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唐代。李端。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塞上(一作卢纶诗,题作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岁时在边城,军中得到勇敢的名声。
卷起旗帜,收拢败马,占领碛地,聚集残兵。
乌鸢在战阵上盘旋,烧毁山中的草木明亮。
身处塞地的寂静中,思念远方的狩猎,老将厌倦了分营。
雪山无人痕迹,冰河足迹留下雁声。
李陵甘愿战死于此,令人感慨汉朝的公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边塞从军的情景。主人公在二十岁时加入军队,英勇的表现赢得了名声。诗中描述了他卷起旗帜,收拢战败的马匹,占领碛地,聚集残兵。乌鸢在战阵上盘旋,烧毁山中的草木,照亮了整个战场。然而,在这片边塞的寂静中,主人公却思念着远方的狩猎,老将也对分营感到厌倦。雪山上没有人的痕迹,冰河上留下了足迹和雁声。诗的结尾提到了李陵,他宁愿战死在这里,让人感叹汉朝的公卿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景象,展示了军人生活的艰辛和边塞的荒凉。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如乌鸢盘旋、山中草木的燃烧、雪山和冰河,这些描写营造出边塞的氛围和战争的激烈场面。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思想,表达了对远方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苦和厌倦。最后提到李陵,以他的牺牲来对比汉朝的公卿们,表达了对英勇战士的敬仰和对政治腐败的失望。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言辞,展现了军人在边塞环境中的忠诚和坚韧,以及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李端。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六年两觐一尊同,簪盍今看笑语中。盈缺共怜天上月,分飞翻恨雪边风。
雷陈胶漆心长在,李杜文章思不穷。怅别那堪还话别,春云撩恨满城东。
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同年陆叙州克深考绩西还联句十首 其一。明代。程敏政。六年两觐一尊同,簪盍今看笑语中。盈缺共怜天上月,分飞翻恨雪边风。雷陈胶漆心长在,李杜文章思不穷。怅别那堪还话别,春云撩恨满城东。
二斑与宁茵赋诗。清代。佚名。晓读云水静,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 ——宁茵但得居林啸,焉能当路蹲。渡河何所适,终是怯刘琨。 ——斑寅无非悲甯戚,终是怯庖丁。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 ——斑特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宋代。苏辙。还家卜筑初无地,随分经营似有时。多斫修篁终未忍,略存古柏更无疑。画图且作百间计,入室犹应三岁期。得到安居真老矣,一生歌哭任於斯。
擬杜工部九成宫。宋代。宋祁。云山郁嵯峨,宫户莽轇轕。摧峰隐驰道,镵岫啟肃闼。游鵾邈飞鬬,阳马恣陵突。危淙注铜池,翠潋潄崖骨。落虹拖晨轩,奔蟾守夜窟。凭高眺鸿洞,念古一超忽。咄嗟有隋后,缔構穷剞劂。徒矜昔日工,乃忘后世拙。居为唐家保,功业何汩汩。牛酒望幸民,岩廊卫守卒。残松抱空偃,卧杨委新伐。千载遍荒愁,金铺锁崷崒。
次王吉夫暮秋旅怀韵 其二。元代。陈樵。客路风霜厌远行,芰荷犹映旧袍青。东山云杳家千里,南国秋深雁一声。玉笋班头红日近,金华洞口白云扃。求仙何似求名切,几误还丹炼未成。
牡丹曲。明代。黎遂球。西山春色如绿纱,牡丹试暖齐放花。雪香千顷染霞湿,葳蕤嫩紫参差芽。看花宫使银铃马,飞鱼绣服盘阶下。斜寻金弹走冰坭,芳塍日冷都城夜。古道麒麟石人瘦,教捧铜盘进羊炙。歌儿带缬作珠鞭,酒散驰归火满天。半劈花趺穿箭镞,娇红似割胭脂玉。官街乞与典门佣,晓卖郎君醉丝竹。
八月十六夜月。宋代。喻良能。一更山吐月,万里湛虚明。聊当中秋色,堪欣此夜情。西风金盏侧,香雾玉簪横。却忆青莲语,寒鸦栖复惊。
醉落魄(重午日过石熙明,出侍儿鸳鸯)。宋代。周紫芝。薰风池阁。小红桥下荷花薄。沙平水浅山如削。水上鸳鸯,何处风吹落。今朝端午新梳掠。锦丝围腕花柔弱。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
和张伯常自郢中将及敝境先寄长句。宋代。曾巩。拔薤威名高外服,握兰风力冠中台。好音忽有双鱼至,喜气遥知五马来。梨颗玉腴含雨重,菊房金粉傍寒开。池边且欲留同醉,思拙难酬白雪才。
书隐者壁。宋代。文同。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看雨搘藤杖,迎风卸葛巾。我来怀愧甚,衣上有红尘。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元代。艾性夫。色盛人自怜,色衰人见弃。人心不可凭,女色焉足恃。未笄化为石,不愿从夫婿。厌华喜质如梁鸿,布衣操臼当相从。君不见汉家天子刘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何如山头化石不嫁老亦足。
清平乐。宋代。程垓。山城桃李。催促春无几。日日为花须早起。犹□惜花无计。阿谁留得春风。长教绕绿围红。莫遣十分芳意,输他万点愁容。
郊庙歌辞·享节愍太子庙乐章·迎神。清代。佚名。储后望崇,元良寄切。寝门是仰,驰道不绝。仙袂云会,灵旗电晰。煌煌而来,礼物攸设。
寄怀蒋宾梅先生。清代。大须。明月照空廊,思君夜正长。遥知百里外,同此九回肠。淮浦何时去,天涯有客望。好诗须寄我,旧约莫相忘。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明代。孙一元。九月江南风色幽,狂歌长日爱林丘。酒杯且拟东篱醉,汗马未收西国忧。鸿雁鸳鹅俱自逸,芦花枫叶各知秋。眼中今有王夫子,曲槛新开看水流。
观弄狮子。宋代。朱翌。狻猊日走二百里,於菟闻之望风靡。春晴酤酒大合乐,乃向尊前应宫徵。嚬呻奋迅左右雇,枥马悲鸣汗流水。借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佛居胜义空谷中,吼法怖魔如此耳。人閒宜假不宜真,此理吾今得之矣。
秋辞。南北朝。萧绎。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翠为盖兮玳为席。兰为室兮金作扉。水周兮曲堂。花交兮洞房。树参差兮稍密。紫荷纷披兮疏且黄。双飞兮翡翠。并泳兮鸳鸯。神女云兮初度雨。班妾扇兮始藏光。且淹留日云暮。对华烛兮欢未央。
秋园诗 其二。明代。李之世。绿叶初残风乍稀,红香飘处逗人衣。芙蓉出水枝枝净,橘柚经霜个个肥。
题阙 其三十三。明代。王世贞。和熹昔临朝,文彩冠东都。立幼擅天权,不救昆弟诛。宣仁善革故,圣泽沛皇图。荣名伸敌国,不免子孙诬。追惟正统初,茕然五尺孤。太后坐深宫,格心但诗书。九有颂慈孝,千载仰深谟。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唐代。李白。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病起对镜作。明代。王宠。闭户十日病骨僵,手龟发燥面色苍。朱颜绿鬓不相待,俯仰天地为凄凉。男儿勋业竟何在,镜中摸索求亡羊。古来相马失之瘦,龙文虎脊空腾骧。忆昨结客少年场,呼鹰走狗势陆梁。金盘赌酒争五白,银烛娇歌弹《陌桑》。谓言富贵唾手取,吹毛插翼森开张。十年献赋不得意,貂裘宝玦无晶光。平生酒徒渐零落,羞涩阴符垂虎囊。学书无成学剑晚,歧路侧足心周章。百年冰炭满怀抱,万里鸿鹄方翱翔。明朝散发武陵去,夹岸桃花烟水长。
山居春晚。宋代。周弼。索居牢落动关心,但觉匆匆岁月侵。无梦不因怜昼静,有怀多是惜春深。草香稚蝶销胡粉,花落蛮莺变楚金。最是不禁芳树色,能消几日又成阴。
对梓树花。元代。倪瓒。去年梓树花开时,美人明珰坐罗帏。今年梓树花如雪,美人死别已七月。梓花如雪不忍看,沈吟怀思泪阑干。鸣鸠乳燕共悲咽,柳绵风急烟漫漫。
春日。宋代。柴随亨。芳草晴时春日低,樱桃花发乱莺啼。也应船上看山色,不似青山送马蹄。
思家。明代。丘云霄。木落愁远山,乡心夜来绝。不见渡溪人,但见渡头月。高堂忆远征,妻孥望天末。舞衣生轻尘,自贻此契阔。白云起江头,直向武夷没。
题余山人壁。宋代。韩维。一室闭香林,萧然物外心。棋声敲月重,屐齿印苔深。竹径茶烟细,山园锻树阴。会当逃世网,尘事缔朋簪。
敬亭山检受御书。宋代。王遂。晋宋风流自不凡,天令此地为回环。市藏白水风烟外,路入高林紫翠间。字炳日星摇翰墨,敬存铭刻在心颜。须知太守缘民乐,来岁勤农在此山。
礼疎山塔。宋代。释惟一。造塔当年事,喧传直至今。示人千古意,与匠两三金。不得罗山语,谁知矮叔心。瓣香来作礼,肯雇白云深。
再次韵四首。宋代。黄庭坚。风櫺倒影日光寒,尧日当中露正乾。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元代。徐贲。浅白深红间淡黄,重阳已过尚联芳。莫因颜色分花品,同是秋风一样香。
孤山路。宋代。董嗣杲。翠微四绝载蓬瀛,柳引游人入画屏。诗借乐天传得远,出因和靖隐来灵。半空梁驾桥阑赤,一道腰分草界青。妆点风光如此盛,藕花香里又三亭。
游西湖。宋代。陈著。多谢东君巧剸裁,工夫都在禁城西。松萝霁蔼群峰寺,杨柳轻风十里堤。酒向画阑楼上买,诗从翠馆壁中题。都门路迥马蹄困,奔得归来醉似泥。
至日省中。明代。高叔嗣。惯逐官僚后,欣逢郊礼嘉。蒙恩赐冬假,拜手庆年华。暂亦休朝马,闲唯待暮鸦。人言郎署好,毕竟未如家。
送君为从事东归。宋代。胡宿。秋半饬归艎,轻桡入水乡。吴歌闻子夜,陶菊见重阳。月浦鲵收浪,霜空鸟拂樯。南冠归未得,潘鬓莫苍浪。
过居庸关。元代。刘秉忠。车箱来往若流泉,绝壁巉嵓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无知险似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一半儿令。清代。陈作芝。昨宵急雪逐风斜。玉树堆成顷刻花。晓起侍儿声忽哗。日烘他。一半儿存留,一半儿化。
送刘崇圭莅任西山函口。明代。张嗣纲。燕台招骏卫金堤,接武长驱奋骥蹄。书锦登坛荣故里,宵衣筹国帖蛮溪。尊开端水投醪足,回应西山唱诺齐。左顾辽阳推毂重,龙飞天上下金泥。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南北朝。徐陵。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亭回漳水乘。斾转洛滨笙。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明代。王立道。剪綵隋宫事已非,犹馀粉黛貌芳菲。莫教展向金屏里,睡蝶游蜂尽欲飞。
和蒋进士秋日。唐代。李咸用。晚雨霏微思杪秋,不堪才子尚羁游。尘随别骑东西急,波促年华日夜流。凉月云开光自远,古松风在韵难休。男儿但得功名立,纵是深恩亦易酬。
题西山灵峰感应寺。宋代。蒲寿宬。路入灵峰西复西,桄榔叶暗古招提。山僧更在云深处,花落苍苔幽鸟啼。
前韵赠章君孙宜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十人共庆古今少,五百八旬尤所无。我爱清才初脱颖,人嗟白发半繁芜。诗歌麟趾子孙乐,泪洒羊碑父老吁。死有佳儿应瞑目,双双玉树胜珊瑚。
采莲曲。宋代。文同。绿缬裆,红绣裳,衫盘蜂蝶裙鸳鸯。雕瑰错宝垂鬓长,紫冒翠盖行新妆。蹁跹曲堤下回塘,画桡送入波中央。罗袖卷起金钏光,摇轻撼脆敲短芒。丹琼绀玉低复昂,沾裛薄粉扑嫩黄。蚕腰蛛腹丝飘扬,列坐綵舫求比方。笑声吃吃动明珰,挨蒲拂蓼次岸旁。风吹落霞供晚凉,西城鸦鸦啼女墙。归来索酒酌满觞,吴屏蜀帐围象床。困卧不起灯烛张,琉璃盎缶丛生香。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唐代。方干。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宋代。王炎。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遂画白依仙,蕲与梵释俱。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唐代。罗隐。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转海门风。细黏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醆中。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谷日小集五弟春草堂得谷字限韵。明代。袁宏道。七尺捐酒杯,一笑三万六。红袖间缁衫,烟水叠丝肉。花光薰冷云,溪纹纬春縠。宁为去水鸥,不作在樊鹄。帘波捲青天,高空堕寒玉。铁板鹍鸡弦,长歌倚脩目。柳浪千本柳,腰肢舞不足。诞傲胎众讥,达者以为谷。
庚子正月彗见於室有诏求言因上己见有感作三。宋代。岳珂。天象占仁爱,宸心极战克。图从甘石辨,言并禹汤兴。有志酬消露,无词赞履冰。至明昭万里,先原烛西陵。
桃源忆故人。宋代。杨炎正。尊前未语眉先皱。只把横波斜溜。此意问春知否。蝶困蜂儿瘦。迷膎呷丁些来酒。越会把人僝僽。有个约伊时候。梦里来相就。
九月饯衍圣公于礼部次夏宗伯桂洲韵 其二。明代。钟芳。重九华筵倚翠开,盈盈秋思上璚罍。疏英不假黄金色,似待群工更一来。
病足昼卧梦中谵谆乃诵尚书也既觉口占绝句。宋代。陆游。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唐虞虽远典谟在,病卧蓬窗时嗫嚅。
次韵县尉。宋代。赵鼎。劳人州县若为情,蹭蹬穷途已半生。愁满西风双鬓白,梦回中夜寸心惊。每惭彭泽辞升斗,终合吴门变姓名。且把黄花泛杯酒,秋深萧寺有馀清。
山中感兴三首 其一。宋代。文天祥。载酒之东郊,东郊草新绿。一雨生江波,洲渚失其足。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采芝复采芝,终朝不盈掬。大风从何来,奇响振空谷。我马何玄黄,息我西山麓。
宫词 其七十三。宋代。周彦质。圣学渊宏百世师,六宫薰习喜文词。睿思传出宸章丽,院院珠装御制诗。
鹧鸪天。宋代。葛郯。万木家园雾暗津。不须踏影下前村。须知苕霅水云窟,自有罗浮冰雪魂。横水馆,椅楼门。参旗有约共黄昏。此中有句无人见,谁在樽前领略春。
挽大河卫闵恭户侯。明代。程敏政。忆向淮东接晤言,春风曾过玩韬轩。尊前舞剑军容肃,花下投壶语笑喧。奇骨似堪分爵土,壮心俄复厌尘烦。生刍一束无由奠,目断停云绕墓园。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其二。明代。李云龙。鸟啼残梦破,窗影正西移。草色侵衣带,花枝照研池。遥瞻云外岫,因得画中诗。浣女来何处,沿溪唱竹枝。
越王台。宋代。文天祥。登临我向乱离来,落落千年一越台。春事暗随流水去,潮声空逐暮天回。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莫作楚囚愁绝看,旧家歌舞此衔杯。
除夕太原府四首。明代。程可中。逆旅相留慰苦辛,萧萧同侣二三人。笛中谁谱梅花引,已送江南十日春。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宋代。张栻。阴阴松竹景自转,午枕无人到北窗。何许狂风来动地,梦回波浪汹春江。
黴季写兴。清代。陈忠平。曀曀游雰积,江天半倚倾。夺朱独绛紫,兆梦徒狰狞。韶景时难见,苧衣黴易生。稍怜芰荷小,兀自散香清。
赠羽林将军(一作江上逢王将军)。唐代。李郢。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赠沈尹北征 其二。明代。霍与瑕。回首十七年,群居在京华。柳树曲湾湾,四围少人家。春昼有啼莺,春宵闻乱蛙。春水满池塘,春风飘落花。执手递行吟,点瑟更回琴。君倡流水调,吾亦续馀音。倏忽各一天,蹉跎岁月深。愚陋少切磋,寥落至如今。
笼泉。明代。赵进美。惆怅溪桥古树凉,天涯行李岂能忘。已知山意多秋雨,自听泉声到夕阳。
赠李翼。唐代。韩翃。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人日王氏东园小集。明代。文徵明。晴飔汛丛条,浮阳散修莽。良时及初正,涉七气已爽。厥日肇惟人,探占喜融朗。驾言求友生,名园欣独往。折蔬充朱豆,扶藜企高壤。陟彼墙下冈,寄此天际想。被草晨风和,隔竹春禽响。
戏赠孙师尹。宋代。强至。是非不到酒樽边,樗散谁呼小谪仙。天上浮查空有路,人间种秫独无田。花明绿野吟毫秃,月近青楼饮帽偏。姓字未劳金简记,圣经方倚大儒传。
桃源忆故人 劝长安三坛李法师。金朝。马钰。李公知观听予劝。只恁未为长便。悟取水云清浅。玄妙心通显。木人手段非凡箭。便把三乘救援。射透个中宫殿。得见如来面。
赵资政园梅篆。宋代。楼钥。小径回环里许长,寒梅森列间疎篁。路如古茧萦缪篆,身似轻烟缭印香。九折坂中经蜀险,八盘岭上趁朝忙。归来游戏通幽处,笑看危途九太行。
望泰山。元代。陈孚。扁舟浮泗来,夜宿须句国。眼明忽见玉芙蓉,插天亭亭千丈碧。舟人为我言,此乃七十二君之泰山。天风吹落黄岘露,冰花乱洒龟蒙间。七十二君今何在,宝符朝朝吐光彩。千年老鹤巢云松,夜看白日涌东海。东海青童仙,踞龟啖蟹螯。笑秦亭上攀蟠桃,笑彼鞭石驾长桥。天帝之孙奠天极,鲍鱼狂魄腥山色。我有东封书,中含万古情。欲奏天子甘泉殿,手刻玉检黄金绳。寄声为报牵狗老,先向石坛种瑶草。
送任政道。宋代。章甫。萧寺同时客,交情子更深。有时长共说,无事即相寻。临水初分袂,因风数寄音。青云如得路,珍重岁寒心。
留春词 其二。明代。陈子壮。霸国江山锦作堆,一春无恙几登台。木棉花落啼山鹧,歌舞冈前许再来。
闻报书怀。明代。陈洪谟。赐閒林壑几年馀,衰病真便化日舒。世事已拚成醉梦,荐章那复及慵疏。推贤谏省心应赤,窃吹江皋道不如。况说重华隆盛治,夔龙声迹总堪书。
由云阳登陆途中杂咏五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旅席何曾暖,严程不暂遑。窗间蝴蝶梦,天上鹭鹓行。晓曙疏星白,风沙大陆黄。主人粱正熟,驱马复他乡。
道中绝句 其二。宋代。韩驹。野岸黄榆三万栽,枯根断处水容开。隋堤二月春如许,看取柔条拂面来。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十椽水殿枕湖流,时从东皇御画舟。楚俗不须夸竞渡,新荷香处且夷犹。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宋代。刘过。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短长行。明代。祝允明。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元代。王恽。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过故里感怀二首 其一。元代。尹廷高。衰草寒烟绕故基,东山无复旧蔷薇。乌衣飞去巷犹在,白鹤归来人已非。岁月如流华发改,事机不再壮心违。钓游踪迹今成梦,古木萧疏伴月晖。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四。宋代。孔平仲。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玉。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钱王祠。明代。王稚登。玉带龙衣貌宛然,朱门碧殿暮湖边。行人下马看碑字,高柳藏鸦拂庙壖。禾黍故都州十四,波涛残岸弩三千。伤心一片厓山地,月色潮声更可怜。
木兰花令。清代。毛奇龄。晓莺娓娓流妆阁。日上烛吹红绣幕。束将方带玉芙蕖,裹就半韝银芍药。寻花露冷胭脂薄。花底暗翻钗子落。谁开鸳锦抱轻云,误使丁娘枕前索。
移桃栽。唐代。司空图。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前来。
送海一沤十韵。宋代。张宪。尊者来从乾竺国,畏途生出玉门关。地穷西北河为带,水尽东南岛若环。劫火自如潮势吼,禅心已似石头顽。《法华》雨施金盂水,贝叶经挑锡杖镮。幻境万家蝴蝶梦,沧波一个野鸥閒。染轻龙女花难著,德重天厨食自颁。灏气秋横银色界,白毫夜破铁围山。瀴溟此日浮杯去,葱岭何年只履还。佛日未应违下国,甘霖直欲遍人间。探穷大地蛟蛇窟,归立□□虎豹班。
阿砺。明代。李达。阿砺步不稳,行路辄欲奔。閒园饶隙地,颠蹶卧芳茵。踰时犹未起,阿母岂怒嗔!素手揽入怀,拍却彩衣尘。阿婆聘衔蝉,此物心性驯。有时亭午际,南荣负暄辰。稳睡方斯须,驱之绕床巡。尾落一握中,提起哀鸣频。归来面黧黑,浴缸跃修鳞。饥渴似难忍,每欲吮毛巾。喂饭又吐哺,反侧双眉嚬。转走冲门去,此去不无因。雀斗屋檐头,为欲指示人。呼名不离口,惊飞杳难亲。白发敬老辈,雁行呼弟昆。皆称礼仪备,岐嶷更绝伦。阿爷不读书,甘心久沉沦。汝不得再尔,应须早致身。
送陆德深归河阳。明代。龚诩。江上一壶新熟酒,担头数卷圣贤书。也知无计留归棹,未卜何时过草庐。子弟匆匆方惜别,烟波渺渺正愁予。到家暇日遥相忆,尚为先生候鲤鱼。
题洒仙子五云双舄图 其二。明代。张萱。浮云何事莽争徂,白日于今不可呼。共说寒鸦能带色,应怜天外有双凫。
沧浪峡。唐代。李山甫。走毂飞蹄过此傍,几人留意问沧浪。烟波莫笑趋名客,为爱朝宗日夜忙。
次萧冰崖梅花韵。宋代。赵希桐。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赋得驰道玉声寒送罗泽御史之南京。明代。郑珞。禁城钟鼓漏初残,佩玉声中引百官。响度碧云双阙曙,清摇秋月九霄寒。花边振处风霜肃,天上朝回雨露宽。豸史承恩南去日,几回清梦听珊珊。
题朱买臣负薪图。明代。郑鹏。噫嘻此是朱买臣,貌来未识真不真。夜窗展玩发长叹,尔来四十谁相亲。凌晨引斧入山麓,向晚出街来卖薪。书声随担不辍响,孔颜恍惚交形神。此时敝衣兼破笠,他年紫绶辉朱轮。庸儒奔走且骇汗,举头怅望瞻车尘。乃知穷达有定命,古来如此非君身。会稽愚妇君莫嗔,于今更多白眼人。
送友人之楚。清代。谢方琦。残雪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
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宋代。辛弃疾。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积雨收梅夏,清风度麦秋。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水仙 其一。明代。徐庸。青女添妆淡粉痕,凌波风韵至今存。当时只引陈王赋,不似姑仙入梦魂。
赋赵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苏翰林韵。宋代。曾协。贪夫居奇货,什袭藏结绿。宁知十五城,不救卞和足。岂如嗜石人,丘壑在胸腹。不知连城价,但赏数峰蹙。长公仙去后,兵马遂南牧。尤物落何许,心知委沟渎。何期超世贤,爱石不爱玉。夜半负之走,包裹随窜伏。一朝返窗几,时清端可卜。李虎初平羊,案上纷相逐。峥嵘幸无恙,不问牛马谷。赵侯天机异,阅世轻嗜欲。好奇与嗜利,达观均一曲。正恐便弃置,就赏君宜速。
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明代。黄钺。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幽居志兴。清代。上鉴。戢影衡门下,悠然物外身。择林知鸟异,藏尾识龙神。山静云光活,溪閒草色新。废琴兼病鹤,相与得天真。
咏花六首 其四。明代。释函可。相看到得日斜无,只恐丛空眼亦枯。蝶死不知花是梦,林莺何必苦招呼。
登高遥望长安日,此地人呼小北京。贫苦正怜村落破,冱寒真比帝王城。
桑麻不敌三冬雪,征戍尤勤四海兵。寄语道旁星使客,肯将民隐达承明。
宿乳源均丰馆在五岭最高处冱寒特甚春有积雪人呼为小北京顶平敞四匝烟村然贫苦不堪言矣二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登高遥望长安日,此地人呼小北京。贫苦正怜村落破,冱寒真比帝王城。桑麻不敌三冬雪,征戍尤勤四海兵。寄语道旁星使客,肯将民隐达承明。
游石壁精舍二首 其二。清代。方仁渊。云中双鹤去,松际一僧归。日暮游人尽,钟声出翠微。
细雨。元代。范梈。细雨沾墙竹,轻风发槛桃。幕分流水静,楼抗远山高。但长琴书癖,宁知案牍劳?趋朝未觉懒,兴味属吾曹。
张建宁赋诗见寄次韵四首 其三。明代。陶宗仪。文采风流果谪仙,乾坤汗漫兴飘然。银章朱绂承殊渥,桧楫兰舟济巨川。兄弟喜看三薛在,古今谁似二疏贤。朋游散落曾无几,童稚情亲到莫年。
感春十三首。宋代。张耒。嗟余尉穷县,端坐百无虑。幸兹岁丰穰,庶息尘埃步。乘间策羸马,莽莽出门去。田原亦可悦,农事蔼方布。还家有诗书,客至具鸡黍。勿复叹远游,人生孰非寓。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宋代。黄庭坚。揽辔都城风露秋,行台无妾护衣篝。虎头妙墨能频寄,马乳蒲萄不待求。上党地寒应强饮,两河民病要分忧。犹闻昔在军兴日,一马人间费十牛。
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 其二。清代。李慈铭。云门外六院,兹地据丹麓。入门仍见山,古藓一庭绿。松阴飐双幡,经坛散炉馥。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颇忆湛然师,尘锡参道俗。先贤习元悟,往往寄高躅。禅房留定云,蒲褐此间宿。茶火伴夜深,山志静可读。天风摇殿铃,时闻暗泉续。
吴道玄五云楼阁图。元代。邓文原。观阁嵯峨起日边,春云叆叇倚层巅。天低青海一杯水,山落齐州九点烟。百尺长松神阙外,千秋灵柏古坛前。遨游尽是蓬山侣,瑶草金芝不记年。
游某氏废园。清代。严遂成。依旧林扉枕水开,寂无屐齿叩苍苔。莺声不管春风尽,花气如愁暮雨来。入夜夔魖群窃据,隔墙弦管易兴哀。梨园老去名姬嫁,都把繁华付劫灰。
次韵伯庸无题四首 其三。元代。柳贯。欲觅麻姑看海潮,径从织女问河桥。蓍茎宿露龟方息,竹实垂云凤已遥。白璧何资三寸舌,黄金偏恋十围腰。新来代地闻歌曲,尽擪秦声入管箫。
明水寺。宋代。黎道华。寒日荒荒野外昏,乱山深处访祗园。一条涧水穿龙洞,十里松阴蔽寺门。衲子茹蔬惟鹤瘦,吾侪饮酒作鲸吞。夜阑笑语喧空阔,惊起棲鸦过别村。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宋代。真宗。至哉帝德,乃圣乃神。恭已南面,天下归仁。历年长久,垂裕后人。祀修旧典,实命维新。
张仲举危太朴二翰林同擢太常博士。元代。乃贤。南宫夜直拥青绫,二妙容台喜共登。瑚琏久知清庙器,阶衔联署玉壶冰。后来博士如公少,今日先生自此升。见说圜丘将大飨,百年礼乐正当兴。
答陈拾遗赠竹簪。唐代。张九龄。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术有号莘野钓滨者求诗各与一绝。元代。艾性夫。意钓秋江不为鱼,六韬尚拟载徵车。东南腥血方涂地,何用人间有此书。
咸阳怀古 其一。清代。祝德麟。金虎宫邻事已遥,雄图想像祖龙骄。辟开万古官家局,梦断三山海水潮。白璧尚疑天帝醉,黄泉犹认八州招。谁知即借烧书炬,烧得阿房土尽焦。
梅花十首 其八。宋代。许及之。湖上归鸦落照昏,一声渔唱与招魂。纫兰餐菊生平事,沙冷月寒何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