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岩寺晓起。两汉。薛莹。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宿东岩寺晓起》中文译文:在东岩寺过夜,天亮起床。野寺的寒塘在黎明时分,游人们的喧嚣都消散了。寺庙钟声渐渐停止,只有几棵树下闪烁的月光。僧人起床,半个身躯隐在云雾之中。宿鸟惊叫,我才刚看见它。幽静的泉水流下来,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我倚在前面的栏杆上,吟唱着馀音,红叶纷纷落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诗人以凄凉的笔墨描绘野寺的清晨景象,游人们的离去,钟声渐渐淡去,只有几棵树下的月光陪伴。在黎明时分,僧人起床,云雾弥漫,宿鸟惊叫,幽静的泉水轻轻流淌。诗人站在栏杆前,吟唱着馀音,红叶纷纷落下,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
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僧人的起床和自己的吟唱,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寂寞的氛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宁和,寺庙中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同时,诗人使用了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景象,让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构建出整个场景,增加了诗的韵味和意境。
整首诗字数不多,却给人带来了一种宁静、淡然、静谧的感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寺庙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完这首诗,仿佛也能亲身感受到那宁静的寺庙和僧人的生活。
(?—282)三国吴沛郡竹邑人,字道言。薛综子。初为秘府中书郎。吴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孙皓初,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领太子少傅。坐事下狱,徙广州。华覈保荐,召为左国史,上书陈缓刑简役。吴亡入晋,为散骑常侍。与韦曜等撰《吴书》,自撰《后汉记》。...
薛莹。(?—282)三国吴沛郡竹邑人,字道言。薛综子。初为秘府中书郎。吴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孙皓初,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领太子少傅。坐事下狱,徙广州。华覈保荐,召为左国史,上书陈缓刑简役。吴亡入晋,为散骑常侍。与韦曜等撰《吴书》,自撰《后汉记》。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葵花。宋代。梅尧臣。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秋征图。金朝。李龏。断崖兮秋清,野桥兮烟横。彼何人兮短褐,跨蹇驴兮孤征。登蜀道兮出函谷,叫阊阖兮谒承明。兰皋兮芷葺,木涵风兮楚声。渺何之兮不返,因有感兮吾生。
送子云五首。宋代。韩元吉。四海双兄弟,南来几别离。未成春草梦,先动白云思。涕泪三年隔,风尘数月期。生涯奔走里,卜筑定何时。
题长安归骑图二首 其二。明代。杨荣。元戎玉帐拥貔貅,武略文韬压众流。恢拓封疆当圣代,尽收部落入神州。归旌想惬舆情望,奏凯亲承宠渥优。从此烽烟空绝塞,边民乐业日歌讴。
太公孔子。元代。方回。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题叶经历水北山居。元代。贝琼。地接天台胜,山围雁荡高。诗人同谢眺,羽客见卢敖。树色分厓翠,江声应海涛。何年此栖托,莲叶好时操。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元代。方回。不谢车尘觅饷偎,前行后指亦危哉。一贫牵绊似绳缚,百怪攻攒如箭来。自倚此中惟拙直,未知何故每惊猜。是尧非桀俱尘土,且可深杯更浅杯。
菩萨蛮 题倪徵君惠麓图。元代。王国器。秋声吹碎江南树。正是潇湘肠断处。一片古今愁。荒埼水乱流。披图惊岁月。旧梦何堪说。追忆谩多情。人间无此情。
京师就义啮指报母诗。明代。梁惠生。文星耿耿恶星缠,虚度韶光十八年。只望曾参养曾皙,岂知颜路哭颜渊。白头老母身犹在,红粉佳人分未完。待得血书归报日,一声儿子二声天。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其一。宋代。范成大。小雨萧寒破晚晴,疏疏密密滴檐声。乌鸦盘舞黄云乱,早与商量雪意生。
次与仲和联句韵。明代。陈铎。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也知别后还相忆,何处钟声隔暮云。
清心镜 咏三教门人。金朝。马钰。九阳数,尽通彻。三教门人,乍离巢穴。探春时、幸得相逢,别是般欢悦。也无言,也无说。执手大笑,无休无歇。觉身心,不似寒山,这性
次学士卢疏斋题赠句容唐别驾。元代。萨都剌。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赖有閒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锦堂春。唐代。无名氏。活骷髅。算来有甚风流。着衣衫、遮形盖体,弄精神、虚度春秋。又不念、无常近也,又不怕、阎老来勾。巧使机关,张罗活计,忙忙劫劫苦贪求。空热闹虚名薄利,分外惹闲愁。三寸气,一朝断了,独卧荒丘。叹古今、几番成败,光阴迅速难留。好*闲、修真养性,把从前、伎俩都休。放下尘劳,悟明心地,凌风飘荡野云收。江山静,太虚空廓,星月照瀛洲。真个好,逍遥快乐,不羡王侯。
送梅鼎归铅山。明代。罗伦。归路铅山县,梅花万树春。青天元属我,白发肯饶人。道德看前辈,冰渊战此身。寄书长不达,传与故乡亲。
古怨行 其三。明代。田登。寒拆伴秋砧,残星迥明灭。陟阶裒广埏,回飙迅枯札。铜龙玉漏沈,筹箭遥更掣。良人祗皇役,驱驾河梁雪。期逝胡不归,多恤心如结。飞鸿怅冀瞻,兰光照孤孑。郁我独处心,一日成三月。近闻王事殷,敌兵来仓猝。烽火戍烟红,于征岁三越。靡盬臣子心,勉旃事征伐。捷书报承明,妾心死亦歇。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唐代。李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酬陈齐民见奇。宋代。种放。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和经仲春日即事。宋代。吴芾。策杖郊原信步行,沙边春水半涵清。花开旧树香仍在,燕葺破巢功未成。世路十年尘土面,春风万里鼓鼙声。从今准拟开怀去,到手荷杯莫厌倾。
蟂矶庙。明代。龚敩。姑熟江头浦溆回,云岑烟岛翠崔嵬。楼穿蜃气波心出,山戴鳌宫海上来。石见早知潮水落,风生远见客舟开。天教迥隔江淮壤,不著游丝点绿苔。
二郎神 和湘绮翁西安北苑题壁。清代。郑文焯。夕阳旧苑,又过客、曼歌离黍。想云近仙居,香昏龙气,空锁千门榜署。漫说长安,堪西笑尽,梦逐京尘飞去。嗟殿柳、燕归宫槐,蝉断暗闻铃语。前度。画轮移雉,玉阶班鹭。看地转天回,终南古黛,不减西山翠妩。汉月悬秋,秦云媚晚,销得楚狂题句。但暗忆、彩笔曾干,气象白头非故。
喜闻捷报。近现代。毛泽东。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宋代。晁说之。人间陈五鼎,天上应三台。顾我幽居人,卒岁事田莱。首种既已薄,时雨又复乖。身事尚如此,与世宜不谐。
林正甫寺簿举似所和判院徐册年咏所居诗且俾。宋代。虞俦。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