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宋代。吕胜己。忆惜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正迤逦、登山临水,未磋行役。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追。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这首诗词是宋代吕胜己创作的《满江红·忆惜西来》。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忆惜西来》
忆惜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
我正缓缓地登山,俯瞰着江水,未经过艰难的征战。
偶然翻阅云笈,见到了一位高士的传记,又去桃川寻访秦人的足迹。
此时,我身为游宦之人,心中的兴趣渐渐熄灭,归乡之路没有策略可循。
但我已决定要回去,回到故乡的心愿在追逐着。
令人惊讶的是,岁月的更迭,我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客人。
我怀念望着家乡的山,千里之外,没有一丝消息传来。
□□的泥泞道路,让人难以忍受,幸好有烟林中的梅花给予了安慰。
作为这片孤芳,我领略了岁寒的情感,可是又有谁能理解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吕胜己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春日已将尽的时候,回想起自己远离故乡的经历,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他以登山望水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云笈和桃川,暗示诗人在外游历时偶然得到了一些有关高士和秦人的传记,这些都是他追求知识和人文风情的体现。
然而,诗人作为一个游宦之人,感到自己的归乡之路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策略,对于回乡的兴趣也逐渐消退。他虽然决定要回去,但在归途中却感到自己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客人,与家乡之间缺乏联系和信息。
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思念通过描写泥泞的道路和烟林中的梅花得到了抒发。泥泞的道路象征着艰难险阻,而梅花则象征着坚韧和寒冷中的美丽。这种对孤独坚韧的追求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使得诗人成为了一朵独自绽放的孤芳,而又感到无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忆乡之情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外漂泊的无奈和孤独。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对岁寒情感的体验,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之意义的思考。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吕胜己。[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寒榻病馀笑目前景物都无可咏因戏作天上宫词四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宫门初放凤凰鸣,掌籍随班礼太清。奏定人间新贵榜,案前偷觑得头名。
和李明府。唐代。骆宾王。传闻叶悬履,飞向洛阳城。驰道临层掖,津门对小平。霞残疑制锦,云度似飘缨。藻掞潘江澈,尘虚范甑清。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今朝又是端午节,文殊善财忙不彻,杀人活人药不灵,自添脑后三斤铁。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是甚麽,铁蛇鑽入土。
颍亭留别。金朝。元好问。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得寒还札。明代。释函可。敢向寒边叹索居,衰残难执化人裾。曾同一窖终怜雪,已到中天却寄书。生死既分情倍切,去留虽异罪仍俱。竹林未便成荒棘,珍重逢人莫谩歔。
车攻。先秦。诗经。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丙申岁诗。唐代。元和举子。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柯屿访陈惟秦宅。明代。曹学佺。马上迎寒色,梅花历几村。所之俱白雪,不识是黄昏。涧水仍前路,人家尽后园。何闻栖隐处,始为到柴门。
小苏家。唐代。无名氏。双月讴cA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麦门冬长马鬣青,茱萸蕊绽蝇头赤。流苏斗帐悬高壁,彩凤盘龙缴香额。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子畏惠诗用韵酬之。宋代。陈藻。老慵祗合在鸡群,变化那能慕海鹍。壮岁亲朋多死别,穷途造化与生存。欲寻衣食愁无路,却被妻孥怨少恩。健笔期君今落第,相赒未得剩空论。
暮春呈贡县作。明代。童轩。一年春事已零星,过眼韶光去不停。风引飞花当砚落,雨添芳草上阶青。闲愁尽仗诗催破,清梦常嫌鸟唤醒。试罢诸生无一事,案头时捡太元经。
二郎神。宋代。曹勋。半阴未雨。霁晓寒、轻烟薄暮。乍过了挑青,名园深院,把酒偏宜细步。满槛梅花,绕堤溪柳,径暖迁莺相语。春淡淡,渐觉清明,相傍小桃才吐。凝伫。山村水馆,难堪羁旅。甚觑著花开,频惊屈指,谩写奚奴丽句。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一任待,醉倚群红,花沾酒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