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唐代。包佶。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酌醴具举,工歌载扬。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
德行广泛显扬,如巽风般温柔。
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在此等候神明显现,献上芬芳的香炷。
酌醴具举,工歌载扬。
斟满琼浆,手持奠酒器,歌颂着神明的荣光。
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神明满意祭祀的六音律,神恩降下万物吉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包佶创作的郊庙歌辞中的一部分,用于祀神之时的歌曲。诗人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祭祀的情景和意义,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首先,诗人称颂了神明的德行广泛显扬,如巽风般温柔。这里,巽方指的是巽宫,巽为风,代表柔顺、温和之意。诗人将神明的德行比喻为巽风,既赞美了神明的品德,也将善行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力量相结合。
其次,诗人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场景。人们迎接着神明的到来,献上香炷表示敬意。酒器被斟满琼浆,以表达对神明的供奉。同时亦有歌声飘扬,以欢迎和赞美神明的降临。
最后,诗人表达了神明对祭祀的赞许和祝福。神明满意于祭祀者奏的六音律,神恩将带来万物的吉祥。这里的六律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六种音调,也被用来形容祭祀时的音乐表演。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郊庙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德行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与自然元素的比喻和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对道德和宗教信仰的重视,以及对吉祥幸福的追求。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包佶。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贾谊宅。明代。林鸿。 闻君放逐此淹留,献纳空悬汉室忧。旧宅独临湘水远,遗文曾吊屈原愁。青枫极浦烟光晚,白鸟空江树影秋。西望不堪怀古意,欲因归去卧沧洲。
送傅与砺佐使安南。元代。宋沂。皇帝三年颁正朔,使君万里向交州。瑶池天阔龙光漏,铜柱云低蜃气收。陆贾独能持节往,终军因得弃繻留。幕中为惜悬河辩,毛遂归来坐上头。
之官开封泛洛东下先寄京师故旧。宋代。赵鼎。沧波东下武牢关,物色人情共惨然。草檄旧传骠骑府,浮家今在孝廉船。向来戎马知何补,老去江湖定有缘。无限青云著鞭处,固应分付祖生先。
己亥杂诗 其五十三。清代。龚自珍。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跋山谷墨迹。明代。庄昶。老涪一笑古风天,宋雅堂堂二百年。点尽白头山阁雨,为谁聊泊太湖船。
再赋一章用伸赠别。宋代。王禹偁。七榜御前搜俊造,商州终未识迁莺。可怜白屋孤寒士,更住深山寂寞城。独跨蹇驴云外去,仍携稚子雪中行。散官不敢将书荐,空解吟诗说姓名。
北门。清代。金病鹤。北门风味早秋凉,蕈子新鲜栗子香。白玉笋鞭翡翠豆,银丝萝卜象牙姜。鲈羹鸡片人嫌贵,薄酒清茶我惯尝。野饭花灯本无用,醉归犹得趁斜阳。
七娘子(重阳)。宋代。史浩。东篱寿菊金犹浅。对南山、把酒开新宴。绛阙丛霄,玉书丹篆。坐间俱是神仙伴。童颜绿发何曾变。喜婴儿姹女交相恋。寄语诗翁,茱萸重看。明年此会人人健。
四邻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问田间消息,年年气象,更催得、秋成早。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晴光渐放,瀛洲波定,御沟声小。绿野春回,黄扉昼静,篆烟萦绕。愿鱼羹有饭,避贤归去,向山林老。
水龙吟 喜雨用郑彦章韵。元代。许有壬。四邻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问田间消息,年年气象,更催得、秋成早。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晴光渐放,瀛洲波定,御沟声小。绿野春回,黄扉昼静,篆烟萦绕。愿鱼羹有饭,避贤归去,向山林老。
送黄介可。宋代。王庭圭。漳川螺浦共家乡,醉墨题诗尚挂墙。天末异时怀李白,风流谁复数真长。那知此日长江簿,即是昔时江夏黄。鹏背知横几千里,棘间何地可回翔。
再和。宋代。苏轼。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樗蒲。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朅来湖上得佳句,従此不看营丘图。知君箧椟富有余,莫惜锦绣偿菅蘧。穷多斗险谁先逋,赌取名画不用摹。
咏史(二十一首)。明代。刘基。香饵获死鱼,重赏致死士。自古以为训,世俗宁知此。陈汤困刀笔,壮夫皆切齿。如何中兴主,终竟惑薏苡。
使君元自锦官来,百丈重寻滟滪回。化阅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过王骀。
把麾政尔人生贵,持橐终期间世才。莫问桃花今老矣,刘郎去后任渠栽。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四十馀年一旦邂逅情著于辞 其一。宋代。张元干。使君元自锦官来,百丈重寻滟滪回。化阅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过王骀。把麾政尔人生贵,持橐终期间世才。莫问桃花今老矣,刘郎去后任渠栽。
廖学士鸣吾孙园之招席上和曾都谏日宣一首。明代。陆深。偶借春风半日閒,来寻绿野共开颜。苍松翠竹含新雨,金殿朱旗对远山。胜事巳传丰沛里,高情多在水云间。玉堂青锁俱仙侣,文雅风骚莫放悭。
晓自银林至东灞登舟,寄宣城亲戚。宋代。范成大。晓山障望眼,脉脉紫翠横。澄江已不见,况乃江上城。结束治野装,木末浮三星。羸马陇头嘶,小车谷中鸣。亭亭东灞树,练练绿浦明。篙师笑迎我,新涨没苹汀。径投一叶去,云水相与平。聊将尘土面,照此玻璃清。怀我二三友,高堂晨与兴。风细桐叶坠,露浓荷尽倾。凝香绕燕几,安知路傍情。
朝中措(贺生第三子)。宋代。哀长吉。自从佳偶共黄姑。几见设门弧。方喜阶庭联玉,又闻老蚌生珠。一门三秀。贾家虎子,薜氏鸾雏。从此公侯衮衮,看看百子成图。
寄怀楚和尚二首 其一。唐代。贯休。吾师师子儿,而复貌瑰奇。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谩有参寻意,因循到乱时。
自题像。唐代。黄巢。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月下梨花 其四。明代。徐渭。壁月流空霁色扬,梨英当夕弄青阳。摇寒隔院非关艳,映断长天别有芳。粉靥团团新出洗,窗钱一一暗浮霜。多情错认梅花夜,教进罗浮梦里觞。
寄徐直翁侍郎二首。宋代。刘克庄。忆昨纷纷众喙鸣,怪君噤齘久无声。得非家客留廷尉,或是闺人沮仲卿。白璧微瑕终古在,黄金横带霎时荣。从来公议无情甚,莫遣蒙斋独擅名。
理气。宋代。詹初。理本无象,气为有形。气为理载,理以气乘。匪理气粗,匪气理冥。气以理神,理以气弘。二者相须,其道分明。
缘。清代。陈忠平。平仄行吟年复年,萤屏照眼接灯妍。喧尘与我渐无碍,结网于斯应有缘。情自醉人何必酒,事非如意总难全。但存一念须珍惜,风雨由他窗外旋。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三 彦良别驾。明代。张羽。四海尽王臣,多君历苦辛。绳桥独往路,雪岭几时春。哭子余枯眼,休官一病身。还闻有趣召,未许便垂纶。
花朝。明代。陆深。故园新甲子,今日是花朝。雨意含高阁,风光到小桃。阴晴候农圃,山水动渔樵。夙有林泉癖,淮南谩见招。
已亥杂诗 39。清代。龚自珍。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日融。宋代。赵汝鐩。日融风力软,曳杖独逍遥。蜂去花心静,莺迁柳影摇。一年春易老,两鬓雪难消。客至时留饮,无缘特地招。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唐代。刘禹锡。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缘识。宋代。宋太宗。手谈胜负观其智,敛迹藏锋不自制。傲慢因从贪上亏,侵他理路无深计。何龌龊,何凝滞,率尔图谋太容易。恃嶮揄扬似等闲,更翻劫子速求毙。欺他不见心先喜,秪对前人失局势。已死更填随手下,童蒙拙格一般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