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岩寺晓起

宿东岩寺晓起朗读

《宿东岩寺晓起》中文译文:在东岩寺过夜,天亮起床。野寺的寒塘在黎明时分,游人们的喧嚣都消散了。寺庙钟声渐渐停止,只有几棵树下闪烁的月光。僧人起床,半个身躯隐在云雾之中。宿鸟惊叫,我才刚看见它。幽静的泉水流下来,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我倚在前面的栏杆上,吟唱着馀音,红叶纷纷落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诗人以凄凉的笔墨描绘野寺的清晨景象,游人们的离去,钟声渐渐淡去,只有几棵树下的月光陪伴。在黎明时分,僧人起床,云雾弥漫,宿鸟惊叫,幽静的泉水轻轻流淌。诗人站在栏杆前,吟唱着馀音,红叶纷纷落下,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

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僧人的起床和自己的吟唱,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寂寞的氛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宁和,寺庙中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同时,诗人使用了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景象,让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构建出整个场景,增加了诗的韵味和意境。

整首诗字数不多,却给人带来了一种宁静、淡然、静谧的感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寺庙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完这首诗,仿佛也能亲身感受到那宁静的寺庙和僧人的生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莹

(?—282)三国吴沛郡竹邑人,字道言。薛综子。初为秘府中书郎。吴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孙皓初,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领太子少傅。坐事下狱,徙广州。华覈保荐,召为左国史,上书陈缓刑简役。吴亡入晋,为散骑常侍。与韦曜等撰《吴书》,自撰《后汉记》。...

薛莹朗读
()

猜你喜欢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
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

断崖兮秋清,野桥兮烟横。彼何人兮短褐,跨蹇驴兮孤征。

登蜀道兮出函谷,叫阊阖兮谒承明。兰皋兮芷葺,木涵风兮楚声。

()

懊恼枇杷实,核多而肉少。不疗腹中饥,那禁眼中饱。

()

四海双兄弟,南来几别离。
未成春草梦,先动白云思。
涕泪三年隔,风尘数月期。

()

元戎玉帐拥貔貅,武略文韬压众流。恢拓封疆当圣代,尽收部落入神州。

归旌想惬舆情望,奏凯亲承宠渥优。从此烽烟空绝塞,边民乐业日歌讴。

()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
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
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
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

地接天台胜,山围雁荡高。诗人同谢眺,羽客见卢敖。

树色分厓翠,江声应海涛。何年此栖托,莲叶好时操。

()
不谢车尘觅饷偎,前行后指亦危哉。
一贫牵绊似绳缚,百怪攻攒如箭来。
自倚此中惟拙直,未知何故每惊猜。
是尧非桀俱尘土,且可深杯更浅杯。
()

秋声吹碎江南树。正是潇湘肠断处。一片古今愁。荒埼水乱流。

披图惊岁月。旧梦何堪说。追忆谩多情。人间无此情。

()

文星耿耿恶星缠,虚度韶光十八年。只望曾参养曾皙,岂知颜路哭颜渊。

白头老母身犹在,红粉佳人分未完。待得血书归报日,一声儿子二声天。

()

小雨萧寒破晚晴,疏疏密密滴檐声。乌鸦盘舞黄云乱,早与商量雪意生。

()

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
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
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

()
九阳数,尽通彻。
三教门人,乍离巢穴。
探春时、幸得相逢,别是般欢悦。
也无言,也无说。
()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赖有閒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
活骷髅。
算来有甚风流。
着衣衫、遮形盖体,弄精神、虚度春秋。
又不念、无常近也,又不怕、阎老来勾。
()

归路铅山县,梅花万树春。青天元属我,白发肯饶人。

道德看前辈,冰渊战此身。寄书长不达,传与故乡亲。

()

寒拆伴秋砧,残星迥明灭。陟阶裒广埏,回飙迅枯札。

铜龙玉漏沈,筹箭遥更掣。良人祗皇役,驱驾河梁雪。

()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
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
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

()
策杖郊原信步行,沙边春水半涵清。
花开旧树香仍在,燕葺破巢功未成。
世路十年尘土面,春风万里鼓鼙声。
从今准拟开怀去,到手荷杯莫厌倾。
()

姑熟江头浦溆回,云岑烟岛翠崔嵬。楼穿蜃气波心出,山戴鳌宫海上来。

石见早知潮水落,风生远见客舟开。天教迥隔江淮壤,不著游丝点绿苔。

()

夕阳旧苑,又过客、曼歌离黍。想云近仙居,香昏龙气,空锁千门榜署。

漫说长安,堪西笑尽,梦逐京尘飞去。嗟殿柳、燕归宫槐,蝉断暗闻铃语。

()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
人间陈五鼎,天上应三台。
顾我幽居人,卒岁事田莱。
首种既已薄,时雨又复乖。
身事尚如此,与世宜不谐。
()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