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报恩。宋代。张九成。篮与访萧寺,烟暝涨春空。远树楼头绿,残霞山外红。昏钟发林杪,人语殷桥东。回首都无迹,人生真梦中。
《过报恩》是宋代张九成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篮与访萧寺,
我来到萧寺,手持篮篓。
烟暝涨春空。
春天的天空被烟雾笼罩。
远树楼头绿,
远处的树木在楼顶上苍翠葱茏。
残霞山外红。
山外的余晖依然红艳。
昏钟发林杪,
暮色中的钟声从林深处传来。
人语殷桥东。
人们在殷桥的东边交谈。
回首都无迹,
回头望去,一切都没有痕迹,
人生真梦中。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境。
诗意和赏析:
《过报恩》描绘了一个虚幻而梦幻般的场景,以诗人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诗中的篮篓和萧寺象征着一种寻求和追求。篮篓可能代表着诗人在人生中携带的期望和渴望,而萧寺则是他寻求心灵净化和宁静的地方。
诗中的烟雾、树木、山和余晖形成了一幅虚幻的景象,给人以朦胧和迷离的感觉。这种景象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钟声和人的对话暗示着诗人在寂静中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回首时发现一切都没有痕迹,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追求的一切都可能是虚幻的。
最后一句“人生真梦中”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虚幻的景象和对话,表达了对生命真相的追问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过报恩》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虚幻的景象,使人们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迷离和超脱的情感。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只恨订交晚。蕙兰气质,鸾凤神情。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
心钦。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
临江仙 变调,送何撷云女史北上 见孙兆溎《花笺录》。清代。吴芳珍。只恨订交晚。蕙兰气质,鸾凤神情。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心钦。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销魂。分离太易,骊唱愁听声声。况秾花如寝,春水方盈。丁宁。记同心约,鳞鸿便,问讯须频。江南好,正绮窗梅放,偕我思君。
和邵端公醉后寄于谏议之作。唐代。权德舆。莫羡檐前柳,春风独早归。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夏日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云臻川谷暝,雨来林景清。斋舍无馀事,凉气散烦缨。望山怀释侣,盥手阅仙经。谁怀出尘意,来此俱无营。
次韵答子容三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故交天一涯,涂路困脩阻。新交同一邦,对面日晤语。知君相知心,政在亹亹处。朝屐穷幽深,夜床同晓雨。似闻跫然音,振翮便轻举。俗物多败人,公其勿轻许。
乙酉阳朔除夕。宋代。陈良贵。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
快风收雨,正江城初霁,物华如许。丽日融和春思好,是处莺啼燕语。嫩绿成阴,落红堆绣,只恐春将暮。园林清昼,看看又见飞絮。
太守无限风流,铃斋多暇,载酒郊原路。几队旌旗光闪烁,鼓吹更翻新谱。曲水流觞,兰亭修禊,俯仰成今古。为君一醉,归时楼上初鼓。
念奴娇(上巳太守待同官曲水园,因成)。宋代。卢炳。 快风收雨,正江城初霁,物华如许。丽日融和春思好,是处莺啼燕语。嫩绿成阴,落红堆绣,只恐春将暮。园林清昼,看看又见飞絮。太守无限风流,铃斋多暇,载酒郊原路。几队旌旗光闪烁,鼓吹更翻新谱。曲水流觞,兰亭修禊,俯仰成今古。为君一醉,归时楼上初鼓。
寄吕巾石先生。明代。陈良珍。银鱼焚却碧山中,家住周郎旧宅东。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来信不通。几度临高重延伫,夕阳楼上送飞鸿。
约同社往来无事形迹次韵。宋代。楼钥。家舅年益高,何止七十稀。神明曾未衰,发黄齿如儿。义概同古人,闾里咸归依。度量海深阔,仁爱佛慈悲。居然三达尊,后生愿影随。为作真率集,率以月为期。平生持谦柄,自牧何太卑。善学柳下惠,不欲慕伯夷。一乡有善士,收拾略不遗。以此娱我老,今是胜昨非。何必汗漫游,据龟食蛤蜊。但欲客长满,痛饮真吾师。乡党既恂恂,朋友亦偲偲。凡我同盟人,共当惜此时。间或造竹所,宁容掩朱扉。耆英古有约,不劝亦不辞。此意岂不美,谨当守萧规。达哉杜陵客,从它人见嗤。
和谢昭先韵。元代。耶律楚材。失奚为劣得奚优,遇流而行坎则留。笑视纷纷儿女辈,成是败非徒相尤。弃人所取取所弃,独识万松为出类。本欲心空及第归,暮请晨参惟一志。浮生迅速奔隙驹,无穷尘劫元斯须。参透威音劫前事,花开枯木谁云枯。河朔干戈犹未息,西域十年空旅食。贤人退隐予未能,钧衡旷位虚名极。真人应运康世屯,数颁宽诏垂丝纶。沛若恩波沦骨髓,皇皇四海咸蒙春。汉唐疆宇非为大,戍守西临玉关界。百济称藩过海门,鄙语粗言其大概。天皇自将办多多,天兵百万涉长河。京索为空汴梁下,秦皇汉武畴能过?凛凛威声震天宇,不杀为功果神武。朔南一混车书同,皇业巍巍跨千古。先生吾邦之彦兮,琴书而自怡。劲挺松柏操,磊落英雄姿。明正道,无邪思。一贯诗书继先觉,两全才德真吾师。王谢来江左,家学易道岂忘贻。济世须君展骥足,政要再凿人耳目。小子区区何所祝,但愿天衷俞奏鹗。
横江词四首 其二。明代。王世贞。江上檀郎来往频,婆娑妙舞赛江神。来时风水随船尾,欲往惊涛好涉旬。
溪阁呈陆太初。元代。方回。临水看山日百遍,等閒收拾有诗才。老松于我几年长,啼鸟无名何处来。病发渐应雕翠葆,衰踪那复梦金台。鹔鹴未敝犹堪典,聊挽秋花荐酒杯。
渔家傲。宋代。欧阳修。妾本钱塘苏小妹。芙蓉花共门相对。昨日为逢青伞盖。慵不采。今朝斗觉凋零煞。愁倚画楼无计奈。乱红飘过秋塘外。料得明年秋色在。香可爱。其如镜里花颜改。
读俨思录二首有序 其一。明代。卢龙云。大孝思能永,精诚感易通。丹青图画里,陟降有无中。梦想前修渺,瞻依此日同。庆馀知未艾,光裕慰而翁。
九日登玉皇山。清代。郭祖翼。猿鹤何劳漫见猜,偶随同队踏崔嵬。路从落叶堆中辨,人自群山缺处来。石笋屡妨游屐折,菊花多傍寄筵开。题糕无句酬佳节,权向西风醉一回。
送谭永明游江东 其一。明代。区大相。尊酒离愁惨不挥,平沙立望断蓬飞。当年游侠倾燕市,老向江东作布衣。
题潘温叟家藏戴牛画卷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不辞耕遍主家田,日暮归时欲饱眠。渡尽惊波莫回首,后来犹苦牧儿鞭。
怀归 其十四。明代。申佳允。愁鬓惊秋簟,幽栖梦亦安。辛勤唯采蕨,报答此和丸。烟雨从芒屩,风华傍鹖冠。京华高马足,客思浊漳干。
神功圣德诗一十五首 其五 出喜峰口。明代。杨荣。崔嵬绝壁势争雄,破敌机谋出圣衷。雉堞远横千嶂外,鸾旂遥度五云中。飞腾铁骑兼程进,散漫穹庐扫地空。仰荷天威清朔漠,凯歌欢动六军同。
晚上焦山绝顶至暮归宿山庄。明代。潘高。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
七娘子。唐代。无名氏。暖律未回春时候。向旧根、腊底红先透。玉有冷香,粉无纤垢。更饶雪里还清瘦。琳宫拟诏风流守。任折来、深醮金杯酒。欲赏一枝,樽前为寿。愿公归作调羹手。
昌平狄梁公庙。元代。赵秉文。力扶沧海将颓日,目送西山不尽云。一邑岂能专惠爱,至今天下不名君。
高宗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 其三 十二时。清代。佚名。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飙。边陲静谧,夜熄鸣刁。文教普旁昭。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配侑享于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男女正,中壶至桃夭。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吉祥诸福集,燮理四时调。三年郊见,六变奏咸韶。望云霄。降福与唐尧。
贺顾氏母七十有五。明代。苏仲。人到稀年万一中,稀年富贵更奇逢。楼台明月笙歌闹,罗绮春风笑语丛。玉斝祝辞香缥缈,蟒衣趋拜烛摇红。花间不管韶光去,岁岁南山对酒缸。
次韩中父送行韵。宋代。章甫。素琴横床巾漉酒,千载斯人吾尚友。只今与世已相违,再见喜君真耐久。笑我生缘良易足,畲田新烧屋新筑。饭牛政自不须歌,失马焉知未为福。百里未容君疾驱,朝廷用才当不拘。他年得意辇毂下,莫忘诗篇寄田舍。
仙霞道中。宋代。黄公度。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
池上散步。清代。颙琰。清和初应候,百卉喜全开。问竹沿篱角,听泉过涧隈。留春萦岸草,延润叠庭苔。长养功方始,青阳厚泽培。
初腊雨夜遣怀。清代。陈忠平。腊催初短夜,暖枕一相亲。灯味如能嚼,蝇头认不真。风欺檐影旧,雨刺竹愁新。非为梅花约,吾心岂望春。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唐代。马戴。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