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礼驸马

赠崔礼驸马朗读

《赠崔礼驸马》是唐代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凰楼阁连宫树,
天子崔郎自爱贫。
金埒减添栽药地,
玉鞭平与卖书人。
家中弦管听常少,
分外诗篇看即新。
一月一回陪内宴,
马蹄犹厌踏香尘。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建写给崔礼的赠诗。诗中描绘了凤凰楼阁与宫树相连的景象,表达了天子和崔礼都喜欢贫困的生活。崔礼经常在金埒(一种种植药材的园地)里栽种药材,而王建则与卖书的人平等相处。王建的家中很少有人弹奏琴弦,但是他的诗篇却总是新颖别致。每个月,他都会陪伴内宴,但他的马却不喜欢踏上被人踩踏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凤凰楼阁、宫树、金埒、玉鞭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唐代贵族士人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崔礼的赞美,展示了他对贫困和朴素生活的崇尚态度。崔礼自爱贫困,对种植药材充满热爱,而王建则平等对待卖书的人,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诗人的家中缺少琴声,但是他的诗篇却总是新颖独特,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诗词最后一句描述了王建每月陪伴内宴的场景,但他的马却不愿踏上被众人踩踏的尘土,可见诗人对于纯净和独立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和崔礼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了对贫困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纯粹、独立精神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士人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王建朗读
()

猜你喜欢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

厥初水精帝,肇迹维山东。乡闾表凫绎,胤胄延龟蒙。

胡为姑蔑墟,亦有文宣宫。时维赵宋末,兵戈竞华戎。

()

相业久寂寞,济世谁称贤。赖有肘后书,可拯斯民颠。

亲逢长桑君,饮以上池泉。置之百一方,洞见五脏偏。

()
老觉人间足畏涂,怕人浑似怕於菟。
晴明颇动青鞋兴,先探门前有客无。
()
早岁腾身隮辇路。
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
手挟雷公驱电母。
袖中双剑蛟龙舞。
()

静夜临深池,萧条不成寐。蟾光上下浮,清飙左右至。

潜鱼既息波,幽鸟亦敛翅。仰视河汉明,悠然发深喟。

()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

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

曰来紫姑,讖甘有兮松醽,糅以兮胶饧。

紫姑来下肸余馨。

()
好生恰对发生时,宽大恩流涣汗飞。
雷雨解成僵卉动,蓼萧诗就远人归。
()

迩来避暑溪上园,云林烟火数家村。别君半载不得面,双鲤江头劳记存。

忽忽秋风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联镳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

()

花片。花片。化作蜂蝶谁见。黄黄白白争飞。飞逐春山暮归。归暮。

归暮。月向枝头半吐。

()

深苑重调弦管。不觉银台烛短。相对有金波,天畔杯中都满。人远。人远。醉倚阑干玉冷。

()

层檐月印高低影,寒壑风号远近声。

()

卖药从来不计金,门栽红杏巳成林。也知住近华阳洞,曾淂仙方养道心。

()

()
览遍溪山最上头,琳宫贝阙更清幽。
虽然未得长生诀,也道曾从天上游。
()

丹霞蔽岩谷,素雪霏林皋。悠悠避世士,岁晏守蓬蒿。

箕山既纡郁,首阳何岧峣。时偕沮溺侣,耦耕向南郊。

()

浮世空名与谤随,欲从蛙黾问公私。年来悟得安心理,只在池亭隐几时。

()
两脚如麻数日悬,家贫上漏复旁穿。
天工却与人争气,赐得青苔百万钱。
()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
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浇春衫。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复多酒。

马生弹琴纪生画,郭子题诗美如炙。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

鹤下丁生笔,斋头到公石。六月乍清凉,婆娑玉华客。

()
才本无多老更疏,功名已负此心初。
镜湖夜半闻新雁,自起吹灯读汉书。
()
扑屋阴风雪作团,织蒲投我最宜寒。
君当自致青云上,快取金狨覆马鞍。
()
逸气轩眉宇。
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
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
时与命、犹须天付。
()

红篆桃符白板扉,瓶梅写影上床帷。芦帘纸阁清相称,不羡氍毹作地衣。

()

素练秋高草树枯,来从东海势应孤。即看一击还千里,更爱凌风不受呼。

()

矞云贯月溶金波,碧烟羃树春婆娑。海珠泣红花露重,蜃脂流绛兰逶迤。

越罗复幕交流苏,绣襦结带明青蛾。金壶转刻铜龙湿,漏水溅溅辘轳涩。

()
精详语议四门开,舒惨阳和意外裁。
远见风尘思往事,无穷日月去还来。
乐耶指趣归三体,周旋道理遍九垓。
贤圣人天常法则,卿云岭上白皑皑。
()

春城过雨晓阴屯,圣主临轩礼数尊。龙见在田文正显,凤飞近日语偏温。

宫壶叠赐来东阁,内镪分颁下北门。何幸非才陪盛典,深惭无补亦沾恩。

()

美人在桂林,贻我金琅玕。高情与逸思,遥下青云端。

相去万馀里,黄鹄飞犹难。湘滩何悠悠,衡麓峭增盘。

()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

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

()

扁舟曾不暮,此日亦芜关。地望分三辅,军储佐九圜。

滞留江上迹,衰飒镜中颜。漫道风云近,宵来梦故山。

()

西山春色如绿纱,牡丹试暖齐放花。雪香千顷染霞湿,葳蕤嫩紫参差芽。

看花宫使银铃马,飞鱼绣服盘阶下。斜寻金弹走冰坭,芳塍日冷都城夜。

()
石城风起浪声齐,六代兴亡动客思。
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
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
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
()

嫩碧柔香共郁森,无劳短屐陟遥岑。春深署里还堪赏,桃傍柳边正可寻。

未问栽时谁氏手,且看开处满庭阴。去年花也今年似,两度悠悠节序心。

()

半枕新凉,破好梦一声白鸟。远钟歇、曙色霏微,残莺啼上林杪。

帘幕重重、次第捲,云屏曲曲潇湘晓。看露浓香细茉莉,又开多少。

()

仰看飞鸿俯看鳞,讣来不觉泪沾巾。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乱后有谁收恨骨,眼前无复见斯人。襄阳旧隐依然在,花落空庭冷淡春。

()

肩舆伊轧度嵚岑,义重宗乘故远寻。涧雨收时花作阵,岩扉掩处笋成林。

蒲龛香歇閒清昼,石鼎烟销锁绿阴。那得相逢话畴昔,嗟哉时序百年心。

()
领千岩万壑岂无人,惟欠稼轩来。
正松梧秋到,旌旗风动,楼观雄开。
俯槛何劳一笑,瀚海荡纤埃。
馀事了凫鹜,闲命尊罍。
()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
谁驱驱柄向东迁,渐喜新年胜故年。
岁纬移躔东井外,狼星斂角左参边。
()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
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