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八咏·渡水

龙门八咏·渡水朗读

《龙门八咏·渡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日暮下山来,
千山暮钟发。
不知波上棹,
还弄山中月。
伊水连白云,
东南远明灭。

中文译文:
夕阳落下山头,
千山的钟声渐渐传出。
我不知道船行在水面上,
还让山中的月亮闪烁。
伊水和白云连成一片,
在东南方远远地明灭。

诗意和赏析:
《龙门八咏·渡水》描绘了诗人在渡水时所感受到的美景。诗人用日暮时分下山返乡为背景,以身临其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千山暮钟发”揭示了夕阳下山的景象,使整首诗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诗人借夕阳的离去,传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诗人在船上徐徐行驶时,山中的月色闪烁,美丽而宁静。诗人用“不知波上棹,还弄山中月”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心情愉悦。

最后两句“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则是对大自然的再次赞美,伊水和白云融为一体,景色的美丽在东南方向远远地闪烁着。

整首诗写景细腻而抒情,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人的心情也贯穿于诗的始终,以诗人的视角和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有共鸣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

物物乾坤一雨新,小园今日意全真。许谁说与窗前草,不是人间别有春。

()
满天返照醉红殷,未到生明月已弯。
好是蛾眉无点恨,盈盈淡扫有无间。
()
北海樽中忘日月,南山雾里晦文章。
清朝不上九卿列,白发归来三径荒。
车辙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门墙。
人间荣辱无来路,万顷风烟一草堂。
()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
清羸只益苦,庭树有栖乌。
()

野处竹为邻,衣冠似汉秦。战争浑未已,空老看棋人。

()
此馆初明眼,前山正接眉。
热嫌连日甚,凉惜两朝迟。
雨竹何其重,风鸥不自持。
庭闱犹百里,早已豁愁思。
()

攀萝跻绝巘,忽已在高旻。洞窈人逃疾,台荒帝舍身。

山山间野鹤,树树长龙鳞。偶坐流花涧,听泉岸白纶。

()

行台独坐听鸣鸠,乔木参天五月秋。举目好山青未了,应随马足遍东州。

()

峻岭拂阳乌。
长城连蜀都。
石铭悬剑壁。

()
能赋凭高所得多,海云岩崿若君何。
兼通西竺瞿昙意,欲和南风虞舜歌。
怪石甘泉作檀施,长廊古殿荫多罗。
相期正始微言绪,诗眼休嫌俗吏过。
()

七日旋车谒妇翁,中堂开宴礼偏隆。绝怜竖月供帷榻,款接兼旬不竖丰。

()

依微云树渺江滨,忆尔梁鸿独隐沦。放浪烟霞双短鬓,徜徉天地一閒身。

即看兰萼先春发,更有梅花照眼新。白社风流词客在,那能不共醉芳辰。

()

痕痕雪壁隐疏烟,正是西兴落日边。
潮水退黄山送碧,问人还有渡江船。

()
小梅幽绝。
向冰谷深深,云阴幕幕。
饱阅年华,惯韵冷淡,只恁清臞风骨。
任他万红千紫,句引狂蜂游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