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宋代。晁补之。高无乃饥。琴弹秋思明心素。女为客歌客无语。冠缨定挂翡翠钗,心乱谁知几将暮将暮。乱心素。上客风流名重楚。临街下马当窗户。饭煮雕胡留住。瑶琴促轸传深语。万曲梁尘不顾。
《调笑》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无乃饥。
琴弹秋思明心素。
女为客歌客无语。
冠缨定挂翡翠钗,
心乱谁知几将暮将暮。
乱心素。
上客风流名重楚。
临街下马当窗户。
饭煮雕胡留住。
瑶琴促轸传深语。
万曲梁尘不顾。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男子的内心纷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男子在高处感到饥饿,他弹着琴表达着对秋天的思念,但他的内心却是纯洁而明亮的。有位女子作为客人唱歌,男子却无言以对。男子头上的冠带上挂着一枚翡翠钗,他的内心在纷乱不堪,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心乱到了何种程度。他的内心纷乱,但外表却平静。他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客人,名声在楚地广受赞誉。当他下马停在窗前时,人们为他准备了美食。他弹奏着瑶琴,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他对千万曲调中的尘世琐事视而不见。
赏析:
《调笑》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男子内心的纷乱和对琐事的漠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男子身处高位却感到饥饿,这一形象的对比使诗词显得更加深刻。他弹琴表达对秋天的思念,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女子为他唱歌,但他却无言以对,这可能暗示着他内心的无法言说和交流。他的外表平静,但内心却纷乱不堪,这种内外对比突出了他的独特性格和思想。他的名声在楚地很高,但他对这些赞誉不以为然,他更加注重超脱尘世的境界。他弹奏的瑶琴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使人联想到他内心的寂寞和追求。最后一句“万曲梁尘不顾”表达了他对尘世琐事的不关注和不在乎,他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男子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琐事和名利的淡漠态度。它表达了诗人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诗词作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咏并蒂莲三首 其二。明代。王鏊。林塘雨过纳凉时,箕踞平台手一卮。影故相依心最苦,丝仍不断意俱迟。新妆双照梧桐月,斗艳低垂杨柳枝。城上乌啼人未睡,凭阑欲寄美人思。
拟和元夕御诗。宋代。傅伯成。元夜新添一月春,曲轻花嫩未成尘。笙歌满地醉还醒,楼阁中天奂且轮。新乐妙如仪凤舞,远人动似塞鸿宾。不知湛露恩多少,但见三韩拜舞频。
题画。清代。张廷寿。芦苇丛中泊钓舟,月明如水满天秋。江湖梦稳渔家乐,不羡人间万户侯。
次韵前人补试落归曹娥待潮。宋代。陈著。谒祠江上且归休,有命何须企碧流。好把一言寤明主,声名当不减千秋。
题东兰若。唐代。灵一。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徐熙杏花。元代。郑允端。写生政自爱徐熙,把卷摩挲眼欲迷。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
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 其二。宋代。程俱。青山照长淮,气象一方冠。清光堪溶溶,洛尾杀湍悍。斯游今一纪,回首若朝旦。尘容故如昨,凡骨终不换。但于憔悴馀,生死知一贯。归田食不足,乘障力难捍。折腰委吏间,亦岂愧儒缓。自君弹冠西,吾事足悲惋。坐看秋空云,已复澹河汉。鲜欢杯杓乾,绝学编策断。西山虽爽气,乌帻安敢岸。思君笑言乐,目送归翼乱。朝来得新诗,一一锦绣烂。尘膺久结约,邂逅百忧泮。何当索此身,久矣次山漫。
咏史上·秦皇。宋代。陈普。闵道飞翚指若枝,东门看日浴咸池。生前有力移天地,死后无人予席帷。
送朱琴友之戍海南。明代。魏时敏。携书兼带剑,未必事班超。暂向天涯去,休辞故国遥。蛇珠生暗陇,蜃气积寒潮。别后知相忆,琴窗谩寂寥。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宋代。杨冠卿。秋风不肯来,如挽弓百斤。忽然径排户,态度殊不文。方深裘褐忧,暮雨低行云。焚香快熟睡,梦破尚微曛。
寿孙万户母。明代。边贡。岁岁称觞处,将军此旧庭。玉函开宠诰,纱幔叩遗经。径茁宜男草,檐垂婺女星。白头真入画,长对晓山青。
杂诗五首 其三。宋代。李经。尘埃汩没伺候工,离骚不振矜鱼虫。风云谁复话蓍蔡,不图履狶哀屠龙。挟笺搦管坐书空,咿嚘堂上酣歌钟。乃知造物戏儿童,不妨远目送归鸿。莫怪魏瓠无所容,此去未许江船东。五经不埽途辙穷,门庭日月生皇风。太阿剖室砺以石,坐埽鹳鹤摇天雄。
和李别驾赏牡丹。元代。高明。绛罗密幄护风沙,莫遣牛酥污落花。蝶梦不知春已莫,鹤翎还似暖生霞。诗呈金字怀仙客,手印红脂出内家。独羡沉香李供奉,清平一曲度韶华。
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 其三。元代。刘崧。近见湖洲客,因传三月书。关河千里外,霜露九秋馀。作县能知事,携家想定居。几时苕霅上,相见采芙蕖。
送秦用中邑博得盐字。明代。边贡。残溜滴崇檐,离杯雨夜添。儒官归郑老,诗客去高蟾。调发囊琴古,光涵匣剑铦。昔贤身未达,多少在鱼盐。
学书二首。宋代。欧阳修。苏子归黄泉,笔法遂中绝。赖有蔡君谟,名声驰晚节。醉翁不量力,每欲追其辙。人生浪自苦,以取儿女悦。岂止学书然,自悔从今决。
缘识。宋代。宋太宗。善事多兮恶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杳杳冥冥幻之中,举目因缘还大小。勿纵贪,勿纵巧,知有寒人饥是饱。良图子细宽更宽,下见如痴何草草。逆莫嗔,顺莫好,寻思久远生烦恼。虽然我渐近年,归依佛,归依道。余外闲来物外闲,谁听庸音声浩浩。
西陵旅夜。金朝。李龏。渔曲飘秋野调清,半窗残月带潮声。不知短发能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题赵魏公二帖。宋代。郑元祐。馀不溪边采白蘋,铁网珊瑚寸寸珍。天上玉楼盛不住,虹光夜夜贯星辰。
发湘潭驿寄府公。宋代。刘克庄。走本山中人,感激趋燕台。谬辱弓旌招,愧乏谋议陪。先生如春风,盎然嘘陈荄。晓入开玉帐,夕话扃铃斋。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岂曰君畜伋,实惟子视回。岁晚谋北辕,凄其难为怀。欲言先菀结,既决犹徘徊。是日戒行李,送者皆邹枚。兵厨遗珍饷,祖席罗宝钗。下令许卜夜,宁畏街鼓催。诘旦枉牙纛,山宁陈金罍。都人如堵墙,谓我何荣哉。未闻从事去,亲致元戎来。缱绻谈至夜,霜月照露苔。长跪抱马足,离绪焉能裁。丽谯落天杪,怅望空倚桅。昔人死知己,骨朽名有埋。公有管乐姿,愚非温石才。他时倘后凋,安敢忘栽培。
梨花寒食后。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纤手为、攀折翘枝,轻盈露沾红袖。
风流出浴杨妃,向海上何人,更询安否。百花任斗。应粉艳、未减杏粗梅瘦。肤丰肉秀。□可与群芳推首。□方待、酣饮花前,轻歌缓奏。
玉烛新·梨花寒食後。宋代。杨泽民。梨花寒食后。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纤手为、攀折翘枝,轻盈露沾红袖。风流出浴杨妃,向海上何人,更询安否。百花任斗。应粉艳、未减杏粗梅瘦。肤丰肉秀。□可与群芳推首。□方待、酣饮花前,轻歌缓奏。
寄鄂渚王子文教授。元代。仇远。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文姬归汉图。宋代。刘辰翁。鹤巢覆绝孔文举,锦衾裹葬杨德祖。铜雀春风歌舞长,独复悽然若人女。故人有女胜无儿,满腹兴亡身属谁。琴烧笛折
念奴娇。宋代。沈瀛。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_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晨装行。唐代。欧阳詹。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感秋。宋代。苏泂。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蛩声机杼月,雁影塞垣霜。俗尚儒餐贵,家贫父业荒。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
壬戌正月晦与仲元自淮上复至齐安。宋代。王安石。风暖柴荆处处开,雪乾沙净水洄洄。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七 彻豆奏嘉禾之曲。明代。宋濂。礼备乐举,祀事攸宜。孰其尸之,废彻不迟。皇哉神惠,覃及我私。灵氛将逝,如何勿思。
卜算子。宋代。郭应祥。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秾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
寄林诚伯。明代。庞嵩。苏泉别去今经久,铁砚磨坚志若何。欲识道行真胜会,日晴东海已无波。
齐云亭。宋代。宋祁。凭高徙倚不成下,把酒直送斜阳曛。遮回西北望乡眼,遭箇亭亭车盖云。
踏莎行。金朝。王哲。东海汪洋,西山详审。金钩钓得欢无恁。一头活乐大鲸鱼。万鳞灿烂铺白锦。随我遨游,水云信任。青山绿水相过甚。张公吃酒李公来,李公
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欹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
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满江红·客子光阴。唐代。黄公绍。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欹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荷亭晚坐寄悦堂长老。元代。郭翼。海上无家来避寇,行吟何处可消忧。看荷偶到东林寺,落日浑如丈八沟。云叶层阴青过岸,草堂五月澹于秋。老子情深能爱客,更拟花开一醉留。
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宋代。张抡。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不论林木与山川。白玉一时装遍。梁苑休寻赋客,山阴莫上溪船。三杯醉□意陶然。梦后瑶台阆苑。
观大散关图有感。宋代。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宋代。孙应时。潇潇雨作对休声,小语灯前睡不成。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孟氏小园能辨否,径须归共白鸥盟。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宋代。杨万里。半破僧庵半补篱,旧题无复壁间诗。秪余手植双桐在,此外仍兼洗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