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朗读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是宋代诗人赵彦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

澄溪暝度轻澌白,
对平湖、淡烟隔。
我与征鸿共行人,
更张灯留客。

东园半是余花迹,
料仙帆、到时发。
若倚江楼望清淮,
为殷勤乡国。

中文译文:
水滴滴地金黄,夜幕将至,微风吹起白色的涟漪。
目送平静的湖面,远隔着淡淡的烟雾。
我与远行的鸿雁共为旅人,
更点亮灯火,留下来宾。

东园里留下了我曾经的花迹,
料想仙帆将在适当的时候启航。
如果我依靠江楼,俯瞰清淮之水,
那是为了怀念故土和亲爱的国家。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赵彦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诗的开头写到“澄溪暝度轻澌白”,以寥寥几字勾勒出夜幕降临时的一抹金黄和涟漪的景象,给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平湖,湖面上隔着一层淡淡的烟雾,暗示着离别的距离。

接下来的两句“我与征鸿共行人,更张灯留客”,表达了诗人与离家远行的鸿雁共同作为旅人的心情,并表示诗人的殷勤与厚待。

第二节诗写到东园里留下了诗人曾经的花迹,预示着将要启程的仙帆。这里的“东园半是余花迹,料仙帆、到时发”,抒发了诗人对将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两句“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乡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希望能够站在江楼上,俯瞰清淮之水,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殷勤之心。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故土的深情眷恋,给人以温馨和留恋之感。通过诗人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离别时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彦端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赵彦端朗读
()

猜你喜欢

禁酤限十日,忘何能几何。
流光徒荏苒,老眼自挼莎。
江浙归心切,山林醒眼多。
富家忧劝率,役后欲重科。
()

枢星转作内平星,内得其平外亦平。

贯索已沉牢口退,又随钱谷向南明。

()

扁舟孤泊下江干,父老能言保障难。楼观日将金紫锡,江山天辟画图看。

风庐似倒降王旆,烟雀犹喧誓将坛。莫倚台城龙虎气,几愁无地可迎銮。

()
脱叶金霜罢,沧洲满目前。
林风寒结籁,溪日晚留烟。
独木横官彴,方苞入稻田。
持麾更吏隐,殊觉主恩偏。
()

()

三春别帝乡。
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

()

罢却名场拟入秦,南行无罪似流人。纵经商岭非驰驿,

须过长沙吊逐臣。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彩缠身。

()

忆汝何时见,愁眉此日舒。别来三换岁,诵得几多书。

字稍堪拈出,翁今喜有馀。阿鸿才弄笔,相对想轩渠。

()

弄珠萦佩白衣仙,游戏尘寰占岁前。
却被天公撒龙脑,拥教无地著云軿。

()
爰居避风翔,岂冀粢牲祀。
臧孙强自用,取笑于君子。
拾虫养凤凰,将以为观美。
徒令翚翟畏,长逝深林里。
()
扁舟忽过芦花浦。
闲情便随鸥去。
水国吹箫,虹桥问月,西子如今何许。
危阑谩抚。
()

绛阙登真子。飘飘御彩鸾。碧虚风雨佩光寒,敛袂下云端¤

月帐朝霞薄,星冠玉蕊攒。远游蓬岛降人间,特地拜龙颜。

()

朱朱与白白,著意待春开。
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

()

泛泛安平渡,微风试启窗。岸遥波侵树,山尽日沉江。

水鹤归何独,沙禽浴自双。端居渺沧海,睹此觉心降。

()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

不须有客问张凭,且要无人觅庾冰。好是夜寒风浪静,月明空载一孤僧。

()

霜余菊暗荷叶枯,千头喜见君家奴。
离离丹实照绿叶,不减五松官大夫。
迩来万木冻欲死,东君信到梅花须。

()
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
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

手供蘋蘩当束脩,先登华屋后山丘。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

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
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

山斋方独往,尘事莫相仍。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

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除却青衫在,其馀便是僧。

()

萧悦清竿已杳踪,文同沈碧也难逢。衔杯倾墨一挥扫,写出幽篁雨后浓。

()
祝融独秀压群峰,登览虽终兴未穷。
人物与山争峻特,也宜班爵视三公。
()
静后,小葫芦入大葫芦。
”又云:“大葫芦干枯,小葫芦行沽。
一住金仙宅,一住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
()
自古馀杭多俊俏。
风流不独夸苏小。
又见尊前人窈窕。
花枝袅。
()

乐意相关莺对语,春风遍满天涯。生香不断树交花。个中皆实理,何处是浮华。
收敛回来还夜气,一轮明月千家。看梅休用隔窗纱。清光辉皎洁,疏影自横斜。

()

湘西开竹馆,绿净清溪源。垂钓不在鱼,读书欲忘言。

欲从不能心自飞,白云奈尔轻霏微。

()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孰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

苍玉临圭璧,青坛躬帝籍。冒橛乃三推,齐衡均百辟。

兰场俨芝驾,桂圃芳瑶席。山禽韵管弦,野兽和钟石。

()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
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
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
近别溪山郡,忽过风雨村。
浊醪成共把,佳句得深论。
旧价真齐骆,新题复到元。
从今得还往,宁只问寒暄。
()

庙古鸦昏集,遥瞻起敬心。路幽人迹杳,碑偃草丛深。

度关先紫气,去后永沦沉。惟有庭前树,多年茂作林。

()

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

畴昔知音托久要,同声相和更同条。嗟予无用头甘秃,顾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长形固美,两翁调古腹空枵。何当共坐虚檐下,握手论心到月高。

()

阳和二三月,绿柳垂满地。春风吹暂开,望见南山际。

()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
烟汀一抹蒹葭渚。
风亭两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
波流月自留。
()

秋兮灯晕虚堂些,愁兮絮寒螀些。谁招楚魂,香凋酒殢,碧山荒些。

说剑谈玄,疏髯如雪,忆南冈些。奈乘风归也,鹤装烟驾,萧萧振,衰杨些。

()

腊去馀寒犹不堪,东风羸马踏晴岚。雪开远漠峰千百,春漏疏林花两三。

眼底物华频触兴,隔年诗债尚留惭。浮名岁岁长安道,何日归期马首南。

()

霜柏轻寒惊曙乌,使台东道亚风旟。
人瞻御史乘骢贵,钱续司农朽贯馀。
睢苑千门聊按节,齐官三服罢移书。

()

苍苍大峨山,高标致青天。
西江走其下,东井躔其颠。
积此二仪气,锺为万古贤。

()

停桡暗相语,妾在长干住。
郎亦秣陵人,便可同舟去。

()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
再分符竹向淮濆,只得除书下帝阍。
不见使车随邸吏,忽传鸣马蹙都门。
丰碑未尽平生恨,哀些谁招天末魂。
木落山空风猎猎,不堪俛首奠黄昏。
()
竖不穷三际,横不亘十方。
大不偪塞虚空,细不入於芥子。
三世诸佛,如觉如梦。
诸大祖师,若存若亡。
()
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
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铓扰方寸。
悲欢并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问。
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雠结恩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