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陇头水。唐代。于濆。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诗词《横吹曲辞·陇头水》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山上行,到天亮却难入眠。
何处可以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诗意:
诗人借问陇头的水,思考了整整一年恼怒的原因。深深地疑惑,伴着呜咽的声音,其中蕴藏着征人的泪水。昨天上山行走,到了天亮却无法入眠。诗人想知道在哪个地方可以汇接长长的江河,东流入清澈的渭河。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描述了诗人对陇头水及其背后的寓意的思考和质问。陇头水作为诗人眼前的景色,也成为了他思考的对象。诗人深思熟虑地问陇头水终年恼怒的原因,并用呜咽的声音来隐喻沉重的愤怒和悲伤。诗人把征人的泪水和呜咽声联系在一起,暗示征战沙场的士兵们所受到的痛苦与辛酸。诗人借自然景观将军民情感融于诗中,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的思考。在诗的最后,诗人用东流入清渭的意象,希望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中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疏泄内心对战争的怨愤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富有力度的笔触,描绘了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呼吁。诗词中的山水景色与人情味相融合,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于濆。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寓金陵闻广宁失守志感。明代。李之世。几度筹边坐失机,广宁又见羽书飞。投鞭渡水那成阵,匹马嘶风已溃围。卧甲从抛金锁积,残兵争向玉门归。可怜当事庭如讼,今日犹云战守非。
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宋代。王阮。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
下邽庄南桃花。唐代。白居易。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金陵寓楼有怀三首 其一。明代。蔡羽。今夜天正寒,机杼声不绝。辛勤锦中字,犹诉当年别。哀鸿附冥汉,潜颖泣玄穴。抚物情不平,履霜心屡折。杪岁客不还,空然衣百结。如何箕斗间,三星转明灭。
湖上闲望二首 其二。宋代。朱淑真。薄云疏日弄阴晴,山秀湖平眼界清。不必西风吹叶下,愁人满耳是秋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郭原平。宋代。林同。忍向父母墓,前头裸袒耕。农时每束带,犹自泣原平。
相和歌辞 上留田。唐代。李白。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死,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清代。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次韵本元上人相别。元代。陈旅。君向雷峰塔边住,诗成总在倚阑时。苏堤残柳凝烟小,葛坞閒云度水迟。衲子定回花绕屋,故人别后草生墀。相知不似相忘好,谁说庄周与惠施。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三。清代。何震彝。繁华事业等微虫,闪闪浮光一瞥空。惟有馀燐最得意,夜深来往豆花丛。
京口晓望。清代。顾于观。万户沈苍霭,鸣鸡出翠微。江声自流转,秋色静依稀。海日千峰出,吴船一棹飞。东南形胜地,萧爽有余晖。
蒋亭和蔡湘州。唐代。贾岛。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潭连秦相井,松老汉朝根。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高斋无事后,时复一携尊。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代。王安石。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宋代。李昴英。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虽同语嘿殊。勿谓寒蝉吾原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流河驿农家林亭颇得幽趣,来时曾舣舟散步,归舟复经其地,溪柳摇落、秋风送凉,感时纪行、复题二绝 其二。清代。斌良。瓜庐掩映带坡陀,燕燕差池尾掠波。稻刈葵烹场圃净,柴门云水较前多。
浣溪沙。宋代。蔡伸。紫燕双双掠水飞。廉纤小雨未成泥。篱边开尽野蔷薇。会少离多终有恨,暂来还去益堪悲。后期重约采莲时。
送奉使翰林颁降历日回。宋代。王义山。历家差只在毫里,有诏清台子细推。三代以来宗夏在,溥天之下再尧时。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元代。方回。华鬓极老态,丑面乏妍姿。插花已不可,可插唯菊枝。□□偶有酒,此事竟大奇。连作数日饮,诗亦未暇为。忽思往日过,何事马受羁。
松江鲈鱼。宋代。杨万里。鲈出鲈卿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秋风想见真风味,秪是春风已迥然。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唐代。权德舆。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万席仰之许酒以诗戏之。宋代。王洋。花色芳菲酒力醲,坐中上客索千钟。朱陈缱绻论前契,子婿牵联本一宗。独为棋高能假借,众同酒伴不阿容。归来醉倒终无怨,此会心知不易逢。
和沈子美梅诗。宋代。王洋。一气如权衡,俯仰在缇室。鼓行橐籥间,草木俱应律。物物各有长,辈行皆屈膝。谁能长百花,寒梅最先密。自此启端兆,次乃排等秩。微者或易伤,大者或不实。剪除困陵暴,粪扫如扑抶。骈开类争妍,粉败若老佚。采撷既纷纷,弃置腹郁郁。大抵争春花,柔弱忌寒冽。方知岁前梅,义勇过箭疾。有如比红儿,观者亦呵叱。有如当皱玉,却欲数梨橘。又如奏金石,秋虫并啁唧。又如持豨苓,便拟簉芝术。又如折玉堂,光耀映蓬荜。以此难著语,老眼徒屡熨。前贤有题韵,灵还不容乞。欲写文君容,相如口犹吃。反章自清绝,报聘我战栗。昨者得君诗,冬景当暖日。猝然遇强敌,不战势已屈。堂堂既难当,惴惴良自失。花前嫫姆陋,篆外青黄质。鲁肃思一鸣,展禽恐三黜。旧积已经年,佳情谅难窒。勉力驾疲钝,着鞭追俊逸。我于掌武公,踪迹亦旧物。差户固百千,及门或六七。嘉谟传四海,吾君能细述。馀事付丙丁,词倾须甲乙。始信直道功,子孙定逢吉。门户毁未艾,青史当屡笔。我思荐一言,君其试无忽。藻身须英华,造道在经术。学博贵守约,美南或矫拂。古者亦有言,愚虑千得一。川流子方兴,绝潢我易毕。晴昊插繁华,人今好颜色。
危楼新起傍高城,脱洒红尘眼倍明。一塔穿云当砥柱,四山飞翠入檐楹。
吾伊夜课兵书读,睥睨时分武队行。何日画阑重徙倚,彩毫浓墨为题名。
刘挥使宅在南城下新起西楼予将题之曰揽胜先拟寄之。明代。程敏政。危楼新起傍高城,脱洒红尘眼倍明。一塔穿云当砥柱,四山飞翠入檐楹。吾伊夜课兵书读,睥睨时分武队行。何日画阑重徙倚,彩毫浓墨为题名。
彭城怀古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当年禹迹旧分州,走马南来遂此游。地势萦回环翠岭,关城峭拔枕黄流。烧馀豪杰千年冢,春老佳人百尺楼。周览未能穷往事,官河又放下洪舟。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宋代。朱熹。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 其三 消碍悟空。元代。李道纯。莫夸口鼓学谈禅,但只澄心绝万缘。学解见知俱放下,迷云消散月华圆。
醉书僧壁。唐代。杜荀鹤。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听我吟诗供我酒,不曾穿得判斋钱。
怪柳吟翻雪,梅笑冲寒,郁匆如彩。还是瑶池,宴神仙俦侣。罗幕轻掀,绣帘低揭,按霓裳宫羽。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
犹记年时,玉箫吹彻,并驾萧郎,共骖赢女。旋捧麒麟,种旧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约个、嫦娥住。妆点华堂,双扶醉玉,黑颠如许。
醉蓬莱。宋代。百兰。 怪柳吟翻雪,梅笑冲寒,郁匆如彩。还是瑶池,宴神仙俦侣。罗幕轻掀,绣帘低揭,按霓裳宫羽。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犹记年时,玉箫吹彻,并驾萧郎,共骖赢女。旋捧麒麟,种旧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约个、嫦娥住。妆点华堂,双扶醉玉,黑颠如许。
赠南首座兼简卢老二首。宋代。赵蕃。旋糊纸屋过冬寒,客至成开去即关。我亦借寮成挂搭,未妨朝慕往仍还。
南溟。明代。王守仁。南溟有瑞鸟,东海有灵禽。飞游集上苑,结侣珍树林。顾言饰羽仪,共舞箫韶音。风云忽中变,一失难相寻。瑞鸟既遭縻,灵禽投荒岑。天衢雨雪积,江汉虞罗侵。哀哀鸣索侣,病翼飞未任。群鸟亦千百,谁当会其心?南岳有竹实,丹溜青松阴。何时共栖息?永托云泉深。
弘治宫词十二首 其十一。明代。王世贞。掖庭愁闭自年年,今日承恩雨露边。又是铺宫新例薄,空劳少府积金钱。
送延平二堂长。宋代。陈宓。延平学术号渊源,端的名师四代传。连岁朋来多秀士,一朝归去两高贤。休言道统追千载,但淑人心直几钱。见说新侯真好学,弓旌不日定招延。
小重山。宋代。吴则礼。鹤舞青青雪里松。冰门龟在藻,绿蒙茸。一成不见蕊珠宫。蟠桃熟,犹待几东风。玉酒紫金钟。非烟罗幕暖,宝□浓。赠君春色腊寒中。君留取,长伴脸边红。
与华景彰游惠山。明代。马治。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泊皋亭山下。元代。方回。草草供行役,奇奇就苦吟。饭迟缘共灶,舟窄仅容衾。稍冷天须霁,将明夜已深。江湖四十载,空负一生心。
柘湖何子卜筑金陵园居次韵。明代。赵贞吉。买得新廛住旧京,灌园时汲后溪清。帘钩谢老怀山意,药莳王郎誓墓情。泯泯槐阴分阵蚁,惺惺花外数声莺。春风又度芊绵处,谁伴巾车出石城。
重泛府江三绝 其二。明代。张吉。小帆雕激大鹏骞,势劈层云影射渊。毕竟得风先到岸,休将巧拙咎长年。
和鞏教授趋朝。宋代。姜特立。昨梦中宵拾夜光,晓惊新句堕书旁。英游只合陪青琐,伟论何须列皂囊。溪上林峦新紫翠,船头橙橘半青黄。兹行好语须频寄,只恐空疏窘报章。
暮春写怀。明代。陈昌。风风雨雨禁烟时,过尽春光总不知。桃李野垣花落早,蘼芜江国燕来迟。夜深檐溜寒无寐,日晏厨烟湿未炊。多少同年皆显达,独惭衰朽困天涯。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南北朝。谢朓。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