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谒金门朗读

《谒金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袁去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深院门紧闭,
无尽的东风吹动着桃李。
芬芳的草地迷失在细雨中。
秦楼在何处?
还是伤春的意味。
闲暇时踏青的天气,
摘下了一枝双蒂的海棠。
无言中心自喜。

诗意:
《谒金门》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场景。诗人身处一座深院中,院门紧闭,与外界隔绝。东风吹拂着桃李花树,让整个院子充满了芬芳。细雨中的芳草地在朦胧的雨雾中迷失了方向。诗人思念秦楼,想象它在何处,但却只能感受到伤春的意味,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人在闲暇之余踏青,享受春天的天气。他折下一枝双蒂的海棠花,并感到内心喜悦。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中微小美好的感激,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他找到了宁静和满足。

赏析:
《谒金门》通过描绘深院的闭合景象和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宁谧的氛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具体,东风吹拂着桃李花树和芳草地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花草的芬芳。秦楼的提及增添了一抹神秘感和遥远的思绪,暗示着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时代的追寻。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小而美好事物的赞美。他踏青时折下一枝双蒂的海棠花,这个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生活中微小喜悦的珍视。诗人的内心喜悦通过无言的自我欣赏得以表达,传递着一种恬静和满足的情感。

总之,《谒金门》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美好事物和对过往时光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展示了一种对宁静和内心喜悦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袁去华朗读
()

猜你喜欢

滚滚黄流,是禹迹、神功初奠。极远目、乱峰西北,潮头一线。

燕赵河山多感慨,金元事业空交战。想平沙、毡帐竖黄旗,标行殿。

()

小庵亦是小桃源,时事方难住更便。
啼鸟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见因缘。
得过一日是一日,浪说百年谁百年。

()

玉检金泥历代传,振衣千仞是何年。风吹一片青冥色,万朵芙蓉落马前。

()
前垅摘茶妇,顷筐带露收。
艰辛知有课,歌笑似无愁。
照水眉谁画,簪花面不羞。
人生重容貌,那得不梳头。
()

古剑沈来不可寻,白沙堆下葬黄金。
凭君莫向大江哭,泪人黄泉冤更深。

()

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
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
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

()

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迥碛沙衔日,长河水接天。

夜泉行客火,晓戍向京烟。少结相思恨,佳期芳草前。

()
柳色西门路,看公上马时。
亦知非久别,不奈自成悲。
白发刘宾客,青衫杜拾遗。
分留端有待,剩赋竹枝词。
()
天街初月映天河,拜敕东华走马过。
解榻暂如龟遇木,闭帘还似雉婴罗。
倦依书册工催睡,闷倚诗篇足当歌。
可待纷纷厌朱墨,昼闲唯有饮无何。
()
如公人物表,上下孰分床。
但有官成集,初无智作囊。
所嗟人契阔,不为雨悲凉。
顾我端何幸,新诗获夜光。
()
韩偓当年赴七闽,舟行过此倍凝神。
江边石上知谁处,绿战红酣别是春。
往事几多书不记,仙源依旧地无尘。
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胜古人。
()

淮水清,河水黄,出山偶尔同异乡。排空卷雪势莫当,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万里同行有清浊。

()

乘风呼小艇,倚棹过前塘。之子清标远,蒹葭秋水长。

人烟浮落日,诗思逼重阳。爱尔披帷处,青藜夜有光。

()
奉劝同流听仔细。
断荤戒酒全容易。
不恋浮财浑小事。
深可畏。
()

半世辛勤付汗青,那堪劫火早沈冥。生悲天水遗民录,死恨元家野史亭。

直笔至今徵琬琰,成书自古在家庭。与君午夜重论及,隐隐虹光下六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