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朗读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是李峤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位都是有名声的官员,我隐居在深林野外。对物事忠正爽直,远离纷扰俗务。我既是官员又是隐士,举止随性无论荣辱。我的住所建在红墙下,家在青山间。暂时放下朱宫的宏伟,言谈聚粮于东皋的粟粒。建造房屋靠近涧水,门户开启面对山石。庭园幽静飘着夕雾,檐下透出早晨的阳光。丰收的秋天迎来谷黍的黄色,园中含露的葵花绿意盎然。胜情迷恋兰草和杜鹃花,雅韵如同金玉的美玉。我向往着自己的家乡园地,愿心随从自己所想。

诗意: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主要描绘了作者的隐居生活。诗中表达了李峤隐居林野,远离尘嚣的志向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态度,他追求自然和自由,不受现实的荣辱困扰。诗人以自然景观和悠闲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并且强调了诗人的胜情之美、雅致之韵。整首诗洋溢着平和、宁静和自由的氛围。

赏析: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以简单淡雅的文字表达了李峤隐居生活的悠闲和宁静,展现了对自然、自由和高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晨雾、葵花等,以及雅致的兰杜之美,形容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整首诗词音调平和,自然流畅,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的生活态度的同时,借助自然景观和雅致之物的描绘,展示了隐士追求自由和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通过感受自然、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宁静,诗人传递出了一种追求自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个诗词给人一种静谧与舒适的感觉,是对自然与内心自由的美好追求的真挚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峤朗读
()

猜你喜欢

空中雨阁。
一段轻阴,翠铺林薄。
橘内仙翁,棋边公子,共成清乐。
主人有井留车,看席上、云轻柳弱。
()

碧落蟠桃,春风种在琼瑶苑。几回花绽。一子千年见。

香染丹霞,摘向流虹旦。深深愿。万年天算。玉颗常来献。

()

养浩配义,行素顺天。夙夜孜孜,以师圣贤。不馁于内,不愿乎外。

无入不得,以直无害。勖哉董子,不舍三馀。仕学两优,得失一如。

()

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

花能语。一枝香玉芳心吐。芳心吐。旧家姊妹,若兰秦女。荷枯柳倦鸳鸯浦。相逢为我歌金缕。歌金缕。文游台上,浅云疏雨。

()
湖海凄凉地,风霜惨淡天。
吾其去道近,无酒亦陶然。
()
场屋当年气最雄,交游樽酒涕兄同。
文章落笔传都下,议论生锋服座中。
自古圣贤谁不死,况君门户有清风。
凋零三十年朋旧,在者多为白发翁。
()
暑轩无物洗烦蒸,百果凡材得我憎。
藓井筠笼浸苍玉,金盘碧箸荐寒冰。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此理一杯分付与,我思明哲在东陵。
()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

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
黄旂红帜走踆踆,晓出闉阇奔迓新。
车盖如云骑如水,山头牛背有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