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朗读

中文译文:
在令狐相公的南斋小宴上听阮咸演奏琴
阮巷已经久远而虚无,但琴声依然传承。优雅的音乐从他兰室中发出,引发遥远的思绪,含含在竹林中。
座位上的众多宾客都被音乐所感动,庭院中的芳树随着音乐而移动,投下一片阴凉。酒杯中的酒助长真正的情感,我静静地聆听,没有流动的心思。
阮咸的身影像白色的折扇一样,他的琴声与朱弦的琴声和谐共鸣。他表现出一丝不平的情绪,带着古老的幽怨,却依然和现在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令狐相公南斋小宴上听阮咸演奏琴的赞美之词。诗中展示了诗人对阮咸琴音的赞美和欣赏。

诗人将阮巷久远而虚无的情感与阮咸的琴音联系在一起,表示虽然时光流转,但音乐的永恒却依然存在。阮咸的琴声在令狐相公的兰室中优雅地传出,引发诗人遥远的思绪,他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那种幽静的氛围。

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场景,座位上的宾客都被阮咸的音乐所感动,庭院中的芳树因为音乐的存在而随着音乐而摇曳生姿。酒杯中的酒作为音乐的陪衬,增强了真正的情感,诗人静静地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没有流动的心思。

诗中还描写了阮咸的形象,他的身影像白色的折扇一样,与朱弦的琴声和谐共鸣。诗人将他的琴声与古老的幽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丝不平的情绪,同时也表示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在。

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描绘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阮咸琴音的赞美和欣赏,并传递了音乐的永恒存在和情感的共鸣之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朗读
()

猜你喜欢

三人同榜五同居,白首同归识竟虚。流涕无言偏伏鸩,隔墙何处忽呼猪。

后时不及修降表,前事谁能禁谤书。到得狱门怀死友,须眉相见尚如初。

()

结茅逢路叉,生计附桑麻。借宿难容马,披衣易染霞。

枕边蛙语乱,檐角月痕斜。参得玄同理,何庐非我家。

()

尝闻有灵鸟,其名为凤凰。

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

()

小殿珠帘散柳丝,东宫初退讲筵时。
不材未敢修封事,把笔闲题应教诗。

()

云轻柳弱。内家髻要新梳掠。生香真色人难学。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谁在阑干角。夜寒手冷罗衣薄。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

款冻额黄晕浅檀。金罂颊醉半腮丹。妒他临老更芳颜。

落叶泠泠清影瘦,败荷剪剪绿云乾。争教不怯晓来寒。

()

子居河之曲,英彦本连踪。盐形或变虎,鼎气乍成龙。

若人承载德,宫墙定数重。五衢开辩路,四照起文烽。

()

归来烟水钓舟横,云白其如足下生。尚有菁莪经雨茂,空馀桃李向春荣。

高情祗许乡人慕,遗事谁从太史铭。赖有贤甥今宦达,为扬声誉照苍冥。

()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

神君衣裳冶雅,天人气韵高閒。题首犹馀甲子,瓣香谁拜门间。

()

爱学坡翁赤壁游,东桥晚景正清幽。千村树色烟中暝,万丈圩堤水外浮。

旅雁怯霜盘荻渚,寒灯傍岸识渔舟。文襄筹画真无匹,汩汩龙泽泻暮流。

()

始彼南康责,谁知睿泽宽。还为半刺史,不失古虞官。

别乘今谁厚,朱轓旧最欢。遥怜春色好,并盖纵游鞍。

()
气盖两峰蚤食年,堂堂声誉冠诸刘。
直言不愧上方剑,妙句常轻万户侯。
仙药了无金鼎效,梦魂空绕玉关秋。
当时若假三千骑,岂但区区活泰州。
()
旧闻良月似春时,真有梅花如许枝。
绿萼深宜翠羽宿,静香独许蜜蜂知。
木犀莫道开能再,庭菊无嗟晚乃移。
不是南方地偏暖,宠光潜已落天涯。
()

()

舟济大江濆,中流日欲曛。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

鲸跃常知候,鸿飞不乱群。颇思论胜概,把酒莫如君。

()

倚汉如天亦太愚,长鲸卷海倩谁屠。侧身东望悲何极,残影西颓淡欲无。

钟虡销沉同一泪,楼台歌舞漫相娱。骊龙睡去伤心久,竟失千金颔下珠。

()

去年荆府参谋去,今岁襄州太守归。
捐我汉南江北却,从今乐事赏心稀。
南风日日菰蒲长,秋水年年鳜鲫肥。

()

拊膺终夜起,徒御皆晨餐。秋风何萧瑟,百卉尽凋残。

揽涕策素輀,轻旗自飞翻。虎豹夹路啼,哀猿叫空山。

()
过雨花容杂笑啼。
淡妆深注半开时。
娇娆情态自天姿。
新浴太真增艳丽,微风新燕斗清奇。
()

眉痕吐月,倚新凉,罗袂流云栖暝。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

叠石生秋,馀花媚晚,何地无幽景。先生舒啸,结庐只在人境。

()

屡诫绝依傍,孤撑愧不能。一星湖上见,寒塔静于僧。

()

嵯峨擅北高,幽静还西竺。
虎蹲石根奇,龙蟠藤蔓曲。
面横白水湖,背列浓岚谷。

()

具美杯残意未休,相将重上望湖楼。
楼台忽已居平地,风月何曾识旧游。
更挈酒樽过水月,坐增诗兴满沧洲。

()

南国久芜漫,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黄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玉捐江皋。

()

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
解喷清霜飞座上,能呼凉月出云间。
病创冻马嘶荒塞,失侣穷猿叫乱山。

()
久雨空堂静,高人载酒过。
布袍同濩落,长铗任悲歌。
水气浮高柳,秋容入败荷。
明朝是九日,无菊欲如何。
()

敛得粗心细若丝,晴窗砥墨麝香吹。近来爱仿簪花格,亲录金荃集内词。

()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浑疑是梦中。飞鸟去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宫。

溪云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
昌歜佳辰风自南,黄梅酿出两鬖鬖。
绮琴绣遐能分外,报不如仪独不惭。
()
平怀常实事同风,正在昏昏梦寐中。
扶起脊梁重猛省,莫教蹉过五更钟。
()

世情弱卑近,子独志高远。中庭敞明轩,大字书钜扁。

轩前山百丈,山下水千涧。摩空屹苍苍,赴壑来滚滚。

()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

剑佩衣冠恰俨然,昂藏尽日对苍烟。不言浑似三缄后,僵立何曾一步前。

墓道草深无麦饭,纸灰风散落榆钱。牧人来往谁相问,任遣牛羊陇下眠。

()

休辞十驿犯埃尘,花柳无边政可人。
我坐宦囚归未得,仗君说与古溪春。

()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
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
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
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

浴鲜积翠栖灵异,石洞花宫横半空。夜光潭上明星启,

风雨坛边树如洗。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

国事艰危里,君心属望初。抗秦堪拔剑,全赵且回车。

虎斗谁争长,鹰扬计未疏。列侯多策士,谁更似相如。

()

今古难堤是小人,苟希荣宠任相亲。

陈谋不信怀忧惧,反间须防却害身。

()

无为运王化,虚静契天心。神情既昭朗,外诱安能侵。

斋居阅道妙,端拱肃冠襟。超然万汇表,俨若上帝临。

()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
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

重叠春山罨画开,柳边花底抱琴回。谁家庭院东风里,一片笙歌隔水来。

()

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

爱将雪鬓攲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

()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车前骥病驽骀逸,

架上鹰闲鸟雀高。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

渚势欲吞湖,湖流归旧吴。天浮一鼋出,山挟万龙趋。

浪急悬厓动,风颠系艇孤。持竿堪此地,渔钓本吾徒。

()

呼猿洞口,虚空迸裂。

鸦飞不度,如行如说。

()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酩酊酒

()
葛陂龙去已千年,每见遗孙出是间。
未遇严霜怀节久,因生平地立身难。
长崖气润云藏角,暗谷丛深雾养斑。
春晚向空重箨尽,却惊高意不能攀。
()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

渭水冻无波,终南翠色多。
云临残照霁,客向故城过。
惊雁远犹叫,牧童寒不歌。

()
湖海襟期落,山林骨相寒。
自惭知道晚,未觉忍穷难。
缺米临炊籴,逢花就担看。
尚能中酒圣,肯讳作诗酸。
()

濯残暑气朝来雨,助作秋声夜半风。

()

望淮轩上客来频,多有江南故旧人。云起八公帘半捲,风传百和酒初巡。

吴艘顺下帆如叶,海鹤横飞翅若轮。日日倚阑图画里,不知身是异乡民。

()
马蹄践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悬心肝。
悬心几千里,冉冉岁已残。
大河今渐涸,远目常不乾。
()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