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霞山小饮

过霞山小饮朗读

《过霞山小饮》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这首诗以霞山书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雨轻蒙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霞山书院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细雨轻轻地遮蔽着海棠花。春天的气息唤起了我心中的旧时怀念,喝过一杯酒后,晚风吹拂着新的悲伤,笛声长久回荡。红花白花交相辉映,增添了笑意,无论整齐还是斜倚,草木都显得更加娇艳。我寄托着心愿,风景易变尘土,我们相互凝视,不停地转动,就像相互追逐的羊群。

诗意和赏析:
《过霞山小饮》通过描绘霞山书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袁说友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霞山书院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所以书院里充满了醉人的香气。细雨轻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和的氛围,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气息,唤起了他心中的旧时回忆,喝过一杯酒后,晚风吹拂着新的悲伤,笛声长久回荡。这种情感的交替和转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春天的到来唤起了他对过去的怀念,而晚风和笛声则唤起了新的悲伤和遗憾。

诗中的红花和白花交相辉映,给人以快乐和笑意。无论花朵整齐地开放还是斜倚在一起,都展现出了它们的娇艳和美丽。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欢愉和愉悦,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的心愿和思考。风景易变尘土,表明世事无常,人生充满了变化和无常。相互凝视,不停地转动,就像相互追逐的羊群,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在变化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并且相互理解和支持。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示了诗人袁说友在宋代文学中的才华和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瞿昙顶骨,夫子眼睛。
两彩一赛,玉振金声。
()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平生不读一行经,解说如来最上乘。但绕禅床行一匝,免教钻纸似痴蝇。

()

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
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
富贵非不怀,殆辱亦先虑。

()
春事有底忙,清和风已扇。
小雨出花竹,微寒生几砚。
直道每多违,修门难自厌。
栖迟无与言,袖手看归燕。
()
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
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
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
如何每事难业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

探春人喜报来频,春色看看满玉津。红杏雨疏桃脸嫩,绿杨烟冷黛眉颦。

凤凰箫咽歌声转,鹦鹉杯深酒味醇。应是双溪新领要,园林良是主人新。

()

风卷蓬根野日昏,含凄倚杖望孤村。
村中昨夜逃亡尽,还有催租吏打门。

()
轩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
如何天夺尽,真率社中人。
()

宦海蓬飘四七年,韶华催老鬓华鲜。弧辰重值涒滩岁,蠕息终惭咫尺天。

组绶倦抛依老圃,林皋遍赏学游仙。何当更作香山会,同和阳春白雪篇。

()
千载风流贺季真,画图髣佛见精神。
迩来祭酒皆巫祝,眼底难逢此辈人。
()

柳腴花瘦日,正绿烟如水,红雨成径。栩栩飞来,见寻香觅艳,轻狂不定。

乍遇微风起,又依却、苔须欲凝。前身香国翩跹,应知好梦难醒。

()
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
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
如通十洲去,谁信碧天高。
()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