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霞山小饮。宋代。袁说友。霞山书院醉焚香,细雨轻阴见海棠。春动旧怀杯酒后,晚吹新恨笛声长。或红或白花饶笑,为整为斜草更芳。寄语风光易尘土,相看充转且相羊。
《过霞山小饮》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这首诗以霞山书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雨轻蒙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霞山书院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细雨轻轻地遮蔽着海棠花。春天的气息唤起了我心中的旧时怀念,喝过一杯酒后,晚风吹拂着新的悲伤,笛声长久回荡。红花白花交相辉映,增添了笑意,无论整齐还是斜倚,草木都显得更加娇艳。我寄托着心愿,风景易变尘土,我们相互凝视,不停地转动,就像相互追逐的羊群。
诗意和赏析:
《过霞山小饮》通过描绘霞山书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袁说友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诗中的霞山书院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所以书院里充满了醉人的香气。细雨轻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和的氛围,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气息,唤起了他心中的旧时回忆,喝过一杯酒后,晚风吹拂着新的悲伤,笛声长久回荡。这种情感的交替和转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春天的到来唤起了他对过去的怀念,而晚风和笛声则唤起了新的悲伤和遗憾。
诗中的红花和白花交相辉映,给人以快乐和笑意。无论花朵整齐地开放还是斜倚在一起,都展现出了它们的娇艳和美丽。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欢愉和愉悦,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的心愿和思考。风景易变尘土,表明世事无常,人生充满了变化和无常。相互凝视,不停地转动,就像相互追逐的羊群,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在变化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并且相互理解和支持。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示了诗人袁说友在宋代文学中的才华和风格。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野菊。宋代。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金沙寺端老营大藏殿小诗示之。宋代。孙觌。平生不读一行经,解说如来最上乘。但绕禅床行一匝,免教钻纸似痴蝇。
念古。宋代。宋庠。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富贵非不怀,殆辱亦先虑。嗟我材下中,叨恩最蕃庶。尧庭纳言职,轩野方明御。服衮作槐班,曳履南宫署。虽经斥免诮,尚玷高华处。徒有守直弦,何能借前箸。愚甘六马对,谗恨三物诅。年来感衰疾,倦鸟思返翥。抗心望先哲,俯首惭昔誉。西景尚可收,归辕未云遽。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
偶书。宋代。李处权。春事有底忙,清和风已扇。小雨出花竹,微寒生几砚。直道每多违,修门难自厌。栖迟无与言,袖手看归燕。
病后涉园。宋代。郑刚中。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如何每事难业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侯家。宋代。耶律铸。探春人喜报来频,春色看看满玉津。红杏雨疏桃脸嫩,绿杨烟冷黛眉颦。凤凰箫咽歌声转,鹦鹉杯深酒味醇。应是双溪新领要,园林良是主人新。
诞日邓宪副子几贺以诗次韵。明代。钟芳。宦海蓬飘四七年,韶华催老鬓华鲜。弧辰重值涒滩岁,蠕息终惭咫尺天。组绶倦抛依老圃,林皋遍赏学游仙。何当更作香山会,同和阳春白雪篇。
题张几仲所藏醉道士图。宋代。陆游。千载风流贺季真,画图髣佛见精神。迩来祭酒皆巫祝,眼底难逢此辈人。
曲游春 咏蝶。清代。邹祗谟。柳腴花瘦日,正绿烟如水,红雨成径。栩栩飞来,见寻香觅艳,轻狂不定。乍遇微风起,又依却、苔须欲凝。前身香国翩跹,应知好梦难醒。怅好多情成性。向绣幕晶帘,时弄双影。占尽芳辰,只燕昏莺晓,江南佳景。长博双蛾喜,簇绣处、百花恰称。不道粉褪香残,误人薄倖。
送王道士游东海。唐代。李中。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如通十洲去,谁信碧天高。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南浦·旅怀。宋代。孔夷。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