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宋代。徐铉。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
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
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
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中文译文:
邵伯埭下寄给高邮陈郎中
故人分别已有数年,候馆相逢倍感悲情。
想起你把我饮冰的艰辛,感慨之情让我设宴。
河湾水浅凸出秋天的鹭鸟,柳岸微风嘈杂着晚蝉的声音。
若想知道酒醒时魂魄迷失的地方,峨眉山谢公祠畔客亭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徐铉写给高邮陈郎中的一首诗。诗人借着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已经分别多年,再次相聚时倍感悲伤。通过使用候馆相逢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相聚的不易和对彼此的亲密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了诗人饮冰的艰辛和朋友扶病设宴的情景。描写了诗人在人生的困境中,朋友的帮助和关爱给他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最后两句写到了自然景物,河湾中的秋鹭和柳岸上风声嘈杂的晚蝉。这些景物与主题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朋友之情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次韵李山窗。宋代。方岳。一船明月秋江冷,曾与梅花有约来。谁唤雪溪回短棹,宁孤何逊莫孤梅。
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先生风节昔人似,白发箪瓢犹嗜书。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馀。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宋代。张镃。野香别是一般风,蓦直平冈好翠松。更许虚空画山水,细铺霞浪衬云峰。
麻信之为寿。元代。曹之谦。中州人物一元龙,卓荦英才磈磊胸。浊酒数杯遗世虑,清诗千首傲侯封。诸郎照眼三株树,旧业关心五老峰。头白他年赋归去,綵衣扶杖看从容。
同庐拾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唐代。王维。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册4 卷125 页1246c)托身侍云陛。昧旦(一作早)趋华轩。遂陪[宛鸟]鸿侣。霄汉同飞翻。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万乘驻山外。顺风祈一言。高阳多夔龙。荆山积[王与][王番]。盛德启前烈。大贤钟後昆。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谒帝俱来下。冠盖盈丘樊。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采地包山河。树井竟川原。岩端回绮槛。谷口开朱门。阶下群峰首。云中瀑水源。鸣玉满春山。列筵先朝暾。会舞何飒沓。击钟弥朝昏。是时阳和节。清昼犹未暄。蔼蔼树色深。嘤嘤鸟声繁。顾己负宿诺。延颈惭芳荪。蹇步守穷巷。高驾难攀援。素是独往客。脱冠情弥敦。
云安阻雨。唐代。戎昱。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喜得建茶。宋代。陆游。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雪霏庾岭红丝磑,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长沙道中 其二。明代。陈洪谟。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
送王原常用其留别诗句为题三首 其三 分歧思不禁。明代。杨守阯。馥馥春兰姿,皎皎秋月辉。流光照我怀,馨香袭我衣。游子惜日暮,行人怀路歧。对酒未成醉,揽衣重徘徊。孤兽不遑食,离鸿亦呜悲。感之复叹息,益抱离群思。四海皆兄弟,白首谁相知。断金良不易,丽泽一以资。胡为远离别,各在天一涯。南陔有真乐,伐木多苦辞。怀哉复来斯,三岁以为期。
送侍儿出关 其一。清代。成鹫。为嫌门里出门难,结束腰包过别山。两片板扉由汝出,当知更有一重关。
山行见孤松成咏。唐代。张宣明。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读虞永兴夫子庙堂碑有感。清代。曹树德。右军工书穷神化,嫡派相承虞永兴。内含刚健外婀娜,天然墨妙超人群。把玩再三不忍释,置之座隅忘朝昏。如与有道相接对,顿教方寸澹俗氛。书法至唐乃大盛,欧褚颜柳世所敬。率更猛将挽强弓,深入时或摧其锋。河南绰约如美女,薄媚不任罗绮丛。平原雄杰迈千古,字以人重谁敢攻。诚悬清劲亦可喜,人谓结体同鲁公。行间究少飘逸气,魏晋风流已扫地。惟有秘监擅众长,有如君子善藏器。但论行草亦偏工,暮年所得更深邃。兰亭茧纸空复空,即此已可追其踪。晚近俗书体尤弱,妩媚祇成俳优风。临摹虽工神气失,枯枝断梗将无同。书法与世相流转,识者观此忧忡忡。
宫词 其七十六。宋代。周彦质。象戏宫娥共雅欢,团团犀玉布牙盘。蹉车避马寻常事,却是堤防叠炮难。
和文太师真率会。宋代。范纯仁。贤者规模众所遵,屏除外饰贵全真。盍簪既屡宜从简,为具虽疏不愧贫。免事献酬脩末节,都将诚实奉嘉宾。岂唯同志欣相照,清约犹能化后人。
春帖子词二十首·七夫人合五首。宋代。欧阳修。元会千官集,新春万物同。测圭知日永,占岁时时丰。
和王适炙背读书。宋代。苏辙。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老来百事慵,炙背但空坐。眼昏愁细书,把卷惟恐卧。寒衣补故褐,家酿熟新糯。微微窗影斜,暧暧云阴过。昏然偶成寐,鼻息已无奈。儿童更笑呼,书册正前堕。衰懒今自由,不复问冬课。
经车轱辘泉二首 其一。清代。严金清。风急能飞石,天低不碍山。眼宽星宿海,心远玉门关。春色旌旗动,斜阳壁垒殷。三军将罢戍,会唱大刀环。
次韵方德秀。宋代。邓深。清风一榻借冰壶,邂逅相逢日与俱。学辩痴龙君有见,诗穷馋犬我何癯。似闻圆觉常开卷,未到方桥欲问途。稍待秋风凉冷后,相从十日却归欤。
秋思。宋代。陆游。巢燕成归秋景奇,颇容老子醉哦诗。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痛饮何由从次道,并游空复忆安期。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
拟古诗(六首·永乐五年)。明代。朱高煦。三五肇人极,圣道何巍巍。夏殷逮成周,文风渐弘开。吕政绝天纪,残苛恣雄猜。万姓坐涂炭,六籍成寒灰。自谓世无敌,沙丘忽崩摧。阿房乐未央,长城空怨堆。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千古骊山下,秽德衔余哀。
杂咏三首。宋代。宋祁。金炉焚蕙荃,香播蕙已灰。郁馥诚可贵,无乃为蕙灾。上瓦编翠烟,下礎挺沈质。所用不必同,相济所宫室。
九日病起。明代。邱云霄。起眠得食日过午,载酒登高何处郎。试问篱花发未发,秋风昨夜含青芳。陶翁归去已千载,龙山醉罢春苔苍。漫把风流向此日,空令异世成悲伤。浮名于我竟何有,把镜茫然一搔首。江头流水濯扶桑,门前落日垂杨柳。安得三万六千辰,日日看花长对酒。
渔家傲(和晏元献韵)。宋代。米友仁。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
春书。宋代。晁说之。春色今朝见,羇人有好怀。暄风催酒熟,细雨送花开。魂梦迷梁苑,文章愧楚才。重湖烟艇去,月下采珠回。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唐代。刘禹锡。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唐代。苏颋。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题泗州龟山寺。宋代。郭祥正。苍山如巨龟,长淮就吞吐。石林含霜明,爻卦俨可数。相传有神物,在昔遭圣禹。絷铁送潭中,作镇亘万古。乾坤未云息,魑魅那得侮。至今崖下潭,不敢设网罟。迩来建佛庙,金碧烂庭户。长廊肖深洞,夜香郁浓雾。一读碑上文,飒尔精神聚。悯旱截臂翁,开山即初祖。借僧百万人,下坛三尺雨。至尊亲赐诗,高名动寰宇。楼阁疑化成,何年运斤斧。洄流涨平沙,舟楫永无阻。尤怜瞻仰地,曾是攲倾所。王者唯好仁,佛力岂无补。我来解征鞍,赫日正卓午。凉风如冰霜,洒我襟上土。仰惭云衲禅,未尝倦行旅。还思治水功,冥寞今何许。
感寓 其三十九。明代。童轩。昔云遗寿耇,稽谋无自天。如何鲐背者,徒抱犬马年。贾生洛阳少,叔度汉室贤。高风洒六合,古今无间言。
荅方懋藩见赠。明代。宗臣。十年裘马蓟门烟,一日逢君北斗边。念我遥传秋夜曲,开函年是白云篇。岁寒兰芷首堪结,雪后琅玕倍可怜。闻说词臣俱近幸,杨雄何日赋甘泉。
永夜。清代。顾炎武。永夜刀鸣动箾中,起看征雁各西东。山怜虎阜从波涌,路识阊门与帝通。待客荆卿愁日晚,舣舟渔父畏天风。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