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段干木。唐代。吴筠。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高士咏·段干木》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吴筠。诗歌主要描写了一个名叫段干木的高士的形象和品德。段干木是一个简朴得像一块干木头的布衣者,他守道在杜衡门。尽管他德光义且富裕,但他仍然乐意过简朴的生活而不求封侯称王。魏主也赞赏并钦慕他的才德,与他建立了深刻的情谊。因此,当秦兵来攻时,他选择高卧,像一道坚固的国家屏障来守护国家。
译文: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
A man named Duan Ganmu, dressed in simple clothes, practices the Tao at the Du Heng Gate.
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
Virtuous, righteous, and rich, yet willing to give up the glory and status of a king or noble.
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
The Wei emperor admires his wisdom, and their friendship is mutual and sincere.
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When the Qin army advances, he chooses to remain hidden high above, serving as a protective barrier for the country.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段干木的形象和品德,表达了对清廉、正直的高士的赞扬。干木布衣者一词传达了他过着朴素而简单的生活,守道杜衡门则显示了他对道德和原则的坚守。尽管他德光义且富有,但他宁愿过普通人的生活,不图名利。魏主赞赏他的才德,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他选择高卧,扮演起保家卫国的角色,成为国家的屏障。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段干木的形象和他的为人。作者赞美了他的品德和选择,展现了一个高尚而正直的人物形象。诗中所表达的对清廉高士的赞颂和歌颂正直的品格,彰显了唐代文人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崇尚。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吴筠。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沁园春 题蒲塘女史邹怀洁画菊。清代。熊琏。纸上幽花,闺中妙手,点染多姿。是目空桃李,留心晚节,情耽泉石,寄兴陶诗。不屑争春,应同倚竹,秋遍荒山人未知。机窗畔、启琉璃砚匣,香露淋漓。云屏一幅相宜。觉巧极、金针总未奇。看纷披数叶,微分翠黛,萧疏几朵,淡研红脂。耐冷襟怀,凌霜品格,想见拈毫欲写时。分明似、是清风林下,霁月东篱。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唐代。元稹。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著彩衣裳。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
车邻。清代。佚名。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白云歌。元代。张天英。白云出千峰,飞渡沧海去。白下杨花春满江,一夜随云化为絮。黄鹤乘之上青天,下视蓬莱落何处?我作《白云歌》,劝君一杯酒。不见从龙云,风雨飘零作苍狗。碧山堪栖君好归,富贵于吾亦何有。
夏日叹二首。宋代。苏籀。群空冀北食场稭,蹙踏崔嵬憩鹤台。泉石係心终眇邈,炎蒸烁体从恢胎。蒂怀寓眼勤呵咄,专气怡神愿力陪。公馆亦须延异士,珍包奇醖肆筵开。
县斋感怀二首 其一。宋代。张咏。前朝官政似无端,彭泽先生百日还。堪愧崇阳九河客,明时不敢自归山。
儗古鲍明远,吟梅宋广平。骚坛推宿将,酒阵蓄奇兵。
畴和九皋鹤,同调百啭莺。诗工书更胜,独得气之清。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 其十六 赠季鸣表叔祖。清代。祝廷华。儗古鲍明远,吟梅宋广平。骚坛推宿将,酒阵蓄奇兵。畴和九皋鹤,同调百啭莺。诗工书更胜,独得气之清。
董源夏山深远。元代。吴镇。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展舒不尽古今情,未容肉眼轻将赋。
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唐代。贯休。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dz深黄狖小,地暖白云多。孔圣嗟大谬,玄宗争奈何。空馀岘山色,千古共嵯峨。花落谷莺啼,精灵安在哉。青山不可问,永日独裴回。冢穴应藏虎,荒碑只见苔。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
岐州安西门。唐代。吴融。安西门外彻安西,一百年前断鼓鼙。犬解人歌曾入唱,马称龙子几来嘶。自从辽水烟尘起,更到涂山道路迷。今日登临须下泪,行人无个草萋萋。
将至南京简应介中 其四。南北朝。邹浩。直谅多闻许我亲,迷途从此遂知津。社中忽怪尔来进,曾向睢阳见异人。
送张詹事致政归嵩山旧隐(青字)。唐代。权德舆。解龟辞汉庭,却忆少微星。直指常持宪,平反更恤刑。闲思紫芝侣,归卧白云扃。明诏优筋力,安车适性灵。群公来蔼蔼,独鹤去冥冥。想到挥金处,嵩吟枕上青。
庭菊芬芳五色并,每因来看得怡情。共怜羁旅增多病,太息交游减旧盟。
万事不如閒处乐,一樽聊就故人倾。爱花欲种嗟无地,凭有清诗为借赓。
胡祭酒宅秋菊盛开仆携酒就赏胡有诗因次其韵 其一。明代。杨士奇。庭菊芬芳五色并,每因来看得怡情。共怜羁旅增多病,太息交游减旧盟。万事不如閒处乐,一樽聊就故人倾。爱花欲种嗟无地,凭有清诗为借赓。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寄谢之。唐代。白居易。柳枝谩蹋试双袖,桑落初香尝一杯。金屑醅浓吴米酿,银泥衫稳越娃裁。舞时已觉愁眉展,醉后仍教笑口开。惭愧故人怜寂寞,三千里外寄欢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清代。纳兰性德。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