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短歌行。唐代。皎然。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中文译文: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古代的人若不死去,我又有何悲哀之处。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阴雨悲凉,九原仍然存在,那些埋葬白杨和青松的人是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无论贵贱,都最终归于尘土;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人们在世上都一样,如同浮云和流水一样变幻不定。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就像一首短歌,虽然短暂,却如同时间一样已经过去了。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邺宫梁苑只剩下名字,春草秋风刺痛了我的感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何必不学乌丸仙侣,只要悟道,就能超脱生死的束缚。
诗意:
这首诗以"人生若不死"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理解。作者在诗中反思了生命的无常与贫富贵贱的虚幻,以及人生轮回中的种种无奈和坦然。并且,作者认为只要悟透了生死的真相,就能够超脱生死,达到境界的升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虚无。通过描绘萧瑟的烟雨、青松白杨的葬礼,以及寂静的邺宫梁苑,诗人传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提出了直面生死、超越尘世的人生智慧。整首诗以短歌行的形式呈现,语言简练明快,寓意丰富。诗人将个人的思考与人生的普遍现象相结合,给人以深思之余也引起了对生命和人性的共鸣。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皎然。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贝州未破书寄王子直司徒。宋代。刘敞。孤城死地尚瞧盱,智勇俱当竭蹶趋。贫且贱焉真耻也,壮之良者盖行乎。料无豪杰同吴反,阴有神灵助汉诛。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
读史杂感四首 其三。清代。缪荃孙。夙抱纵横志,空言调护功。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六。魏晋。高燮。山庐好,人静夜乘凉。槐影移窗偏漏月,莲苞含蕊自闻香。更喜切瓜尝。
真宗皇帝御制朱表御书赞。宋代。岳珂。宋德茂三世,祥符闿九清。兢业帝道登,陟降王心宁。龙鸾夜染翰,虎豹晨抽扃。宸心勤惕忧,清思入杳冥。庆阴云裔裔,飙景风泠泠。朱表动渊监,苍旻闻德馨。岧嶢瞻天章,邃穆环禁庭。昭回河汉隔,澒洞山河腥。流传几百年,撝呵犹六丁。金笺炯玉字,蜀带要吴绫。大名标北都,宝庆恢中兴。边尘失瓯脱,赵璧归连城。百年神迹晦,再拜感涕零。探骊方得隽,负马仍腾英。天心正昌唐,文轨将收京。原言豁氛霾,长仰奎星明。
避暑王恺六山庄会夕雨放歌。明代。王夫之。杨梅塞前杨梅熟,草覆溪流绕南麓。雷声昨夜破疏星,片片馀云留岳足。云留云去争新晴,蕉叶回风绿倒倾。吹灯相照两含情,良宵不负新凉生。我不能饮君不歌,华月出云光奈何。电漾金液雷颤牖,浮云上头悬北斗。放棹唯寻杜景贤,倚藤长爱支离叟。就君销夏借君闲,无归之客身阑珊。稻脚将圆子鱼长,高枕无心谋往还。
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宋代。释崇岳。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读史六首。宋代。陆文圭。旷怀雅思人人有,济世经邦事事无。终日醉眠呼不醒,明朝典午代当涂。
凤台凉月。明代。黎民怀。忆昔台端集凤凰,至今遗迹仰高冈。一轮光溢琼霜净,万籁声稀白露瀼。天上灵娥原有药,人间仙客祇分香。孤高不尽团团意,留照庭前菊愈芳。
初春有述。明代。潘高。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上丞相寿。宋代。戴栩。天心妙处不难通,祗爱忠勤与至公。云映礼容呈晓霁,雪符腊令报年丰。的於何处容人力,诚到无言是极功。试向璇玑观大象,三台夜夜色齐同。
仿上官竹庄「莆阳天马晴岚图」,自题山水横披 其一。清代。林占梅。似水天心秋爽,如屏山上晴岚。正值新凉气候,游人两两三三。
答马易之编修次来韵。明代。乌斯道。史臣出入承明庐,珠玉娟娟落海隅。天上故交多国士,月中閒坐忆樵夫。董狐无愧春秋笔,贺监宁忘日月湖。深喜欲归先有信,轺车秋尽出京都。
渡海。清代。孙元衡。捩柁扬帆似发机,茫洋自顾此生微。乱山断处天应尽,一发穷时鸟不飞。鱼眼光边波闪烁,龙涎影外国依稀。壮游奇绝平生冠,斯语东坡未必非。
和姜总管喜民间种麦。宋代。虞俦。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田家竞作苦,羔豚劳岁夕。翠浪惬初怀,黄云期后穫。晴暖得天时,肥瘠随地力。賸欲观风谣,未暇履阡陌。宁唯饼饵耳,庶免鞭笞责。拟踏青州麴,酿酒邀佳客。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宋代。苏辙。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
拟古。宋代。于石。东篱有佳菊,埋没野草傍。草蔓日以滋,菊苗日以荒。生意几欲息,菊短草何长。深秋严霜下,百草不复芳。采采东篱花,澹然发幽香。万物各有时,盛衰固其常。荣华不足恃,穷困果何伤。
短歌寄鼓山长老。唐代。齐己。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六月赤日烧不熔,飞禽瞥见人难通。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于中一子最雄猛,称尊独踞鼓山顶。百千眷属阴□影,身照曜,吞秋景。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宁同梁武遇达磨,过后弹指空伤悲。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时居停务)。唐代。卢纶。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会友人饮。宋代。黄裳。曾共萤窗得夜光,别来声问在周行。未摇丹管酬诗史,且遣青娥丐乐章。巧笑莫嫌留客数,幽怀须信到官忙。樽前邂逅知多少,更对春风舞一场。
行过西山至柳姑庙晚归。宋代。陆游。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
六月三日大风雨蔡忠惠家玉堂红一洗而尽因忆。宋代。陈宓。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挽人。明代。庄昶。人生庄叟癖,死乐果谁传。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
溪流晴漾水花翻,客有乘舟来叩关。出户石泉当倚槛,闭门朝爽到他山。
风雷乍拔林烟起,蒲艾初传野兴闲。荐罢灵均转相笑,座中谁忍独醒还。
午日同有开龙友诸子饮瑞虞点石斋席上赋四首 其一 得山字。明代。伍瑞隆。溪流晴漾水花翻,客有乘舟来叩关。出户石泉当倚槛,闭门朝爽到他山。风雷乍拔林烟起,蒲艾初传野兴闲。荐罢灵均转相笑,座中谁忍独醒还。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九 御书阁。元代。张翥。粲若唐宸翰,森然宋赐书。宝藏经阁上,光动道场初。川岳留奇观,风云绕净居。何时能一到,银钥借开鱼。
舜举水仙梅五绝。宋代。牟巘五。横出一枝谁与并,整青葱佩立多时。窗明几净好风日,移向此中渠不知。
三月晦日。明代。陶安。三月二十有九日,雨声萧瑟送春归。蔷薇愁损红妆面,留恋东风未可违。
钱仲庸主簿入京三首。宋代。裘万顷。野梅官柳只供愁,空倚鄱江百尺楼。待倩天边几鸿雁,为传消息到皇州。
重送宋中道。宋代。梅尧臣。陇草陈根发,山楼宿雾蒸。将过周故宅,先下汉诸陵。柏道春经雨,官沟暗溜冰。莼羹休定价,羊酪易为胜。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明代。钱谦贞。故乡一去四回春,此别那禁老泪频。方氏鉴湖曾卜隐,阮家南巷自忘贫。白头粉绘随长夜,青史才名有故人。最忆酒阑歌板歇,清音无复袅梁尘。
谢侃老惠乳糕。宋代。袁说友。多病柘浆酒,閒愁梅雨天。婆娑清梦断,剥啄好音传。怜我虀盐薄,从渠乳酪鲜。莫嗟闻道晚,著意问师禅。
挽徐老翁。明代。郑文康。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和参谋李舜举 其二。金朝。李俊民。一怒王师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谁如。剑头何患无炊米,楯鼻多应有檄书。尽道公孙能跃马,应怜学士独焚鱼。旌旗未度长河水,千骑元戎已捣虚。
在陇头哭潘学士。唐代。褚亮。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转蓬飞不息,悲松断更闻。谁能驻征马,回首望孤坟。
住金塔寺十四首。明代。释函可。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次儿栋代运北征 其三。清代。顾永年。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苟知母已死,思归亦徒然。哀哉欲重见,非梦即黄泉。养儿空令老,何如早弃捐。栋也代父行,匹马走燕然。忘躯冒矢石,一往更无前。惭愧我为子,反不如汝贤。
秋日杂兴。宋代。李廌。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食瓜联句。明代。夏良胜。剖破绿云房,来供天上郎。白分成片玉,清嚼满池霜。红子堆盘灿,馀甘浔齿香。青门随处是,何必问炎凉。
寄赠金太守。明代。吴与弼。拜罢沧洲返薜萝,道经贵郡好怀多。本图遍览鹅湖胜,无奈晴春归兴何。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宋代。汪莘。每恨投南鹊,尤怜向北枝。虽蒙今士笑,恐有后人思。运火解朝冻,咽津弃夜饥。不来溪上住,那得雪中诗。
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宋代。徐铉。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咏新竹。明代。薛瑄。知是乾坤一气催,满林新笋迸苍苔。抽梢渐欲侵云汉,解箨时应傍宪台。已觉清风连座起,更摇疏雨到窗来。相看尽日添新兴,白笔新诗为尔裁。
除夕对梅花烛花二首。宋代。陈杰。花与先生共岁寒,坐来不管漏声残。移瓶更转横枝影,贴在窗扉作画看。
即事。宋代。孙觌。落日投林去,低云贴水飞。江翻半嶂倒,帆健一风肥。酒重倾蛮榼,歌清绕妓衣。城南多胜事,何必阆中稀。
云间见李克敏将归吴陵作诗为别。元代。贝琼。与子西东二十霜,尚思年少醉钱唐。人间日月如行客,马首山川忽异方。历历早莺初变语,翩翩归雁未成行。明朝陌上重分袂,更尽吴姬酒一觞。
子真子常饷双鸳将以五言效颦三首以谢。宋代。刘克庄。重重金殿里,锁向帝王家。纵得游灵沼,何如睡暖沙。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元代。白朴。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送惠俦禅者。宋代。释重顯。少林风规,何太萧酒。笼古罩今,睥真睨假。谁云发机射虎,自笑品类观马。剑客茫茫不要呈,甑人往往须擒下。俦禅俦禅,峥嵘象驾。
题陆宽瘦竹卷。明代。李东阳。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平生幽赏底须多,爱此清风不盈掬。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