霭,山光明落晖。因成求好景,更就野桥归。
别方万里 其一。宋代。汪梦斗。异乡成邂逅,却是受恩深。白雪千丝发,青山一掬心。梦残横老泪,悲极辄高吟。此意都相似,钟期合铸金。
永嘉试院谢曾使君送酒。宋代。楼钥。脱身场屋几春秋,故步重寻我自羞。闭置有如三日妇,画成应遣一生愁。与钱谁是老司业,送酒更无贤郡侯。掩卷出门花下坐,真成一酌散千忧。
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宋代。刘师复。小小船斋阚碧流,水仙招我下湖游。箫声嫋嫋歌声合,桂子香中十里秋。
望梅花。五代。孙光宪。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送廷允决曹解官舟行赴阙 其二。宋代。刘弇。春江活碧染衣浓,闹橹初挨鹢首东。岸柳跃丝金稍重,渚梅收糁玉全空。腐儒糟粕迂疏后,上客风云感慨中。好访瀛洲缀仙客,家山无苦梦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