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短歌行

相和歌辞·短歌行朗读

中文译文: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古代的人若不死去,我又有何悲哀之处。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阴雨悲凉,九原仍然存在,那些埋葬白杨和青松的人是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无论贵贱,都最终归于尘土;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人们在世上都一样,如同浮云和流水一样变幻不定。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就像一首短歌,虽然短暂,却如同时间一样已经过去了。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邺宫梁苑只剩下名字,春草秋风刺痛了我的感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何必不学乌丸仙侣,只要悟道,就能超脱生死的束缚。

诗意:
这首诗以"人生若不死"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理解。作者在诗中反思了生命的无常与贫富贵贱的虚幻,以及人生轮回中的种种无奈和坦然。并且,作者认为只要悟透了生死的真相,就能够超脱生死,达到境界的升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虚无。通过描绘萧瑟的烟雨、青松白杨的葬礼,以及寂静的邺宫梁苑,诗人传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提出了直面生死、超越尘世的人生智慧。整首诗以短歌行的形式呈现,语言简练明快,寓意丰富。诗人将个人的思考与人生的普遍现象相结合,给人以深思之余也引起了对生命和人性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皎然朗读
()

猜你喜欢

孤城死地尚瞧盱,智勇俱当竭蹶趋。
贫且贱焉真耻也,壮之良者盖行乎。
料无豪杰同吴反,阴有神灵助汉诛。
深怪先登少瑕叔,不应时论惜蝥弧。
()

夙抱纵横志,空言调护功。惟闻谴萧傅,不见族江充。

吠犬声何急,伤麟道亦穷。脱钩同畀北,挂席且徂东。

()

不见幽梅影,但闻寒鸟声。偶衔飞片入,能使客怀清。

()

山庐好,人静夜乘凉。槐影移窗偏漏月,莲苞含蕊自闻香。

更喜切瓜尝。

()

宋德茂三世,祥符闿九清。
兢业帝道登,陟降王心宁。
龙鸾夜染翰,虎豹晨抽扃。

()

杨梅塞前杨梅熟,草覆溪流绕南麓。雷声昨夜破疏星,片片馀云留岳足。

云留云去争新晴,蕉叶回风绿倒倾。吹灯相照两含情,良宵不负新凉生。

()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
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祗有方诸泪不乾。
()
旷怀雅思人人有,济世经邦事事无。
终日醉眠呼不醒,明朝典午代当涂。
()

忆昔台端集凤凰,至今遗迹仰高冈。一轮光溢琼霜净,万籁声稀白露瀼。

天上灵娥原有药,人间仙客祇分香。孤高不尽团团意,留照庭前菊愈芳。

()

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

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

()
天心妙处不难通,祗爱忠勤与至公。
云映礼容呈晓霁,雪符腊令报年丰。
的於何处容人力,诚到无言是极功。
试向璇玑观大象,三台夜夜色齐同。
()

似水天心秋爽,如屏山上晴岚。正值新凉气候,游人两两三三。

()

史臣出入承明庐,珠玉娟娟落海隅。天上故交多国士,月中閒坐忆樵夫。

董狐无愧春秋笔,贺监宁忘日月湖。深喜欲归先有信,轺车秋尽出京都。

()

捩柁扬帆似发机,茫洋自顾此生微。乱山断处天应尽,一发穷时鸟不飞。

鱼眼光边波闪烁,龙涎影外国依稀。壮游奇绝平生冠,斯语东坡未必非。

()
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
田家竞作苦,羔豚劳岁夕。
翠浪惬初怀,黄云期后穫。
晴暖得天时,肥瘠随地力。
()
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
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
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
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
()
东篱有佳菊,埋没野草傍。
草蔓日以滋,菊苗日以荒。
生意几欲息,菊短草何长。
深秋严霜下,百草不复芳。
()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六月赤日烧不熔,

飞禽瞥见人难通。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

曾共萤窗得夜光,别来声问在周行。未摇丹管酬诗史,且遣青娥丐乐章。

巧笑莫嫌留客数,幽怀须信到官忙。樽前邂逅知多少,更对春风舞一场。

()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
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
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
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
()
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
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

人生庄叟癖,死乐果谁传。此固虽虚诞,何凭更惘然。

乾坤都父母,今古几亲贤。一洒乌台泪,人间肯自偏。

()

溪流晴漾水花翻,客有乘舟来叩关。出户石泉当倚槛,闭门朝爽到他山。

风雷乍拔林烟起,蒲艾初传野兴闲。荐罢灵均转相笑,座中谁忍独醒还。

()

粲若唐宸翰,森然宋赐书。宝藏经阁上,光动道场初。

川岳留奇观,风云绕净居。何时能一到,银钥借开鱼。

()
横出一枝谁与并,整青葱佩立多时。
窗明几净好风日,移向此中渠不知。
()
抽叶固盈丈。
折本信兼围。
流甘揜椰实。
弱缕冠絺衣。
()

三月二十有九日,雨声萧瑟送春归。蔷薇愁损红妆面,留恋东风未可违。

()
野梅官柳只供愁,空倚鄱江百尺楼。
待倩天边几鸿雁,为传消息到皇州。
()

陇草陈根发,山楼宿雾蒸。
将过周故宅,先下汉诸陵。
柏道春经雨,官沟暗溜冰。

()

故乡一去四回春,此别那禁老泪频。方氏鉴湖曾卜隐,阮家南巷自忘贫。

白头粉绘随长夜,青史才名有故人。最忆酒阑歌板歇,清音无复袅梁尘。

()
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权臣大不才。
见说襄樊投拜了,千军万马过江来。
()
多病柘浆酒,閒愁梅雨天。
婆娑清梦断,剥啄好音传。
怜我虀盐薄,从渠乳酪鲜。
莫嗟闻道晚,著意问师禅。
()

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

一怒王师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谁如。剑头何患无炊米,楯鼻多应有檄书。

尽道公孙能跃马,应怜学士独焚鱼。旌旗未度长河水,千骑元戎已捣虚。

()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转蓬飞不息,悲松断更闻。谁能驻征马,回首望孤坟。

()

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

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

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

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

()
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
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
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
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

剖破绿云房,来供天上郎。白分成片玉,清嚼满池霜。

红子堆盘灿,馀甘浔齿香。青门随处是,何必问炎凉。

()

拜罢沧洲返薜萝,道经贵郡好怀多。本图遍览鹅湖胜,无奈晴春归兴何。

()
每恨投南鹊,尤怜向北枝。
虽蒙今士笑,恐有后人思。
运火解朝冻,咽津弃夜饥。
不来溪上住,那得雪中诗。
()

()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
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
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

知是乾坤一气催,满林新笋迸苍苔。抽梢渐欲侵云汉,解箨时应傍宪台。

已觉清风连座起,更摇疏雨到窗来。相看尽日添新兴,白笔新诗为尔裁。

()
花与先生共岁寒,坐来不管漏声残。
移瓶更转横枝影,贴在窗扉作画看。
()

落日投林去,低云贴水飞。江翻半嶂倒,帆健一风肥。

酒重倾蛮榼,歌清绕妓衣。城南多胜事,何必阆中稀。

()

与子西东二十霜,尚思年少醉钱唐。人间日月如行客,马首山川忽异方。

历历早莺初变语,翩翩归雁未成行。明朝陌上重分袂,更尽吴姬酒一觞。

()
重重金殿里,锁向帝王家。
纵得游灵沼,何如睡暖沙。
()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
少林风规,何太萧酒。
笼古罩今,睥真睨假。
谁云发机射虎,自笑品类观马。
剑客茫茫不要呈,甑人往往须擒下。
()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
五曲云崖有许深,石门书屋著修林。
堂堂不泯清风在,一片寒潭印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