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怀安军云顶寺

过怀安军云顶寺朗读

《过怀安军云顶寺》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拂云绝顶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颠。
从云中俯瞰下方的金园,直达重山之巅。
这里的"拂云绝顶"表达了诗人置身云端,俯瞰世界的高远感受,"金园"可能指的是一座寺庙或是庄园,显示了其庄严和华丽的景象。通过描述身处山巅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

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
佛陀自古以来一直降临人间,而这片茂密的松林如今独自靠近高天。
这两句诗表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松林的高耸挺拔。佛陀的到来寓意着智慧和慈悲的降临,而松林则象征着高尚、坚定和崇高的品质。

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
干枯的楠木、婀娜多姿的松树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意象,断裂的石头几经岁月的洗礼。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枯楠、断石之景,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与生生不息的力量。枯楠和断石都承受了岁月的冲刷,但依然焕发出生命的力量,显示出坚忍不拔的品质。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伟大的佛陀再度降临,传达他的嘱咐和指示,毫光即将扫除烽烟。
这两句诗表达了佛陀再度显现的重要性以及扫除战争和纷争的愿景。佛陀的再次降临象征着智慧和和平的到来,毫光则象征着智慧和光明的力量,将烽烟驱散。

该诗词通过描绘怀安军云顶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庄严的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佛法教义普及和和平繁荣的期盼。同时,通过描绘枯楠、断石等元素,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光明的追求。整首诗意蕴含深厚,意境婉约,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

绿水青帘小槛幽,鲭鲂白鳊数千头。坐来莫说机心事,多恐群鱼渐远游。

()

陆运海运改河运,更改民运为兑运。运河规画功告成,一一亲承神禹训。

宝山肇锡捍潮堤,继而渠凿淮东西。淮东西,河南北,吕梁洪险刁阳塞,用地所宜河受职。

()
尘沙无日不春阴,伏枕偏惊抱病心。
忧国暗催青鬓改,避名翻爱碧山深。
水禽声动寒犹咽,风柳条长弱未禁。
客去客来门自掩,老夫浑欲谢冠簪。
()

我爱长沙国,全如洛与伊。诸公早闻道,老我谩耽诗。

忆昨相追逐,何知有别离。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
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

肌肤绰约莹秋霜,绝顶凝神眺八荒。得丧窅然天地外,不知身世住何乡。

()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
赤蛟卧浅水,头角不可藏。
天公果见之,叱起南山傍。
吴侯蓄奇才,投刃谁能当。
百吏如群鸦,簿领埋屋梁。
()

峨嵋来已远,衡岳去犹赊。南浦悬帆影,西风乱荻花。

天涯遥梦泽,山众近长沙。有兴多新作,携将大府夸。

()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

东风催雨过淮淝,万户千门曙色微。渐老只愁朋旧少,逢春不放酒杯稀。

长江绕郡商帆集,远火沿山猎骑归。惟有忍庵窗外雪,比君高操更清辉。

()

小作欹斜一画轻,纵横成阵亦分明。秋光惨淡文章老,霜气沈酣天地清。

濡笔尽随波浪阔,佣书可减稻粱争。教他董赵生惭愧,妙迹通神不近名。

()
百年浮世几人闲。
说求官。
近长安。
不道长安,行路古来难。
()
金行秋令。
白帝朱宣。
司正五雉。
歌庸九川。
()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

溪翁死后谏书焚,怪得和戎近有孙。
寄语岳家新宰士,当时谢表几行存。

()

溪上放舟回,山中负薪暇。一笑偶相逢,于焉遂清话。

宁知有秦晋,况复论王霸。回首总忘机,青山夕阳下。

()

凉颸初拂衽,皓魄正当轩。
宿鸟林间定,流萤草际翻。
苍茫迷野色,嘲{左口右哲}辩方言。

()

无边草木不禁霜,只有黄花晚更香。笑采黄花斟美酒,南山咫尺兴难忘。

()

几从芸阁事囊萤,今日瀛洲喜共登。奎聚早闻传太史,龙飞况复际中兴。

愿将钟鼎酬三策,莫以筌蹄试六经。琼宴醉妇人快睹,迂庸深愧百年曾。

()

晚来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

东君归去落花中,万点阑珊一夜风。蛱蝶也知春可惜,共沿溪水觅残红。

()

冰肌翠袖淡无痕,照影罗浮江上村。霜鸟寒蜂解清意,徘徊风月欲黄昏。

()

何处溪声响佩环,洗心堂下转潺湲。
数株古柳枯临水,百亩丛篁翠倚山。
岁久刊题多泯灭,时清景物自幽閒。

()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
染著悉尘根,新故相因续。
情波无端极,苾刍伤自促。
但弘法苑慈,藉佛摄神足。
一济解脱津,永宴净茵蓐。
()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祗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

长安东陵瓜,五色光彩溢。风味自不同,此老真且实。

谁谓秦无人,斯高诚妒嫉。事往且勿道,抱瓮了白日。

()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

()

空庭香雪夜生辉,除却梅花见总非。一种风情还自别,始知西子胜杨妃。

()

坞中元巳日,小雨浥芳菲。祓禊岁时共,招寻吾土非。

竹光迷野径,花气袭人衣。赖有盈川遇,还同池上归。

()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眼不见眼,心不用心。
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
迷里忽然逢达磨,何曾特地作丛林。
()
回舟望见雪来时,此兴山队不与知。
天上白衣殊变化,人间臭腐正神奇。
()

鲁桥南畔拂尘衣,仰止东山思欲飞。前去宫墙应甚近,砚沟新水墨花肥。

()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

荒园绿草长,无客到书堂。
百尺辘轳冷,一林薝卜香。
杭书归蜡屐,睦艇致藤床。

()

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
人以心役形,方寸有所主。
陋巷足箪瓢,外物肯妄取。
心或为形役,饥肠内煎煮。
未必得鼎食,汤镬已烹汝。
()
今古市朝已变,隋唐楼殿成空。
惟有山头明月,夜来犹照荒宫。
()
危楼倚天门,如m6星辰宫。
榱薄龙虎怪,洄洄绕雷风。
徂秋试登临,大霭屯乔空。
不见西北路,考怀益雕穷。
()
齿履登临乏款延,薰风报谒郁蓝天。
拂尘未下云檐榻,采宝新归海国船。
乘兴□□迷柳下,搜吟□梦到梅边。
何时握手东林社,重结三生未尽缘。
()
洞天虚寂翠屏欹,心迹萧然万物齐。
无奈宿猿嫌宿营客,夜深犹乱云蹄。
()