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和梁从善)。宋代。廖行之。屈指家山,匆匆又数今朝过。客情那可。愁似天来大。烟雨__,细浥轻尘堕。君知么。却在甚个。春暮犹江左。
这首诗词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点绛唇(和梁从善)》。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屈指算来,离开家乡已经过了许多个日子。
客情难以言表。愁苦仿佛天空中的浩大乌云。
烟雨__,轻柔而细腻地洒落在尘土上。
你是否知道,这一切发生在何处?
即使是春天的尾巴,仍停留在江南的远方。
这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题,表达了离乡背井、客居他乡的心情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赏析:
在开篇的屈指家山,匆匆又数今朝过,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离开家乡已经过了很久的时间,时光匆匆流逝的感受。接着,他以客情来形容自己在他乡的心情,以愁苦来比喻这种客情,仿佛天空中的乌云一般,给人以沉重和忧伤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烟雨__,细浥轻尘堕,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烟雨纷飞的景象,轻柔而细腻地洒落在尘土上,给人一种幽静、凄美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前面所表达的愁苦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词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君知么,却在甚个,春暮犹江左,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即使是春天的尾巴,也依然停留在江南,暗示了作者长期离乡的遗憾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在客居他乡时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同时,通过烟雨景象的描绘和对远方的思念表达,给人以一种幽怨、凄美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挽象山先生。宋代。王有大。笃学光前哲,知言众所迷。学同颜氏好,功与孟轲齐。献替心弥切,藩经政可稽。儒官俨遗像,垂范逢江西。
题莒潭安闽院。唐代。翁承赞。祧宗营祀舍,幽异胜珠林。名士穿云访,飞禽傍竹吟。窗含孤岫影,牧卧断霞阴。景福滋闽壤,芳名亘古今。
且隐斋。明代。申佳允。不必山林卧,空斋白日幽。苔溟晴亦雨,云冷夏疑秋。香篆沉金鸭,湘帘下玉钩。此中多隐意,抱膝思悠悠。
赠侯山人。唐代。熊孺登。一见清容惬素闻,有人传是紫阳君。来时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几片云。
三月十八日。宋代。赵蕃。巴陵一月雨不休,岂惟人病天亦愁。蚕饥麦腐谷种坏,农夫田妇呼天求。巴邑有客方倦游,杭湖欲归思具舟。冥冥政尔羡归雁,拍拍安得从轻鸥。远书数月绝不得,尔穷故与吾仿佛。或云此雨只此域,又道淋淫遍江国。夜来痛饮不知极,终日破床成兀兀。感期风雨忆江东,诗就鸟栖窗纸黑。
秋波媚/眼儿媚。宋代。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梨。宋代。李复。柿垂黄尚微,枣熟赤可剥。新梨接亦成,实大何磊落。累累如碧罂,器宇极恢廊。悬枝细恐折,植竹仰撑托。露下色渐变,逼霜味不酢。采摘置中筵,气压百果弱。忆昔壮少时,酒酣病痟作。取食不论数,某寒胜发药。今嗟老且病,滋味意凋索。对之未能忘,欲探引复却。晴檐午景暄,尚或思咀嚼。齿朽啮亦难,把玩时自噱。
赣江元夕遇雪三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雪色纷高下,蓬声递有无。云深寒度雁,月暗夜翻乌。冷入星桥合,光沉火树孤。酒醒怀谢赋,幽思满江湖。
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宋代。刘宰。吏退庭空一迳深,交柯密叶布繁阴。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庛物心。
送友人东归。唐代。戴叔伦。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上金山寺集元句。明代。陈言。神鳌屹立戴崔巍,此地曾经几劫灰。宝藏虎归风撼树,碧潭龙去水生苔。云移塔影横江口,船载钟声出浪堆。独倚阑干飞鸟外,不知身世是蓬莱。
有所思。明代。庞嵩。揽衾起中夜,抱膝故沉吟。未了心头话,谁拈指上琴。去云天共远,来月夜同深。何物凭消遣,惟应酒自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