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倒垂莲(牡丹)。宋代。曹勋。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诗词:《金盏倒垂莲(牡丹)》
作者:曹勋(宋代)
朝代:宋代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中文译文:
谷雨初晴,清晨迎着晓霞,暖风凝结着露珠。翠云低垂,如捧花王使其停驻。丰满的花朵嫩红和珍贵的紫色,道出了韶光的分寸。宫廷的芬芳散布在广袤的空间里,宛如巧妙地随着天步飘散。群仙似乎倚靠在春天里,欲言又止。花朵遮蔽美丽的阳光,轻罗更加娇嫩地保护着它们。半开放微微吐露,隐没在烟雾之中,或许是烟,或许是雾。此时正是夜深人静、举烛细看的好时机,何况还有嫉妒的姚黄。徘徊观赏,尽情释放如雾絮般的花朵。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在谷雨后初晴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花朵的娇艳和香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一种生动的画面和浓烈的感受。
诗中的“金盏倒垂莲”形象生动,暗示着牡丹花的娇美,将牡丹的花朵比作倒垂的金盏,端庄而华贵。谷雨初晴,春光明媚,牡丹花如玉帐初合,宛如低垂的翠云,引人遐想。暖风凝露,将春天的柔和氛围和花朵的娇艳相结合。
诗中还提到了花朵的颜色,嫩红和贵紫,寓意着花的娇嫩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时光的珍贵和流逝。禁御浩荡,天香随步,用宫廷的气息和花香随风相连,强化了宫廷花园的华美与芳香。
“群仙倚春似语”,写出了花朵的仙气和韵味,让人联想到仙境之美。诗人还将花朵遮住阳光,轻罗深护,将牡丹的娇柔和宫廷的尊贵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花朵的神秘感和高贵气质。
最后两句表达了夜晚观赏花朵的情景,姚黄是一种黄色的花卉,暗示着花朵之间的嫉妒竞争。徘徊纵赏,任放柳絮,描绘了人们夜晚观赏牡丹花的情景,如烟如雾,美不胜收。
这首诗以华美的辞藻、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勾勒出牡丹花的娇艳和春天的美好,将花的生命力与时光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了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别侄朝础。清代。李骥元。潞水东归海,潼关北护秦。此行重陟险,相望各伤春。雨暗山中树,云高马上人。莫忘痴叔语,努力爱吟身。
五言诗三首 其一。魏晋。嵇康。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茍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咏史诗·柏举。唐代。胡曾。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送黄山人归休宁一首。明代。黄省曾。戚家希素德,文族隐高搴。紫芳金洞掇,升诀羽人传。吸景移尘骨,餐砂引世年。昌亭聊贳酒,分鹢饯长川。
题十八学士图。宋代。陆游。隋日昏曀东南倾,雷塘风吹草木腥。平时但忌黑色儿,不知乃有虯须生。晋阳龙飞云滃滃,关洛万里即日平。东征归来脱金甲,天策开府延豪英。琴书闲暇永清昼,簪履光彩明华星。高参伊吕列佐命,下者才气犹峥嵘。但余一恨到千载,高阳缪公来窜名。老奸得志国几丧,李氏诛徙连孤婴。向令亟念履霜戒,危乱安得存勾萌。众贤一佞祸尚尔,掩卷涕泪临风横。
夜坐。明代。孙一元。中庭露下湿征裾,独起苍茫伫望馀。河汉夜深人语静,海门潮上月华初。盛时去国愁难破,看剑烧灯气未疏。三载相看隔南越,故山戎马久无书。
僧房。金朝。冀禹锡。上方楼观裌衣寒,霜后川原眼界宽。我是禅房未归客,阿师休作长官看。
秋日江馆喜弹琴羽人至。宋代。夏竦。水馆凄清天一涯,喜逢仙盖驻灵芝。烟霞初散海中会,风雨忽来江上期。琴轸玉寒弹宿露,酒卮金暖对朝曦。圮桥书在如相授,不独留侯是帝师。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四。明代。王彦泓。鸾鎞犀导总成尘,散朗高情一笑轻。侍女拨灰重拾得,瑶钗白凤尚如生。
次玩鞭亭小诗韵。宋代。陈造。献玉者三付身外,与马为二合田间。亦知此足无人缚,政恐有文移北山。
书蔡秀才屏风颂四首。宋代。黄庭坚。此翁家世印累累,平生俯视造物儿。堪笑痴人不省悮,犹说此翁真个痴。
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兼讶李二久不访问…戏李二。唐代。韦应物。微官何事劳趋走,服药闲眠养不才。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故人问讯缘同病,芳月相思阻一杯。应笑王戎成俗物,遥持麈尾独徘徊。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金朝。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宋代。苏轼。一尾追风抹万蹄,昆仑玄圃谓朝隮。回看世上无伯乐,却道盐车胜月题。
和郑元清同游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池上高台倚碧空,郡楼相对出烟中。读书太守今何在,寂寞无人继此风。
真戒大师求颂。宋代。释正觉。炷香坐羊毡,默默心住禅。仙桂萌兔窟,神珠媚龙渊。湛照自家事,出随群动缘。应机分手眼,不翅有千千。
临江仙。明代。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