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阁呈陆太初

溪阁呈陆太初朗读

《溪阁呈陆太初》是宋代文人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站在水边看山已经百遍,
闲暇时整理思绪,有些诗才。
那棵老松比我长了几年,
不知名字的鸟儿从何处飞来。
病患逐渐显露出翠绿色的薄纱,
衰老的身躯再也无法梦回金台。
残破的官服仍然值得典礼,
只好拈起秋花,敬劝酒杯。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诗人站在溪水旁边,眺望山景,这已经是他重复了许多次的景象,但每一次都能给他带来新的灵感。他在闲暇时整理自己的思绪,发觉自己具备一些写诗的才能。诗中提到一棵老松树,它比诗人长寿许多,无名的鸟儿从不知名的地方飞来,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感觉。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渐渐衰弱,仿佛被翠绿色的薄纱所覆盖,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辉煌时刻。然而,他仍然觉得残破的官服值得被典礼所披上,他拿起秋花,举起酒杯,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敬意和挽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人展现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描绘世事的变迁和个人的衰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理解。他面对衰老和疾病的现实,仍然保持了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老松树和无名的鸟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生命的奇迹,强调了生命的宝贵和独特之处。最后,诗人拈起秋花,敬劝酒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万顷烟波苍玉峙,画船摇曳夜仍宜。白公游处吾今住,惜也坡翁不到斯。

()

筠笼输写入金槃,错落珊瑚间木难。本色未除君莫笑,调羹滋味也须酸。

()
半夜愚翁挟北山,头衔休系旧时官。
风云失手剑光冷,霜雪满头衣带宽。
归去荒园三径菊,相期晏岁九皋兰。
年年江上风涛恶,不上严陵七里滩。
()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

未过溪桥笑语闻,纷纷惊起暮鸦群。双眉已挂家山雪,犹带巫闾几片云。

()
相逢多别酒,归路欲何之。
江水曹娥庙,湖山贺监祠。
乡愁兼雨重,旅望入秋悲。
倘忆江东侣,论文复几时。
()

壁月当天霁色明,鳌山千叠壮神京。金莲璀璨祥光绕,绮树氤氲瑞霭生。

紫禁楼台回昼景,碧霄歌舞度春声。总知四海恩波洽,臣庶欢忻荷太平。

()

要知今日谢枋得,便是当年许月卿。

()

有士不可名,强字曰长度。戴发依空门,绾绶仍儒步。

一苇泛重溟,四年海上住。琼南非我乡,海北将问渡。

()

岁寒堂前桂树秋,秋风浩荡君西游。
羡君充此四方志,望尘何异登瀛洲。
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

()

比屋桑麻三月雨,夹溪桃李四时春。谁欤幻出山前景,指似堂中觅句人。

()
士有从师乐,诸儿郤未知。
欲行天下独,信有俗间疑。
秋入川原秀,风连鼓角悲。
目前豘犬类,未必慰亲思。
()
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
当路豺狼宜一发,不须回首问狐狸。
()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

气连宫阙借氛氲。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

()

谒帝华盖侧,沐发咸池旁。岩岩云中楼,文杏袅为梁。

黄金走阑干,银阙前相望。耸身若轻翼,登之穷四洋。

()

寂寂荒庭落叶堆,与谁重上远公台。青山不解留人住,立尽秋风曦未来。

()
土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
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纨绮。
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
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
()

占断人生百岁閒,绛宫有路透玄关。
明如雪夜潭心月,静似春天雨后山。
万籁无声人不寐,一尘何处夜将阑。

()

望月犀角明,涵星蚌胎聚。
斯石卧龙枕,宜有蜿蜒具。
龙头君家旧,有子踵高步。

()

华榜危楼岂浪名,人间四者此环并。日知光景无虚度,时觉清风满座生。

庾亮据床谈兴逸,仲宣倚槛客愁轻。眼前此乐难兼得,许我登临载酒行。

()

长亭望断来时路。楼台杳霭迷花雾。山雨隔窗声。思君魂梦惊。
泪痕侵褥锦。闲却鸳鸯枕。有泪不须垂。金鞍明月归。

()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

西风残叶带荒沟,旅馆谁堪宋玉愁。岐路自伤孤客暮,云山空见断鸿秋。

家林旧业馀青草,萍梗生涯任白头。几度扁舟吹笛夜,令人归梦满东流。

()

石为刀,舟为砺。朝磨暮磨,人与之敝。舟石相磨,舟奈石何。

()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

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
夜气涵秋色,瑶河浸碧空。
草根鸣蟋蟀,天外叫冥鸿。

()

终身让步不枉百,一忿忘亲真大惑。眼中能逊属伊谁,万古让王称至德。

三吴故地多王孙,新安亦数延陵村。君家分住雁溪上,隐然乔木当高门。

()

罗雀闲门称午眠,绳床移在北窗前。愁窥白发三千丈,误堕红尘十八年。

洗钵焚香真上界,淡云微雨小秋天。醒来一悟逍遥理,始信南华是列仙。

()
问讯东海秦钓客,尔来闻已霸风骚。
缗明饵香我知愧,愧尔一钩连六鳌。
()

落叶蝉声古渡头,渡头人拥欲行舟。
另离情似长江水,远亦随公日夜流。

()
太平寺里留诗别,江北江南几秋月。
那知未著侍臣冠,坐总军储持使节。
平生一饭不忘君,蟠胸万卷皆经纶。
闻说别来头更白,忧国只今能几人。
()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

大事如小事,有事如无事。神閒气自融,华岳土垤峙。

万类穹窿间,太空只如是。因物付以物,天下本无事。

()
红英浑似识刘郎,迎笑千株夹路傍。
曙色松窗留不得,断云无处觅残香。
()

汝南重月评,中郎冠时哲。水镜铨人伦,圭璋映朝列。

玮词铸心匠,奇颖表天嶷。将整扶摇翰,倒览金银阙。

()

舵楼一望海漫漫,解缆白云红树间。乡泪晒乾衣上日,橹声摇碎水中山。

慇勤赠剑频呼渡,辛苦鸣鸡始出关。争似寒潮少拘束,等閒流去又流还。

()

寒云无影雁寥寥,如雪冰沙冱野桥。木末夕阳未收尽,江风吹合欲回潮。

()

没藏身处却藏身,不为人时正为人。我欲似君难得似,肯因离合别疏亲。

()
水花粘稚蛙,野菜恋残蝶。
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
()

自是三郎溺燕私,千年祸水说蛾眉。骊姬杀子九龄去,妾在寿王宫里时。

()

直木风来自古忧,不材何意纵寻矛。群蜉枉撼盆池树,积羽空沉芥子舟。

说《易》累伸箕子难,编书频访大航头。白头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笑休。

()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

黄叶萧萧下庭树,吟怀浩荡难分付。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

()
长日萧斋类蠹鱼,出门春事半销除。
快舒中散飞鸿眼,稳憩文公卧虎庐。
尘外风光诗笔底,竹梢禅榻茗瓯馀。
归涂定有行人问,底许空青润客裾。
()

破帽飘飘白发垂,日斜醉饱意施施。归家尚作骄人态,不记墦间乞食时。

()

八峰葱茜石林幽,给事题诗记胜游。昨夜僧归钟鼓静,一声鹤唳海天秋。

()
强言一物扬家丑,引得傍观入座来。
笑里和盘轻掇转,七峰岌页舞三台。
()
故人聚散霜前叶,往事眇茫风际烟。
游宦一生非有已,隐居万事不由天。
崎岖槛阱方谋食,啸傲山林肯计年。
赖已将心问卢老,相逢他日笑风颠。
()
汉粉重番内样妆。
新染冰肌,浅浅莺黄。
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馀黯淡香。
江路迢迢楚塞长。
()

吹花舞絮才俄顷,可待区区刻楮成。
催动江梅傲春意,喜听冰筹滴阶声。
剡溪载酒人乘兴,县圃明空月碾晴。

()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
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

秋风庭满送租人,今岁遥应我未贫。老仆隔墙频过酒,不知门外有朱轮。

()
井渫得泉终必食,睽弧遇雨更须疑。
毋庸伊尹要三聘,且学颜渊克四非。
势去铁鞋无处觅,志亨金印有时累。
梅花结子桃花发,烂漫春风醉典衣。
()

湿云不起万峰连,云里闻他笑语喧。一似洞庭烟月夜,南湖北浦钓鱼船。

()

吉阳烟水几千里,一纸閒书失断鸿。裘葛相催惊老耳,井边桐叶又秋风。

()

国忧偏急在西师,臣辱况当及此时。受脤因言天下事,治兵看勒日中期。

()
且爱灯檠短,宁论剑铁长。
芝兰照春紫,编简著人香。
贺盐聊吴语,昌黎岂楚狂。
豹文元炳蔚,未信雾能藏。
()

泥滑滑,车马不得安,何不停车絷马待泥乾。

()
宗祀九筵,先直閟宫。
陟自东阶,煌煌兗龙。
于穆圣善,监玄礼容。
是享是宜,介福无穷。
()
巘险中平实,平帝处譊讹。
觌面承当得去,元来用处不多。
()
黄金满籯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

谈辨才疏堂上兵。画船齐岸暗潮平。万乘靴袍曾好问。须信。文章传口齿牙清。
三百寺应游未遍。□算。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谣终日有余声。

()

矶头丹荔熟,入手异香闻。日暮红绡退,玉肌持媚君。

()

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

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

熙洽逢明后,匡扶仗老臣。专征雄斧钺,独坐肃冠绅。

建社尊丰镐,生神肖甫申。践扬观德业,酝藉足天人。

()
顾鉴全抽彻底参,新丰三顿实难甘。
到头恩怨无余地,赢得儿孙转放憨。
()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

何处乾坤妙,天机各洒然。相看今满眼,老子更何言。

()

牡丹富贵海棠春,嗟尔萧条共主人。把力做来都有样,从天分付自如神。

月香飞入颜曾梦,冰影羞为晋楚邻。自古有荣还有辱,高车驷马不如贫。

()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

()
趁潮生处先抛网,卧月明中不脱簑。
晚学铜人缄不语,早知铁汉钝难磨。
嗫嚅吾欲多长庆,钩画君真逼永和。
自剔灯花看吟草,夜阑不觉晓牌过。
()

衣冠来集衍公房,离合纷纷此一觞。盛世与君心共赫,少年惭我鬓初苍。

公车恨少三千牍,宦辙惊踰二十霜。胜会有盟堪再续,疏慵还得藉馀光。

()

升平胡可状,歌舞入樵苏。岁美人皆乐,朝和野共娱。

心休无事扰,本固绝颠扶。我愿明时治,长如此画图。

()
厥父元非道郡奴,允光何事太侏儒。
可中与个皮裈著,擎得天王左脚无。
()

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来往夕阳钟。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

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

()

悬弧正值中秋夕,设帨仍当乞巧筵。天孙云锦千机细,月姊霓裳一代传。

()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

官为秦世柱下史,生忆尧时丙子年。家世从前多寿骨,侯封不必羡神仙。

()
黄菊一丛临砌。
颗颗露珠装缀。
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
雕阑新雨霁。
()

照海旌幢出乐浪,过家上冢路生光。鸭江桃叶朝迎渡,岊岭松花夜煮汤。

恩诏肃将芝检重,醉鞭低袅玉鞘长。遗民笑指天车道,酷似南阳异姓王。

()

又西风、吹动塞云飞,碧天倚清秋。拥长亭祖席,斜阳旗影,枫叶江头。赞画雄藩三载,莲幕更风流。愧我黄尘客,拂袂从游。记取环峰亭下,问元戎战舰,巧运机筹。共轻裘缓带,坐看瘴烟收。念平生、棱棱英气,称沙堤、近侍骤骅骝。须知道、月明千里,人在瀛洲。

()

画栋雕梁旧送迎,乌衣巷口与谁争。寻常百性新王谢,紫燕何知是世情。

()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

车马少行迹,邻僧为掩门。
飞泉鸣似雨,老竹瘦於孙。
幽鸟静相语,晚花寒亦繁。

()

罢郡归时已白头,杖藜日看橘林洲。客来若问浮生事,明月清风酒一瓯。

()

负俗将无傲,閒居合有秋。骄阳犹避鹊,小雨亦呼鸠。

中散交多绝,司空宦总休。明知悲冉冉,何苦不沧洲。

()

独酌谣,独酌无所好。生来菖蒲花,不解向人笑。阿三为我提壶,阿二而我行沽。

风吹门开,蝴蝶自来。挥之不去,落我酒杯。一杯邀春风,一杯待明月。

()
枫叶下秋渚,二妃愁渡湘。
疑山空杳蔼,何处望君王。
日落水云里,油油心自伤。
()

问酒竹篱深,寻诗土花碧。石上更盘桓,长啸情何极。

()

白首相闻非一日,青春倾盖动兼旬。艰难总为泛舟役,羁旅乃得连床亲。

凤凰叫月箫台夜,蛟蜃翻云玉溜春。此别何时重会面,不堪回首隔风尘。

()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

层云一何颓,东风一何煦。

子舟一何驶,子行一何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