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安凤。唐代。徐侃。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
《留别安凤》是唐代徐侃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君寄长安久,耻不还故乡。
我别长安去,切在慰高堂。
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
诗意:
诗人的朋友安凤长久地寄居在长安,而诗人却不能返回故乡,深感羞愧。他在离别之际,希望能够通过这首诗来慰藉亲人的心灵。虽然诗人下定决心离开长安,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却如同埋在心底的泉水,无法忘怀。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留别安凤》,明确表达了离别的情景。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朋友长时间留在长安的羞愧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诗人转换到自己离别长安的决心,希望能够通过这首诗来慰藉亲人的心灵。最后一句“不意与离恨,泉下亦难忘”形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如同泉水一般埋在心底,无法忘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带有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之感。
徐侃,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与同乡安凤友善,都有才学。本约同赴长安,临行时,徐侃因母老不忍离。安凤在长安十年,不达,耻而不归。忽逢徐侃,共叙阔别,话乡里之事,同寓旅舍数日。徐侃将归,留诗为别,安凤亦以诗答。次年春,安凤以书寄寿春。徐侃母得书,云徐侃卒已三年矣。 [1] 《全唐诗》卷八六六收徐侃鬼诗一首。...
徐侃。徐侃,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与同乡安凤友善,都有才学。本约同赴长安,临行时,徐侃因母老不忍离。安凤在长安十年,不达,耻而不归。忽逢徐侃,共叙阔别,话乡里之事,同寓旅舍数日。徐侃将归,留诗为别,安凤亦以诗答。次年春,安凤以书寄寿春。徐侃母得书,云徐侃卒已三年矣。 [1] 《全唐诗》卷八六六收徐侃鬼诗一首。
七夕。清代。雍正。万里碧空净,仙桥鹊架成。天孙犹有约,人间那无情?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送克温尊甫先生。明代。蒋冕。朝扣天阍暮即还,冥鸿深入乱云间。解缨待濯沧浪水,蹑履先寻阳羡山。世事无关何足累,人生有子始能閒。道旁莫羡金章贵,莱綵犹堪奉寿颜。
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宋代。朱翌。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万物各归行,半岁遥相望。云何忽并开,相与同一觞。仙人九节杖,东坡一枝香。洗去仲夏热,如逢晚秋霜。均是酒中物,俱使吾年长。莫夸雨露私,勿笑草木狂。登高阅竞渡,歹哉未渠央。
许季高怡如相继而逝仲退有诗悼之亦复次韵。宋代。徐瑞。鸣呼二子遂如此,里半凄凉谁与归。生养死藏情永痛,霤号野哭涕徒挥。久悲前辈子无岁,今叹期文事转非。独到青灯哦楚些,西风猎猎飓帘衣。
别墅芍药盛开沈公辟有诗见嘲次韵代柬。宋代。陈棣。谁为东君得意忙,尚留红药殿群芳。脸霞得酒生朝晕,衣翠笼纱弄晚妆。剩馥倚风来蝶翅,残膏和露到蜂房。惜花极力搜佳句,瘦损东阳笑沈郎。
年踰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纵谈。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
饮阑却怪清樽恶,饥甚犹怜粝食甘。交态物情何足较,迩来炉鼎兴方酣。
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甥述怀诗有感予心并和二首奉呈 其一。宋代。王之道。年踰六十我何堪,心曲因君得纵谈。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饮阑却怪清樽恶,饥甚犹怜粝食甘。交态物情何足较,迩来炉鼎兴方酣。
句。唐代。顾况。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以下并见张为《主客图》)汀洲渺渺江篱短,疑是疑非两断肠。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七星管歌《通典》)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渔父词,《野客丛谈》)
陟屺卷。明代。杨荣。一官监牧久辞家,客里思亲鬓欲华。游子寸心忧已切,故乡千里路犹赊。白云天际孤飞处,萱草堂前几度花。昼锦何时归养日,寿觞潋滟泛流霞。
十禽言 其十。明代。张萱。蕲州鬼,蕲州鬼,不畏尔力畏尔嘴。枭獍蛇蝎虎与狼,涂豕厕鼠粪蜣螂。投之有北北不受,安得五丁拔其舌,抽其肠。乌不啜尔血,犬不食尔肉。上帝欲为人作福,蕲州鬼入阿鼻狱。
送顾吏部迁山东臬副并托访于鳞冢。明代。王世贞。顾荣江左彦,藻翰复超绝。一辞笠泽云,十倡钟山雪。水镜含春温,冰壶朗秋月。时烦巨源启,遂佐东秦臬。褰帷风泱泱,摇笔霜列冽。旧游三十年,约略为子说。上有华不注,下有和郢骨。微言犹若新,与山斗巀嵲。吾子虽异时,同调必心悦。倘表郑公乡,千古偕不灭。
秦望山东南下折有峰紫铁色错竖似花蕊土人呼雄鹅突余赠名花蕊峰。明代。徐渭。错如铁色紫,出土几千古。寒空蕊尚繁,秋水莲难吐。刻削差可拟,带插不添妩。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千秋献组绣,名号未得主。直少让中岑,他山视应久。借言花蕊峰,来春开何处。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宋代。项安世。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我家松源妙人物,水怪山奇古仙窟。山含水气生万嘉,水抱山形成百折。卯山先生山水郎,呼吸水怪含山光。栽梅不入积李候,植蕙自爱深林芳。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腹中文字五千卷,白眼旁边不开口。流泉百尺松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三间茅屋夜有光,直入斗牛何煌煌。万钟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秕。得钱嫁女吾事了,归向空山教儿子。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草间泥饮同一醉,醉里小诗还自成。竹杖山边行翠围,松舟水上眠风漪。山行水宿似有道,或者疑是唐天师。古来艺达非道许,道在回愚与参鲁。战于蛮触焉得刚,落尽皮毛吾甚武。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徐行周视故无遗,大道不劳私智窥。堂堂夏屋忍空旷,扰扰利场同絷维。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迩来渐觉前路阔,旋叫魂魄还精营。羡君金玉好弟昆,况有百年闾里恩。浮名于世已无欲,此事向我当深论。九重城里得斯人,一笑洗尽衣中尘。路傍看者谁解此,请君持问无名君。
咏日诗。南北朝。李镜远。始临东岳观,俄升若木枝。萍实讵俦彩,合扇且惭规。北林耿初曜,圆窗鉴早曦。照庭馀雪尽,映檐溜滴垂。徘徊匝花树,煜爚满春池。柳阴裁靡靡,帘影复离离。曾泉岂亭舍,桑榆忽在斯。回戈安得中,长绳不可羁。冲情爱景落,清宴惜光驰。温晖徒已荷,深心窃自知。
三鹭图。明代。张宁。老树寒塘里,孤栖境最宜。双行良有待,独立已多时。跂足身将下,翘翎眼正窥。画图深意别,托物重兴思。
浣溪沙。金朝。元好问。修竹移阴未出墙。好风斜绰露荷香。壶中六月也清凉。不放灵椿仙客□,要有丹桂满林芳。天教光景为人长。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十八。宋代。释智朋。胞胎才出播殃尘,直至如今毒害人。一杓兰汤无限恨,腕头何止重千斤。
次章房陵韵四首。宋代。陈造。诗社有血指,铅刀齿鱼肠。横江限一锁,未易枝龙骧。山泽护我瑕,珠璧耀我箱。胜谭当不遗,茗果秋夜长。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紫芝峰下,小小山居。家风淡薄,堂供萧疏。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天中令节,不用书符。
一字至七字诗(赋得诗)。唐代。白居易。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次韵郑省仓 其二。宋代。方岳。雨过苔矶片月新,黄琉璃簟岸纶巾。平生不负杨临贺,半夜谁呼祈孔宾。堪傲轩裳中酒圣,肯污笔砚论钱神。北山猿鹤应惊怪,已觉尘埃不可亲。
赋黄侍读瑞菊诗 其一。明代。金幼孜。旧植芳丛护粉墙,一枝红艳独呈祥。骈花疑夺天工巧,异质偏含雨露香。华萼有心同晚节,双娥无力倚新妆。当年三径浑閒事,未许陶潜独擅芳。
横吹曲辞。梅花落。唐代。刘方平。新岁芳梅树,繁苞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小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饶州守臣唐公。元代。刘麟瑞。游骑如飞渐列营,谁呼妓女出郊迎。奔踰后圃逃生拙,执辱中庭就死明。瓦瓮掩形慵屈膝,金章系肘吝输城。太常定谥应无忝,赢得中流砥柱名。
题怪石。宋代。董将。兹山翠成城,峭骨乃如许。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嵒嵒至於今,丈室枕其股。我来手摩挲,松阴日亭午。初疑道士羊,亦类交毂虎。坐久饥肠鸣,试作先生煮。
访许浑。唐代。殷尧藩。去郭来寻隐者居,柳阴假步小篮舆。每期会面初偿约,却计论心旧得书。浅绿垣墙绵薜荔,淡红池沼映芙渠。为言肯共留连饮,涧有青芹罟有鱼。
金山寺。宋代。曾巩。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宋代。范仲淹。蔌蔌楼台外,新辉溢四遐。云中凋玉叶,星际落榆花。岳色参差露,松声彷佛加。风流裁赋苑,清苦读书家。霜女惭轻格,蟾娥让素华。孤鸿迷鸟道,万马忆龙沙。净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载歌劳郢谢,一奏待种牙。几处和梅赏,何人为鬓嗟。含毫看不足,诗社好生涯。
寄王季夷。宋代。陆游。平生吾子最知心,巴陇飘零岁月侵。万里喜闻身尚健,五更惟有梦相寻。插花意气狂如昨,中酒情怀病至今。共约暮年须强饭,天台庐阜要登临。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二十六。宋代。周端臣。蜂蝶飞飞春事忙,煖风池馆百花香。连花折得青梅子,怕触心酸不敢尝。
赠遇公上人。宋代。王之道。卧云衣服半斓斑,吴越烟萝旧往还。几度看涛罗刹石,经年寻药武夷山。剃髭刃涩秋窗冷,补衲灯微衣榻閒。应笑劳生苦多事,槐花时节入秦关。
旅泊。明代。文彭。旅泊频惊梦,孤村独系舟。雨馀新涨满,日落晚风柔。为客经年过,归程计日酬。一杯聊自遣,沙上有眠鸥。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三。清代。朱彝尊。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
题萧鸿胪文萃园亭。明代。谢榛。京国论交久,知君道气存。买书无积俸,好客有閒园。月近池边榻,云低花下樽。偶来堪避俗,何必问桃源。
跋江贯道绝笔古松。宋代。张元干。石根盘屈老苍官,绝笔殷勤记岁寒。万里风云欲飞化,君家留得壁间看。
田家四时 其二。宋代。郭祥正。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送华光禄致仕归无锡。明代。欧大任。监州不向古虔台,一疏辞天拂袖回。闻道步兵家有酒,寻君期访二泉来。
寄仵判院八首。宋代。华岳。閒亭无日不相随,稍不相随恨别离。况是一秋无信息,可无人寄问安诗。
挽吴孟思。元代。王冕。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忆江南。清代。周翼椿。嗟永诀,□极痛成空。二竖销磨眠未稳,夜台清梦杳无踪。何处见慈容。
赠庄浪王镇抚。明代。程本立。左陈书史右弓刀,谁道边城军务劳。万马秋风肥苜蓿,一䲭春水醉葡萄。山山部落西戎静,夜夜旌旗北斗高。政是太平无事日,不妨诗态忆吾曹。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其四。宋代。苏辙。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过五郎矶。明代。陶安。石壁银光烂,当冲似设关。云阴拂树走,山势隔江环。绝顶人稀上,飞藤鸟自闲。富池苍陇近,百摺枕江湾。
中秋次从子涔韵。宋代。楼钥。雨余不见日西沈,将谓中秋又作阴。佳月忽开千里影,骚人满慰一年心。扫除宿翳风虽动,滓秽太清云尚深。坐待寒光谁会此,阿咸为我发微吟。
春怀六首。明代。孙承宗。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登湛文简钓鱼台。明代。邓云霄。英雄不着子陵裘,也有高名照九洲。天上星辰曾曳履,海边烟月几垂钩。台空石冷鱼龙夜,风急潮生荻苇秋。一钓连鳌知得否,长竿吾欲到蓬邱。
赠友人约往看菊。明代。熊卓。爱汝野亭风日幽,寒花石路晚云稠。关心异品虚看谱,满目清霜可负秋。仙侣自应吟阆圃,儒衣能许坐寒流。草堂空闭閒风雨,为惜年芳易白头。
己卯元日有感。明代。解缙。家住江南似鉴湖,料他春色到平芜。不知此日参军庙,谁写新桃换旧符。
王子开朝散早年以疾病谢事还江阴求诗为别三首 其一。宋代。张耒。济物昔所务,舍耕还自非。骎骎老将至,忽忽意多违。门有王夫子,柴车谢事归。令人三叹息,羞涩向尘衣。
早春寄京师白虚室先生。明代。刘绩。帝城佳气接烟霞,草色芊芊紫陌斜。霁雪未消双凤阙,春风先入五侯家。歌钟暗度新丰树,游骑晴骄上苑花。独有扬雄才思逸,应传丽句满京华。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 其二。宋代。范成大。家人扶上锦城头,蜂蝶团中烂熳游。报答春光须小醉,红云洞里按伊州。
题罗年能六友堂。宋代。魏了翁。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二十二。宋代。释居简。千年父祖旧田畴,万宝垂成及早收。无底钵盂开口笑,圣凡一等饱齁齁。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唐代。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九成宫。唐代。杜甫。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揭gG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偶成示卫道人用前韵。明代。袁宏道。丹垆成砌药成畦,枉把刀圭事犬鸡。料得此身虽暂毁,辟如土偶乍漂泥。寒山宛尔称兄弟,庞叟随缘示女妻。未转枕来残梦了,晨光又动晓鸡啼。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宋代。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和张可投诗十首。宋代。王洋。楚楚才名六尺身,此间襟度有殊珍。瓶无馀粟难论富,箧有风光不似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