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夏昼卧。唐代。刘兼。寂寂无聊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
诗词《中夏昼卧》是唐代刘兼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无聊的夏日午后,依靠在屋檐下等待清风的情景。诗中提到了南阳一卧龙,暗指了别人能够得到名利,而自己却无计可施的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无聊的夏日午间长久之九九中,
我倚在檐下等待清风。
志士憔悴,奇策无人问津,
我不如南阳的一卧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日午后的景象作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的无聊和无所事事的心情,展现了一种无奈和颓废的情绪。诗中的“中夏昼卧”直接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白天无所事事,感到极度无聊的状态。同时,他倚靠在檐下等待凉风,显示了对清凉的向往和对纷繁世事的厌倦。
诗中提到的“南阳一卧龙”,则是暗指了别人得到名利的成功,而自己却无法获得举世称道的机会。这表达了作者的无以奈何和沮丧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生活中的无奈和挣扎,以及对名利的追求和失望。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刘兼。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榆林去任有志未逮怀昔。清代。杨卓林。嗷嗷鸿雁北山多,万户萧森待抚摩。吾道江河愁日下,世途沧海起风波。萑苻竟塞黄沙路,琴瑟谁赓白雪歌。可叹残黎终未苏,回思时势两蹉跎。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宋代。黄庭坚。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
送元叔守建昌 其二。宋代。李正民。少时佔毕共辛勤,晚岁飘零寂寞滨。未分尘埃蒙琬琰,岂容蹭蹬老麒麟。文因饱学多多辨,诗为穷愁日日新。五十专城虽不晚,汉廷诏令要词臣。
游茅山五首 其五。元代。卢挚。山君满意为山留,故遣清泉笑不休。万斛珠玑三尺玉,要随诗句过宣州。
井陉行。明代。石宝。陉山不高山有名,幽并一览俱分明。鹿泉古水浸平壤,恒岳远峰朝上京。丹崖翠壁相峥嵘,亦有列石如分营。淮阴千载但遗庙,土人至今知用兵。羲农虞夏忽已倾,首阳薇蕨春又生。路旁老松抱世愤,时复林间风雨声。
附: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唐代。王仙仙。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今日孤鸾还独语,痛哉仙子不弹琴。
兰陵王 秋感。清代。俞士彪。纸窗黑。草际寒螀唧唧。东城路、淡月暝烟,丛木黄芦弄秋色。閒情自脉脉。怕听一声邻笛。长吟罢、散步小桥,远水遥天互凝碧。三年倦游客。但舟舣江亭,马系山驿。征衫怕杀西风急。拚万种离恨,五更幽梦,空囊短剑返故国。早年少头白。萧瑟。暗悲戚。睹旧菊新松,犹自相识。病中岁月成虚掷。怅曲巷蓬户,依然岑寂。牢愁无限,问此际,怎忘得。
云卿父子有宛丘之行作二诗为饯 其一。金朝。雷渊。阳春到上林,百卉纷白红。岸谷稍敷腴,溪光亦冲融。独有石间柏,不落鼓舞中。期君如此木,岁晚延清风。
山林。宋代。释文珦。尘世有衰荣,山林何损益。一身常晏如,于以养精魄。渴则饮清泉,饥则煮白石。自爱同閒云,散诞无留迹。
渔父咏 闲题。金朝。王哲。生死轮回何太速。改颜换百人难识。有个风狂常自足。常自足。逍遥处处孤眠宿。愁煞诸公欢折哭。恰如堂下三间屋。屋底你咱烦恼黑。烦恼黑。堂中我且燃灯烛。
刘端父御史见和初到济南诗次韵荅之。元代。赵孟頫。少日居多隐遁情,微官犹喜得山城。腹中洞视浑无物,身外何因更有名。忽忆放船苕水去,终期背郭草堂成。故乡一别三千里,看见池塘草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