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dD溪在历阳西一里。明代。李聪。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通历阳市。涓涓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烟雾里。
《咏溪在历阳西一里》
泠泠一带清溪水,
远派游人通历阳市。
涓涓出自碧湖中,
流入楚江烟雾里。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历阳西一里的溪流,形容它清澈幽美,如音乐般流淌。溪流远远地流入历阳市,成为游人们的通道。溪水源自碧湖,缓缓流入楚江,溪水融入了江水和雾气之中,营造了一种幽静和神秘的氛围。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溪流的景色。通过"泠泠"和"涓涓"等形容词,诗人让读者感受到溪流清澈流淌的景象。溪流远远地流入历阳市,使得游人们可以通过溪水来往于两地。诗人通过描述溪流的源头和目的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喜爱。最后一句诗"流入楚江烟雾里",展示了溪流与大江的结合,以及江水与烟雾交织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
诗中的历阳西一里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但是诗人通过抽象的方式来描绘这个地方,使得读者可以产生联想,并在想象中感受到溪流的美丽和迷人之处。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心境。
李聪,字士达,号北山。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进士。授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改嘉兴知府,升广西参政。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一有传。...
李聪。李聪,字士达,号北山。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进士。授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改嘉兴知府,升广西参政。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一有传。
题僧梦微房。五代。修睦。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送陈经府廷盛之河间。明代。潘希曾。少年文采动时髦,老去功名信所遭。千里不须嗟骥枥,一官聊复试牛刀。行经易水秋风冷,吟对瀛台海月高。两地相望俱是客,缅思乡社共松醪。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唐代。孙逖。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显应寺。清代。锡缜。今之显应寺,仍在黄村西。此寺所原始,在明天顺时。夺门酬功自亨軏,先是北征谏者谁。上有邝野王直职事之百司,下有陕西吕氏之一尼。其余公侯私属五十万,同为土木之溃师。乾坤旋转辟复正,御妹有言君思之。爰构梵宇跨林麓,嗣述尼功书之碑。雨帝归来城隍窜,手敕三通褒女冠。天地阴霾少保魂,山川金碧皇姑殿。官家此举太无名,乃将梵嫂为邦媛。若忆当年谏北征,何为追念王振刻木形。自是裕陵辟亲爱,不以阻谏关重轻。云窗雾阁华山女,青鸟傥自通丁宁,不者六军所驻妇孺惊。尼也走匿且弗暇,敢为叩马之鲰生。洎乎承宠七十载,檀施千万颁掖庭。可怜一炬昆冈火,香界茫茫无限情。
次洪驹父游明水韵。宋代。谢薖。薖也学耐辱,况负三宜休。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仙境想方丈,山形怀不周。如何在眼山,未暇着屐游。蓊郁明水峰,爽气常不收。逊公释门老,苦节无匹俦。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从政独何有,未说赐与由。劝耕遍阡陌,民歌殖田畴。幽寻到山寺,弭节聊滞留。众宾各文采,粲粲五楘辀。赋诗杂流丽,如柳春映沟。何必打两桨,歌舞催莫愁。闻风我滋悦,寻胜行且谋。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
河间。宋代。王安石。北行出河间,千岁想贤王。胡麻生蓬中,诘曲终自伤。好德尚如此,恃材宜见戕。乃知阴自修,彼不为倾商。区区三世家,庙册富文章。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重阳前一日同戴伯常姚元白欧桢伯过沈懋学东城旅寓。明代。黎民表。野次招携得,閒门少送迎。枯杨村径出,残芰水云平。藜杖称居士,莲峰接化城。雕菰留客饭,青李逊书名。灯火曾天竺,琴尊忽帝京。干戈经惨怆,岁月苦峥嵘。澼絖千金直,龙渊片羽轻。虽然朱履贵,能免布衣情。秋序黄花发,他乡白发生。纵横怜计拙,沦落赖诗成。湖海扁舟足,乾坤一马并。兹辰无浊酒,慷慨意谁明。
小游仙七首 其四。宋代。周密。抛了天官作散仙,却来云外种琼田。洞中日月无拘管,閒引青龙耕翠烟。
答陈司理汝立。明代。胡应麟。谁人得似陈公子,散帙高斋坐晚衙。白马风流初佐郡,金门词赋旧承家。云霞明灭看天姥,岛屿萦回泛若耶。若问胡郎婚嫁事,赤松原上近移家。
四用韵十首。宋代。杨公远。朝市何曾梦,山林自结庐。清幽无俗事,萧洒类僧居。地锁苔痕润,池窥竹景疎。每番新雨过,门外水成渠。
寄吴明卿大参。明代。陈吾德。曾握麟符海上来,看君元不薄蒿莱。江山无恙诗篇在,祠像遥传父老开。绝塞逢人谁问旧,中原下马一衔杯。莫言凤辖愁罗网,已有灵珠照乘回。
留别京洛诸游三首 其二。明代。宗臣。与君结交心,世人非所窥。如何金石谋,忽忽生别离。孉娱不可再,沉思令心悲。君还处金闺,予将天一涯。江湖渺浩荡,会面茫无期。行人从此去,彷徨亦何为。君其爱玉体,慰我长渴饥。
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九。宋代。李纲。青松生高冈,无意斧斤采。岁寒霜霰深,未觉柯叶改。梁鸿既适吴,管宁亦浮海。二子得我心,高举不相待。士生不逢时,命矣何所悔。
乌衣园。宋代。方岳。吴宫晋苑半桑麻,路入长干野草花。秋晚夕阳空巷陌,蓄时燕子几人家。不携妓与东山醉,曾赌碁输别墅哗。已近重阳风雨少,菊花篱落酒旗斜。
次韵徐觉风铃。宋代。于石。锵然非金亦非玉,壹片宫商纷其触。歘如环辔玲珑摇佩旌,铿如鸣球拍琴九奏箫韶声。凄如孤鸿叫群嘹唳穿云去,清如幽泉滴沥飘落断崖处。余音欲断还复鸣,咄咄胡床静中据。乃知檐铃适与内相会,锵锵铮铮可听不可佩。我怜其轻脆不足恃,戛则成音击而碎。嗟哉无情之物能感人,浮华言语自古从误身。喧然声名满天地,好声过耳俱成尘。物情万变伏还起,人生几何安足恃。何如物我两忘言,云在青山水在月。
蚤秋即事仍前韵。明代。谢迁。晚来爽气动西山,便觉秋声在树间。月暗候虫喧四璧,风传戍柝警重关。仰观流火横天末,漫忆浮槎渺汉湾。一雨及时成乐岁,村村贳酒棹歌还。
郭子昭淮东经历。元代。薛汉。蹛林前岁偶同游,话旧知经五五秋。未厌群乌栖柏府,又骑一鹤上扬州。受书此日名方起,奏最他时考更优。尘里初衣方皎洁,岂令大幕久淹留。
西溪渔乐。明代。蒋冕。溪水清可爱,溪鱼肥可煮。纵教烟雨湿蓑衣,不得溪鱼不归去。得鱼换酒亦不恶,世间谁似渔家乐。收纶举盏坐溪头,细数波间几点鸥。漫道溪鸥閒似我,我閒又乐閒较可。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六。明代。陈邦彦。载驱曾傍塞,逐伴却来归。博道成金注,高山负玉徽。双江援旅绝,五岭戍兵稀。为问谁专阃,经年未解围。
游上方寺晚登钟楼。明代。李梦阳。东北丛林冠此都,地分清寂聚僧徒。青天宝塔还今古,赤日珠光乍有无。草径鹭乾时独立,松林鹤并晚相呼。登楼更见河流急,叹世因悲马负图。
鹧鸪天 同上。唐代。李治。十丈冰花太一峰。拍浮来赴酒船中。碧筒象鼻秋泉滑,泽国幽香笑卷空。云淡泞,月朦胧。醉乡千里鲤鱼风。冯夷击鼓休惊客,罗袜生尘恐恼
净发人求颂。宋代。释居简。一毛头上宝王刹,百亿毛头三昧门。抹过顶门犹欠在,要须刬草尽除根。
松声。宋代。耶律铸。风低满地蛟龙走,风高万壑龙蛇吼。苍苍元是岁寒姿,休错思量比蒲柳。
临化示弟子。唐代。陈寡言。我本无形暂有形,偶来人世逐营营。轮回债负今还毕,搔首翛然归上清。
寄萧给事文明。明代。王鏊。高榆叶落汉关秋,独抱经纶老一丘。海内至今誇草圣,燕南从此减诗邮。琐闱多疏怀遗直,虎阜扁舟忆旧游。七十古稀今正健,黄花应复插盈头。
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清代。朱祖谋。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谷。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
鹧鸪天 和答寻正道。金朝。段成己。鹏翼翩翩去路遥。归来羞费楚词招。读书未免终投阁,洒酒何妨暂过桥。风与月,不须邀。时来闲处伴推敲。儿童也笑翁慵甚,睡起床头日已
消寒十咏 踏莎行 其二 补裘。清代。鲍之芬。夏日常抛,冬时更恋。炎凉颠倒殊纨扇。年年熨贴绽重缝,春晖肠断馀衣线。经纬须分,元黄自辨。绨袍故好何心羡。黑貂虽敞志犹存,牛衣未必长贫贱。
乌栖曲 其一。明代。谢榛。月出春江照芳芷,思君梦度潇江水。花里朱扉向晓开,双双蛱蝶正飞来。
秋感。宋代。朱昂。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宋代。袁说友。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肴嘉。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醉吟却是寻芳客,借取残冬一笑哗。
咏怀 其六。清代。屈大均。鼷鼠潜神丘,鹓雏集高枝。区区保性命,二虫曾何知。哲人无死地,所至福履绥。以兹七尺身,为君作蓍龟。赴义不返顾,成仁无推移。天狼纷下食,中土为肉糜。予为民请命,大呼起疮痍。事成天地悦,事败鬼神悲。乘道而浮游,无须驾鸾螭。妻孥乃敝屣,已矣从此辞。
送司训聂少泉归上高。明代。庞嵩。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
渔父·石帆山下雨空濛。宋代。陆游。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 其三。明代。宗臣。童子摘松枝,敲冰煮白石。万里天风来,吹作珊瑚赤。
螳螂捕蝉歌。明代。董纪。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疏帘淡月。清代。高士奇。雍容都雅。是旧日东阳,休文声价。年少名高八咏,楼头潇洒。挥毫对策彤庭里,羡才华、百间广厦。棣萼翩翩,珠辉玉映,瀛洲佳话。爱薰风、入夏窗启。林香酒倾挏马,应制昆明。正是垂旒,闲暇御杯已续。榴花句更天河月,露交泻、何时相对。晚凉残暑,凤凰楼下。
诉衷情。宋代。张抡。闲中一片□□□。□□□□□。□□□澄秋水,明月夜□□。□□□,□□□。□□□。鹤长凫短,前定难□,□□□□。
秀亭秋怀十五首。元代。方回。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至今峨冕旒,万国奉烝祭。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此口酒可浇,是事可以置。
江外除夜。唐代。曹松。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戏题索桥。宋代。范成大。织簟匀铺面,排绳强架空。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何时将蜀客,东下看垂虹?
醉图为南坡王时勉。明代。徐庸。罢钓归来不系舟,便沽村酒醉乡游。梦魂只在鸥群里,明月芦花一片秋。
就得胜寨遣人入巫山买酒。宋代。冯时行。闻道巫山县,秋深好白醪。形神须此物,觞咏本吾曹。马杓胜鹦鹉,羊羹当蟹螯。暮寒催渴肺,径欲卖青袍。
观音赞。宋代。释法薰。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燕坐盘陀,不定不乱。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宋代。朱槔。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唐代。怀濬。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游西山经玉泉池望西湖。清代。李英。野外尘氛绝,诸天望不迷。溪深春日淡,烟重绿杨低。石壁僧同赋,山园鸟自啼。扁舟乘兴地,谁共泛湖西。
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 其三。宋代。史浩。青烟漠漠已潜收,但见银潢双派流。白玉一轮尤皎洁,始知后夜是中秋。
壶关道中作。唐代。韦庄。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顾熊父挽词二首 其一。元代。廖大圭。故国咸淳老,馀生济世心。药能全万命,家自致千金。杯酒清谭足,华堂戏綵深。一朝成古昔,埋玉上乡岑。
龟潭三首 其一。宋代。孙觌。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宿野人家。宋代。赵蕃。凛若将崩石,狂哉既倒流。诗危欠好语,日晚觅安投。劳我行何苦,嗟渠戍未休。田居与官籍,俱坐有身忧。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宋代。王之道。春阳连日竟何如,逐妇应怜拙勃姑。习习晚风来更急,欲吹时雨助虚枯。
元夕再用韵。宋代。韩元吉。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恣遨游,适情性,明月清风随所咏。安能呼起谢元晖,相从得句澄江净。 其三。明代。陈烓。高低树,远近洲,太平身世两悠悠。洞箫吹醒坡仙梦,仰看一鹤横清秋。
和永叔六篇其五和邻几学士桃花。宋代。梅尧臣。深殿有春人到稀,武陵虽说昧当时。踌躇莫忆人间世,恐至尘中悔却迟。
仙都山。宋代。刘参。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莲出湖心迥,苔漫辙迹斑。傍存炼丹釜,低瞰步虚山。猿狖何能到,鸾凰自可攀。画矜名手眇,吟怯钜题艰。雁荡非灵异,兰岩鄙宴闲。缙云游览处,胜概甲人宸。
喝火令。清代。黄燮清。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杂咏八首。宋代。王安石。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