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袁令君斋中。明代。王稚登。衙斋寂寂五辛盘,老树空庭雪片寒。岁月速如将去客,风烟淡比乍辞官。投林羽幸离樊苦,纵壑鳞今乐网宽。红烛也随人惜别,当筵流泪不曾干。
《除夕袁令君斋中》是明代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衙斋寂寂五辛盘,
老树空庭雪片寒。
岁月速如将去客,
风烟淡比乍辞官。
投林羽幸离樊苦,
纵壑鳞今乐网宽。
红烛也随人惜别,
当筵流泪不曾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袁令君在除夕夜里的情景。诗人描述了衙斋的寂静,五辛盘(指香料)在香炉中燃烧,寓意着岁月的流转。古老的树木在空荡的庭院中,雪花飘落,寒冷的气氛衬托出冬日的凄清。时间飞逝,就像客人即将离去一样,年岁的流逝让人感到匆忙。风烟淡淡,与刚刚辞官的忧愁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借用了投林羽的寓言故事,表达了自己在离开官场之后,虽然面临困苦,但心境宽广,心情愉悦。红烛随着离别的人一起消磨,宴席上的流泪无法止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除夕夜的凄清景象,通过描写衙斋的寂静和老树下雪花的飘落,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匆匆。诗人通过将时间比喻为即将离去的客人,表达了对光阴逝去的感叹和对岁月流转的无奈。风烟的淡淡与刚刚辞官的忧愁形成对比,凸显了离开官场后的宽广心境和愉悦心情。通过引用投林羽的寓言故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即使面临困苦,但内心依然快乐和满足的态度。最后,红烛随着人的离别消磨,宴席上的流泪无法止住,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别人的惜别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离别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宽广心境和离别情感的体验。
至家。明代。李舜臣。万里羁危日,孤儿恸绝时。艰难归敝屋,寂寞向空帷。耿耿中宵立,涟涟尽日悲。不能成一寐,托梦接光仪。
苦辛吟。唐代。于濆。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挽颜伯涯制斡。宋代。释绍昙。握手论盟二十年,瘦筇曾约上危巅。雪崖未遂同观瀑,玉沼何期促孕莲。桐叶成阴愁引月,菊花无酒冷含烟。细看新补东林传,十八贤中又一贤。
捲帘。宋代。舒邦佐。隔帘见竹早清幽,卷起疏帘满眼秋。一搭夕阳收不得,被人都送上帘钩。
胡羊二首。宋代。岳珂。{左冗上加丶右辱}毛吹朔雪,细肋卧晴沙。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湩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日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
用李致政韵题临邛陈氏所居吕仙所留回道人来。宋代。魏了翁。负瓮城边閒日月,翻环门上几春秋。东阳谩识榴皮字,南郭曾偕柳树游。踏雪飞鸿痕偶在,寒潭过雁影无留。至人御气无今古,妙处疑同上下流。
孺人林氏挽词。宋代。楼钥。家世甘泉旧,幽闺有令名。贤明教陶侃,勤苦佐渊明。苹涧今保处,鸠桑空复情。谁知悼亡意,挥涕望佳城。
春寒。宋代。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