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朗读

译文:牡丹,谁催拆妖放艳,就像仙境中旋折来。图谋占领整个春天,只固留三月才开始绽放。压枝的金黄花蕊散发着浓郁芬芳,每朵花儿都胜过檀香的心灵。最好在酒席散去后,依风含笑朝楼台倚靠。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风姿以及花开之时的美好。牡丹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国色天香的象征,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牡丹的绚丽和高贵。

首先,诗中用“拆妖放艳”来形容牡丹的花开之势,将它们的美丽与神秘感相结合。牡丹被比喻为“仙中旋折来”,把牡丹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其超凡的气质。

其次,诗中描绘了牡丹花盛放的过程。作者说“图把一春皆占断”,意味着牡丹占据了整个春天,只有在三月才开始绽放。这种表达方式凸显了牡丹花开后的珍贵和意义。

最后,诗中描述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牡丹的花蕊被形容为“压枝金蕊香如扑”,非常醒目且芬芳。作者还说每朵花儿都比檀香更胜一筹,强调了牡丹花的珍贵和独特性。

整首诗情感豪放,用词精确,描写了牡丹的壮丽和美丽。通过牡丹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歌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秦韬玉朗读
()

猜你喜欢

十日行湘江,湘水清而温。不疗亭午渴,却忆土井浑。

道傍古刹竿,著屋高树根。飞泉出山腹,甘冷冰瓶盆。

()

知汝避喧久,缁尘几卜居。宫云飘曲磴,海月到前除。

僧问笼鹅帖,僮抄种树书。未须辞禁直,即此足逃虚。

()

剥尽皮毛真实在,几年孤立小溪浔。人来人去谁青眼,花落花开自苦心。

不是野夫同臭味,难教君子出山林。巡檐日日窥生意,一朵先春直万金。

()

憔悴无心对镜台,燕钗象揥锁尘埃。昭阳自有身轻者,肯放羊车夜半来。

()
神欲出,便收来。
神返心中气自回。
换丹元,朝玉台。
时运水,日搬柴。
()

风吹雨洗玉猗猗,云捲霞舒锦陆离。
竹夹桃花花映竹,雅如翠障绣西施。

()

去年牙戟海边城,空望门阑涕泗横。今日去旄东向梦,那知高纛此中迎。

岂非丈席谐瞻对,亦似云衢有否亨。十有馀年想谆诲,更期朱玉似河倾。

()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

()

落日临平路,连山尽向南。水声黄鹤寺,云气白龙潭。

丧乱今谁在,幽奇昔屡探。湖边楼阁废,高柳与天参。

()
水满平田无处无,一张雪纸眼中铺。
新秧乱插成井字,却道山农不解书。
()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知堪荐寝园无。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珠。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

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

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纵甘嗟来食,念此非穷途。

()
暮色苍然遂不开,我舟亦欲傍崖隈。
不唯帆过谁家宿,水鸟林栖亦并来。
()

唐家空筑望仙楼,秦汉何人到十洲。尘外啸歌红树晚,壶中坐卧碧天秋。

庙堂待起烟霞侣,泉石还看鹤鹿游。弱水三千休问渡,皇家自有济川舟。

()

滇之西迤临西路八千,擦木乌斯相勾联。我朝羁縻二百载,金天月窟通人烟。

传闻鸟道入蚕丛,中有雪山高插天。雪山横亘路邈绵,穷冬雪花俨抛砖。

()
《第一书记上马记》,绝世文章惹大波。
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么?
英雄巨像千尊少,皇帝新衣半件多。
北大荒人谁最健?张惟豪气壮山河。
()

读书岂在多,适用一编足。君听刍荛言,可备太史录。

()

村社招邀少长同,正逢皎月满晴空。欲从雉堞游天外,如暏鳌山在禁中。

不夜城连南北合,长春花入绮罗丛。桥成灿烂龙争跃,鼓鬣双双戏彩虹。

()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
三起复三眠,吹花涨雨烟。
浮萍增采色,轻压绿池莲。
()

蘋末商飙动,飘飘舞絮狂。行空疑泛梗,著树若飞霜。

衬水鱼争沫,披云雁作行。所嗟人远戍,秋老未还乡。

()
一径青松露,三门白水烟。
殿横林外脊,塔漏隙中天。
地旷迎先见,村移眺更妍。
追程坐行役,不得泊春船。
()

水竹苍苍拥夕曛,小亭倒影绿波纹。空山何处寻仙迹,矫首天边一片云。

()

山月明空隙,庭柯下槁乾。
沈沈僧夜静,漠漠雁天寒。
梦境愁偏隔,诗情老易阑。

()

满城车马此堂閒,招隐真堪赋小山。花竹四时春不断,琴书列屋昼常关。

开尊又喜逢青眼,携手还思弄碧潺。却怪相期数相迕,早朝常隔殿西班。

()
偶向红尘得此生,岁寒松竹尚多情。
道人亦有生前契,幽处开轩巧见迎。
()
东风万物新,独未到幽人。
赋命自多蹇,阳和非不均。
五陵三月暮,百越一家贫。
早误闲眠处,无愁异此身。
()

疑花疑叶总难分,晴色梢头剪碧云。最是晚来易惆怅,数枝无语立斜曛。

()

顷岁游孤屿,名门说二何。
胡为终璧水,自合上銮坡。
器重连城价,心澄古井波。

()
宅家亲擢得真才,柏府兰堂更外台。
未问遄驱向沟壑,半途应有诏书催。
()

危阁飞空羽翼开,下蟠波面影徘徊。
光摇画板月深浅,声绕曲栏风往来。
暝色四郊烟莽苍,晓云千嶂雪崔嵬。

()

东风吹大河,河水日夜流。严装逝将归,祖送河上头。

故乡六千里,迢遥望荆州。违别岁年远,耿耿桑梓忧。

()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

十二栏杆锁画楼,春风吹损上帘钩。花心柳眼从教放,蝶意蜂情一任休。

残滞酒怀消旧恨,禁持诗句遣新愁。东君若也怜孤独,莫使韶光便似秋。

()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
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
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
屏山辍赠子,莫遣污簪珥。
()
门左篷弧喜事新,四朝先佛庆生辰。
峣峣已露峙头玉,表表因名系角麟。
鼻祖同庚光后叶,卯君著瑞定前身。
我来摩顶为儿寿,一岁从今百岁春。
()

空堂寂静类禅关,怪㡳诗逋搅却閒。往事巳俱随逝水,新题恨不遍名山。

风高哀雁来天外,月冷鸣螀绕砌间。自觉此身成市隐,欲将踪迹混渔蛮。

()

归来投别业,鸡犬一庭前。雪重千门树,湖吞万井烟。

鸱夷寒食庙,虾菜夕阳船。何似营平路,黄沙猎火天。

()

太一祈年肃盛仪,灯前亲拜竹宫时。燎烟夕殿皆青玉,法供春筵尽紫芝。

雍畤旧传周室礼,汾阴今侍汉家祠。云霄赋客多如雨,持橐何人独鬓丝。

()

()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
五峰高处五云新,黄石先生非避秦。
圯上未空书出袖,岩前元自易无尘。
烟霞窟冷苦留客,云雾窗虚亦可人。
好为苍生彻蒸暑,天边散与一襟春。
()
出门俱寂寞,短褐步东皋。
语简反疑傲,诗枯亦近骚。
水轮寒碓急,山寨晚烟高。
邈矣飞来雁,令人赋折刀。
()

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贵钩。

撇却云雾窗,分渠月波楼。但有月长清,何妨波漫流。

()

海上群山鱼立头,待君单骑入登州。
飓风夜半惊批屋,蜃气朝来看吐楼。
谚数慢从群吏睨,耳真聋有府公留。

()
小酌园林酒半醺,落红影裹惜余春。
插花归去蜂随帽,傍柳行来鸥避人。
白发尚为千里客,黄金难铸百年身。
何时归赋沧浪水,浣我征衣万斛尘。
()

群贤列圣无他语,惟一惟精只此中。腊底雪消山尽处,柴门夜夜领春风。

()

騄骥有骏足,调御始服舆。天资已高迈,淬砺资群书。

敏学复好问,端由方寸虚。超然适正道,克慎在厥初。

()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
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
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
()

杖锡当年谒翠微,灵山风景世间稀。白莲香绽随流水,丹荔阴浓蔽夕晖。

古冢已闻曾化镜,新亭犹想旧留衣。宦游几度成追忆,此日登临那忍归。

()
称稻满南泽,露下稻已黄。
雨足暗泉满,秷穉各自长。
侵晓负镰去,日暮积我场。
从今有晨炊,璨璨珠玉光。
()
鸦丛桑椹紫,蝶穴菜花黄。
水鸭眠依石,竹鸡啼过墙。
()

自有林亭不得闲,陌尘宫树是非间。

终南长在茅檐外,别向人间看华山。

()

子夜枯桑㕧,巢居忽听之。裂玕嫩玉泣,摧鬣老龙洟。

文冢凭谁吊,芝田且自耛。年来姜性辣,和桂斫冰糜。

()
岁暮风欺客,天开日解围。
雪消无奈白,云细不禁飞。
目尽江无尽,吾归雁亦归。
晓来清彻骨,尘物污人衣。
()

细路逶迤入,城南访辟疆。竹疏三径辟,树暗一扉藏。

款客虚厨具,谭诗剩草堂。不妨留少选,幽意引春阳。

()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水冻菖蒲未生节,关寒榆荚不成钱。

()
吏部文章万世,吾求善本编窥。
散帙云窗棐几,同安得见丘迟。
()

风尘蹭蹬悲游子,鸡黍招邀愧老农。盗取青毡无旧物,书凭黄耳有先容。

乞怜不辨齐门扫,投老宁堪楚市舂。回首故山劳梦想,楼高百尺卧元龙。

()
酣酣枕上息吾形,日过南窗第几棂。
所得高眠容幕府,为无深责系朝廷。
苦遭浮蚁催来熟,忽被幽禽唤得醒。
却整葛巾寻晚酌,竹间呼客尽吾瓶。
()

银台火冷坠灯花,粉堞霜寒咽鼓笳。窗月照来人影瘦,边风吹散雁行斜。

情多转觉孤怀切,老近生憎两鬓华。坐久无聊才就枕,却惊梦里得还家。

()
吁嗟四代帝王权,尽入区区一旧编。
或让或争三万里,相因相革二千年。
唐虞事业谁能继,汤武功夫世莫传。
时既不同人又异,仲尼恶得不潸然。
()

叨陪法驾阅新堤,夙夜辛勤悯庶黎。底定九河功媲美,时巡三辅典堪稽。

烟村黯黯青帘扬,岸柳阴阴白马嘶。沉璧寘薪诚默契,神人应有绿图携。

()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
两翼城包险,三分寺占奇。
市嚣芳草隔,古意落花知。
岁熟人情乐,时清物态熙。
江山输眼底,尽是太平诗。
()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珮无处夸。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

白浪排山山欲摧,北风打船船不开。江边渔父迎人语,如此风涛郎莫回。

()

更深女伴好相邀,争说双星会鹊桥。风逼画栏纤月落,露侵罗袂彩云飘。

休言愁恨成千古,犹得欢娱此一宵。人世可怜零落后,茫茫何处赋大招?

()

高堂红烛鼓声齐,舞遍纤腰月未西。一曲缠头一双锦,骅骝空自惜障泥。

()

玉衡连极,招摇指辰。太昊司方,句芒御春。

()

本无轩冕志,来结松下庐。东皋微雨过,愿言事新畬。

开我床头瓮,撷我园中蔬。鹪鹩巢深林,一枝不求余。

()

晨出燕市门,暮宿滹沱水。相思谁谓尔,一别成万里。

苏季远辞秦,周南留太史。荣枯有是非,所嗟日月驶。

()

浓云似墨滞行旌,点染春郊最有情。话到桑麻风自古,灾余草木雨还生。

土龙不用胡僧咒,竹马偏喧徲子迎。烟火几家寥落尽,空山布谷一声声。

()
朝发襄阳城。
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
花艳惊郎目。
()
古院无僧住,含情更惘然。
绿苔欺破阁,白鸟没飞烟。
壶隐迟迟日,筒分细细泉。
栏干聊小凭,取次缀诗篇。
()
题舆再到海东涯,嗜学深於入幕时。
一字未通终不置,五行俱下尚嫌迟。
情亲端有卜邻意,别后空劳望月思。
老我无因可重见,祝君来此拥旌麾。
()
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
此树且能久,後人宜不忘。
君从金马去,郡在铁牛旁。
山色临关险,河声出地长。
()
欲视目已瞑,欲语口已噤。
欲动肉已寒,欲书手已硬。
惟有心上热,惟有心上悲。
此热须臾间,此悲无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