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

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朗读

《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吏部文章万世,
吾求善本编窥。
散帙云窗棐几,
同安得见丘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黄庭坚对古代文献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吏部收集的文献来寻找优秀的典籍,并编纂成自己所需的书籍。然而,文献散乱无序,而且难以找到理想的材料。作者感叹自己与远古文人丘迟无缘相见,无法得到他的指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献整理的苦恼。诗中的"吏部文章"指的是吏部所收藏的文献,黄庭坚希望通过这些文献能够找到好的典籍。"吾求善本编窥"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整理好的文献来窥探其中的智慧和精华。

接下来的两句"散帙云窗棐几,同安得见丘迟"则表达了作者的失望和无奈。散帙指的是零散的书籍,云窗棐几则是指窗前的书桌。这两句意味着文献散乱无序,而且找到理想的书籍很困难。作者无法与丘迟相会,也无法得到他的指点和启示。

整首诗词简洁有力,通过抒发自己对文献的渴望和整理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珍视和对于古代文人的敬仰。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的重视,展现了黄庭坚对于学术的追求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园林烟景快相亲,兄弟招欢自主宾。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

()
世人个个便宜爱,争要便宜。
半使心机。
赢得便宣却是亏。
少人知。
()
神宫巍巍,庭燎有辉。
声谐备乐,物陈岂作。
清酤既载,酌言献之。
惟神醉止,聿来蕃釐。
()
号名极形似,摹写与真逼。
聊以画滑稽,慰我秋园寂。
()

道周古松树,半荣半已枯。长丝敛柯叶,流膏出皮肤。

旁见斤斧痕,文理烂交敷。历岁岂不深,养质心匪虚。

()

道学倡东南,维潮亦兴起。卓哉郑与郭,学为晦翁喜。

题诗飞泉岭,想见侍杖履。晦翁生南度,志锐雪国耻。

()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偮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

屐初停,见乱杉深巷,门境已空幽。一派风廊,几层钓槛,微茫人在沧洲。

轩子外、苍皮怒裂,更红鱼、碧鸭漾铜沟。屋小如㡓,斋虚似舫,万籁飕飗。

()

山到阳春好,人传电白奇。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

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

()

于神何司,而德于木。肃然顾歆,则我斯福。我祀孔时,我心载祗。

匪我之私,神来不来。

()
老眼静中看。
知我其天。
纷纷得失了无关。
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间。
()
画堂宴阕,望重帘不卷,轻哑朱户。
悄悄回廊,惊渐闻、蟋蟀凌波微步。
酒力融春,香风暗度,携手偎金缕。
低低笑问,睡得真个稳否。
()

昔闻欧冶铸宝剑,冶中蛟龙欻挥霍。
冶开火歇蛟龙失,黯黯青云吐芒锷。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气萦薄。

()
曩昔行藏已熟筹,最为一策是无求。
看人面孔有何好,如此头颅只麽休。
草草园庐山北住,匆匆岁月水东流。
莫因一片梧桐叶,瘦损能诗沈隐侯。
()

贫与病相约,贫来病亦来。

有僧时馈药,无鬼敢输财。

()
欲看西湖两岸山,卧乘湖上木兰船。
湖山已自随船改,更值阴晴欲雨天。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従今得几回。
()

倒橐黄金尽,方悲行路难。
桂薪炊玉粒,可是乐长安。

()

沈水才经洗辙尘,天风又复促征轮。秋官正切沾时雨,河政旋看寄老臣。

赠别自饶新笔墨,论交犹是旧情亲。欲知此后相思梦,祇在淮黄泗济滨。

()

惟将富贵耀家门,风节廉隅总不论。世上几多贪父母,忍将铦刃剚儿孙。

()
寒色今朝异,屯云万里同。
定知花翦水,不是絮因风。
蒲宦翻成旅,愁吟未易工。
白头亲八十,留滞楚江东。
()

衡州何处问花光,抹月批风只欠香。安得江南断肠句,为题风雨浣啼妆。

()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

诸老更推挽,先生定别留。
孰知庐阜趣,战胜汉廷游。
直自全高隐,宁当退急流。

()

达人到岸不须船,留寄寒云几百年。欲问上方多少远,为言先过净居天。

()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

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

()

怪访怪,怪不在。

茅君山,来相待。

()

人间衮衮惜花王,得似东篱兴味长。撷秀餐英期晚节,相看日日是重阳。

()
晚过修竹园,主人故所知。
知故义不薄,执手言相思。
复有青云士,远行从此辞。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
()

重列北上。
分庭异陛。
百司扬职。

()

候晓传清跸,迎风引綵旒。共瞻宫辂出,遥想望陵愁。

弓剑随云气,衣冠奉月游。空馀驾龙处,摇落鼎湖秋。

()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
()
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
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
()

朝曦色染沧溟绿,东望海门如半粟。沧溟突处天荡摇,顷刻已见西来潮。

象山南头蒜山尾,一舸倒流还数里。风威不敌潮势狂,吹角北岸停帆樯。

()

先皇昔爱松风吼,时作松风字如斗。铁画银钩草带真,宣庙神宗同一手。

国变馀君大布衣,兼金购得御书归。日日焚香瞻圣藻,天门龙跳见天威。

()

余少之时,赋和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李泰伯云:天将寿我欤。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
一生病鹤寄樊笼,此去鸿冥万里空。
未论蓴羹与羊酪,新粳要胜太仓红。
()

中间会与别,不啻二十年。
向来君之官,我必赠以篇。
今过临淮郡,惠好情联联。

()
甫读宗周挽,那知遽绝弦。
所嗟无我辈,不独在诗篇。
行到水穷处,魂伤山寂然。
灰寒空酹酒,恸哭向苍天。
()

去国独依依,羁臣泪湿衣。
梦中燕月冷,望里楚山微。
世变人惊老,身全诏许归。

()

扁以槐堂之钜笔,铭以云谷之高辞。
镇以平园之签帙,照以太极肝脾。
千岩万壑转芳气,青天碧海流清规。

()

岸树低欹一雪馀,枝头半叶已全无。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

来自芝田远,飞渡武溪深。振迅依吴市,差池逐晋琴。

奇声传迥涧,动翅拂花林。欲知情外物,伊洛有清浔。

()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只将凫雁同为侣,不与龟鱼作主人。
()

紫雾藏金屋,丹霞间玉楼。那能佳丽地,不作狭斜游。

江女名无畏,卢家字莫愁。徐娘虽老去,象管不停讴。

()
()
年前约园梅,梅开主人病。
初英仅一窥,旋遭风雨横。
瑰奇耻浪设,收卷归尽净。
追攀梦中事,讵复形啸咏。
()
火是人生日用资,难凭回禄做儿嬉。
千镫照夜成何事,一点疏防万屋危。
()

春情缘雨复缘晴,晴即閒行雨即吟。花好满园看未遍,出墙邻树又关心。

()
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
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
万片风飘难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
妍媸双脚撩天去,千古茫茫土一丘。
()

子向诗书外,万於艺事优。
桐丝传古意,兰墨写离愁。
黄阁能知己,朱衣必点头。

()

西台重见紫薇花,天上时时好物华。人向药阶升禁掖,路从桃水入仙家。

香英半落风前酒,高艳遥烘日际霞。却忆后斋浓睡觉,芝泥初熟午阴斜。

()
众人之所乐,所乐唯嚣尘。
吾友之所乐,所乐唯清芬。
清芬无鼓吹,直与太古邻。
太古者靡佗,和气常絪纭。
()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清凉不散亭犹在,

事力何销舫已无。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

百尺烟霄上,千竿雾雨馀。绿阴浮枕簟,苍霭净庭除。

寂寞王猷驾,萧森杜甫庐。何如偕筱簜,取次贡乘舆。

()

水驿山城几往来,雪鸥亦怪面生埃。径归不为麒麟楦,多病竟孤鹦鹉杯。

老子地寒馀草径,广文官冷合兰台。山居美不堪持赠,云湿堕樵羹芋魁。

()
今朝腊月二十五,明朝腊月二十六。
风前唱起仰山歌,人皆道是云门曲。
()
乐事难并真实语,坐排用意多乖误。
兴来取次或成欢,瓦钩却胜黄金注。
我生祸患久不择,肯为一时风雨阻。
天公变化岂有常,明月行看照归路。
()

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

客言禹庙登临好,空濛万里无尘嚣。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

()
细雨萧萧懒出门,炉薰消尽有余温。
案头不著閒文字,时把楞严信手翻。
()

玄英纪运。冬冰折。物为音本。和且悦。穷高测深。长无绝。

()

铁骑侵淮海,龙潭碧始通。云生倚宝刹,月出见珠宫。

泻涧水喷薄,依岩树郁葱。神交难独擅,吾党契元同。

()

稚苗苏醒晓风凉,老魃匆匆遽俶装。旬浃望霓心肺渴,暂须一啜露华香。

()
江上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
()

奋笔清江追二刘,奈何垂老入西州。儿痴竟累张彝死,母老谁为禹锡谋。

风雨魂归金石晚,江山恨满玉关秋。词林顿尔成憔悴,目送飞云双泪流。

()

何处西南是果州,黄柑殊胜木奴洲。使君自喜乡闾近,骚客仍怜井邑幽。

盗贼燕秦犹未息,山川楚越已先秋。原头兵马今多少,更与将军论木牛。

()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
长啸。畴昔驰边骑。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
尚无池水泛荷香,幸有园英照竹窗。
雪白葵花持玉节,柿红萱草立金幢。
()
舟行山亦移,山尽舟亦住。
青山无故人,行人自来去。
初辞逶迤谷,复接参差树。
柁转暮色分,帆驶秋岚度。
()

金屋何缘贮阿娇,美人家合在云霄。回翔彩凤休飞去,晓月谁翻碧玉箫。

()

烟尘满目。正木落燕山,天寒气肃。北望居庸叠翠,万峰云簇。

黄金台上当时月,见几度、征旗矗矗。冰合滹沱,风寒易水,不堪驻足。

()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

赫赫炎官未退藏,祈禳已尽别无方。忽施润泽环千里,再使荣华及百昌。

未问民天无欠阙,且欣心地得清凉。一杯预作秋成庆,草草盘飧不用装。

()
浅著铅华素净妆。
翩跹翠袖拂云裳。
傍人作意捧金觞。
曲度清悲云冉冉,花飞零乱月茫茫。
()

缓辔徐驱,儿童聚观,神仙画图。正芹塘雨过,泥融路软,金莲自策,小小篮舆。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嗅蕊攀条得自如。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
清泉怪石盘纡。信风景江淮各异殊。记东坡赋就,纱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后车。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
捣衣声不乱,捣衣情自深。
秋风一夕起,闺中同此音。
妾捣君不闻,天涯自有砧。
也应如妾捣,为妾捣君心。
()

负郭可无三顷秫,盖头幸有两间茅。
还乡且尽田家乐,举世谁非市道交。
村酒一杯浇磊块,山程数驿更硗嶅。

()
蛩老无声深夜静。
新霜粲、一帘灯影。
妒梦鸿高,烘愁月浅,萦乱恨丝难整。
笙字娇娥谁为靓。
()
乐岁饶嘉泽,荒山遍有秋。
断云犹过雨,平陆自交流。
香饭炊红软,嘉蔬荐绿柔。
蝇营竟何事,老我即菟裘。
()

洞底菖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
窗外幽花无数生,乱红相映不知名。
长条自转风前影,别壑还添雨后声。
闭户苦无佳客语,披书聊慰古人情。
诗成步逐山腰月,相对茅檐夜色清。
()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

莫道趋时拙,书中乐未涯。
荷锄依树歇,联句笑人迟。
仙去井犹在,年荒草不衰。

()

谢老久不见,引领溪云隅。想随鹓鹭行,华簪小踟蹰。

薄俸不暇给,素约不愿馀。棋局消日长,局终还拥书。

()

峨嵋山月古关情,流入渝江影倍清。
尘尽光生湖海客,归来还与月争明。

()
夸帝里。
万灵咸集,永卫紫陌青楼,富臻既庶矣。
四海升平,文武功勋盖世。
赖圣主,兴贤佐,恁致理。
()

遗荣辞上国,解印适稽山。圣主流深眷,群公祖别颜。

綵帆收鉴水,紫气度函关。应是辽阳鹤,千年始一还。

()

小瓮吮醯酸透骨,寒缸吹焰火烧眉。何时翁媪花灯下,珠翠成行捧玉卮。

()
三湘迁客思悠哉。
尊俎定常开。
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
他年来此,贤侯未去,忍话先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