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侍宴杂咏诗·水。宋代。徐铉。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
北苑侍宴杂咏诗·水
碧草垂低岸,
东风起细波。
横汾从游宴,
何谢到天河。
译文:
碧绿的草垂低在岸边,
东风吹起了细小的波纹。
横跨在汾河上游宴,
何谢能穿越到天上的河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北苑侍宴时的一幕情景。诗人通过描写碧绿的草垂低在岸边,东风吹起的细小波纹,表现了北苑景色的美丽和宴会的欢乐。诗中还提到横跨在汾河上的游船,流露出宴会的热闹和豪华。而诗的最后一句,则突出了诗人对北苑宴会的赞叹之情,认为宴会之盛,已经堪比天上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以北苑侍宴的美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宴会的喧闹热闹情景。通过对碧草、细波、横汾的描绘,使诗中的景色更加生动。同时,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和诗末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北苑宴会的喜悦和赞叹之情。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展现了北苑宴会的欢乐和热闹氛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参预陈公挽诗二首。宋代。刘克庄。圣主初调瑟,烦公数寄声。已来周大老,尚致鲁诸生。末至馀尊尽,西归只履轻。中年知己泪,销得几回倾。
喜晴。宋代。杨公远。厌听滴檐声,风回喜乍晴。润添新柳重,瘦损落花轻。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野人无别事,杖策又郊行。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金朝。元好问。楚些招魂自往年,明珠真见抵深渊。巨鳌有铒虽堪钓,怒虎无情可重编。千丈豪气天也妒,七言诗好世空传。伤心鹦鹉洲边泪,却望西山一泫然。
四月一日始闻莺。宋代。舒岳祥。是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其四。明代。邓云霄。回思童稚岁,转忆舞雩凉。散发夏终日,持竿水一方。长为冠带束,辄苦应酬忙。内热非关暑,无何有是乡。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宋代。陆游。昔自京口归,卜居得剡曲。地偏无市人,民淳有古俗。陋屋仅结茆,粗饭财脱粟。典衣以沽酒,九月未能赎。宁负翁子薪,耻售卞和玉。老身已如此,儿子亦碌碌。藏书幸无恙,自计不啻足。拾穗且浩歌,行矣堕鬼录!
金粟影 (白野达兼善隶颜)。明代。释良琦。幽香栏槛绝低小,浑似毗耶丈室空。金粟花浮双树月,白莲香散一池风。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 水龙吟。明代。陆深。宝殿金炉瑞霭浮。陈玉案,列珍羞。天花炫彩,照耀翠云裘。鸾歌凤舞,虞廷乐奏。万岁君王寿。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宋代。黄庭坚。恼人自作乐,休休莫莫莫。相看将白头,止有不如昨。
瑞鹤仙 张宰生辰。宋代。赵长卿。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长至前十日朝天宫习仪分淂宫字。明代。王禹声。蓬莱佳气蔼葱笼,赞拜遥看引上公。日至卿云传太史,阳回玉律肄歌工。旌旂晓澹瑶台月,环佩春生黍谷风。莫道君门天万里,玉皇元在蕊珠宫。
扇影词三十八章 其三十八。清代。姚燮。暖翠琵琶玉叵罗,十年曾此听清歌。贴屏一褶鸳鸯被,知有凉灯照断荷。
沈正卿重梅次韵。宋代。曾协。恰占春工一倍奇,休言造化总无私。香罗翦透因稠叠,瑴玉裁成却附离。爱玩枝头无限思,题评笔下若为辞。开时纵晚春犹早,底事游蜂圣得知。
送沈子健之余杭薄。明代。多炡。苕水分西浙,余杭更向西。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放下庵即事三绝。宋代。范成大。无风香篆吐长丝,收架凝尘不下帷。鸟雀声和晴日暖,午窗扪虱坐多时。
送王升卿。元代。房皞。伤哉船子峰头月,昨夜团团今夜缺。月华犹自不长圆,人生安得无离别。世上忧端千万许,惟有别离心最苦。卢川春晚送君行,落花为我啼红雨。四海纷纷尚戎马,我曹只合归林下。如椽大笔今无用,日课新诗自陶写。嵩阳佳处如罨画,浮可渔兮田可稼。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送章明章善解官奉亲还吴中二首。宋代。王洋。了知天意贵生全,南岳夫人奉化权。当日论功门户重,至今传泽子孙贤。聊书鬲上三年课,最爱杯中一百篇。君宠母恩如已报,暮云春树约他年。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三伏暑可畏,贫富方共之。雨忽兼飘风,凉与清气随。一饷涤炎暍,万里失蒸炊。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离石室。宋代。韦骧。九十阳春兴已酬,登山穿谷尽清幽。閒田不是无多让,故遣尘劳作胜游。
初春游环谷。明代。朱完。岭南地暖三阳早,春入郊原美芳草。携筇步出郭北门,和风丽日春光好。无客同游唯两儿,大儿矫健能追随。小儿九龄好游嬉,飞扬跋扈挈人衣。旧卜山庄在环谷,峻岭层峦多古木。巉岩怪石出清泉,错落名花间修竹。我来汲水试新茶,团团碧露覆黄芽。甘冽令人清神骨,中泠石井徒尔誇。啜罢低回陇亩侧,指点艰难是稼穑。荒冢松柏易摧残,往事兴亡同叹息。缓步长歌意悠然,家僮随后汲山泉。小者负具力难前,且行且止故迁延。牛羊各散群动息,归望城头日已夕。候门稚子欢相迎,娟娟新月林间出。
春尽后园闲步。宋代。邵雍。绿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小渠初潋滟,新竹正参差。倚杖疔吟久,携童引步迟。好风知我意,故故向人吹。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四 □臣公。明代。黄省曾。臣公贵阀,或拥旄旌。独穷玄□,不滑神精。兵墟故国,蓬转扬声。教承瑕翕,振铎千龄。
回籍营葬时方客寄海陵二首 其二。清代。张廷寿。元真居处本无家,风雨尘埃志可嗟。自是孤飞难及远,谁令两鬓易添华。依人漫逐浮云薄,失路须防曲径斜。剑气销沈名利去,输他渔父问鱼虾。
祝英台近 妾薄命。明代。韩邦奇。夜光阑,纱窗晓,啼鸟正当户。春梦岑岑,遍绕天涯去。恨来还自寻思,五更风雨,应不到、东君去处。东君处。如有这个风光,应思我难度。况又东风,早晚萦飞絮。看看太半韶华,匆匆过了,是谁把、青春孤负。
次李秀喦鹤不溪四诗韵。宋代。刘宰。忠谋衮衮要须殚,几度敷陈舌木乾。夜半会思前席对,天遥毋使此心阑。
鹧鸪天。宋代。柳永。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贫述。宋代。陆游。寒生肌粟苦衣单,瘦减头围觉帽宽。荒寂在家犹逆旅,穷空养老亦蔬餐。柴青灶突腾烟细,膏尽灯缸照字难。犹喜新醅三斗熟,半窗梅影助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